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八章 破敗長安

雨水稍歇,天空之中陰雲密佈,空氣都似乎能攥出水來……

叛亂雖然已經平息,但局勢尚未安穩,關中數十條河流的水位也並未下降,河堤遭受洪水拍打侵襲,險患處處,城外到處都是由官府組織起來的民夫,運輸着救災物資趕赴各處河堤。

周道務頂盔摜甲策騎而行,帶着一隊親兵沿着驪山腳下的官道一路奔赴長安,半夜時趁之後抵達灞水岸邊。

往昔平靜舒緩的灞水已然濁浪滔滔,洶涌的河水裹挾着上游沖刷而來的樹枝、木樁、甚至動物屍體,奔流而下。立足岸邊,灞橋早已毀壞,只殘餘的殘破橋墩亦是千瘡百孔,可見當日長安戰事如何激烈,東宮能夠在絕地之中反敗爲勝,實乃天命所歸。

不知有多少人將要爲關隴起兵之時漠然旁觀甚至助紂爲虐而付出慘痛代價……

只不過也不必嗟嘆痛悔,朝局站隊便是如此殘酷,站對了自然利益豐厚青雲直上,站錯了就得承擔相應的後果。

一切皆由己,怨不得旁人。

他也正是不願捲入這場權力爭鬥,所以避於遼東置身事外,向着風波過後勝負已定之時,再入朝全力支持勝者,如此固然利益最低,但風險也最小。孰料千算萬算,還是遭受波及……

浮橋架設在湍急河水之上,水流沖刷充當橋墩的木船,整座木橋搖搖晃晃,周道務只得下馬,與親兵牽着戰馬渡過浮橋,抵達對岸之後才反身上馬,一路直奔春明門。

等到抵達春明門外,看着城門左側的左武衛、右側的右屯衛互爲倚角之勢對峙,兩座軍營皆是旌旗招展、軍容鼎盛,周道務暗生欽佩,這兩支軍隊皆歷經大戰,一在遼東,長驅直入攻城拔寨,一在西域,保衛疆域擊潰蠻胡,同樣的萬里征伐所向無敵,返回長安之後依舊戰力不減,堪稱當世第一流強軍。

程咬金也就罷了,戎馬半生戰功赫赫,乃當年立國之初碩果僅存的名將之一,而房俊作爲年青一代,表現堪稱驚豔,年輕一輩當中無人能出其右,即便是他周道務自負甚高,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心中難免有些悔意,當年爲何與房俊反目成仇,而不是搞好關係呢……

城門下早有兵卒迎了上來,自是認得周道務這位駙馬的,施禮之後驗看文書印綬、通關文碟,確認無誤之後問道:“不知周都督入城所爲何事?”

周道務道:“吾隨軍東征,平穰城下被派遣押送俘虜回國,今日返回長安,入城向太子殿下覆命。”

兵卒將其領到城下一間屋舍,按照表格登記報備,而後打手勢讓城上兵卒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恭恭敬敬將其送入城去,站在一旁:“請將軍入城!”

派了一隊兵卒監視周道務極其親兵,直入城門而去。

……

今日陰天並未下雨,但周道務自春明門入城,策馬馳過長街,沿途卻不見一個行人,只有時不時整齊走過的一隊隊東宮六率兵卒,全副武裝、氣勢肅殺。南北兩側的東市、平康坊、崇仁坊原本乃長安最繁華之處,平素裡商賈如雲、行人如蟻,奇裝異服的胡人更是隨處可見,現如今卻冷冷清清、頹敗蕭條。

沿街的坊牆、屋舍、商鋪處處可見大戰之後的破損痕跡。

周道務難免嗟嘆一聲,自前隋於兩漢舊地修建代謝能過程作爲帝國之都,這座城市便成爲天下之中,不僅僅是帝國權力核心,更匯聚了五湖四海的財富,及至大唐立國,貞觀一來勵精圖治、百業俱興,早已成爲天下最大、最繁華的都城,極盛之時長安內外之軍民、商賈抵近百萬之數。

如今遭受戰火荼毒,一朝破敗衰頹,不知還要歷經多少歲月、付出多少艱辛才能恢復往日榮光。

國雖大,好戰必亡。

古人誠不我欺……

過延喜門沿着長街直抵承天門,途中所見更令周道務震撼,東宮、太極宮的數座正門千瘡百孔、破損倒塌,承天門更是已經整體拆除,無數少府監工匠正搬運磚石、木料,清理地基、進行重建。

站在承天門前,向南望去,原本作爲諸多中樞官署駐地的皇城幾乎夷爲平地,殘破的房屋被軍兵一幢一幢的拆除,樑柱傾頹、磚瓦遍地,滿目蒼夷。

周道務呆呆的站在那裡,有些不敢置信。

他雖然出身汝南周氏,但父親亡故之後便遷入長安,自幼在這裡長大,出入宮禁如履平地,很難想象一場戰爭便將如此恢弘繁華的長安城摧殘至如此模樣……

……

承天門外禁軍上前詢問身份,入宮通稟之後,周道務下馬跟隨兩個內侍入宮,目光所及之處,愈發令他心中驚駭、震撼難言,這巍巍太極宮到底經歷了何等慘烈之廝殺,才能比長安城內更顯破敗?

往昔恢弘大氣、精美華貴的太極宮遍地狼藉,優美景緻幾乎全部摧毀,斷壁殘垣俯拾皆是,一座座華美的宮殿皆承受程度不一的損壞,密密麻麻的腳手架佈滿皇宮的每一個角落,不可計數的工匠正爬上爬下,予以修繕。

到了武德殿外,內侍入內奏秉,周道務候在門外,只覺額頭一涼,擡頭仰望,雲層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堆積而來,細密的雨滴灑下,轉眼連成一線、匯聚一片,將殘破的太極宮籠罩在水濛濛的雨霧之中,倍添幾分淒涼。

須臾,內侍迴轉,恭聲道:“太子殿下正在殿內與幾位大臣議事,請周都督入內覲見。”

周道務眉頭一皺。

他此番返回長安,是向着私底下與太子相見,動之以情得到太子寬恕,不再追究殺俘一事,可若是在場的人太多,難免有人落井下石,太子也不好太過徇私……

只不過已經到了地頭,再想退走已是不妥。

只得點點頭,整理一下衣冠,硬着頭皮擡腳邁上門前石階,在兩個栩栩如生的白玉獅子注視之下進入武德殿……

殿內有爭執聲隱隱傳來,在周道務踏入殿內的時候,戛然而止。

周道務收攝心神,走入殿內,光線有些昏暗,他微微眯眼,纔看清太子正坐在主位,蕭瑀、劉洎、房俊、馬週四人分別落座左右,此刻都擡頭向他看來。

幾大步來到李承乾面前,單膝跪地施行軍禮,大聲道:“末將周道務,奉命押送俘虜回國,前來向太子殿下覆命!”

李承乾一如既往的溫和,白胖的臉上滿是笑容:“自遼東而返,千山萬水路途難行,道務辛苦了,看你這臉色又黑又瘦,想必吃了不少苦頭,稍後好生歇息,免得臨川心疼。”

“道務”乃是周道務的字,以字行,非是名……

周道務見太子神情溫厚、關懷備至,心底一鬆,感激道:“多謝殿下,末將自遼東返程,遭遇暴雪極寒,大雪封路無法通行,無奈之下只得駐留遼東城,心中念及長安局勢,心焦如焚,如今晚歸一步,懇請殿下降罪!”

話音剛落,便聽得一旁端坐的劉洎蹙眉問道:“敢問周都督奉命押送多少俘虜回國?”

殿內瞬間一靜。

周道務心底一沉,果然被盯上了,只不過非是預料之中的房俊,卻是劉洎這個殺千刀的……

心虛回道:“有數萬之衆。”

劉洎冷笑一聲:“連準確的數字都欠奉,可見周都督對這樁軍務有些不大上心吶……那麼此刻這些俘虜已經悉數抵達關中咯?時間剛剛好,眼下關中遭受叛軍兵禍,百廢待興,亟需龐大人力予以重建。將軍此行,不啻於雪中送炭,太子殿下擋予以嘉獎。”

李承乾摸了摸脣上短髭,有些尷尬。

周道務殺俘之事,早有風傳,李承乾也相信大抵如此,只不過坊市之間流傳的那些“虐殺俘虜有傷天和”之類的傳言他聽過就算,區區俘虜而已,縱然宰殺想必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略微懲戒周道務一番也就罷了,總不能爲了幾個俘虜便將東征兵敗、父皇受創的罪名歸咎於周道務一身吧?

好歹也是功勳之後、自家妹夫,如此之大的罪名,周道務扛不住……

但劉洎此刻將這件事挑明,自己這個太子就不能裝糊塗了,是非黑白,總得有一個說法。

周道務此刻在心裡已經將劉洎的八輩祖宗問候了一遍,但即便心中再是惱怒,也不得不將頭上兜鍪摘下放在身側,改爲雙膝跪地,聲音羞憤愧疚:“殿下明鑑,遼東氣候惡劣,路途難行,過冬物資極爲匱乏,導致俘虜大面積遭受凍瘡,有些人凍瘡嚴重,寒氣爆發而死,有些人凍瘡嚴重、不可醫治,末將只能予以斬殺、放逐,免得大軍遭受拖累。此雖無奈之舉,但着實觸犯軍法,甘願受罰!”

劉洎不屑道:“你說得倒是輕巧,虐殺俘虜有傷天和,使得上蒼降下怒火導致東征受挫,豈是區區一句受罰便可輕易揭過?”

轉頭看向李承乾,道:“殿下,微臣懇請三法司予以會審,一旦確認周道務殺俘之事,當依律斬首、以儆效尤!”

周道務嚇得面色大變……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逼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危機顯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猜測第六百六十一章 肢解倭國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三千七十八章 無慾無求?第十二章 阿史那思摩進退維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4266章 王族野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門閥之傾頹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八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給你挖個坑(續)第4538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軍民一體第三千五十九章 利之所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大打擊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夜查平康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結第九百七十六章 建設堡壘第三百一十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二百一十九章 溪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三千一十八章 實力暴增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鏖戰不休第七百六十四章 男人本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羈縻胡族第八百四十二章 靠邊站(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名將匯聚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鋼鐵與柔情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房俊監考(中)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三百四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強硬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兵部要奪權!第四百八十四章 太子提親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聯合抵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殺子之仇,豈可不報?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貼心棉襖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故佈疑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雲籠罩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4262章 強渡灞水(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天賦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威逼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三千花郎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七十九章 毒辣計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叛軍反攻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三百二十六章 達成默契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另有深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零三章 諸事不順第九百零一章 衝突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宿衛之師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還有完沒完?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逼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危機顯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猜測第六百六十一章 肢解倭國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私下會晤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三千七十八章 無慾無求?第十二章 阿史那思摩進退維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4266章 王族野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門閥之傾頹第三十四章 重重圍堵第八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給你挖個坑(續)第4538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軍民一體第三千五十九章 利之所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大打擊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夜查平康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結第九百七十六章 建設堡壘第三百一十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二百一十九章 溪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玄武門破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三千一十八章 實力暴增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鏖戰不休第七百六十四章 男人本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羈縻胡族第八百四十二章 靠邊站(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名將匯聚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同病相憐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鋼鐵與柔情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房俊監考(中)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三百四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強硬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兵部要奪權!第四百八十四章 太子提親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聯合抵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殺子之仇,豈可不報?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讓一步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貼心棉襖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故佈疑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雲籠罩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4262章 強渡灞水(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天賦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威逼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三千花郎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七十九章 毒辣計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叛軍反攻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三百二十六章 達成默契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另有深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零三章 諸事不順第九百零一章 衝突第兩千四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宿衛之師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還有完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