第92章 差距

洛陽。

同樣的朝議也在大魏進行着。

曹髦坐在了上位,羣臣分別坐在了下方。

自從三公九卿徹底失去了權勢,成爲了榮譽性官爵之後,朝議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朝議的開始,通常是以尚書檯各部的稟告爲開始。

尚書檯各部說起自己近期內的成果和以後的方向。

當今的尚書檯,絕對是天下最厲害的部門了,六部尚書,每一個拿出去都是最頂級的,全套配置幾乎是點滿了,是曹髦麾下最給力的機構。

他們的成效也很明顯。

六部在這段時日裡都做出了極大的成果。

戶部不必多說,廢除屯田制是如今大魏規模最大的政策了。

各地的公田租種給了百姓,不再以廟堂爲主進行耕作,大魏的屯田機構直接被削減,這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說起來,反對的人非常多。

藉口各自不同,有的說這是從武皇帝時期就開始運行的制度,輕易更改可能會動搖國本,減少收入,導致國庫崩潰。

有的說怕公田會變成某些人私有。

有的說擔心沒有廟堂帶領,百姓們無法有效的耕作,容易怠慢。

當魯芝面無表情的講述了各地的改革情況,並且廢除諸多屯田機構的決定時,三公九卿都有些坐不住了。

廟堂分成了兩派。

尚書檯這邊的人負責去做,三公九卿則是負責去盯着給他們找茬。

魯芝剛剛說完,崔贊便一臉擔憂的質問道:“尚書檯今年要全面廢除屯田制,那明年的收成還能保障嘛?國庫裡的存糧因爲戰事消耗,已經沒有剩下多少了,若是收支不平衡,那又該怎麼辦呢?”

“當今這屯田諸多部門,是幾十年裡慢慢完善成型的,所擔任的官員們,也是精心挑選的,此刻若是冒然廢除,往後後悔可是來不及!”

面對崔讚的質問,魯芝很是不客氣的回答道:“屯田諸部門本身的消耗大於他們所創造出的效益。”

“您所精心挑選的那些官員們,五穀不分,時令不明,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變賣糧食,搶佔耕地,貪污農具,謊報收成等事情,光是兗州的一個屯田校,就養了數百位官員,耕地邊上看着的人比耕作的人都要多!成何體統!”

“這些部門如今成爲了大魏的蛀蟲,沒有任何的能力,卻只是不斷的添亂,增加負擔!”

“百姓們難道自己不會耕作嘛?這些人卡着農具,糧種,非要等到他們的命令才能開始耕作,這些人又很是無能,對耕作的事情一無所知,最後就是一羣不懂的來指揮一羣耕作幾十年的老農來耕作,耽誤農桑,壞了大事。”

魯芝的眼神極爲銳利,他凝視着面前的諸多大臣們。

“他們完全就是在拖累,沒有任何的作用,甚至是在幫着一同吞併公田,廢除他們乃是順應大勢,這是不該有任何爭議的事情!”

魯芝這番話說完,崔贊就不敢再爭論了。

魯芝都將這些屯田的官員們說成是國賊了,崔贊要是再辯解,到時候萬一再來個嚴查,那自己就容易被牽連。

曹髦明顯看到有些大臣臉上閃過了無奈。

曹髦心裡門清,屯田機構這些年裡成爲了大族們用來生錢的主要工具。

只能說當初自家大父改變這政策的時候,給屯田機構的權力太大了,他們負責了一切事情,從農具和糧種的準備到耕作收成,而每一個環節裡,都是有着龐大的利益。

這都不能再認真追究。

哪怕是曹髦這個實權皇帝,都不敢去追究過去屯田機構裡的骯髒事。

他怕給自己麾下的人都給殺完了

過去的事情,既然沒有明文規定,那曹髦倒是可以當作不知道,但是往後嘛,這些人若是還敢以屯田爲藉口,干涉阻撓如今的新政,那曹髦可就要放狗了。

看到那個坐在左手位,四處打量着衆人的何曾了嗎?

廟堂裡的羣臣雖然覺得很可惜,但是也有腦子,沒有想着這個時候再去過多的阻撓,他們畢竟不乾淨,若是跳出來反對,再被查出點什麼來,那就不好了。

魯芝看着這些人,心裡只覺得噁心。

這屯田的事情,簡直是越查越心寒,越覺得離譜,廟堂這些年裡的屯田收成,落在廟堂手裡的居然都不是大頭!

魯芝本以爲,這屯田貪墨,是從各環節裡摳一點點下來,聚少成多。

他一直以爲,屯田消耗巨大,是因爲官員編制太多。

可當他真正去操辦這件事的時候,他方纔明白,原來這貪墨是從各環節里扣下一點點來給廟堂,其餘的大家分掉。

廟堂所拿到的都不是大頭,是別人吃剩下的邊角料,這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魯芝頓時就改變了自己溫和的態度,直接上書要廢除屯田制,而且是要廢掉所有地方的,哪怕是邊塞的邊屯也不留下。

戶部的政策很快就通過,也沒有什麼人質疑。

隨即禮部的幾個郎官說起了他們的工作內容。

禮部的尚書如今不在廟堂,正在雍涼那邊,而他們要做的事情卻一點都不比戶部要少。

羌,匈奴,鮮卑。

三大問題都要他們來解決。

裴秀自己在雍涼,親自操辦羌胡的事情。

經過了石苞的一次洗禮,其實雍涼的事情反而很好辦。

裴秀跟諸葛緒配合,在逼迫或者說半逼迫的情況下,拆分了羌人的部落組織形式。

他們將羌人完全打亂,按着地域分別安置到諸多縣城之中,編戶齊民,給與他們住所和耕地等等。

其中當然也出過亂子,有首領想要領着部民進行逃亡,隨即就被發現,大魏在雍涼幾乎是沒有對手的。

大魏可不是後漢,羌亂能困擾後漢,卻無法困擾住大魏。

沒有地方百姓的支持,他們就什麼都做不出來。

裴秀做事果斷,幾乎不留情面,他主打的就是順我者昌那一套,共計有二十三萬羌胡,被分別安置在了三州十餘郡內,他們如此被打散之後,每個縣能所能分到的戶也不過是幾十戶。

而原先的那些首領們,諸葛緒則是爲他們求了官爵,讓他們坐上馬車,前往洛陽。

這件事,讓天下人矚目。

上一個做類似的事情的人,還是始皇帝!

他在滅掉人家的國家後,就強行將對方國內的貴族遷徙打散,想要削弱復國勢力,後來劉邦也執行了類似的政策。

但是曹髦這顯然跟他們都不同,他這嚴格來說,是效仿曹操和司馬懿,對胡人進行內遷。

但是曹髦的這個內遷跟他們兩個的都不同。

他們只是讓胡人到中原來放牧,讓他們繼續保持自己的組織形式,流離在廟堂的治理之外,可曹髦的內遷,那是真的直接將胡人變成了城內的居民,組織都給你打散嘍,從此你就是拿着大魏戶口的大魏百姓,跟其餘人沒有任何區別!

匈奴那邊同樣也是進行這樣的政策。

對這政策,大臣們倒是什麼都沒說。

主要還是因爲這些事情跟他們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皇帝對胡人的行爲有沒有不仁義的地方,有沒有不道德的地方,他們完全不在乎。

他們向來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會不會受損而已。

禮部之後,工部,吏部,包括刑部也是說出了自己這些時日裡的成果。

曹髦過往一直都覺得,朝議可以不再操辦了,但是最近他又改變了想法,還是決定時不時召集大臣們來商談一下。

尚書檯也需要外臣們的監督和質問,三公九卿們也不只是都給他們找茬,有些指責還真的就很有道理。

尚書檯內部很是團結,難免會有些包庇自家人的行爲,正好用這些老臣們來進行平衡。

廟堂裡年輕大臣和年邁的大臣,想法和處事差距都很大,讓他們中和一下是最好的。

朝議用了整整一個多時辰,方纔將諸多事情說的清楚。

朝議結束之後,曹髦最先離開了此處,而有大臣即刻跟上了他。

跟上他的這位,正是御史臺的何曾。

看到何曾跟着皇帝一同離開,大臣們對視了幾眼,眼裡都有些慌亂和懼怕,這廝不會又要亂咬人了吧?

“陛下”

何曾的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他點頭哈腰的跟在曹髦的身後,完全沒有一點士大夫的氣節。

“何公啊,朕記得,這些時日裡御史臺很是平靜,沒什麼大事何公怎麼看起來有些不安呢?”

何曾趕忙回答道:“陛下,臣是有要事要稟告。”

“臣聽聞,這些時日裡,各地大族都在動用一切力量,將子弟們往蜀中安排那邊空出了很多的耕地,還有很多的產業,吏部已經是千瘡百孔”

何曾眯起了雙眼,“可需要臣來出手整頓?”

曹髦笑了起來,經過這些時日裡的整頓,吏治情況愈發的良好,御史臺沒事幹了,何曾顯然是怕了。

他是怕他沒了作用,就會被拋棄,被拿出來給羣臣出氣。

曹髦瞥了他一眼,隨即說道:“何公啊,朕絕非是薄情之人,御史臺沒有什麼大事,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足以看得出您的政績和才能啊。”

“像這樣的小事,您自己操辦就是了,不必問過朕。”

“唯!!”

第258章 自己人第080章 報答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46章 壯舉第6章 當世梟雄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108章 真正的敵人第96章 魏武之志第73章 勿爲太后,爲天子母第80章 已持神器第078章 鍾會的文青病第76章 特定某人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14章 不幹了第104章 讓大族出出血!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7章 有詔!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21章 如魚得水第85章 坦坦蕩蕩第178章 新黃門第231章 道不同第126章 等死吧第128章 開始第185章 忠臣鍾會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153章 格格不入第149章 確實不同第125章 機器第40章 甩不掉第20章 全力以赴是因爲尊重第192章 司徒不好當第136章 你要如何處置呢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01章 好狗第108章 真正的敵人第053章 俺也一樣!第083章 享福你來,背鍋我去?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47章 得虧是我第154章 四大帝國的末日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5章 御史人選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97章 得儘快第142章 驚變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8章 我們是朋友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022章 晉武帝第18章 豈能懼他?第30章 歸還補齊第113章 陰謀?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125章 通通廢除第87章 秋後再算賬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133章 你不如我第43章 羣臣之首第24章 非蠻夷也第78章 陣容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24章 挺好第107章 阿母,您得有點野心啊!第11章 王肅返回第65章 俘虜第155章 唯!第40章 開戰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069章 冤枉啊!!!第101章 但使洛陽聖王在第113章 戳破第58章 壯士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190章 天下歸心第140章 太子第79章 中興魏室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244章 聯盟與吞併第128章 蠢笨如豬第91章 不喜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144章 朕要當權臣第56章 豈曰無馬?第028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12章 又來借?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14章 大魏忠良第72章 很正常第256章 坐山觀虎鬥第118章 攻其心!第028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64章 大敗
第258章 自己人第080章 報答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46章 壯舉第6章 當世梟雄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108章 真正的敵人第96章 魏武之志第73章 勿爲太后,爲天子母第80章 已持神器第078章 鍾會的文青病第76章 特定某人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14章 不幹了第104章 讓大族出出血!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7章 有詔!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21章 如魚得水第85章 坦坦蕩蕩第178章 新黃門第231章 道不同第126章 等死吧第128章 開始第185章 忠臣鍾會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153章 格格不入第149章 確實不同第125章 機器第40章 甩不掉第20章 全力以赴是因爲尊重第192章 司徒不好當第136章 你要如何處置呢第52章 只需要跑過你第101章 好狗第108章 真正的敵人第053章 俺也一樣!第083章 享福你來,背鍋我去?第128章 洗牌,新牌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47章 得虧是我第154章 四大帝國的末日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5章 御史人選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97章 得儘快第142章 驚變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8章 我們是朋友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022章 晉武帝第18章 豈能懼他?第30章 歸還補齊第113章 陰謀?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125章 通通廢除第87章 秋後再算賬第77章 最好不往來第133章 你不如我第43章 羣臣之首第24章 非蠻夷也第78章 陣容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24章 挺好第107章 阿母,您得有點野心啊!第11章 王肅返回第65章 俘虜第155章 唯!第40章 開戰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069章 冤枉啊!!!第101章 但使洛陽聖王在第113章 戳破第58章 壯士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190章 天下歸心第140章 太子第79章 中興魏室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244章 聯盟與吞併第128章 蠢笨如豬第91章 不喜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144章 朕要當權臣第56章 豈曰無馬?第028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12章 又來借?第68章 大將軍果真忠臣!第14章 大魏忠良第72章 很正常第256章 坐山觀虎鬥第118章 攻其心!第028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64章 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