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關於玉的鑑定

第368章 關於玉的鑑定

“老師,我們也要去。”

“老師,算我一個唄。”

李墨只好再次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隨後說道:“這是我單獨給兩位同學的驚喜,其他同學這次是沒機會了,不過期末考試前五名的,我會再給大家每人一份新春大禮包,包你們都滿意。”

“好了,下面我們就進入正題,我這學期主講的課題雖然是‘瓷器的起源和發展’,但這趟公開課的互動話題不侷限於理論方面的,還兼顧到實戰,也就是瓷器真和仿的鑑定。如果我知道答案的我就回答,如果我不知道的,等下課後我會請教歷史系的諸位教授。”

“至於你們問我‘李老師,你有女朋友嗎?’,或者是‘李老師,你對女朋友有什麼要求嗎?’,還有‘李老師,我可以做你女朋友嗎?’這些問題的話,我是拒絕回答的。”

教室裡又響起一陣笑聲。

隔壁教室中,朱昌平教授微微點頭,不管怎麼說,至少李墨的開場是完美的,沒有膽怯,語言風趣接地氣,和同學們能很快打成一片。

“下面開始提問。”

這時一個戴眼鏡的男同學舉起手來。

“好,那位同學想問什麼?”李墨看他一眼,不像是今年的新生。

“我是大四年級考古專業的,我想先向你證實一件事情,那就是去年京大一趟選修課上,你從一堆道具瓷器中鑑定出了一件國寶,可靠消息說那是明朝洪武年間的一件釉裡紅玉壺春瓶,價值過億。雖然學校裡有這樣的消息,但你本人並沒有正面確認,所以我想現在跟你證實下。”

關於這個消息,現在校園網上搜索下還能找到一些相關的帖子。只是學校不想讓那事鬧得沸沸揚揚,所以出現類似的帖子都鎖定住。因此時間一久,也就沒人再關注那事。

想不到今天有人當着他的面提起這事,而且還是高年級的學長。李墨示意他坐下,然後笑着說道:“剛纔那位同學不提那事還好,一提那事,我現在都十分後怕。那件瓷器的確是明洪武釉裡紅玉壺春瓶,價值過億,絕對的國寶真品。幸好我當時心中有疑心才仔細的看了看,不過要是我早知道那件是真品,我是碰都不敢碰一下的。原因嘛,大家都能明白的。”

得到他親口承認,階梯教室中頓時起了軒然大波。這個消息無疑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價值過億的瓷器居然被他給鑑定出來,那他的水平有多高?

難怪他還沒畢業,學校就已經認可他的能力。

又有人舉手。

“李老師,我想問的是,如果我們把理論知道都研究透了,是不是也能有鑑定的本事?”

李墨這下收起笑容,而且顯得很嚴肅的看了那同學一眼說道:“這應該是多數人想要問的問題,那我就負責任的回答這個問題。你們有這種想法很危險,非常危險。”

“李老師,這是爲什麼?”

又有學生忍不住問道。

“開古董店的有種說法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古董店明明無人光顧卻一直能開着,而且還能活的很不錯的原因。你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且還研究的特別透。但是真正受騙上當的正是你們這羣人,因爲作假高手弄出來的高仿瓷器也是通過書本上的理論來作假的,而且他們比你們研究的還要透徹,書上有什麼樣的理論,他們就做出什麼樣的特徵。”

“所以你們不要心存僥倖,否則弄到傾家蕩產後悔莫及。我也希望以後真正報名上課的同學也是抱着增長見識的想法。好了,下一個誰來提問?”

“李老師,我來。”

是一個長相比較乖巧的女生,她坐在最前排,所以李墨從許多舉手的同學選了她。

“李老師,西楚霸王項羽傳下來的寶藏是你發現的,寶藏館我在暑假的時候進去參觀過,對於春秋二寶中的和氏璧,我還有諸多疑問,不知道你能不能解答一二?”

又是偏題的提問,不過李墨對此問題還是願意回答的。他點頭說道:“你有什麼疑問?”

“史書記載和氏璧已經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玉璽,就算史記有誤,那我們如何鑑定寶藏裡的那塊玉璧就是春秋時候的和氏璧?因爲史書上並沒有詳細的關於和氏璧的形狀,重量和大小的記錄。那在鑑定的時候我們所能依仗的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門外漢根本不會有此疑惑。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李墨讓她先坐下,然後走出講臺,站在第一排前空曠的地方,他腦海裡稍微組織下語言就說道,“我進京大後,我的老師朱昌平教授就跟我說過,考古是一門很複雜的專業,我們不僅僅是針對某一樣古物進行鑑定,而是在鑑定它的真僞之後通過對它研究能夠推測出當時歷史背景,社會文化,人情風俗等。”

“同樣,我們也會根據史書上記載內容,推斷出某一樣古物是否是當時的社會產物。”

“簡單的舉個例子,就以文字的演變來看。瞭解過歷史的同學可能會知道一點,有文字記錄的最早時期是殷商時期叫甲骨文,後來出現了金文,到了西周後期出現大篆,小篆,到了漢代已經演變成隸書,草書,到了唐朝時期盛行楷書,行書。這是文字的大概演變時間歷程,如果我們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發現了一件玉器,老闆告訴你這秦漢時期古玉,但是上面的銘文卻是楷體字,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稍微有點了解的人肯定會認定這老闆在忽悠人,是不是這樣?”

“是。”好多同學都直點頭,這很明顯是騙人的嘛。

“那這塊玉是秦漢時期的古玉嗎?”

呃,這下很多人都愣了下,然後露出思索之色,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回答。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仔細的鑑別它到底是什麼時候的玉器,有如下幾種可能,第一,它的確是秦漢時期的古玉,到了隋唐時期後被當時的匠人重新刻上了銘文。”

“第二,它是隋唐時期的古玉,是當時的匠人制作成的。”

“第三,它是唐以後時代的玉器,有可能是宋元明清時候的,也有可能是現代的工藝品。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那這塊玉器到底怎麼斷代呢?”

李墨沒有直接回答同學的問題,而是引出另外的一個問題的。

“哪位同學有自己觀點的,可以說說。不要害怕說錯,我們是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現在有一種技術叫碳十四檢測,可以根據衰變速度來斷定它的大概時代。”有人舉手說道。

李墨嗯了一聲,然後順着他的話說道:“那我告訴你,現在也有一種技術,可以加快碳十四的衰變,明明是現代工藝品,通過檢測卻是數百年前的老物。”

啊—

教室裡立刻響起一片議論聲。

“還有哪位同學有新的觀點的?”

這次站起來的還是那位提問的女同學,她說道:“可以根據玉器的器形,表面的雕刻風格,它的來歷是否有傳承記錄。”

“很好,這些都是我們鑑定的不可缺少的依據,還有同學有不同的想法嗎?”

這時一個男同學站起說道:“出土的。”

“那位同學請坐,他說的這點非常好。出土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斷定它是屬於某個時代的產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通過文獻資料的印證,最新科技的輔助來對它做最終的判斷。”

李墨一邊走着,一邊繼續說道:“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我們是用什麼辦法來判斷項羽寶藏館裡的那塊玉器就是春秋時期的二寶之一,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塊傳國之玉呢?”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那塊玉必定是漢以前的古玉,這點大家都能認可吧?”

所有人都點點頭。

“其實我們根據它的工藝水準,玉的品質,玉器上銘文來進行二次鑑定。根據同時代玉器的雕刻水平來比較,那塊玉的雕工是最頂級的,而玉的品質也是最上等的和田羊脂玉,這種玉在當時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哪怕是貴族也未必都有資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上面有真真切切的銘文,明確的記載了它的來歷,這也是我們最終確認它就是春秋二寶之一的和氏璧最重要的依據。”

“再說,如果不是世上赫赫有名的美玉,我相信西楚霸王項羽也不會把它暗中埋在他的起義之地。”

李墨說到這裡笑了笑:“現在大家腦海裡都有了大致的概念吧,一塊古玉的鑑定,我們要學到的東西就很多很複雜了,你要了解文字的演變史,你要熟知各個朝代歷史,你要了解每個朝代的玉器製作的工藝特點,最重要的是你還要對玉的種類和品質等級要十分的精通。不然你想要在古玩市場上淘到一塊好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被宰的份。”

(本章完)

第1060章 被監視1303.第1303章 再臨不祥之地第57章 湯天下第335章 國寶迴歸第1344章 五彩玉石第367章 公開課第884章 元青花釉裡紅大罐第1082章 拍賣行的套路第828章 地宮瑰寶第984章 被投訴了第676章 老屋藏寶庫第896章 入眼所見皆寶物第274章 清末楷書大成者第866章 發現地洞第316章 影視城第182章 秦朝的黃金珠寶第606章 頂級國寶清單2第148章 湖從山下過(第二更,求支持)第518章 令人嘆息的事件第748章 有人在作妖第572章 奇蹟難發生第1158章 青銅巨龍第1212章 讓李墨做主第1268章 要重重敲打下第816章 苦行高僧第1361章 準備出發第719章 事發突然第494章 陰沉木鑲銀雕牌第1349章 解開心結第1298章 不祥之地的寶藏第807章 最終結論第909章 百年藏酒第1128章 清宮八寶嵌第791章 民間傳說第913章 古董傢俱第1177章 手掌峰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4章 老店的掛畫第340章 島國淘來的藏寶圖第1216章 一生的鴻篇鉅製第871章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第203章 老街早點第376章 灣島五大鎮館之寶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402章 訂婚禮第1335章 新安排第1057章 雲中湖底的藏寶第1167章 四個秘藏地方第462章 史料第623章 要外逃第54章 獨自赴金陵第594章 先爆出個大雷第1274章 平息第984章 被投訴了第1144章 藏寶洞猜測第901章 末日預言第123章 破綻在這第896章 入眼所見皆寶物第706章 唐伯虎女婿的真跡第95章 三胖出手第646章 明民窯瓷器第448章 採訪第1159章 開寶第489章 打抱不平第806章 令遠舅舅第793章 李墨意圖(二合一)第1293章 再次抗議第588章 新的計劃第655章 藝術品交易員第16章 那一抹青色第639章 燕郊沒地了第34章 塵埃落定第1248章 法貝樂彩蛋第1066章 宋遼老物第65章 刀刀要致命第830章 真假舍利第148章 湖從山下過(第二更,求支持)第945章 王家父子出手第1087章 孃家舅舅第1216章 一生的鴻篇鉅製第428章 風水第103章 民俗一條街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533章 試探第514章 我活着,我回來了!第866章 發現地洞第1270章 黃金湖第196章 重獎第341章 第三百四十一 到達仰光第530章 四妃十六子筆筒第697章 地下密室第1268章 要重重敲打下第744章 井水不犯河水第746章 最頂級的圈子第254章 血緣第517章 擊掌約定第951章 外公送的禮第1217章 張家作客
第1060章 被監視1303.第1303章 再臨不祥之地第57章 湯天下第335章 國寶迴歸第1344章 五彩玉石第367章 公開課第884章 元青花釉裡紅大罐第1082章 拍賣行的套路第828章 地宮瑰寶第984章 被投訴了第676章 老屋藏寶庫第896章 入眼所見皆寶物第274章 清末楷書大成者第866章 發現地洞第316章 影視城第182章 秦朝的黃金珠寶第606章 頂級國寶清單2第148章 湖從山下過(第二更,求支持)第518章 令人嘆息的事件第748章 有人在作妖第572章 奇蹟難發生第1158章 青銅巨龍第1212章 讓李墨做主第1268章 要重重敲打下第816章 苦行高僧第1361章 準備出發第719章 事發突然第494章 陰沉木鑲銀雕牌第1349章 解開心結第1298章 不祥之地的寶藏第807章 最終結論第909章 百年藏酒第1128章 清宮八寶嵌第791章 民間傳說第913章 古董傢俱第1177章 手掌峰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4章 老店的掛畫第340章 島國淘來的藏寶圖第1216章 一生的鴻篇鉅製第871章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第203章 老街早點第376章 灣島五大鎮館之寶第767章 李墨的大名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402章 訂婚禮第1335章 新安排第1057章 雲中湖底的藏寶第1167章 四個秘藏地方第462章 史料第623章 要外逃第54章 獨自赴金陵第594章 先爆出個大雷第1274章 平息第984章 被投訴了第1144章 藏寶洞猜測第901章 末日預言第123章 破綻在這第896章 入眼所見皆寶物第706章 唐伯虎女婿的真跡第95章 三胖出手第646章 明民窯瓷器第448章 採訪第1159章 開寶第489章 打抱不平第806章 令遠舅舅第793章 李墨意圖(二合一)第1293章 再次抗議第588章 新的計劃第655章 藝術品交易員第16章 那一抹青色第639章 燕郊沒地了第34章 塵埃落定第1248章 法貝樂彩蛋第1066章 宋遼老物第65章 刀刀要致命第830章 真假舍利第148章 湖從山下過(第二更,求支持)第945章 王家父子出手第1087章 孃家舅舅第1216章 一生的鴻篇鉅製第428章 風水第103章 民俗一條街第520章 差點說漏嘴第533章 試探第514章 我活着,我回來了!第866章 發現地洞第1270章 黃金湖第196章 重獎第341章 第三百四十一 到達仰光第530章 四妃十六子筆筒第697章 地下密室第1268章 要重重敲打下第744章 井水不犯河水第746章 最頂級的圈子第254章 血緣第517章 擊掌約定第951章 外公送的禮第1217章 張家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