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目的地

歷史上的薛延陀是如何覆滅來着?

李牧努力回想,雖說他上學的時候,歷史學的不錯,但是關於薛延陀的知識,基本上也就一句話兩句話,也不是什麼重點,記憶不是很清晰。

在記憶中搜索了一遍,還是電視劇的情節,記憶更深刻一些。

印象中的片段是這樣的,薛延陀不停騷擾邊陲,李世民不勝其煩,便召集百官商量,衆臣商議出來兩個解決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召集十萬大軍滅掉薛延陀,可保邊境百年安定,其二,允許和親,採取羈縻,這樣足以保證邊境三十年安寧。

一個是百年,一個是三十年,按說好選,但最終選擇了第二套方案,以房玄齡爲首的文官,都支持第二套方案。因爲若採取第一套方案,耗費的錢糧太多,損失太大,勞民傷財。而第二套方案,只是付出一個公主而已。

恰逢大將契苾何力在回他的部落探望母親時,被薛延陀扣押,夷男知其勇猛,想勸他歸附薛延陀,但契苾何力言詞拒絕,甚至割左耳明志。李世民知道後,感動不已,擔心他的安危,最終選擇同意和親,答應夷男在契苾何力釋放後,就把新興公主嫁給他。

契苾何力被放回之後,深感被俘屈辱,極力勸諫李世民不要同意和親。李世民不願意言而無信,但是架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契苾何力說如果公主嫁給了夷男,夷男的可汗之位將在敕勒有更大的合法性,大唐將更加難以控制薛延陀。李世民被說動了,也在考慮放棄和親,但唯恐師出無名,於是想了個辦法,他讓夷男到大唐境內的靈州娶娶新興公主,夷男若不敢來,這樣他就有理由拒絕了。但是他顯然是低估了夷男和親的決心,他竟然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此計不成,李世民又想了一計,他要牲畜十萬作爲聘禮,短時間徵集十萬牲畜,哪怕是薛延陀,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趕上天寒地凍,牲畜在路上就死了大半,更加不能完成了。因爲聘禮的事兒,和親最終撤銷了。

再後來夷男病死,李世民派人分別封他的兩個兒子做了可汗,成功分化薛延陀,薛延陀最終被擊敗了。

……

如果歷史的軌跡按照從前進行,這樣也不失爲一個好結果。但是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李牧便想着能不能變一變,至少在這件事上,李世民的所作所爲,有點對不起‘天可汗’這三個字。

李牧想維護李世民的名聲,絕非虛情假意,完全出自於真心。哪怕他知道,李世民對他的忌憚,他也一樣感激李世民,因爲李世民的容人雅量,能允許他繼續爲這個時代的百姓做一些事情,而換成了其他的皇帝,他現在早就死了無數回了。

李牧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造反。因爲他始終是覺得,自己是這個時代之外的人,就比如說,這天下本就是李世民的,如果沒有自己,歷史的車輪還會按照原本的詭計去滾動,而自己一個時代之外的人,爲什麼要去‘搶’人家的東西?改變了歷史,又會出現什麼連鎖反應?這都是不可預見的,他也不好奇,那是一個什麼樣子。

有幸來到這個時代,他只想給這個時代的百姓,多做一點什麼。而李世民是真正主宰這個時代的人,他能起到的作用,就是盡力的輔佐他。

李牧思索了一下,提筆寫了一個奏摺。

“……今薛延陀之患,臣有淺見一二。薛延陀聲勢雖大,卻人心不齊。人心不齊,烏合之衆也。當採取分化之計,一面撩撥其民怨,一面冊封九姓鐵勒,令其分庭抗禮……”

洋洋灑灑數千言,寫完之後,命人飛馬送去長安。這是一道正式的旨意,而不是私下的飛鴿傳書。李牧選擇這樣做,也是爲了讓朝廷的百官看到他的言論,因爲他也不確定,自己的辦法能不能奏效,還是經過廷議討論之後,查缺補漏方能穩妥。如果自己的建議被否了,那也沒關係,至少提供了一個思路。反正無論用什麼方法,薛延陀都不具備撼動大唐的能力,只是時間長短,是否體面,結果都是一樣的。

看完薛延陀,李牧的目光繼續順時針往下,在後世的東北,此時還算是個‘不毛之地’,說是不毛之地,但也不是沒有人煙。契丹、室韋,靺鞨,不少的小部落,民族生活在這個地方。因爲氣候的關係,這些部落都沒有辦法壯大,而且還要受到周邊國家,諸如高句麗,薛延陀等的奴役壓迫,生活狀況非常不樂觀。

他們當然對大唐構不成威脅,而且因爲實力的孱弱,他們連給大唐朝貢的資格都沒有。但是李牧卻很重視這些民族,除了有李重義的關係之外,他知道這些民族,在唐之後的輝煌。

契丹、靺鞨,這些民族,是後世遼、金的祖先。他們只是因爲生存的地方,限制了部族的發展,其實就個體戰鬥力來說,是完全不弱於任何遊牧民族的。

李牧凝視這片區域良久,最後拿起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了什麼。

他用的是英文,這個時代還沒誕生英文,保準任何人都不認識,根本不用擔心任何人能看得懂。

再往東,就是高句麗和百濟了。作爲李世民的眼中釘肉中刺,針對它的戰略,怕是早就制定了很多個,李牧覺得自己犯不着再浪費腦細胞了。

周邊的國家,基本上也就是這樣了。李牧把目光投向了廣袤無垠的大海,倭國傳回來消息,山背大兄王在一休和李重義的幫助下,已經拿下了日本四島中的兩個,與蘇我氏平分秋色,基本上算是對峙的局面,誰也奈何不了誰。當然,如果李牧想要拿下倭國,也非常容易,侯君集的兩萬大軍在此,只要用船運五千人過去,天平就會被打破。

要知道,侯君集的部下,是大唐最精銳的兩萬人。擁有大唐軍隊最好的配置,他們面對的,是缺少銅鐵,基本沒有金屬護具,鍛造技術也還沒發展起來的倭國的矮小武士,五千人登陸倭國,說是所向披靡一點也不爲過,除非是中了埋伏,否則沒有輸的可能。但是李牧不想這麼做,拿下倭國對他有什麼好處?他又不可能生活在那裡,還是維持現有的局面,讓山背大兄王一直需要他,他纔好繼續壓榨倭國的資源。否則一旦倭國再度‘一統’,這羣忘恩負義的倭國人,難保不會起什麼別樣的心思。

再往下,李牧的嘴角微微翹了起來。

後世中國的第一大島,現在上面幾乎沒有多少人煙。大部分的時間,是作爲廣州往返揚州的停靠港,用以補充淡水,或者躲避風浪。在隋唐之前,此地被稱之爲夷洲,有記載的中原與夷洲的來往,最早可追溯在春秋時期的越國,在越國的地圖上,就有關於夷洲的標記,但是沒有史料可查,而有史料記載的聯繫,則是三國時期的事情了。孫權曾派大將衛溫到達夷洲,但並沒有真正施行管理。

自隋開始,這裡被稱之爲流求。

大業三年,隋煬帝以探訪異俗的名義派羽騎尉朱寬前往流求。此時流求島上,只有土著,無人識字,也不會講漢話。由於語言不通,沒法與當地土著溝通,只好捉了一名土著人回來交差。

次年,熱衷於開疆拓土的隋煬帝再派朱寬去臺灣,勸說土著首領歸附隋朝。並找了一個南洋的崑崙奴做翻譯,語言不通的問題是解決了,但表明來意之後卻遭土著首領拒絕。好大喜功的隋煬帝聽說流求人不願意歸附,當然很生氣,於是派武賁郎將陳稜和朝請大夫張鎮周率東陽兵萬餘人跨海攻打流求。

流求土著哪是強大隋軍的對手,當然是戰敗了。隋軍一把火燒掉土著部落的房屋,俘虜數千人而返。

此時距離發生這件事,纔不過二十餘年而已。揚州城內,還能找到當年經歷過這些事情的水手。據他們說,島上的土著本就不多,隋軍攻打流求時,殺了一部分,擄掠了一部分,除了逃進深山的,基本也沒多少人了。偶爾停靠補給的時候,也看不到人煙的存在,對於沒人的地方。通常會被判斷成沒有價值,更何況中原的統治者,也從來沒有對這裡進行過詳細的踏查,至少李牧從能找到的文獻記載中,沒有找到任何一個對於島上地貌風土甚至面積的準確記錄。

也許在大唐君臣心中,流求只是一個小島呢。

這個地方,在此時此刻,由於各種陰差陽錯,成了一個‘空白’的地方,不存在任何的政權,也就不存在任何的爭議。李牧想要佔據此地,也正是出於這種考量。

這個三點六萬平方公里的大島,作爲一個基地是綽綽有餘了。島上豐富的資源,也足以支撐他的設想和規劃。

……

沿着順時針的方向看完了地圖,李牧在心裡捋了一遍年後要做的事情。

倭國的情況已經穩定,李牧不會把李重義放在那邊太久。下一次運銀礦石回來的時候,他就要把李重義撤回來,派現在正在訓練的水手過去接替他,吳郡朱氏出武將,李牧已經物色了幾個上佳人選,他們將率領三千人,常駐在倭國,幫助山背大兄王維持局面。

同時,在濟州島也會有駐軍營,用以和倭國之間的輪換,以及作爲進攻半島的橋頭堡。下一次運輸銀礦石的船隊返航的時候,會把建築用的水泥和工匠等運輸到濟州島上,三個月之內,軍營必須得建完,這樣才能不耽誤李世民的計劃。

而流求那邊,李牧則不想動用‘官方勢力’,盧夫人一直在抽剝繼嗣堂的資源,李牧打算在年後,把第一批人先派過去,先修建一座臨時的港口,再派人去搜尋島上的礦產,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供方便開採的石灰石礦和煤礦,畢竟以後要建設,需求量太大,如果都靠運輸,即便能運得起,也一定會被發現。李牧倒不是怕李世民知道,他早晚會知道,只是在一切都準備好之前,他不想讓李世民注意到罷了。

爲了不讓李世民把注意力關注在這裡,等濟州島的軍營建好了,他將不再攔着李世民對高句麗的戰爭。海陸並進,攻伐高句麗。但是在對高句麗用兵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解決。

李牧沉默了一會兒,從工作室出來,回了房間睡覺了。

……

李重義帶回來的‘妹妹’,一直住在顧園,單獨爲他主板的小院兒裡。平時白巧巧偶爾回去探望她一下,每次去的時候,都是金晨陪着,這是李牧特意囑咐的,誰知道這位本來就很有問題的‘妹妹’,到底會不會武功?金晨的功夫雖然很少展露,但是實乃當世一流,即便是獨孤九,也未必敢言必勝。畢竟聖火令的武功,皆奇詭,所有手段都用上,勝負確實未可知。

李牧確是從來沒跟她見過面的,畢竟是兄弟喜歡的女人,還是要避諱瓜田李下之嫌的。

不過今日,李牧倒是心血來潮,想起了這位弟妹來了。他讓人去傳話,邀請這位弟妹一起吃午飯,白巧巧、張天愛、金晨,獨孤九都在,這樣也避免了有人說閒話。

作爲被靺鞨用來聯姻的對象,這位弟妹顯得非常有理數。至少不怎麼講究理數的李牧,是挑不出什麼毛病的。白巧巧與她經常見面,也算是相熟了,打過招呼之後,倆人一直在悄聲聊天,李牧沒有參與其中,一直偷偷打量着她。

張天愛坐在李牧身側,見李牧的眼神一直往人家姑娘身上飄,打翻了醋罈子,把手伸到桌下,抓住李牧腰間的軟肉,狠狠地扭了一下。

李牧沒想到張天愛會來這麼一下,疼的一激靈,差點叫出聲來。他倒吸一口冷氣,看向張天愛,咬牙小聲道:“幹什麼,疼!”

“讓你眼睛亂瞄,那可是大個兒的女人!”張天愛狠狠瞪李牧一眼:“你瞄你兄弟的女人,還講義氣麼?”

第1201章 死生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91章 大唐首富?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616章 情牽一線第678章 破局之法第110章 弘文館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1201章 死生第229章 副職攻略第694章 推波助瀾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81章 西市買婢第248章 文武論第33章 簡單幸福第17章 鬧上門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147章 遇刺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873章 人情第217章 衆生相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898章 眼見爲實第501章 天兵設想第303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953章 規劃第657章 再相遇第310章 馬球新規第330 謀士之殤第114章 袁天罡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941章 初到倭國第290章 擴大經營第590章 進士科第373章 脆弱的交情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22章 礦產開發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79章 工部報道第699章 殺李牧!第843章 錯位的感情第676章 兄弟之盟第139章 舌戰(2)本章說裡罵戰的傻逼,請滾出我的書評區!第42章 戲精第962章 戰略第961章 刀和魚肉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595章 殿試第1189章 演個戲第901章 合作共贏第639章 聖火令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556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初次試釀第1202章 大結局第979章 大鍊鋼第115章 斂財之道(限免活動加更)第323章 兩頭堵第246章 連番打擊第788章 仙種土豆第512章 暗衛第49章 鏖戰第709章 難唸的經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614章 教訓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971章 驚弓之鳥第271章 酒醉第891章 一切從口號開始!第981章 打開槍炮的大門第160章 郎呀郎第502章 李績的擔憂第1018章 帶路黨第644章 內憂外患第375章 旁觀者清第139章 舌戰(2)第114章 袁天罡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672章 借刀殺人計第983章 醫療保障第614章 教訓第720章 長安票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833章 李代桃僵第300章 趙氏兄弟第982章 隱患第1201章 死生第40章 算學大師第763章 發行國債第996章 突如其來第162章 聰明的巧巧第498章 又撒幣了!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1011章 半渡而擊第60章 撞破好事
第1201章 死生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91章 大唐首富?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616章 情牽一線第678章 破局之法第110章 弘文館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1201章 死生第229章 副職攻略第694章 推波助瀾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81章 西市買婢第248章 文武論第33章 簡單幸福第17章 鬧上門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147章 遇刺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873章 人情第217章 衆生相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898章 眼見爲實第501章 天兵設想第303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953章 規劃第657章 再相遇第310章 馬球新規第330 謀士之殤第114章 袁天罡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941章 初到倭國第290章 擴大經營第590章 進士科第373章 脆弱的交情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22章 礦產開發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79章 工部報道第699章 殺李牧!第843章 錯位的感情第676章 兄弟之盟第139章 舌戰(2)本章說裡罵戰的傻逼,請滾出我的書評區!第42章 戲精第962章 戰略第961章 刀和魚肉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595章 殿試第1189章 演個戲第901章 合作共贏第639章 聖火令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556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初次試釀第1202章 大結局第979章 大鍊鋼第115章 斂財之道(限免活動加更)第323章 兩頭堵第246章 連番打擊第788章 仙種土豆第512章 暗衛第49章 鏖戰第709章 難唸的經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614章 教訓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971章 驚弓之鳥第271章 酒醉第891章 一切從口號開始!第981章 打開槍炮的大門第160章 郎呀郎第502章 李績的擔憂第1018章 帶路黨第644章 內憂外患第375章 旁觀者清第139章 舌戰(2)第114章 袁天罡第116章 技高一籌第672章 借刀殺人計第983章 醫療保障第614章 教訓第720章 長安票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833章 李代桃僵第300章 趙氏兄弟第982章 隱患第1201章 死生第40章 算學大師第763章 發行國債第996章 突如其來第162章 聰明的巧巧第498章 又撒幣了!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1011章 半渡而擊第60章 撞破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