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四)

直面黑潮,如果是最初時的餘慈,除了急速跳變脫身,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但此刻,他卻有新的看法。

如此衝擊,是將所有的鋒芒盡都斂藏,以換取深沉厚重壓迫感吧;還有就是,這其中至少經過了先期的數十次跳變,在不同的層面上組織、積蓄力量,最終才化爲這蕩魂鐘聲,故而覆蓋面廣,更有着暗潮洶涌,無形的漩渦,粘連神意。

細究起來,分明是平空化現出一道恢宏的大陣,如巨鍾扣下,封鎖萬里方圓。

“巨鍾”之下,纔是黑潮涌起。

如果只見黑潮,不見巨鍾,依舊像以前那樣跳變,定要撞到厚實的“鐘壁”上,頭破血流不說,還會激起第二波、第三波連續不斷的黑潮,聲勢可能越來越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這就是眼光提升帶來的清晰判斷。

餘慈由此領悟,像武元辰這樣的強人,看起來隨意揮灑,神意衝擊瞬息百萬重,其實內中法度森嚴,是在一個穩定的框架下,層層化生,內蘊厚重。這就是法門的作用。

在“真實之域”的境界下,餘慈的“跳變”造詣,要比武元辰來得高明,更具備千變萬化的能力,其實這裡也是有一層法度在,只是他畢竟還是生疏,不知道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

而武元辰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示範。

餘慈神意的振動急劇收窄,“嗡”聲中,跳轉進入到另一個層面,黑潮的衝擊剎那遠去,他卻並不放鬆,振動幅度連續變化,一口氣做了二十八次跳變,中間幾乎沒有任何停頓,一氣呵成。

就是武元辰,在此讓人眼花繚亂的連續跳變中,神意衝擊也是微窒,黑潮涌起,卻只能追在後面,消耗一些微不足道的力量。至於“巨鍾”扣下形成的封鎖,也只是蕩起了一波綿密的振動,便讓餘慈破封而出,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還不算完。

餘慈可說是現學現賣,每一次跳變,都學習武元辰的手法,積蓄起一些力量,也勾連起不同層級的法則,不過是順水推舟,使得“經過”的相關法則微幅扭曲,耗力也不大,但積少成多,使周邊環境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等於是擬化出類似於自闢虛空的效果,

武元辰還來不及爲蓄勢一擊的失手而懊惱,神意所及,忽見天地昏暗,一張恢宏星圖鋪展開來。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層層羅列,垂布穹蒼,彷彿是餘慈心內虛空的“星辰天”外化而出,覆蓋了比“巨鍾”還要闊大倍餘的廣袤天地。

餘慈滿足地嘆息一聲,雖然這裡面充滿了上清宗的風格,還有濃重的個人特色,但並不是一項獨門神通,而是可以修煉、複製、傳承的法門,讓他有一種“著書立說”的愉悅感。

雖非心內虛空,那種心象、物象交融互現的特質還是展現出來,原本只能在感應呈現的神意變化,也給照出了“形質”,化爲一口鎮壓中天的巨鍾。

巨鍾以天爲樑,垂落黑潮之上,無數魔紋堆積表層,浮凸成形,構合成猙獰魔頭、兇物,又有魅惑人心的飛天、寶相莊嚴的聖人大德,時時轉換,時時變化,彷彿要從那口大鐘上掙扎出來,將此界化爲惑亂人心的魔域。

可這些終究是見不得光的,一旦顯化,在穹蒼星光之下,那諸多天魔法相,便是哧然生煙,形體扭曲,紛紛往“大鐘”內部縮去,鐘聲暗啞,忽然中絕,而那巨鍾也虛化無形,再不復見。

唔,還有破妄的效果。

一念未絕,在武元辰貌似是惱羞成怒的百萬重神意衝擊下,星圖也沒能維持住,同樣虛化歸無。

這個結果,說不出是誰勝誰負,與武元辰相比,餘慈跳變的自由度更高,意境更爲遼遠,但法度上只是勉強成形,還遠不夠嚴謹,比不得武元辰的厚重。否則那廣袤星圖,也不會被對方法門受克後的一次發泄式的衝擊,就沖垮掉。

可是,這樣的方式,還是點醒了他,讓他找到了目前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餘慈心胸一暢,厚積的神魂力量等於是找到了宣泄的渠道,神意衝擊的強度也水漲船高,一舉突破八十萬重,使得他能夠調運的力量更爲充裕,跳變的幅度更大、次數更多,由此再推動神意力量的釋放,竟然形成了一個滾雪球似的壯大過程。

剛剛因爲武元辰的蕩魂鍾,略有些滯後的楚原湘,本是藉機要越過餘慈神意防線,鎖拿玄黃,卻是吃餘慈連續轉換十七個層次、蓄積力量首度超過百萬重的衝擊,彷彿是崇山峻嶺凌空飛來,真個叫蜿蜒如龍,給硬生生地擋了下來。

一時間,本沒有片刻止歇的神意交鋒,出現了些許空白。

神意交鋒,可以說是距離最遠的戰鬥,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稱爲是最爲“貼近”的搏殺。

沒有肉身的阻隔,等於是神魂的直接碰撞,衝擊和反震的感覺,就算是經過數十萬裡的衰減,依然無比強烈,感應也最爲清晰。而且,不只是感應到對方的力量,有些時候,連情緒也有“交流”。

對餘慈這邊的進境和心態,楚原湘也好,武元辰也罷,應該都有所感應,餘慈也能感應到,那二人旺盛的好奇心。

大概是在猜測他的身份吧。

只是,他可沒有解答的義務,在佈局完備之前,他更不想讓洗玉盟、北地魔門的大佬同時惦記上,見那二人有些分神,當下神意全面回撤,如大海退潮般,一波波掩回。

對面二人這才又記得追擊,餘慈撇開一切雜念,只是悶頭交戰,體悟裡面浩如煙海的技巧和手段。而此時,他們的戰場已經遠去少陽劍窟二十萬裡以上,一路向南,距離餘慈本體所在,倒是越發地接近了。

不過,先一步飛走的玄黃,卻是出了些狀況。

玄黃當年橫貫北地之前,已經被血殺戾氣污了元靈,神智全無,全靠着餘慈的劍符感應,纔沒有六親不認。此後雖是藉着穀梁老祖的巫鼎,將血殺戾氣洗脫,輕裝上陣,重歸於至純之途,由此渡過塑靈天劫,元靈穩固。可是當年被污染的意識,卻是沒有找回來,眼下只等於是靈智初生的娃娃,可塑性再強,也是以後的事兒。

它大部分時間,還是昏昏濛濛,之前在純陽劍窟,感覺着餘慈氣息最是親切,又有純化劍意的根腳,很有“舊友親朋”的味道,糊里糊塗就認了主,爾後一路南移,也是餘慈時時引導,纔沒出了差錯。

它有一身頂尖的殺伐經驗,應戰時不需要太操心,但“機變”什麼的,就不要再妄想了。

一路向南,最初也還罷了,周圍縱橫萬里,均淪爲神意交鋒的戰場,旁人躲都來不及,遑論其他。

可到後來,餘慈在神意交鋒上的造詣愈見深厚,對兩位大劫法宗師的限制也越來越大,不知不覺間,劍光與後面的神意交鋒戰場就有了距離,而且還在不斷拉長。

這本來就是餘慈之所願,當然也不會攔它。可問題是,當玄黃飛得太過超前,又沒有什麼遮掩的時候,未免就太過刺眼了。

從鑄劍那日起,玄黃殺劍就是走的“虹化”路子,便是沒有汪洋大海般的血殺戾氣,劍光所至,依舊是氣衝斗牛,從不知低調爲何物。所過之處,劍氣分光裂雲,遠遠看出,就如同經天的彗星,方圓十多萬裡,都能看到,如何沒有人好奇?

北地英傑輩出,就算是被天地大劫並魔劫折騰得不輕,精英十之七八都前往外域暫避,但像玄黃殺劍這樣高調穿行,也太招風。

當下,就有不知深淺的飛上天去查看,見是劍器飛空,不見劍主,雖是一時認不出來歷,也自然生了貪念,可纔想着攔下,就被玄黃偵測出了惡意,當下劍光偏轉,頃刻就給斬了。

看“出頭鳥”的慘狀,不少人都是一縮脖子,消了那些念頭,但也有人愈發地貪念大熾,一人不行,就呼朋喚友,然而劍光飛掠甚急,能反應過來,並且追得上的,寥寥無幾。

真正能觸及到的,大都是遠遠地看到劍光,登空攔截,故而不成系統,沒有法度,連前面的教訓都吃不到,被劍光連劈了七八個,其中甚至有一位長生真人。

在天空中一團亂麻的時候,劍光所過之處,各路人馬也是賣力地傳遞消息,和劍光競速。

然而就是上等的傳訊飛劍,短時間內也只堪堪追個首尾相及,而倉促之下,也沒有誰能分辨出其根底,一路下來,飛的迷糊,追的糊塗,傳得更是五花八門,這幾項湊在一起,除了熱鬧,就是混亂了。

只是,什麼樣的局面都有個盡頭。不管消息如何錯亂,當它傳遞到有心人手中的時候,裡面的真實自然就會給發掘出來。

大約在距離少陽劍窟三十萬裡左右,總有有一撥事先得到消息的修士們,湊起了一隻還算過得去的隊伍,他們盯緊了劫雲下方那道流光,當空佈下陣勢,準備將那通靈寶劍擒獲。

“都藏好了,就是躲到劫雲裡去,也別給老子出問題!”

主事的修士看那矯然飛動的劍光,明明相隔還有上千裡,也是忍不住緊張。

天域遼闊,他們布的陣勢再強,那通靈寶劍只要稍微偏一個角度,到這裡就是百里的誤差,他們的心血也就將毀於一旦。

還好,到目前爲止,一切都還正常……

可就是在這緊張的關口,有人忽然道:“齊兄。”

“怎麼?”

“你有沒有覺着……我是說,好像是變熱了!”

“嗯?”

主事修士一怔扭頭,也在這瞬間,他的身子僵硬了。

因爲就像他剛剛所說的,一個人影從黑沉沉的劫雲中邁步出來,臉色冷峻,偏是那對眸子,視線指在身上,便有燎心的熱力迸發出來。下一刻,他的身上真的着了火,那火從五臟六腑燒起,轉瞬燒透了天靈,也將他的靈智焚化乾淨。

比他還要早上一線,和他一起組成陣勢的幾個同伴,也是被火光燒透,身化飛灰。

一舉焚滅數人,蘇雙鶴眉頭仍是皺着,目光環視周邊佈下的陣勢,還有些不太滿意:

“不入流的小輩,傾盡所有,也就是拿出這半調子的陷空陣,就是火祭了那幾個蠢貨,也沒有提升太多,未必能擋得住劍意鋒芒。說到底,要速戰速決的話,還是冒一些風險。”

蘇雙鶴也是憋悶,他急急趕路,就是要搶先奪取玄黃殺劍,知道它搶手,卻不知搶手到那種程度。少陽劍窟附近的暗線傳回消息,說是“蕩魂鍾”武元辰駕臨,急得他火燒火燎。

武元辰那廝確實是扎手,不是迫不得已,他絕不願意與其爲敵,但這形勢走下去,哪還能如願?

爲謹慎起見,他特地放慢了速度,做一些準備,哪知變故多發,傳遞消息的暗線黴運當頭,橫死在劍窟之中,等更外圍的消息傳回來,已經不是倒了多少遍手,只知道那邊又來了一位堪與武元辰相抗衡的強人,卻不知身份怎樣,消息傳遞越發遲滯,等他聽到玄黃殺劍在混亂中遁走的消息時,已經是事發將近半個時辰之後了。

天幸巫神保佑,他前面放慢速度,反而留出了佈置的時間,而且那玄黃殺劍看起來雖是撇了血殺戾氣,靈智仍不是太清楚,給了他機會。

劍光已經切入了五百里範圍,蘇雙鶴匆匆對陣勢做了些改動,袍袖一揮,重又躲入劫雲深處,坐在巫靈日冕車上。

並非是他關鍵時刻還要擺譜,而是要鎖定玄黃殺劍,非要藉此車之力不可。

車前兩頭三足金烏收斂了金光熱力,卻還拉着車駕,在雲層中巡遊,以保持速度,隨時應變。

忍受着劫雲中的種種不適,蘇雙鶴默默倒數:

三、二、一!

“嗡!”

半調子的陷空陣觸發,蘇雙鶴也不管效果如何,座下巫靈日冕車轟然衝破雲層,恰好對上那道鋒芒畢露的劍光。

計算完美!

蘇雙鶴一聲厲嘯,專門針對元靈的巫咒擊發,同時他也祭出一柄玉勾,向着劍光勾落。

第8章 渾燎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上)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78章 狂歌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53章 欺之暗室 無源咒殺第20章 鬼獸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上)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八)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24章 斑點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172章 成象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63章 奪舍第10章 反制第137章 入地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139章 觀察第20章 栽贓第101章 分析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84章 符書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完)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三)第154章 鬼相第386章 虹化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上)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中)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下)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上)第182章 秘法心象 三寶加持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下)第84章 符書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46章 怨尤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三)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中)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上)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中)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上)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中)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上)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下)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323章 待兔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三)第308章 神通第298章 淺薄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14章 奇草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七)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四)第76章 無念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下)第7章 船上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91章 出浴第212章 玄蒼第62章 劍意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51章 屠獨第307章 顯影第184章 法眼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中)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246章 長鞭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319章 鬼盒第203章 釘頭七箭 星火長河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
第8章 渾燎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上)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78章 狂歌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53章 欺之暗室 無源咒殺第20章 鬼獸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上)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八)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24章 斑點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172章 成象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63章 奪舍第10章 反制第137章 入地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139章 觀察第20章 栽贓第101章 分析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84章 符書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完)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三)第154章 鬼相第386章 虹化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上)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中)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下)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上)第182章 秘法心象 三寶加持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下)第84章 符書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46章 怨尤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三)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中)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上)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中)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上)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中)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上)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下)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323章 待兔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三)第308章 神通第298章 淺薄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14章 奇草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七)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四)第76章 無念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下)第7章 船上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91章 出浴第212章 玄蒼第62章 劍意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51章 屠獨第307章 顯影第184章 法眼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中)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246章 長鞭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319章 鬼盒第203章 釘頭七箭 星火長河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