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襲擊

南松子非常焦躁。

這種情緒一直在持續着、堆積着,像是壘壘高山,陰影已將把他全部籠罩在其中,大山本身也隨時都會坍塌下來。

他的肉身沒了,粉身碎骨!如果說還有比那個狀況更糟糕的,那必然就是現在:

他比任何時候都明白,他快要完蛋了!

見鬼的“一夢歸”,竟然能附在神魂之上,繼續存在!不僅如此,還引爆了他神魂中用以飼養本命陰魔的心魔煞氣,使得多日來心魔叢生,神魂也遭污穢,實力比之全盛期,剩下的恐怕不足四成。

此時沒有了肉身,使他只能以陰神形態存在,他就隱藏在餘慈前往修行小谷的必經之路上,虛淡的影子依稀還有肉身的相貌,然而上面遍佈着塊塊黑斑,那是已經失控的心魔煞氣,對神魂造成的最顯著的傷害。

而在他“背後”,有一團與陰神外形相似,但更爲稀淡的血影意圖靠上來,上面蒸騰着深紅色的煙氣,燒灼空氣,滋滋作響。但在南松子看來,那更像是飢餓野獸喉嚨裡的呼嚕濁音,充斥着殺意和貪婪。

這就是他修邪功煉就的“五蘊陰魔”,這傢伙直接受他神魂滋養,故又稱本命陰魔。

在“一夢歸”的引誘下,這混蛋噬主的慾望已經完全被勾了起來。但當其靠近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在南松子陰神虛影中,便生有一縷純紫煙氣,氤氳蒸騰,將其推開。

南松子沒有管它,有從陶容那蠢女人手裡得到的還真紫煙暖玉,他還能撐一會兒,可重點是,他的目標,那個在南霜湖上,轟了他一記五雷符的小子,竟然停下了!

便是全盛期,南松子的神魂感應也不能擴及四里外,可通過早早佈下的幻陣,他也能稍加掌握。他本來的計劃,是通過“十里幻殺”的手段,無聲無息影響餘慈神智,令其入甕,而他在餘慈修行的小谷內,已經做好安排,到時幻法殺伐驟起,他有十成把握,可在瞬間抹殺掉小輩神魂,奪舍成功。

可如今……被發現了!

根本不去想爲什麼會失敗,他心中的焦躁感像是燎原的大火,瞬間吞沒了僅有的耐性,他尖銳地下令:

“殺了他!”

本命陰魔瞬化煙箭,破空飛出,南松子陰神乍閃乍沒,也跟了上去。

就算是正面強攻,他也能打那小子一個措手不及!

餘慈確實是措手不及。

四面雲霧瞬間聚合,霧中邪影飛動,顯然是早有準備的幻陣。這裡面沒有什麼殺傷力,可是強絕的反應卻從四里外衝過來,疾如飛魂。

上次像這樣被襲擊,是在什麼時候?

餘慈腦子裡閃過這個念頭。他向來爲人機警,反應靈敏,又有極好的嗅覺,往往能預先識破危局,更別提獲得照神圖之秘後,方圓五十里空間盡在掌握,某種程度上,敵人想偷襲他,已經成了奢望。

可在此刻,也許是長期在止心觀中修行,心裡懈怠了;也許是對方實力太強、發動太快,眼下雖是隔着四里距離,給他留下的反應時間,也是微乎其微。

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餘慈只來得及做出兩個動作。

含牽心角,凝掌心雷!

當雲霧四合,邪影流散之際,平地一聲雷,刺目的深藍電光張牙舞爪,轟然迸發。

這是餘慈“知竅通竅”之後,第一次以符法應敵。只是時間倉促,最強的五雷符是用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上了掌心雷。

“運化樞機”之類全憑平能,餘慈感覺着自己擊中了目標,雷火轟擊邪魅,那種天生剋制的感覺也出來了。然而下一刻,他看到了雲霧之後,翻卷的紅影,似乎有一層流質的光,將雷火擋下。隨後便有尖銳的嘶嘯,還有燒灼空氣的紅煙撲擊過來,順着風,膩香撲鼻,擾人神魂。

“真是桃花帳?”

那邪器不是被毀掉了麼?餘慈明明是看過殘片的!

他卻不知,眼前這不是桃花帳,而是南松子真正的底牌,五陰迷神障!

這“五陰迷神障”是從桃花帳中截下的一幅細紗所制,集聚邪器最精華之力,與南松子所修煉的《五蘊陰魔經》相得益彰,平日裡,本命陰魔便寄居其上,時刻以心魔煞氣祭煉,已經相當於“天罡地煞”祭煉法的五十餘層,極是不凡。

這纔是南松子真正的寄魂之器。

五天前,那場與妖魔齊化飛灰的戲碼是南松子一手導演的。他利用了那頭遊蕩在周圍的妖魔,通過幻相牽着它的鼻子走,最終形成一個騙過所有人的局。解良他們上當了,以爲他和妖魔一起被雷火轟成飛灰,可事實上,南松子只是損失了一頂雞肋般的桃花帳,以及一頭未與他神魂勾連的“五蘊陰魔”而已。

南松子盯上了餘慈。

他盯上餘慈已經很久了。這目標不是亂選的,對他來說,合適的肉身比什麼都重要。實力太高了不行,以他此時千瘡百孔的陰神狀態,奪舍的可能性太低;實力低了也不行,肉身強度不夠,根本無法承受奪舍時的衝擊。挑來揀去,這數千裡方圓,也只有止心觀中的幾名外室弟子,纔有這個資格,而經常外出修行的餘慈,則是最佳選擇。

他以前也嘗試過下手,但是要躲過觀中海揚的搜魂法術已經很困難,那小子卻又出奇地受關注,很多次,那個老道主持都跟在後面照應着,讓他難以施展手腳。

本來這種情況下換個目標也沒什麼,可是屢次失敗之下,他心中的焦躁早已經壓過理智,在執念的驅動下,他就是盯緊了餘慈,要讓這個曾給他一記五雷轟頂的小輩,神魂滅散,連軀殼都要獻出來,爲他所用!

“給我破!”

南松子對自己攻伐神魂的手段非常有自信,然而結果卻讓他愕然:小輩腳下踉蹌,可那並不是神魂遭受衝擊造成的,只是被本命陰魔弄得手忙腳亂而已。他凝結神意如刀,直劈過去的時候,小輩神魂之外,竟然有一層無形屏障將其擋下。

餘慈本命陰魔漫天紅煙侵蝕攻擊下,踉蹌後退,根本沒閒心去管神魂承受的衝擊,那自有牽心角來抵禦。

此時,他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本命陰魔無形無質,驅動的“五陰迷神障”則是如煙如霧,渾不着力。餘慈雖有半山蜃樓劍意,但畢竟沒有徹底入微入化,劍氣過處,至少有六七成擊在空處,剩下的,也被質料不凡的“五陰迷神障”化解。

此時,他腦子裡忽然想到的一個全不相干的傢伙。

那是在顯德殿上侃侃而談的匡言啓。

當時,白日府的後起之秀向解良提出一個問題,即修煉符法之人,如何擺脫符法的侷限,使得狹路相逢,白刃相見之時,也能發揮作用。

那時候,解良出示了他用貫氣法煉製的五雷符,還講解了很實用的工具符盤。只是這兩樣東西,餘慈現在都沒有!

血影撲擊,餘慈展開半山蜃樓劍意,身形化霧,躲閃開來。此時此地,他被迫將符法拋之腦後。可除了符法,他又有什麼辦法,對付一位還丹上階修士的陰神?

念頭未絕,第二波針對神魂的衝擊轟然襲來。餘慈心頭一凜,發現這波攻擊與先前明顯不同!

南松子真不愧是幻法強手,對攻伐神魂手段多多,很快就調整了攻勢。餘慈嘴巴里,牽心角分明在震顫,防護神魂的無形屏障被強勁的衝擊撼動了。

在強度上,牽心角還能支撐,可是,南松子攻伐神魂的手段,比當日的屠獨遠要詭秘莫測,已將萬象宗“因勢象形”的心法發揮到了極致,更有本命陰魔藉機鼓動心魔煞氣,明暗交替,攻勢堪稱一瞬百變,尋隙搗虛,衝擊過來。

餘慈已有些昏眩,還好他及時醒覺,一聲大喝,運用了《玄元根本氣法》上“澄靜虛空”的法門。這一瞬間,他像是撞進了‘心內虛空’,看到黑暗蒼茫的空間內,暗流翻涌,而“澄靜虛空”的法門用的卻是正好。

在《玄元根本氣法》理論中,神魂也不過是“物象”的一部分,他不再糾纏於局部,而是從整體着眼,自“物象”所反映的“心內虛空”中下手,另闢蹊徑,一下子安撫住了神魂的震盪。

心念從“心內虛空”彈出來,餘慈面臨的形勢卻沒有半點兒好轉。仍是那個問題:

他有幾種能對付神魂的手段?又有幾個能在此刻用出來?

這時候,南松子“呀”地尖叫起來,叫聲中充滿了極度興奮的意味兒。

一連串衝擊過後,他的情緒澎湃,即將成功的狂喜席捲神魂,陰神虛影動盪:他已經探明瞭餘慈的底細,知道了這小子能夠抵禦衝擊的根源,只不過是依靠外物而已!

近於癲狂的嘶叫聲裡,針對餘慈神魂的衝擊變化,猛地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餘慈“唔”地悶哼,正由劍氣化霧的身形乍虛乍實,終於控不住劍氣,踉蹌着向後倒。

“把你的肉身拿來!”南松子尖笑聲裡,陰神化爲一縷煙氣,飛射過去。而另一側,受他氣機影響,本命陰魔也砰地化爲一道紅煙,半途纏繞在南松子陰神之外,要與他一同攻進餘慈泥丸宮,奪舍噬魂。

便在此時,“叮”聲輕鳴,震盪十丈方圓。

發聲的,是一條青灰繩索兩端、甩擊碰撞的一對金屬彎勾。

南松子的陰神煙氣陡地一顫。

難得見魚刺兄被偷襲一次,敝人都要鼓掌叫好了,還請兄弟姐妹以紅票和收藏鼓勵。對了,現在有沒有人猜出鉤索的最終形態以及設定源頭的?

第35章 天篆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第6章 奪丹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上)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中)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中)第49章 內丹第354章 干擾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下)第246章 末節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116章 劍語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第33章 觀書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中)第49章 內丹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211章 珠玉瓦礫 五雷部衆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上)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245章 勝機第291章 搜魂第148章 吞噬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下)第147章 立場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118章 暗影第307章 顯影第187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下)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中)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中)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143章 堵門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123章 買賣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237章 太玄冰解 多方用力(下)第276章 九芒十烏 化血魔劫(下)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上)第二百九十四章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285章 劍圓第388章 時間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26章 混化第371章 窗外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207章 星屑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334章 清流第74章 救死第86章 逗鳥第160章 因緣承願 勇猛精進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上)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338章 冰山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中)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下)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上)第66章 寶地第271章 羣英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上)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上)第五十三章第46章 蠢貨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中)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385章 清歌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151章 二輪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94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下)第64章 救命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下)第107章 蠹修
第35章 天篆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第6章 奪丹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上)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中)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中)第49章 內丹第354章 干擾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下)第246章 末節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116章 劍語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第33章 觀書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中)第49章 內丹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211章 珠玉瓦礫 五雷部衆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上)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245章 勝機第291章 搜魂第148章 吞噬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下)第147章 立場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118章 暗影第307章 顯影第187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下)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中)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中)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143章 堵門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123章 買賣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237章 太玄冰解 多方用力(下)第276章 九芒十烏 化血魔劫(下)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上)第二百九十四章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285章 劍圓第388章 時間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26章 混化第371章 窗外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207章 星屑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334章 清流第74章 救死第86章 逗鳥第160章 因緣承願 勇猛精進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上)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338章 冰山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中)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下)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上)第66章 寶地第271章 羣英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上)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上)第五十三章第46章 蠢貨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中)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385章 清歌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151章 二輪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94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下)第64章 救命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下)第107章 蠹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