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無利則散

所謂的來自於前隋遺臣的支持,難道當真就如同他們標榜的那樣,是因爲吳王李恪身負前隋血脈,想要一心一意的將李恪推上儲君的位置?

或許真的有,但是絕大多數不過是各取所需而已……

大隋都亡了多少年了?

昔日那些世受楊氏恩惠的遺老遺少經歷了亡國之辱,現如今卻照樣高官得坐駿馬得騎、鐘鳴鼎食安享太平,何曾念及一絲半點楊氏的好處?

現在卻假仁假義一副忠臣國士的嘴臉,信誓旦旦的要扶保吳王李恪上位,誰信?

這其中便有他們三原韓氏,以及趙郡李氏……

韓璦深吸一口氣,目中光芒深邃,沉聲說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既是求不得,何不忍痛放棄,落個心底乾淨?”

既然爭儲無望,那就退得徹徹底底。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明明自己依然心知斷然不可能,那又何必猶猶豫豫輾轉思服,落在別人眼中依舊將你視爲大敵?

在韓璦看來,這一次的東市翻建、這一個“監理”的職務,正好可以讓吳王李恪與那些前隋的遺老遺少徹徹底底的割裂開來,向皇帝、向太子、向天下人表露自己的態度。

咱就想做個安安靜靜的富貴閒王,對於九五至尊的位置沒想法了!

如此,纔不會被人惦記着……

李敬玄卻不同意。

輕拍了一下大腿,神情有些激動:“殿下英明果決、韜略過人,韓伯玉何必這般妄自菲薄?說句大不敬的話語,太子懦弱、身有殘疾,缺乏君臨天下的膽略;魏王肥碩、心底陰私,沒有九五至尊的氣魄;齊王頑劣、蜀王木訥,其餘諸王盡皆年幼,才疏識淺,唯有殿下方是大唐未來之聖君!此時雖然應當韜光養晦,靜待崛起之時機,可是又怎能平滅胸中壯志,甘於屈居人下,將皇位拱手相讓?韓伯玉此語,大大不妥!”

韓璦反駁道:“識時務者爲俊傑,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何其愚蠢也?你這不是忠於殿下,而是想要將殿下置身於險地,隨時隨地皆有亡命之虞!”

明知全無希望,卻依舊心存奢念,這不是執着、不是勇氣,是愚蠢!

李敬玄氣得白臉漲紅,怒道:“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這般毫無鬥志、心無遠闊,與市井匹夫何異?”

韓璦也惱了,瞪眼怒叱道:“李敬玄,爾何其蠢也!殿下即非嫡長,又身具前朝血脈,陛下如何能夠廢黜太子而改立殿下?若是一味心存妄念,非但永不能得到儲君之位,還要遭受陛下防備、太子猜忌。爾難道忘了陛下的皇位是如何而來?陛下在世則還好說,一旦陛下百年之後,無論是哪一個嫡子坐上皇位,第一個要剷除的便是殿下!玄武門之殷鑑於此,不除掉殿下,誰能心安?”

李二陛下的例子就放在那裡呢!

明面上有如此之多的前隋遺臣支持,誰敢對李恪掉以輕心?只要不是個傻子,誰都知道必須將李恪除掉方能高枕無憂!

李敬玄堅持讓吳王李恪爭儲,這不是爲李恪好,而是害李恪!

若是李恪繼續保持爭儲的姿態,必然不得善終……

吳王李恪倒是料不到李敬玄這般激動,趕緊安撫道:“敬玄稍安勿躁!”

李敬玄憤然道:“殿下這般懦弱,倒是出乎於微臣預料之外。微臣赤膽忠心,一心一意扶保殿下問鼎九五至尊之位,但是今日方知一直都在置殿下於險地,心中不勝惶恐,在此謝罪。”

起身離席,對李恪一揖到地。

李恪連忙道:“敬玄這是爲何?本王自然知道敬玄好意,能夠有二位盡心輔佐、誠摯相待,本王何其幸運也?快快起來!”

李敬玄這才起身,卻是神情寂寥,搖頭嘆道:“微臣今日心情激盪,思維混亂,便不與殿下長談了,這便告辭回府,還望殿下珍重。”

言罷,不顧李恪的挽留、韓璦的勸阻,執意離去。

大堂中,李恪面色惆悵,不發一言。

韓璦與李敬玄不僅與李恪關係莫逆,更是擁護李恪的臣子裡年青一輩當中的佼佼者。現如今卻是以這種形式分道揚鑣,如何不令李恪黯然?

放眼天下,皆是利益。

有利則來,無利則散,何等現實……

只是從今而後,他這位名聲賢良的吳王殿下,便要報償這種親朋離心、擁躉退避的滋味。

心中除去蕭索落寞之外,卻是並無一絲怒氣。

時也,命也。

*****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大曆年間,杜甫客居長安,他對長安城位於西南方美景昆明池不吝讚美。

昆明池處於灃水、潏水之間,開鑿於漢武帝時期,最初爲征伐昆明國之用,池“周圍四十里,廣三百二十頃”,具備了供水首都、調洪蓄洪、訓練水軍、生產魚鱉、模擬天象等多種功用,只不過到了唐朝,已然變成泛舟遊玩的場所……

春寒料峭,微風掠過湖面,泛起陣陣漣漪。

房俊立在岸邊一處高地,緊了緊身上的大氅,遊目四顧,觀察昆明池的地勢。

在他身邊則是工部、將作監、京兆府的一衆署官。

李二陛下旨意將水師學堂設在長安,可是長安地處關中,雖然八水圍繞河流密佈,但到底河道狹窄水域有限,如何能擔負起水軍訓練之重任?

房俊便將目光盯上了昆明池。

一衆署官盡皆到各處測量數據,唯有房俊與馬周依舊站在原處,瞭望闊水長天。

馬周穿着一身常服,清癯消瘦,指着波濤浩渺的湖面,說道:“漢朝辛氏所撰《三秦記》記載說,昆明池中有靈沼,名爲神池,堯帝治水時曾於此停泊船隻,池與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釣魚,魚拉斷釣線連鉤一同帶着逃走了。漢武帝夜裡夢見有條魚求他把鉤摘下去,第二天在池上游玩時看見一條大魚嘴上掛着鉤連着線,就摘去鉤和線,把大魚放走了。過了三天,漢武帝又在池上游玩,在池邊上得到了一對明珠,漢武帝說這是那條魚報恩來了吧……從那之後,昆明池其實已經漸漸廢黜了水軍訓練的作用,轉而成爲皇家避暑之勝地。”

房俊便回頭瞅了馬週一眼。

皇權至上的年代,皇帝一聲令下,便是萬千民夫的磨難之時。始皇帝爲了北拒匈奴,用億萬屍骨壘砌了萬里長城;漢武帝爲了宏圖霸業,竭澤而漁一般透支國力,無數漢家兒郎埋骨荒漠……

即便是眼前這昆明池,當年鑿建之時亦是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結果起因乃是漢武帝的一個念頭,淪爲皇家園林亦是漢武帝的一個念頭。

何曾有人在乎過那些爲此喪命的民夫,何曾有人在乎過白白虛耗在此的民脂民膏?

無緣無故的給自己將起故事來,看起來馬周這個倔強清廉的傢伙是對自己建議在昆明池畔大規模的建設營房等設施有所不滿……

想了想,房俊覺得應當給馬周普及一點現代管理學的知識,體恤民力是不錯,但是一味的削減支出卻也不是什麼好事。

“馬兄可知這水師學堂預算幾何?”

房俊笑吟吟的問道。

馬周哼了一聲,冷冷說道:“未曾聽聞。不過房府尹向來有大氣魄,怕不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房俊稱呼他爲“馬兄”,他則回以“房府尹”,以二人之間一向良好親近的關係來說,馬周糟糕的心情依然盡顯無遺。

房俊哈哈一笑:“過獎過獎,馬兄謬讚了。”

馬周臉容一黑,我這是誇你嗎?這個厚臉皮的敗家玩意……

毫不在意馬周不爽的神情,房俊自顧自道:“五百萬貫!”

馬周倒吸了一口涼氣!

水師學堂一直在京兆府的運作當中,馬周對於詳情也不甚了了。此刻聽聞這個數字,算是見識到了房俊的“敗家”氣魄!

先是東西兩市翻建的兩萬萬貫,現在又是籌建水師學堂的五百萬貫……

馬周咋舌,疑惑問道:“東西兩市翻建所需兩萬萬貫尚且可以理解,畢竟諾大的地方需要重新規劃,數萬間房舍興建,可是區區一個水師學堂,何以用得了五百萬貫?”

房俊不打反問道:“馬兄只是心疼朝廷要負擔如此巨大的支出,可是有否想過,這些錢最終流向何方?”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反派和典型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六百四十二章 兄弟齊心第八十三章 誠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齊王驚厥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難當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四百一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第八百八十五章 封官許願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無賴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回京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還有誰!(續)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盯上你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栽贓構陷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四百九十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囂張跋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抵押借貸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陽駕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雨露均沾第五百一十一章 公平競爭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4575章 如何賠償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方膽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萬春國後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三千一百零一章 燕子磯(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承天之佑(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真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房俊是個忠臣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牀前明月光(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勢不兩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四十二章 契約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利通二便(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私下密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商議第五百零八章 貧僧是出家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處處受制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串聯第三百五十六章 危機第4282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各有私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王做客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意志第七百六十章 銀子都去哪兒了?(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氣魄胸襟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兩千二十四章 志存高遠第三十八章 後退無路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你得找個替死鬼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九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關隴落幕第七十四章 略同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反派和典型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六百四十二章 兄弟齊心第八十三章 誠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齊王驚厥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難當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四百一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東征是有可能失敗的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第八百八十五章 封官許願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無賴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回京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還有誰!(續)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盯上你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栽贓構陷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門算賬第四百九十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囂張跋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抵押借貸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陽駕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雨露均沾第五百一十一章 公平競爭第八百章 誓師出征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4575章 如何賠償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方膽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當心了(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萬春國後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三千一百零一章 燕子磯(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承天之佑(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真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房俊是個忠臣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牀前明月光(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勢不兩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四十二章 契約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利通二便(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私下密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商議第五百零八章 貧僧是出家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處處受制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串聯第三百五十六章 危機第4282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各有私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王做客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大唐文化振興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意志第七百六十章 銀子都去哪兒了?(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氣魄胸襟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兩千二十四章 志存高遠第三十八章 後退無路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你得找個替死鬼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九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關隴落幕第七十四章 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