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有人撐腰

第404章 有人撐腰

今天的訂婚給了所有人內心不小的震撼,當別人都在爲掙錢所煩惱時,在李墨這邊根本不是個事情。想想他的年紀,想想他的成就,以及給身邊的人所帶來的變化,幾個大佬不得不感嘆自己真的是老了。

訂婚宴的菜都很精緻,以清淡爲主,但口味都非常棒,一看就是出自名廚之手。

“娃子,這麼好的日子不來一杯,這可是你帶過來的典藏五十年的老酒。”

“老爺子,我看你們喝的那麼香還真想來一杯,只是我這酒量太菜,一杯白酒下肚肯定會倒在桌底下。”

“不喝也好,也讓我們每人多品嚐一點,這樣年份的純釀老酒很難找了,喝掉一瓶少一瓶。”

幾個大佬都笑起來。

“諸位老爺子,如果你們喜歡喝,不敢說月月都能有的喝,但每個人一年弄個幾瓶嚐嚐還是沒問題的。不過呢,喝酒還是要淺嘗輒止,身體健康最重要。”

“哈哈哈,我們幾個可都沾了詩老和秦老的光了。”邱老高興的說道,“年輕的時候,我們幾個都是對瓶吹得,哪裡像現在這麼斯文。”

“小墨,你可不知道,邱老年輕的時候有個外號叫邱三瓶,要麼不喝,要是喝起來沒有三瓶的量絕對不下桌。”

詩老樂着說道。

“諸位老爺子,我家裡可是弄了個酒庫,五十年份,四十年份,三十年份的都已經收藏了好多。我們現在先喝五十年份的老酒,按着順序來喝,年年都會有最好年份的老酒。”

李墨還是有點驕傲的,低於三十年份的他暫時不考慮。

“好小子,你在勾引我這個老頭子的酒癮,以後一有空我就去你家轉轉,打打牙籤。”

邱老說到這裡琢磨下道:“這酒也不白喝你的,你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包在老頭子我身上如何?”

這個承諾就大了。

“邱老您是什麼身份,讓你出面解決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就是等於用炮彈打蚊子嗎?”

開玩笑,這麼一個承諾怎麼可能隨便用掉。

“哈哈哈,雖然這個比喻有點誇張,但聽着就是讓人舒坦,看來家裡的幾個小子還要多跟你學學才行。不像他們一個個死板的,說話也無趣。”

飯桌上的氣氛很熱鬧,李墨應付自如,不像牛三胖和秦思睿就顯得很拘謹,幾乎沒敢插過話。

“小墨,快到年底了,也給大家找點可以遊玩的地方嘛,我和幾個老夥計還想去博物館轉轉呢。”

老爺子突然說道,目光大有深意的看了下李墨。

“老爺子您老想看隨時都可以。”

“好嘛,明天我讓人打個電話給你,到時候你給我們好好講講。嗯,你看誰順眼的也一起帶過去好了,給你打打下手,免得你一個人太累。”

老爺子這時端起酒杯。

“祝賀這對新人。”

李墨和秦思睿較忙起身,以果汁代替回敬。

坐下後,李墨逐漸回過味來。不愧是大佬,這說話都是有深度的,沒有一句話是明着說,但每一句話都值得人去推敲。

這是要讓他推薦個能夠幫他成事的人,明天給他打電話的那個人應該就是可以做人事調動拍板的人。他帶誰過去,誰就有最大的機會成爲燕郊地區新領導。

在談笑中訂婚宴結束,幾位老爺子也相繼離開秦家大院。詩老,秦老還有李墨則在書房中泡茶喝起來,思睿和其他人則幫忙收拾下。

“小墨,你是怎麼考慮的?”

秦老這句話問的沒頭沒尾,但是李墨卻明白他的意思,無所謂的說道:“不管是誰,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我也不願意插手地方上的事情,太鬧心。我也是後來才琢磨出老爺子話裡的意思,我哪裡有好的人選推薦,這不是爲難我嘛。”

詩老和秦老都笑起來,這小子的悟性真不錯,可惜他不願意,否則將來成就不會低。

“你外公說你有打算挪位到魔都的想法,其實不管到了哪裡都會有害羣之馬,你可知道這次犯事的人是誰嗎?”秦老頓了下才道,“李家的人,可惜那人錯會了李老的意思,還以爲要對付你,就私自動了手腳。幸好你上次安排的兩個人及時通風報信,那筆錢纔有跡可循的追了回來。真是狗膽包天,吃肉不吐骨頭。”

這事李墨也聽師姐陳鳳說過了,看來他們也清楚的認識到前面的道路該怎麼走。

只是那人是李家安排的,倒是讓李墨有點意外。

“外公,秦爺爺,那你們說這次怎麼處理?”

詩老這時回道:“你那個表舅做事還不錯,勤勤懇懇,沉得住氣,運作一下沒問題。如果他這次能從京外調進來的話,那可算是連升兩級,今後也能一心做好地方上的事務。老首長明天出面,也算是你給你撐腰,免得還真以爲你好欺負。”

李墨對那個於得志的印象還不錯,既然外公覺得他可靠,那就他吧,總比推薦一個不熟悉的人上去要好。

“你自己聯繫他。”

詩老吩咐一聲。

李墨點點頭,掏出手機走到外面走廊上撥通了表舅的電話,響了十幾秒那邊接通。

“小墨啊。”

“表舅,你還在京都嗎?”

“昨天就離開京都了,有什麼事情嗎?”

“明天有幾個老爺子要去我的博物館參觀下,你現在趕回京都的話應該能趕得上。機會只有一次,我能做的就這麼多了。”

撲通,咣噹,那邊似乎有東西摔碎了,然後就聽到於得志激動的聲音:“小墨,我現在就收拾東西趕回京都,明天肯定可以準時和你匯合。”

“好,路上小心。”

果然都是混跡官方的老手,李墨都沒怎麼說對方就一下子明白過來。

晚上本來要陪思睿出去逛逛的,但京都的西北風一下子猛烈刮起來,呼呼的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

第一次正式約會就這麼破產了。

李墨在秦家大院吃過晚飯才離開,他下午就安排好相關事宜。項羽寶藏館和古韻軒博物館的古董幾位老爺子都已經見識過,所以再看一遍也沒什麼意思。於是他讓陳小軍將灣島博物館的一百多件國寶都運送到了古韻軒博物館,明天讓他們都見識一下來自灣島的鎮館之寶。

第二天,李墨起的早,他在家裡練習了一個多小時的太極拳,然後下樓吃了早餐,八點多才開車前往古韻軒博物館。

等他到了古韻軒門口時,就看到於得志和他的兒子站在寒風裡等待着。看到李墨的車子停在旁邊,於得志立刻走上前搓搓雙手笑着說道:“小墨,這次不管成不成,表舅都要好好的謝謝你。”

“表舅,你平常怎麼做事的,今天就正常來就行。外面風大,我們進去等。”

老闆到了,裡面的安保人員早就打開門迎接他們進去。

“小軍,還有十分鐘左右車隊就到,所有人都撤到暗處,這裡有專門的人做安保工作。”

“是,小師叔。”

那一羣大佬過來,明裡暗裡肯定有好多人保護着,他們都在的話反而礙事。

大概十分鐘左右,外面響起了車聲。李墨走出去,就看到從先到達的十輛車裡走出一位位魁梧大漢,他們行動迅速,很快就進去古韻軒博物館中仔細查看一下。

十分鐘後纔是重量級的轎車登場,等都停好後,幾個大佬才下車笑談着走進博物館。

李墨沒有去停車場迎接,因爲旁邊有四個安保人員有意無意的盯着他,生怕他有什麼異常動作。

“娃子來的早嘛。”

老爺子精神狀態不錯。

“其實我也想睡懶覺的。”李墨笑着回道,讓周邊的幾個人臉色都變了。他們跟隨老爺子這麼久,還從來沒見過如此隨意的年輕人。於得志此刻震驚的身體都有點僵直,眼前幾位可都是傳說中真正的頂級大佬啊,如果換成是他,肯定是畢恭畢敬,連大氣都不敢喘息一聲。

“哈哈哈,你這個娃子也太老實了。行,明天你可以在家裡好好的多睡上兩三個小時。”

老爺子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很開心的樣子。

只是他目光在於得志身上一掃,停留了三秒就移開。

“諸位老爺子裡面請,今天我可不是帶你們參觀古韻軒博物館的,而是讓你們都看看更有意義的國寶。”

“行,那就跟着你一起瞅瞅。”

古韻軒博物館中心大廳中,已經擺滿了一圈用紅色絲綢遮蓋住的物件,看不出裡面的是什麼國寶。

“老爺子,我們現在開始?”

老爺子卻輕輕咳嗽一下說道:“有點渴。”

“小墨,你給老首長講解,我去泡茶。”於得志連忙恭敬的說道。

“我幫你吧。”

從人羣后面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他朝於得志點點頭,兩人朝會議室那邊走去。

李墨這才伸手揭開第一件紅色絲綢,一個古拙大方的青銅器出現在衆人眼中,在頭頂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曾經灣島博物館排名第一的鎮館之寶,西周重器,國之重器《毛公鼎》。這件青銅器身上的銘文是所有出土銘文青銅重器中數量最多的一件,銘文也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幾位大佬立刻都湊上前仔細的看起來,身後還有人拿出手電讓他們照着看。

“這個西周青銅器因爲作器者名爲‘毛公’而得名,清道光年間出土,高53.8釐米,腹深27.2釐米,口徑47釐米,重34.7公斤。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

李墨對這些數據記得比較熟。

“毛公鼎銘文長度接近五百字,在所有出土青銅器銘文中爲最長。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大概的意思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爲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

“國之重器,真是是名不虛傳。”

幾位大佬看的比較認真,還邊看邊評頭論足。這件青銅重器一直在灣島博物館中收藏,是十大鎮館之寶中的排名第一的稀世珍寶。

“秦老,你在瘦金體書法上頗有研究,看看這毛公鼎銘文書法又如何?”

李墨指指那些銘文。

“毛公鼎的銘文作爲西周晚期金文的典範之作,表現出上古書法的典型風範和一種理性的審美趨尚,體勢顯示出大篆書體高度成熟的結字風貌,瘦勁修長,不促不懈,儀態萬千。在章法上縱橫寬鬆疏朗,錯落有致,順乎自然而無做作,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邱老聽秦老說出那麼多的評論,他又仔細看看,卻怎麼也看不出那些銘文的書法藝術性是怎麼表現出來的。

“東西真是好東西,只是沒你說的那麼玄乎吧。”

老爺子掛掉手電笑道:“所以秦老的在書法上有那麼高的成就,而你不行。”

昨天這章節因爲涉及敏感詞,所以一直沒審覈通過,補發一章,很抱歉給大家帶來閱讀上的不好體驗,感謝大家支持!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本章完)

第529章 太糟心第339章 陳鳳身份第954章 野豬王第838章 國中之國第725章 千億元第1144章 藏寶洞猜測第114章 真沒法比第1179章 玉石交易大會第1259章 無價之寶第202章 黑馬第528章 乾隆官窯仿明成化第623章 要外逃第909章 百年藏酒第1109章 海釣第1339章 事出突然第803章 挖到青銅器了第1327章 寶藏靠岸第261章 橄欖石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1218章 盛京古玩城第1077章 朱昌平被坑第207章 道破心思第1077章 朱昌平被坑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842章 武俠小說不騙人第827章 遮宮門第388章 鎮墓俑第272章 項羽寶藏館第1221章 東周虎符第409章 不見第1218章 盛京古玩城第1097章 漢代青銅器第800章 頂雷的第109章 專家組第1049章 太強勢了吧!第946章 十件古董第537章 一門絕技,三代傳承第421章 李墨的處理辦法第689章 大豐收第503章 狙擊第130章 西楚霸王的線索第884章 元青花釉裡紅大罐第118章 七月末第274章 清末楷書大成者第147章 名留千史的契機(第一更,求各種票第414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83章 你教教我行不?第226章 誰在做局第628章 強勢打擊第311章 老首長第1071章 四棱四方碧玉筆筒第822章 有點古怪第616章 一孕傻三年第644章 出大事了第371章 七幅字畫有異象第638章 嚴旗俊的小九九第478章 九套龍袍第374章 先定親第1094章 董其昌的字第682章 《遊春圖》真跡第416章 焦點第1259章 無價之寶第803章 挖到青銅器了第309章 大佬護着第597章 鐵證第326章 藏寶圖新線索第840章 資本聯盟第1027章 統統一刀第573章 暗害主謀第211章 東交民巷(三更)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第889章 地宮下的地宮第954章 野豬王第191章 京都的公子哥第911章 美女素描第875章 相互試探(二合一)第107章 紫檀描金山水圖(求首訂)第80章 海棠杯和筆海第870章 仿乾隆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碗第233章 曹雪芹題銘事件第410章 大唐遺寶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294章 老柳的怒火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1360章 聯手謀劃第288章 被盯上了第1115章 新的構思第70章 抽身事外第95章 三胖出手第46章 徐家子女第1206章 裝病第345章 進山第271章 又吐血了第1040章 神物天珠第667章 龍紋盤與唐三彩第1191章 白來一趟第674章 乾隆御製大閱刀(大章)第69章 天工之手第796章 確定九鼎之地
第529章 太糟心第339章 陳鳳身份第954章 野豬王第838章 國中之國第725章 千億元第1144章 藏寶洞猜測第114章 真沒法比第1179章 玉石交易大會第1259章 無價之寶第202章 黑馬第528章 乾隆官窯仿明成化第623章 要外逃第909章 百年藏酒第1109章 海釣第1339章 事出突然第803章 挖到青銅器了第1327章 寶藏靠岸第261章 橄欖石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1218章 盛京古玩城第1077章 朱昌平被坑第207章 道破心思第1077章 朱昌平被坑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842章 武俠小說不騙人第827章 遮宮門第388章 鎮墓俑第272章 項羽寶藏館第1221章 東周虎符第409章 不見第1218章 盛京古玩城第1097章 漢代青銅器第800章 頂雷的第109章 專家組第1049章 太強勢了吧!第946章 十件古董第537章 一門絕技,三代傳承第421章 李墨的處理辦法第689章 大豐收第503章 狙擊第130章 西楚霸王的線索第884章 元青花釉裡紅大罐第118章 七月末第274章 清末楷書大成者第147章 名留千史的契機(第一更,求各種票第414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83章 你教教我行不?第226章 誰在做局第628章 強勢打擊第311章 老首長第1071章 四棱四方碧玉筆筒第822章 有點古怪第616章 一孕傻三年第644章 出大事了第371章 七幅字畫有異象第638章 嚴旗俊的小九九第478章 九套龍袍第374章 先定親第1094章 董其昌的字第682章 《遊春圖》真跡第416章 焦點第1259章 無價之寶第803章 挖到青銅器了第309章 大佬護着第597章 鐵證第326章 藏寶圖新線索第840章 資本聯盟第1027章 統統一刀第573章 暗害主謀第211章 東交民巷(三更)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第889章 地宮下的地宮第954章 野豬王第191章 京都的公子哥第911章 美女素描第875章 相互試探(二合一)第107章 紫檀描金山水圖(求首訂)第80章 海棠杯和筆海第870章 仿乾隆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碗第233章 曹雪芹題銘事件第410章 大唐遺寶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294章 老柳的怒火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1360章 聯手謀劃第288章 被盯上了第1115章 新的構思第70章 抽身事外第95章 三胖出手第46章 徐家子女第1206章 裝病第345章 進山第271章 又吐血了第1040章 神物天珠第667章 龍紋盤與唐三彩第1191章 白來一趟第674章 乾隆御製大閱刀(大章)第69章 天工之手第796章 確定九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