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氣高昂

聽聞蕭瑀這一番剖析,李治恍然大悟,之前的惶然驚慌盡皆不見,一臉振奮之色:「宋國公實乃本王之子房也,若非你這般睿智見識,本王險些誤了大事!」

函谷關重要不重要?

既重要,也不重要。說它重要,是因爲函谷關乃是潼關東面最後一道屏障,一旦失陷,水師兵馬可沿着水陸兩途直抵潼關,再加上此刻屯駐於潼關西側的程處弼、李思文兩支軍隊,足以將潼關圍困起來,兩面夾擊。

說它不重要,則是因爲潼關已經成爲死地,縱然守得住函谷關也不過是苟延殘喘,敗亡只在遲早之間。想要死中求活,只能奮力一擊反攻長安,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函谷關之得失,並不能真正意義影響勝敗……

但無論如何,只要丘行恭將函谷關死死守住,便可儘可能的給主力爭取時間,去達成反攻長安的重任。

所以李治讚了蕭瑀一句,便轉向尉遲恭,問道:「鄂國公精通兵事,乃當時名帥,反攻長安之事還請鄂國公全權負責,只是不知何時可以起兵?」

他有些等不及了。

每過一日,李承乾的皇位便穩固一分,那些一直觀望的十六衛大將軍們也逐漸開始依附於皇權。想要破局,便只能今早起兵反攻長安,或許還會有人信服自己手中的「遺詔」,予以響應。

若是繼續等下去,形勢對他只會越來越不利,待到聚集於潼關這些軍隊的軍心開始渙散,便再無機會……

尉遲恭看了看窗外大雨,面有愁容:「這場雨實在太大,通往長安的道路滿是泥濘,不利於大軍通行。如今咱們雖然有十餘萬大軍,但精銳太少,若不能快速打到長安城下,必然被長安軍隊拖住,前景不妙。」

當下潼關的這些烏合之衆想要反攻長安得手,就只能「兵貴神速」,趁着長安疏忽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抵長安,由此引發整個關中各地駐軍的連鎖反應。

火中取粟、亂中取勝,纔有那麼一線勝機。

若行軍速度被泥濘的道路拖延遲緩,長安那邊可以從容調集軍隊予以應對,則必敗無疑……

蕭瑀望着窗外的雨幕,嘆氣道:「可現在水師沿着運河一路狂飆突進,哪裡還有充裕的時間讓咱們去等?以我之見,不如放手一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治神情踟躕,猶豫不定:「這個……若無萬全之準備,只怕勝率太少,不能如預想那般順遂。」

尉遲恭搖搖頭,沉聲道:「這世上又哪裡有什麼萬全之事?當年先帝率領吾等血戰玄武門,勝算連半分都沒有,唯有「置諸死地而後生」這一句話而已,殿下不去拼一下,焉知天命誰屬?」

陰陽更迭、五星運轉,世家萬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縱然上古先賢又豈能算盡宇宙蒼生?有些事情不去做,永遠不會知道正確答案。

崔信起身,一揖及地,大聲道:「山東世家十餘萬兒郎,願爲殿下效死!」

他算是看明白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晉王這邊幾乎全無優勢可言,而滎陽鄭氏之反叛,使得潼關至山東各州之路徹底斷絕,不僅潼關成爲一塊死地,被抽空了幾乎所有兵力、錢糧的山東也已經是紙糊的窗戶,一捅一個窟窿。

與其坐以待斃,等着水師那邊從容調撥軍隊將整個山東剷平,還不如行險一搏,險中求勝。

尉遲恭也起身,單膝跪地:「右侯衛四萬兒郎,願爲殿下效死!」

蕭瑀、諸遂良等人也盡皆起身施禮:「願爲殿下效死!」

營房之中文武衆將大聲宣誓效忠,聲音傳出門外,附近的親兵、禁衛聞聽,也齊聲附和:「願爲殿下效死!」

更遠處,無論是營房內、城關上,所有兵卒都扯着嗓子大吼:「

願爲殿下效死!」

瓢潑大雨之中,一聲聲衝破雨幕、直上霄漢,震盪四野、響徹關城。

士氣昂揚。

李治只覺得混身熱血沸騰,之前的些許踟躕、惶恐在這股沖天氣勢之下不翼而飛,心中被豪情壯志所填滿,霍然起身,面色潮紅,狠狠一掌拍在面前案几上,咬着牙根,俊秀的面容有些猙獰扭曲,大聲道:「好!」

「父皇屬意本王爲皇儲,留下傳位詔書,只可惜天妒英才,使得父皇遭受逆賊謀害英年早逝,但本王必將秉承父志、繼往開來,剪除女幹佞、廓清環宇!汝等皆乃父皇生前信重之肱骨,既然不忘父皇之恩德,便請追隨本王不畏艱難、死中求活,不負心中正直之氣,不負蒼生殷殷厚望,百死無悔!」

「百死無悔!」

營房中諸人轟然應諾,看上去皆已做好匡扶正朔、拯救天下而犧牲之準備,聲勢壯烈。

旋即,衆人開始商議進兵之策略。

尉遲恭站在輿圖前,因爲早有腹稿,所以此刻信心百倍:「當下,程處弼屯兵華陰,李思文屯兵鄭縣,這兩支軍隊沿着廣通渠一南一北,既扼守河道使得咱們不能由廣通渠直抵長安,又相互依託、彼此支援,成犄角之狀,將咱們死死困在潼關,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攻長安,必須先解決這兩支軍隊。」

用筆在華陰、鄭縣兩地畫了個圈,續道:「這兩支軍隊人數都在三千左右,人數不多,但皆乃東宮六率之精銳,這兩人也算是軍中年輕一代的佼佼者,絕對不可輕忽視之。末將建議,由末將親自率領麾下精銳,沿着廣通渠北岸直接擊潰李思文部,之後繼續向西於鄭縣西邊橫渡廣通渠抵達李思文部後方,與此同時組織舟船運輸兵力順河而下,前後夾擊,徹底掃清進兵長安的障礙。」

「屆時,只要能夠迅速抵達長安,必然使得關中震動,那些觀望者也一定會做出反應!之前畏懼東宮權勢,不得不眼睜睜看着逆賊竊國,如今殿下振臂一呼,他們又豈能忘記先帝之威嚴恩德?」

「必然水到渠成!」

士氣愈發振奮。

李治雙眼通亮,激動的難以自持。

這番話語聽上去似乎有些「畫大餅」,最終之成敗要寄託在那些觀望的十六衛大將軍身上,不確定度因素太多。但是李治自己心裡知道,丘行恭與宇文士及先後潛入長安,已經各自說服了目標,只要自己這邊能夠攻至長安城下,那邊必然起兵響應。

有那兩支軍隊響應,區區東宮六率何足道哉?

此戰,必勝!

*****

連日降下大雨,關中各條河流水位暴漲,連接長安、潼關的廣通渠也不例外。水位暴漲,流量洶涌,導致此前佈置的攔截河面舟船的各種設置多被沖垮,駐守華陰、鄭縣的兩支軍隊不得不冒着大雨予以修復。

華陰、鄭縣兩地毗鄰,李思文與程處弼一南一北,相距不過五里,藉助地勢好似兩顆釘子一般穩穩紮在這裡,將潼關前往長安的水路兩條道路死死堵住。

重任在肩,兩人壓力很大。

趁着麾下兵卒修復河面上絞索、又在官道上增設鹿砦、拒馬等障礙之時,李思文乘船橫渡廣通渠,來到程處弼所處之軍營。

兩人坐在營房內,外頭大雨嘩嘩,雨幕深深水氣茫茫,李思文緊了緊身上的斗篷,感受着深秋的寒意,看着程處弼燒水斟茶,笑問道:「看你沏茶這份架式,倒像是兒郎更多一些。」

平素無事之時,房俊最愛閒坐飲茶,與那些老年人一般無二,而事事模仿房俊的程處弼如今也精擅此道……

程處弼沏好茶水,斟了兩杯,將一杯推到李思文面前,另一杯自己拈起,喝了一口,淡然道:「如今軍情緊

急、局勢叵測,吾等身受皇命鎮守此地,務必確保通往長安之路的安全,你這般擅離職守,萬一出事,死罪難逃。」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入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廷辯第三千七十一章 陛下遺詔第四百八十章 九錫之禮第八百八十一章 暴躁少年與暴力少女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子背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宅心仁厚第六百六十二章 房府喜事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青蒿素第五百二十五章 生死一線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現身碼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謹慎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八百三十九章 胸無城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四十四章 誰比誰紈絝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九百一十一章 敲你一竹槓!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五百零七章 男人面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嶺南攻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套的故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天皇的寶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都是算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論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爭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滑不留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劫(續)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徵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故意針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唐旗,暢想第七百三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敲打拉攏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五百六十八章 履任·工作第4497章 順娘登門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敵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送你一條財路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蜀王李愔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二百零七章 犯闕(二)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後名!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零二章 至死不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天皇的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勒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長樂發火第四十七章 圍爐聚炊歡呼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投降也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東市起火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發飆第六百四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四章 這麼容易?第四百二十五章 隔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不滿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守城之戰第三千一百十四章 文官政治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壓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咱倆單挑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入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廷辯第三千七十一章 陛下遺詔第四百八十章 九錫之禮第八百八十一章 暴躁少年與暴力少女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法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子背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宅心仁厚第六百六十二章 房府喜事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青蒿素第五百二十五章 生死一線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給我面子,你就喝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現身碼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謹慎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八百三十九章 胸無城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四十四章 誰比誰紈絝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九百一十一章 敲你一竹槓!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五百零七章 男人面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嶺南攻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套的故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天皇的寶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都是算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論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爭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滑不留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劫(續)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徵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故意針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唐旗,暢想第七百三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你們是城管還是土匪?(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敲打拉攏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五百六十八章 履任·工作第4497章 順娘登門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惑敵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一箭射殺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送你一條財路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蜀王李愔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二百零七章 犯闕(二)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後名!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零二章 至死不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天皇的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勒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長樂發火第四十七章 圍爐聚炊歡呼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投降也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東市起火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發飆第六百四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四章 這麼容易?第四百二十五章 隔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不滿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守城之戰第三千一百十四章 文官政治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壓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咱倆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