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3章 御史大夫

無論當年封德彝犯下何等重罪,畢竟已經死了這麼多年,時過境遷,皇帝未必願意揹負一個“反攻倒算”的名聲,再者當年那些事極爲隱私,不可能見諸於文書案牘,只能口口相傳,現在當事人基本都已經死絕,很難給封德彝定罪。

若是再能與皇家結親,就代表着皇家對於此事已經不在意,既然皇帝都能寬恕過往,御史臺又豈會揪住不放?

御史大夫劉祥道固然是天下等一等清流官職,只認律法不認人,但縱觀以往劉祥道之做派卻是妥妥的“帝王鷹犬”,一定會顧忌皇帝顏面、跟對皇帝腳步。

諸般緣由迭加之下,此次事件雖看似疾風驟雨、鋪天蓋地,卻未必能夠造成太大的後果。

當然,前提是封家能夠與皇族結親,促使皇帝向外界釋放一個“寬恕過往、概不追究”的態度……

封言道權衡利弊,沉聲道:“這件事我不好出面,就由殿下你運作吧,宗室之內、太極宮裡能夠借力的都聯絡一番,不要吝嗇錢財,定要確保成功。另外,宮裡人多多宣揚‘貞觀一朝無奸佞,太宗識人明千古’之言論。”

自李承乾登基開始,朝野上下便開始各種推崇太宗皇帝之英明神武,樹立起“千古一帝”之風範。事實上,太宗皇帝的確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一生功績不遜秦皇漢武,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太宗治下衆正盈朝,貞觀十餘年不曾有大奸大惡之輩混跡於朝堂。

而如果封德彝被彈劾定罪,那麼就將是貞觀一朝的第一“奸佞”,固然對封家打擊極大,太宗皇帝的美譽也將告破。

爲此,皇帝一定會從中周旋,將封德彝被彈劾之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頓了一頓,又叮囑道:“少與房陵公主來往,莫要沾惹一身騷。”

淮南公主面紅耳赤,啐道:“我什麼樣人你不知道?你說這話是懷疑哪個?”

封言道哼了一聲:“又有幾個是天生煙視媚行、不守婦道?大多不過是興之所至、水到渠成罷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擇鄰而居之時,孟子也並未沾染惡習、品德敗壞。”

這娘們兒最近與房陵公主走得近,讓封言道心驚膽跳,這年頭可不講究什麼貞潔烈女,當真被房陵公主帶着見識了那等最會挑逗婦人的俊俏少年,喝幾杯酒興致上來,兼且氣氛曖昧,未必還能守得住婦德底線。

自家這位公主還是有幾分姿色的,且身份尊貴,最是受那些放蕩不羈、攀花折柳的少年郎喜歡,而那些精力充沛、花樣繁多的少年郎同樣也吸引這樣風韻優美的婦人……

“呸!”淮南公主又羞又惱,起身罵道:“整日裡都在琢磨些什麼?本宮縱然再是不堪,也斷不會給你封家的門楣抹黑!”

一扭腰身,急步離去。

封言道面無表情,喝了口茶水,沉思良久,嘆了口氣。

這一關,未必容易邁過去……

*****

朝野上下,對於封德彝的議論愈演愈烈,已然成爲一股風潮,不僅御史臺各方收集當年人證物證,即便是市井之間也一夜生出諸多謠言,或真或假、或有或無,將那位曾經的大唐宰輔推上風口浪尖。

御史臺。

窗外庭院裡的積雪已經清掃乾淨,一堆一堆放在院牆邊大樹下,天色依舊陰沉,不見陽光。

最東邊一間平素飲茶歇息的房舍內,御史大夫劉祥道跪坐在窗邊慢慢呷着茶水,御史中丞李乾祐、侍御史王綸、唐臨盡皆在座。

氣氛略有嚴肅。

李乾祐瞪着唐臨,叱道:“我不管你到底是一心爲公、律法至上,還是被人收買、爲人張目,總之這件事到此爲止,不準再繼續下去!”

唐臨二十餘歲,血氣方剛,聞言冷笑道:“御史中丞都不問問下官這些時日到底收集了多少人證物證,也不問問封德彝當年到底做了些什麼事?”

李乾祐怒道:“正是因爲知道這些,本官才讓你停止彈劾!你可知道一旦鬧開,這件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唐臨見到一旁的劉祥道默不作聲喝着茶,底氣足了幾分,梗着脖子道:“御史臺風聞奏事、受理訴訟、監察百官,眼中自當唯有律法、正義,至於說影響,那是宰輔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吾等在其位、謀其政,這纔是御史的職責,朝政得失、影響大小,與我何干?御史中丞若是擔憂這些,還是等您成爲宰輔之後再說吧。”

御史,風聞奏事、監察百官也,自古以來便是維繫朝堂法度之所在,歷來受人景仰。本朝更是將御史臺的職權擴大,甚至可以設置臺獄、受理案件,這就給了御史更好的上升渠道。

御史的政績是什麼呢?

自然是彈劾官員的成功率,成功率越高、彈劾的官員品階越大,政績自然也就越好。

現在受理揪住了一樁大案,且人證物證基本齊全,豈能將如此一件功績放手?

等閒一般的御史,一輩子或許都參與不了這樣一件大事,彈劾不倒如此一位功勳大臣……

況且御史大夫置身事外、聽之任之,自是耐人尋味。

李乾祐氣得吹鬍子瞪眼,手都哆嗦了,拿這等視政績如性命的年青官員無可奈何,只得轉向劉祥道,儘量緩和語氣:“茲事體大,若是不能控制好範圍,或許會影響太宗皇帝功績、名譽,陛下未必會高興,還請三思。”

如今朝野上下對於太宗皇帝的功績極力吹捧,其中最爲人所公認的一項便是“衆正盈朝”,若是將封德彝劃歸“奸佞”之列,那麼受其迷惑的太宗皇帝自然免不了一個“識人不明”的評語,對於太宗皇帝的聲望有所損傷。

最爲重要的是封德彝早就死了,人死賬消,何必緊咬住不放口?

唐臨梗着脖子冷笑:“御史中丞說下官被人收買、爲人張目,卻不知你一味阻攔此事,又是被何人收買、爲何人張目?”

李乾祐氣得不理這個棒槌。

在他看來,劉祥道之所以空降御史大夫這個職位,正是皇帝需要徹底掌管御史臺,避免御史臺淪爲某一些龐大勢力的附庸進而失去其公允、公正、中立的屬性,而是要成爲輔佐新政施行的“護衛者”。

此等情形之下,又怎能縱容唐臨彈劾封德彝,從而導致太宗皇帝聲威受損、朝野上下戰戰兢兢?

官場之上,沒有誰真的清如水、明如鏡,暗地裡的齷蹉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大節不虧混到致仕,那就是忠臣、直臣。

現在不僅致仕了要追究,連死後都要揪出往昔舊事,誰不是心驚肉跳?

不利於團結啊……

劉祥道放下茶杯,蹙眉緩緩道:“御史臺是天下的御史臺,是大唐的御史臺,卻不是陛下的御史臺,這一點,希望李中丞謹記於心。”

一句話,就給整件事定了調子。

是否損傷太宗皇帝的聲威,是否惹得陛下不滿,並不在御史臺的考慮之內,御史臺不對皇帝負責,只對大唐負責、只對天下負責。

李乾祐面色震驚,朝堂上下誰不知你是陛下的鷹犬走狗?如今卻說出這番話來,這是已經改換門庭了?

發現自己好像捲入了一場了不得的暗流之中,李乾祐戰戰兢兢、心驚膽顫,趕緊閉上嘴。

劉祥道看向唐臨,叮囑道:“如若風聞奏事也就罷了,有無實證並無必要,可這件事必須要掌握真憑實據,人證物證缺一不可,御史臺不畏強權、實事求是,卻也要嚴謹客觀、一絲不苟,你明白我的意思?”

得到大佬的支持,唐臨極爲興奮:“事情雖然過去多年,但當年還有知曉此事之人在世,況且也有不少文書案牘以及書箋信箋留存,下官一一甄別、調查取證,這是一樁鐵案!”

劉祥道跪坐在案几之後,面容嚴肅,緩緩頷首:“那就放手去做吧,無論任何壓力都自有本官來頂住,吾等身爲御史,自當恪盡職守,維繫法度、不畏強權,不能使得身上官袍遭受半點玷污。”

“喏!”

……

臨時的小會議散去,心驚膽顫的李乾祐與興奮激動的唐臨先後離開,唯有王綸留下,挪到劉祥道身邊執壺斟茶。

喝了杯茶,王綸小心翼翼道:“這件事,下官其實覺得李中丞所言有些道理,陛下未必願意見到封德彝被揪出來彈劾,畢竟此事定然會波及太宗皇帝名譽。”

御史臺中,他纔是劉祥道的心腹親信。

劉祥道婆娑着茶杯,沉默少頃,緩緩道:“外人皆言我乃陛下鷹犬,你怎麼看?”

王綸搖頭道:“此等污衊之言,御史大夫何必放在心上?陛下之所以啓用您來掌管御史臺,並非讓您言聽計從、甘爲走狗,而是因爲您耿直剛硬、鐵面無私之餘,也懂得轉圜取捨,掐斷某些人掌控御史臺的同時,也不至於使得整個朝堂失去公正之聲、陷入混亂。”

劉祥道笑了笑,又嘆了口氣:“所以說,我也有我的政治抱負,有我的遠大理想,豈能在皇權面前亦步亦趨、卑躬屈膝?”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着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意陡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十六章 父女談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長安害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雨夜縱火第七章 大唐全明星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四十八章 居然詛咒朕?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三百三十八章 並肩攜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鄭氏臣服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六百七十四章 飲鴆止渴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實力懸殊第八百五十五章 會意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溜鬚拍馬第四十六章 假傳聖旨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縱論局勢第九百二十六章 頭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朝會(下)第兩千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兩千七十九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動之以情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零七章 捉姦?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玄武門(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壓力重重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神賜之物?三件破爛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萬字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無敵的火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懷異心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八百九十章 良心與哲學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敵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雨夜縱火第七百九十三章 乘風破浪會有時【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五章 天命誰屬?第九百三十九章 腦補厲害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耕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晉王破案(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亡命奔逃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績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恩遇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喪(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後如佛第十一章 放個風箏而已……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朕欲手刃奸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朝會(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五 酒宴·婦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團結一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三百零六章 情敵?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廷辯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拼死一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背鍋可以,救火不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二百章 學堂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畫風不對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入侵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四百二十章 老少咸宜之遊戲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五十一章 指點江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偶遇奇人第七章 這人不講道理第四十一章 未來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 抽調兵力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晨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陽之怒(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
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意陡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十六章 父女談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長安害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雨夜縱火第七章 大唐全明星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四十八章 居然詛咒朕?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三百三十八章 並肩攜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鄭氏臣服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六百七十四章 飲鴆止渴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實力懸殊第八百五十五章 會意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溜鬚拍馬第四十六章 假傳聖旨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九十四章 你先跪一會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縱論局勢第九百二十六章 頭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朝會(下)第兩千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兩千七十九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動之以情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零七章 捉姦?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玄武門(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壓力重重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神賜之物?三件破爛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謀奪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萬字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無敵的火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懷異心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八百九十章 良心與哲學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敵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雨夜縱火第七百九十三章 乘風破浪會有時【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五章 天命誰屬?第九百三十九章 腦補厲害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耕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晉王破案(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亡命奔逃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績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恩遇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喪(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後如佛第十一章 放個風箏而已……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朕欲手刃奸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朝會(下)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五 酒宴·婦人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團結一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三百零六章 情敵?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廷辯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拼死一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背鍋可以,救火不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二百章 學堂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畫風不對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八百章 佈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入侵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四百二十章 老少咸宜之遊戲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五十一章 指點江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偶遇奇人第七章 這人不講道理第四十一章 未來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 抽調兵力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晨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陽之怒(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