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皇帝落腳處即爲寶地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李治離開萬年縣衙門的時候,薛仁貴來到雲初身邊咬牙切齒的道。

雲初瞅一眼滿臉滄桑的薛仁貴道:“三世我都嫌長,遑論五世。”

“君子之澤,也指國運。”

“如果一個國家的延續只維繫在開國君王的個人威望上,後輩帝王坐在祖先的功勞堆上吃白食,三世還不夠嗎?”

“此爲大逆不道之言。”

李治見雲初跟薛仁貴起了爭執,就笑眯眯的站在那裡看熱鬧。

雲初道:“大唐高祖太原起兵,而後鼎定天下,這便是君子之澤,而後太宗雄起,平定天下,這也是君子之澤,國祚來到陛下手中,滅突厥,滅高句麗,滅百濟,滅新羅,打的全天下再無敢稱兵之地,這難道不是君子之澤?

觀太子弘,小小年紀就性行淑均,曉暢農事,試用於昔日,陛下稱之曰能,已經有了明君之像,陛下處理掉了大唐外敵入侵之苦,若太子能解決掉百姓饑饉之憂,對大唐來說何嘗不是君子之澤?

一代帝王做一代的事情,日積月累之下,每一代帝王都是君子,每一個大唐帝王時代都有君子之澤澤被後人,開創一個千年帝國也不是不可能。”

“孟子說的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含義不是這樣的。”

雲初瞅着薛仁貴道:“那一定是孟子說錯了!”

薛仁貴怒道:“你也敢說先賢的不是?”

雲初冷漠的瞅着薛仁貴道:“那一定是經典傳世的時候,傳錯了,孟子應該說的是――君子之澤,百世不斷!”

“爾何德何能敢說出這樣的話?”

雲初笑道:“孟子在世的時候,山河破碎,諸侯戰亂不休,千乘之國便可爲霸主,孟子居於這道枯井之中,所見之天,不過百里方圓。

如今,大唐之天何止萬里,薛仁貴,你用百里侯的見解,來闡述我萬里晴空之國的事情,豈不謬哉?”

“不用先賢之言治國,難道要用你的話語治國嗎?”

雲初臉上浮出一絲笑意,面對皇帝施禮道:“我大唐開千年以來之先河,就該有前人所不具備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世界,想要建立一個千年之國,就該有打破祖宗羈絆的勇氣,在臣看來,天命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

如此,才能行前人所不能成之事。”

薛仁貴萬萬沒有料到雲初竟會如此大膽,見皇帝擡頭瞅着陰沉沉的天空,也就不再跟雲初爭辯,後退一步,臉上卻滿是不忿。

李治回興慶宮的時候,風已經停下了。

當他的馬車離開萬年縣縣衙來到朱雀大街上,剛剛還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卻站滿了人。

等李治掀開車簾,爲首的韋氏家主韋安已經顫巍巍的跪拜了下去,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旋即跟在這個九十歲老頭後面的人,也紛紛跪拜,一起跟着山呼。

李治懶洋洋的瞅着白鬚白髮的韋安,對護在身邊的雲初道:“活得長,終究是有一些好處的。”

雲初道:“這個老匹夫滑不溜手,多年以來,臣竟然找不到他的錯處,雖然韋氏出了一些小問題,讓韋氏脫層皮,這些年韋氏脫了好幾層皮,卻不傷筋骨,臣下懷疑,這個老傢伙活得太老,身上也不知曉有多少層皮。”

李治下了馬車,對雲初道:“人家名字就叫韋安,啥事以安穩爲第一,你拿人家沒轍。”

“找機會就弄死他,韋氏一家的私產田地,就佔據了萬年縣的一成還要多,這些地不如讓臣拿來多養一些府兵。”

“慢慢來,不要着急,看準了再動手,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事情弄差了,朕都保不住你。”

扈從在李治右側的薛仁貴眼看着他們兩個一邊說着最惡毒的話,一邊來到韋安身邊,雲初動作溫柔的把韋安攙扶起來,李治則拉着韋安冰涼的手,說着一些暖心的話。

有韋氏,就一定有杜氏,宇文氏,獨孤氏,慕容、豆盧、賀蘭、侯莫陳、屈突、契、尉遲、達奚、万俟、拓跋、斛斯、爾朱、紇幹、哥舒、庫狄、舍利、賀拔、箝耳、薛孤、僕固、回紇、執失、莫賀、賀婁、斛律、若干、乙速孤、阿史那、夫蒙、赫連……

不看人,只要聽這些姓氏就知曉,這些都不算啥好人。

有昔日鮮卑餘孽,有前隋餘孽,更有太宗皇帝在力量弱小的時候招收的一干小弟,再剩下的,就是李治把人家的國家給滅了,又不能把他們統統斬盡殺絕,就給了一些高高的位置當猴養。

這些人都是李治留給雲初的大麻煩。

這些人在很早以前投降的時候,就已經被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勒索過兩次,那個時候他們還有不少的部曲可以壓榨,所以,幾十年後基本上又恢復了活力。

大唐初年的時候,說大唐是民不聊生都不爲過,這些人只用很少的一點資本就侵佔了大唐非常多的利益,比如長安周邊的土地。

導致雲初現在想多擴張出來一些土地辦工廠都找不到合適的地。

雲初好幾次派人去跟他們談判,準備按照市價購買大量的土地當作長安的儲備土地,結果不好,人家不賣不說,還把雲初派去的人給攆出來了。

大怒之下的雲初稍微動了幾個小姓,結果,就引來了人家的集體圍毆,讓他在朝堂上極爲被動,就連皇帝,皇后,太子也不支持他的行爲,不得不放棄儲備土地的事情。

看着皇帝跟幾個家主在雪地裡寒暄,雲初就對瑞春道:“陛下也不防着這些人?”

瑞春白了雲初一眼道:“陛下不是也沒有防着你嗎?”

雲初道:“我有什麼好防備的。”

瑞春冷笑一聲道:“那些人有什麼好防備的?”

雲初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瑞春道:“許多人家都是皇家姻親,更有一些久遠的家族,乃是大唐太祖時期的部將,忠心耿耿上百年了,你在這個時候說這句話,不合適。”

雲初笑道:“能不能把這些大爺一般的傢伙統統弄去洛陽?我總覺得陛下當年遷都去洛陽的時候,人手沒有帶全。”

瑞春笑道:“安知不是陛下給你丟下了一堆累贅?”

雲初點點頭,覺得瑞春的話說的很正確。

天上的雪下的越發大了,李治還是很有耐心的接見了很多家主。

自忖有資格見皇帝的就自發上前,沒資格見皇帝的自動守在外圍,雲初算了一下,有資格圍在皇帝身邊的只有區區六家。

不過很有意思,至少有兩個守在外圍的家主,頗有些蠢蠢欲動的意思,他們幾次三番想要靠近皇帝,卻始終被幾個家主給擋住,讓他們不得寸進。

看到這一幕,雲初就覺得很有意思,看樣子,這羣人並非是鐵板一塊,他們中間同樣有裂隙,幾個原先實力不濟,這些年逐漸發展強大的家族,已經有了在皇帝面前出頭露面的打算。

這就對了嗎。

沒道理那麼大的一羣人各個都願意受旁人的掌控,自身已經強大起來了,再繼續落於人後,這對他們來說太不公平了……

眼看着雪越下越大,雲初這個內大臣就上前對皇帝道:“陛下一路勞累,該休憩了。”

李治笑吟吟的道:“哎呀,朕也沒想到跟故人相見,居然用瞭如許多的時間,如此大雪,對上年紀的人身體不好,諸位且回去,不日,朕將在興慶宮設宴,我們君臣再敘前緣。

雲卿,就勞你代送幾位老先生回家。”

雲初笑吟吟的拱手道:“喏。”

皇帝依依不捨的上了馬車,朝興慶宮揚長而去,一衆家主依依不捨的目送皇帝離開,幾個感情脆弱的甚至眼角帶有淚花。

等皇帝車駕轉頭進了興慶坊,韋氏掌門人韋安的一張老臉就立刻陰沉下來,對雲初道:“這場晚宴,君侯如何安置我等?”

雲初笑道:“韋老德高望重,自然是重中之重。”

韋安擡起滿是老人斑的臉道:“三千兩黃金!”

雲初目不轉睛的瞅着韋安道:“三千兩黃金折算地價,一千畝!”

韋安瞅着雲初道:“五千兩黃金!”

雲初冷笑道:“兩千畝地,再說,本官還會漲價,十二年來,陛下第一次回長安,這是你們難得的面聖機會,兩千畝地,賣便宜了。”

韋安怒道:“你這是要掘韋氏在長安的根苗。”

雲初道:“韋氏不久前才獲罪於皇后,韋老若是不能在陛下面前解開這個疙瘩,某家以爲,下場堪憂,畢竟,你韋氏的根基不在土地,而在於聖眷。

多年以來,某家多次圖謀你韋氏的土地,你們死咬着不放,雲某也不是一個吃素的,多年以來一直在跟你們講道理,你以爲你們的倚仗是啥?

若不是擔心陛下見罪,本官麾下的一名小吏就能讓你韋氏灰飛煙滅。”

跟韋安這等蓋世老狐狸,最好把話說的清楚明白,一旦含糊其辭,這條老狗一定會弄出一個合情合理又讓雲初無話可說的道理出來,繼而避開雲初要他家土地的圖謀。

再者,跟這樣馬上就死的老傢伙沒必要扯謊,趁着他如今有求於皇帝,必須一把攥出他的蛤蟆尿,換一個時間,再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個老傢伙就敢死在他當面。

韋安仰頭看天,任由白雪落在他的臉上,看起來不旦孤獨不說,還無限的淒涼,就好像雲初真的準備閹割他一般,令人心生同情。

“罷了,七千畝,韋氏要三個座位。”

老傢伙一旦決斷了,就一點都不小家子氣,七千畝地張嘴就給。

雲初也不是一個賴賬的貨,立刻道:“左手第一,第四,第七個座位是你韋氏的了。”

韋安看一眼雲初道:“你對韋氏瞭如指掌。”

雲初笑道:“謬讚,謬讚,此乃本官職責而已。”

也不期望雲初真的送他,韋安說完話轉身就走,老傢伙明明已經年過九十,此時的幾步路走的龍行虎步,看樣子還有幾年的活頭。

韋氏跟雲初達成了交易,杜氏自然也跟雲初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交換,至於旁人,雲初自然是不理會的,交給武氏兄弟跟盧照鄰,楊炯他們去接待,至於魯繡,這人太要臉,目前還幹不了這種事。

雲初回到官廨,魯繡心懷忐忑的幫雲初卸甲,等雲初坐定了,就顫巍巍的端上一杯熱茶,滿懷感激的道:“多謝君侯。”

雲初在皇帝面前替他講話,這是很大的恩德,哪裡是一杯茶,一聲感激的話就能還的。

於是,雲初喝了一口熱茶之後就對他道:“一旦那些人答應交出土地,戶部房就立刻更換地契,以這些人家最靠近長安城,曲江城兩地的土地爲優先。”

魯繡聽了,一臉難色的道:“他們不會給那些土地的。”

雲初看着魯繡那張爲難的臉嘆口氣道:“去辦吧,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看着魯繡佝僂着腰身離開官廨,雲初也開始同意李治對魯繡的看法,他確實上不了檯面,這輩子,萬年縣主簿的位置將是他此生能達到的最高高度。

長安城距離曲江城只有十二里,這中間的土地因爲靠近曲江,取水灌溉最爲方便,只要不遭遇蝗災,蟲災,種什麼長什麼,且產量不低。這裡的土地一般被長安人稱之爲金不換。

意思是,不管花多少錢買下這裡的土地,都不算虧。

有時候雲初都不清楚長安人是怎麼算賬的,一畝地三兩金子,大唐一兩黃金不足四十克,就這四十克黃金,可以在長安購買白米兩萬斤。

三兩黃金可以購買白米六萬斤,可以購買稻穀十萬斤,購買麥子十二萬斤,至於粟米,更是達到誇張的十六萬斤。

而這些金不換的土地,一畝地一年產出麥子不過三百斤……

長安的土地價格之所以如此的畸形,雲初纔是罪魁禍首,是他先把長安城裡的土地價格炒起來了,再加上這二十年間,長安人口暴增,以前空蕩蕩的邊遠坊市裡經常有老虎,野狼,野豬一類的東西出沒,現在,走進終南山三十里範圍,都找不到一頭猛獸。

導致長安百姓想要狩獵,就要遠赴白鹿原,或者進秦嶺才成。

一座長居居民超過一百萬人的城市,哪裡會有野獸落腳的地方呢?

同樣,城外的土地價格也比貞觀末年增長了十倍有餘。

在這樣的情況下,瓦解土地兼併的事情,就成了擺在雲初桌面上的當務之急,只有讓土地碎片化,讓更多的農田掌握在真正的農夫手裡,長安百姓才願意爲這座城市拼命。

否則,城外的土地都是大地主的,城裡的鋪子都是大貴族的,以關中人憨厚中帶着狡黠的德性,遇到敵人到來的時候如果不跑纔是怪事情。

反正自己地無一畝,房無一間,鋪子更是關自己鳥事。

城破了,倒黴的是大地主跟大貴族,他們要是死了,自己說不定還能獲得一點好處,反正土地又打不爛……

如果,如果說,城外的農田有一塊是自己的,城裡也有自己的小生意,老婆也不算難看,孩子勉強算是乖巧聽話……那就沒二話了,不把敵人的屎尿攥出來,算他拉的乾淨。

雲初一直認爲,關中人在黃巢打進長安的時候夾道歡迎,就是這種心態作祟。

長安六破,天子九遷,破在一個歷朝歷代都出雄兵的關中,真是咄咄怪事。

不是關中沒有敢戰之士,而是關中沒有願意戰鬥之士。

一個沒有土地跟資產的府兵,連一隻綿羊都打不過……

就在雲初陷入沉思的時候,武氏兄弟跟盧照鄰,楊炯他們帶着一身的雪花走了進來,一進來,四個人就圍在火爐邊上烤手。

雲初喝一口已經冰涼的茶水問道:“多少地?”

盧照鄰哆哆嗦嗦的道:“六萬八千畝。”

楊炯道:“我們刻意沒有要長安城到曲江城之間的金不換之地,這樣可以多換一些。”

雲初皺眉道:“哦?”

武承嗣見君侯面色不豫,就連忙道:“我們要的是圍繞着長安城到曲江城地塊周圍的土地。”

雲初兇惡的道:“給老子說出一個道理出來,說不出來,老子今天把你們四個一塊揍。”

武三思打了一個冷顫,連忙道:“君侯,只要周邊的地在我們手中,下官就有一萬種辦法,讓長安到曲江城之間的金不換變成一文不名的荒地。”

雲初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並起身給他們四個各自倒了一杯熱茶,推到四人面前笑道:“計將安出?”

武承嗣嘿嘿笑道:“反正長安城到曲江城中間的田地收成,進不了官府的庫房,下官以爲,就乾脆別經營了。”

聽了武承嗣的建議,雲初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而是直接站起身,披上披風,對武承嗣道:“本官今晚宿衛興慶宮,些許小事,爾等自己做主就好。”

盧照鄰連忙道:“下官建議將大塊的田地分成小塊,售賣給長安城的百姓,按照戶籍來售賣,價格可以不高,切分的越小越好,如此,大戶人家想要繼續兼併那些田地,就要面對成千上萬個小地主。”

武三思冷哼一聲道:“價格不高?胡說八道些什麼?就算價格高又如何,反正地塊小,城裡有無數人家就想在城外買塊地種,哪怕是隻能種菜,他們也會趨之若鶩。

君侯辛苦弄回來的地,如果賤賣了,那些眼皮子淺的傢伙,要是遇到高價,說不定就會見財起意的把地賣掉,這豈不是與君侯的謀劃南轅北轍嗎?

所以,下官建議,這些田地不但不能賤賣,反而要高價出售,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購買,咱們可以優先賣給那些沒有地,只有錢的城內府兵們。”

看着他們四人吵起來了,雲初就推開官廨大門走了出去。

此時,風停雪住,明月當空,將長安城照耀的白亮亮的。

第83章 問一下兄弟們,第744章 放眼望去舉世皆傻逼第1174章 一件事有無數種看法第732章 平安雲氏第846章 都是你的錯第92章 惡霸論第1059章 說的好聽啊第665章 強大到不屑用陰謀的李弘第229章 最初級的工業第1135章 掩飾不住的情緒第872章 留一手總是好的第1241章 龍肝鳳髓來之不易,要小心烹飪第907章 毫無徵兆的殘酷殺戮第294章 李代桃僵第5章 我不想當回紇人了(感謝老友們打賞)第621章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第606章 輕率的胡人第408章 花郎徒第724章 捨我其誰第152章 麻煩的太學生們第886章 動不動就被太宗附體的李治第666章 才華是遮掩不住的。第747章 我曾經有機會天下無敵第568章 全世界都需要隨着李治的節奏第1183章 雲氏的大殺器第576章 塞來瑪的野望第516章 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妙處第182章 雷霆萬鈞第951章 府兵可不是子弟兵第1191章 上官婉兒被逐出家門第982章 縣尊回來了第902章 殺你是爲你好第615章 與大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647章 婁師德是知道感恩的第1004章 太傅生涯結束了第421章 李弘的日常第734章 小人物也應該有幸福第1219章 今天吃的所有苦都會有回報的第301章 各取所需第1183章 雲氏的大殺器第1268章 戳破膿瘡第787章 覆盤第1089章 李思的嫁妝第698章 四面漏風的紫微宮城第959章 天賜良機第1266章 在最得意的時候挨最痛的打第992章 春風可化雨,潤澤萬物第335章 奮勇爭先的意義第212章 幸福需要等待第1089章 李思的嫁妝第712章 民不與官鬥第563章 尋常事第905章 人的一面第360章 萬里赴戎機第851章 天下第一人第1176章 都是高人啊第346章 這就是母后給你的最大恩典第818章 不是你,又該是誰呢第884章 來自李績的最後的誘惑第15章 西遊後沒有歸宿第474章 小事情,大圖謀第558章 爲什麼我的頭髮不是黑的?第188章 古怪的一家子第150章 等待良人歸來那一刻第94章 天外飛石第336章 想要啊?跟我說啊!第42章 誰是大贏家?第791章 二三子戲于軍前(前面的章節重複了第492章 悲憤的萬里歸客第787章 覆盤第826章 周興來了第383章 預料之外的堅城第612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太子殿下第313章 救民還是害民?第666章 才華是遮掩不住的。請假一天第1228章 都是恐懼的第803章 背後總是有交易第433章 唐人的大拯災第282章 新事物,新視野第999章 地獄深處的惡鬼第1136章 法器的製作方式第664章 你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強大第372章 勝利之後並沒有那麼愉快第224章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的第1195章 有龍的地方叫做龍潭第1269章 政治上的勝負與小心謹慎沒有一文錢第25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1255章 容人的雅量第1077章 誰都沒閒着第331章 殺人的禮第1195章 有龍的地方叫做龍潭第589章 我是唐人第864章 決水灌大梁第531章 治標不治本第1170章 年輕人辦事啊,火氣太大不牢靠啊第149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97章 終於有點封建大家的雛形了第314章 倭人,聖人?
第83章 問一下兄弟們,第744章 放眼望去舉世皆傻逼第1174章 一件事有無數種看法第732章 平安雲氏第846章 都是你的錯第92章 惡霸論第1059章 說的好聽啊第665章 強大到不屑用陰謀的李弘第229章 最初級的工業第1135章 掩飾不住的情緒第872章 留一手總是好的第1241章 龍肝鳳髓來之不易,要小心烹飪第907章 毫無徵兆的殘酷殺戮第294章 李代桃僵第5章 我不想當回紇人了(感謝老友們打賞)第621章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第606章 輕率的胡人第408章 花郎徒第724章 捨我其誰第152章 麻煩的太學生們第886章 動不動就被太宗附體的李治第666章 才華是遮掩不住的。第747章 我曾經有機會天下無敵第568章 全世界都需要隨着李治的節奏第1183章 雲氏的大殺器第576章 塞來瑪的野望第516章 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妙處第182章 雷霆萬鈞第951章 府兵可不是子弟兵第1191章 上官婉兒被逐出家門第982章 縣尊回來了第902章 殺你是爲你好第615章 與大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647章 婁師德是知道感恩的第1004章 太傅生涯結束了第421章 李弘的日常第734章 小人物也應該有幸福第1219章 今天吃的所有苦都會有回報的第301章 各取所需第1183章 雲氏的大殺器第1268章 戳破膿瘡第787章 覆盤第1089章 李思的嫁妝第698章 四面漏風的紫微宮城第959章 天賜良機第1266章 在最得意的時候挨最痛的打第992章 春風可化雨,潤澤萬物第335章 奮勇爭先的意義第212章 幸福需要等待第1089章 李思的嫁妝第712章 民不與官鬥第563章 尋常事第905章 人的一面第360章 萬里赴戎機第851章 天下第一人第1176章 都是高人啊第346章 這就是母后給你的最大恩典第818章 不是你,又該是誰呢第884章 來自李績的最後的誘惑第15章 西遊後沒有歸宿第474章 小事情,大圖謀第558章 爲什麼我的頭髮不是黑的?第188章 古怪的一家子第150章 等待良人歸來那一刻第94章 天外飛石第336章 想要啊?跟我說啊!第42章 誰是大贏家?第791章 二三子戲于軍前(前面的章節重複了第492章 悲憤的萬里歸客第787章 覆盤第826章 周興來了第383章 預料之外的堅城第612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太子殿下第313章 救民還是害民?第666章 才華是遮掩不住的。請假一天第1228章 都是恐懼的第803章 背後總是有交易第433章 唐人的大拯災第282章 新事物,新視野第999章 地獄深處的惡鬼第1136章 法器的製作方式第664章 你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強大第372章 勝利之後並沒有那麼愉快第224章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的第1195章 有龍的地方叫做龍潭第1269章 政治上的勝負與小心謹慎沒有一文錢第25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1255章 容人的雅量第1077章 誰都沒閒着第331章 殺人的禮第1195章 有龍的地方叫做龍潭第589章 我是唐人第864章 決水灌大梁第531章 治標不治本第1170章 年輕人辦事啊,火氣太大不牢靠啊第149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97章 終於有點封建大家的雛形了第314章 倭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