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修路開始

第九十二章 修路開始

三萬九的災民,南皮先截留了一部分,還有三萬人被送到滄州城。花了半日,十戶一組,一萬災民登記造冊,被裡長領了回去。另外的兩萬,簡單做些調查,發了口糧送到海興和黃驊。

翌日,修路工程不聲不響開始了。

從滄州城南門開始,分出兩個方向,一個去南皮,一個去海興。原來已經有的路,填了坑,去了苞,再夲實路基,用磚石鋪就。一般的路上,最重的車也不會超過千斤之重,所以一般的紅磚就能很堅固。

原來沒有路的,遇水搭橋,遇山繞一下。既要儘量的多聯繫鄉鎮,也要儘量節約路程。

大工程啓動之時,領導照例是要視察一番的。徐清在城外邊住了一夜,次日天還沒亮,穿上便服,帶着幾名隨從一路看過去。

但見遠處太陽的紅彤彤,照着大地,照着田野。每行不遠的路,就能看見數十名光着膀子的漢子在路上忙活。此時已過中秋,天氣不太暖,大家可都是冒着陡峭的寒風在路上幹活。

見這這一幕,徐清心底有些感動。多難興邦,殷憂啓聖,我華夏自古多難,但也鑄造了華夏百姓不屈的個性。

徐清看着這熱火朝天的一幕,心底感慨,對隨從點點頭道:“這很好嘛,本官一會要去看看民工早上吃什麼?”

以往接濟災民,能有一日一餐就不錯了,只要餓不死就往死裡餓。而徐清搞的以工代賑可是保證了包了三頓,堪稱業界良心。

在徐清看來,這修路做工,那辛苦更甚於耕田種地,吃得不好不要緊,修出來的路人踏幾步都爛,這就白費了功夫。徐清要修一條“新十年,舊十年,修修補補又十年”,至少管三十年風吹日曬,人走馬踏車攆的好路。

走到一處集子旁邊,見到集子裡的農民才帶着鋤頭出門。這時候糧食快熟了,要趕緊去曬田,做最後一次增收努力。徐清的隨從去找來里長,暗中對里長說,天大的官來了,然後晃一晃公文。里長不疑有他,恭恭敬敬迎了出來。見着徐清立即拜:

“拜見上官,上官進來喝口水吧?”

徐清搖搖頭道:“不忙,先帶我看看民工吃的什麼。”

里長笑着道:“今日吃黑麪蒸餅,黑麪烤餅,一人蒸餅一個,烤餅兩個。”

黑麪比白麪差多了,是粗加工的糧食,也是老百姓最普通的吃食,也就是說,災民和普通百姓吃的一樣。但這樣的飯,已經是比其他災區的官員好了不知多少倍了。

里長繼續道:“這是白天吃的,中飯加一碗湯,晚上的飯我們不做,和工錢糧一起發給民工自己帶回去。”

徐清又問:“那民工幹多長的活?”

里長道:“五更起來幹活兒,太陽出來就吃飯,吃了飯給他們屙屎的空擋,中午歇個把時辰。晚上歇得早,太陽紅了就散工。”

徐清點點頭道:“很好,你說說民工的事,這些民工都在幹什麼?”

“是,”說到修路的事,里長眼睛放光,臉上是神采奕奕:“他們正在整地,這修路前要先將地上的草皮除去,在坑坑窪窪之處需填補整齊,民役們方可打石硪夯實。自有人燒磚,拉磚過來和溼泥碼上。太陽曬三天,這路就邦邦硬!”

“上官請隨小人一看。”

徐清跟着里長來至路邊,湊近了看。

此時民工正埋頭苦幹,各個汗流浹背。太陽一出,照着民役們油光發亮的赤銅色肌膚上,透着一股陽剛之美。

十幾名民工在一大圓石盤的四面穿上繩子。穿好繩子後,八名大漢就各持繩一端。

里長上前道:“要行硪了,上官小心些。”徐清知道這幾百斤大石舉起,一不小心可很是危險,於是退後了幾步。

但見行硪頭子咳了幾聲,持硪的八名大漢各自彎腰曲背,手把硪杆,準備起硪。

“我給大家吼兩聲!”大漢們喊道:

“嘿呀嘿!”

嘿地一聲後,石硪重重砸實在夯土上。

“正月裡,正月正。”衆人跟着道:“嗨揚嗨。”

硪頭又唱:“白馬銀槍小羅成。”

衆人:“嘿呀嘿!”

“一十二歲打登州,打罷登州救秦瓊呀!”

“嗨揚嗨!”

衆人一呼,三四百斤的硪高高舉過頭頂,然後朝地上的夯土砸去。每下石硪落地,三丈之外的徐清都覺得地上震了一下。

硪頭喊硪時豪邁,也不時說幾句笑話,惹得衆大漢哈哈大笑,河工活極辛苦,衆人能苦中行樂,就苦中行樂。

衆人邊行硪,里長見徐清看得入迷,便向徐清解釋道:“這夯土打實之時,再蓋新土,層層潑水打夯,每虛土一尺夯實爲七寸,我們打至六寸,最後以錐子豎着扔下去,以不漏爲斷。”

徐清略有所思,他記得宋人李誡的《營造法式》有曰,每虛土五寸夯實爲三寸便是結實。而這裡一尺虛土打至六寸,而不是七寸,真乃實在。便對里長誇了幾句,賞了一吊錢。

河灘邊仍是一片取土行硪之聲。

太陽上來了,陽光變得刺眼,這時幾十名農婦提着裝着黑麪蒸餅,黑麪烤餅的籮筐來至堤路邊。但見籮筐沉甸甸,蒸饃烤餅如小山般堆着。後面幾個半大孩子擡着湯水,還有一桶桶湯水。

徐清起意,走至兩名裝湯的孩童前,拿起盛湯的馬勺往桶裡一攪,但見油花和蔥頭在湯水面上翻滾。親自嚐了一口,有些清湯寡水,他對里長道:

“幹苦力活的人,都喜歡吃鹹,這湯淡了。”

聽徐清這麼說,兩名孩童都露出了畏懼之色,他們見里長都打顫,看見讓里長打顫的人更加就不得安穩了。

里長道:“小人明白,一定改善。”徐清點點頭,然後溫言對兩名孩童:“端下去吧!”

看了一天,各點的行進速度差不多一天半里左右,這還是燒磚採石耗時間的原因。只要災民安心在這裡待上六十天,那徐清就能造出來三千里“標準化”公路!

其實,要不了那麼多公路,而且沿途也沒有那麼多鄉鎮作爲修路點。還有一部分災民,被去滄州各處開荒造田,修渠造壩。

之前徐清最擔心的,就是災民們會不會不接受‘以工代賑’和‘以工付租’,鬧出什麼事端來。如此非常時期,賑災之事最大,一個不好,就是雞飛蛋打。天怒人怨,就是皇帝也保不住徐清。

直到這會兒,看到大部分人都平靜的接受了安排,他心裡的大石頭才落了地。甭管他的計劃多高明,規則多嚴密,首先得玩家都接受他的玩法才行。

好在這年代的老百姓還是很淳樸的,作爲災民更是小心翼翼,對於官府的安排,只要不太過分,都會逆來順受。

海興和黃驊也陸續接收了災民,按計劃利用這一批廉價勞動力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起來。只是,這幾萬災民是有優有劣的。有的人強壯,自然有人老弱,有的人勤勞,也有極個別混飯吃的。

之前趙璐在南皮截留了一部分人,全都是全家全口的人,身體壯,力氣足。後來又經過了秦時的選擇一步步下去,到海興的時候,就只勉強剩下幾千人可用了。剩下的還有老弱病殘,孤兒寡母,都做不了什麼事,只能吃白飯。這些人,足足有三千。

海興縣令燕苦也不老實,又把這三千做不了事的送回了滄州。

徐清頭再一次痛了。

這三千人,主要是在風災中失去親人的孤老傷病。這些人沒有勞動能力,又沒人願意接收,必須要另加對待,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這時還是詹增給徐清寫了一封信,才讓徐清有了辦法。

原來,隋朝時,地方上有生、老、病、死四大官辦慈善機構了。分別是慈幼局、養濟院、安濟坊和漏澤園。只是隋末大亂,這些次要機構都已經遭破壞了。

這四大慈善機構由官府所辦,委任素有名望、亦有愛心者爲負責人。慈幼局負責收養孤兒,養濟院負責老而無子,又不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安濟坊則負責治病救人,還有終極關懷,治不好的那種,就由漏澤園負責埋葬。

這時,徐清想到了滄州商會。讓商會出一部分錢,官府出一部分錢,把四個慈善機構的名稱都加上“滄州商會”四個字,分別讓商人擔任了負責人。

商人們難得有一次脫下“奸”字牌,穿上“義”字衣,故而也算踊躍。

三千個人裡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只是那些孤兒是有用的,他們自己家沒了,如果能讓他們就在滄州,那可是平白增加幾百戶人口呢。從這一方面來說,孤兒們比起別的災民更有價值。

其次就是老人和病人了,當然,其中還有上百個“賴子”。老人被養濟院的人領走,去看一看家院,守一守魚塘,給他們一份活兒,一碗飯。

病人暫時放到安濟坊裡頭,活不要他們幹,只要他們不傳染疾病,徐清就對他們千恩萬謝了。最後,剩下賴子。這羣人是死活不肯幹活兒,又想白吃白喝的。平日在家鄉,他們就是偷雞摸狗,遊手好閒之輩。對於這些人,徐清也很無賴,只能把他們的口糧一減再減。

第十八章 湖中匪患第八十六章 災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蟲第九十四章 棒子對付噴子第八十六章 藥玉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1)第六十六章 如隔三秋第四十五章 回程風波第二章 回京之前(2)第七十三章 奚族人的請求第五十二章 早有耳聞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八十七章 長安瓜子貴第五十三章 趕集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做點小買賣(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香皂成型第二章 二龍(2)第八十七章 長安瓜子貴第三十六章 言商(2)(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七章 南皮第八章 荒島第二百四十五章 武舉(13)第九十二章 商量包裝第二十九章 詭運(5)第一百九十四章 丟同伴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八十三章 回滄州第六十二章 青樓最低消費第十三章 文會(2)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七十一章 又被彈劾第十五章 文會(4)第一百五十九章 練軍姿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賞!第四十六章 果然有人要吃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宿玄武第二十四章 總兵府第三十二章 先生之尊第四十九章 不過是賤民罷了第二十五章 又打仗了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九章 強弩戰騎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妃尋皁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馬尼德回來第十九章 滅突厥(2)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收衣服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三十九章 言商(5)第一百零六章 紫袍的威風第五章 二龍(5)第七十一章 徐清惹的大麻煩第七十九章 怒斥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流(3)第六十五章 渤海有危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四十七章 陪荀雪兒回老家(補發咪咕)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八十四章 大風吹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二十七章 押糧官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第八十章 詩梅太閒第三十五章 王八蛋說誰第五十三章章 徐小清出生第三章 二龍(3)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開始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第五十二章 驅逐鱷魚第十一章 又見上官第一百零八章 要酒不要命第十七章 西湖遊記(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此事難辦(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總兵府第三章 回京之前(3)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七十四章 長安的小宅子第九十八章 黃家小姐第二百二十二章 敢不敢吃第十一章 出齊魯,入洛川第三十二章 牙門將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三十一章 詭運(7)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第二十六章 孫二孃黑店?第十三章 洛南縣(求收藏,求評論)第十三章 洛南縣(求收藏,求評論)
第十八章 湖中匪患第八十六章 災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蟲第九十四章 棒子對付噴子第八十六章 藥玉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1)第六十六章 如隔三秋第四十五章 回程風波第二章 回京之前(2)第七十三章 奚族人的請求第五十二章 早有耳聞第四十四章 張中的來信第八十七章 長安瓜子貴第五十三章 趕集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做點小買賣(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香皂成型第二章 二龍(2)第八十七章 長安瓜子貴第三十六章 言商(2)(補發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七章 南皮第八章 荒島第二百四十五章 武舉(13)第九十二章 商量包裝第二十九章 詭運(5)第一百九十四章 丟同伴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八十三章 回滄州第六十二章 青樓最低消費第十三章 文會(2)第三十章 詭運(6)第七十一章 又被彈劾第十五章 文會(4)第一百五十九章 練軍姿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賞!第四十六章 果然有人要吃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宿玄武第二十四章 總兵府第三十二章 先生之尊第四十九章 不過是賤民罷了第二十五章 又打仗了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九章 強弩戰騎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妃尋皁第二百二十六章 兩起蝗災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馬尼德回來第十九章 滅突厥(2)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收衣服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風第三十九章 言商(5)第一百零六章 紫袍的威風第五章 二龍(5)第七十一章 徐清惹的大麻煩第七十九章 怒斥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九章 稀罕名聲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流(3)第六十五章 渤海有危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四十七章 陪荀雪兒回老家(補發咪咕)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八十四章 大風吹第五十六章 趙老將軍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第二十七章 押糧官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第八十章 詩梅太閒第三十五章 王八蛋說誰第五十三章章 徐小清出生第三章 二龍(3)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開始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第五十二章 驅逐鱷魚第十一章 又見上官第一百零八章 要酒不要命第十七章 西湖遊記(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此事難辦(第五更)第二十四章 總兵府第三章 回京之前(3)第六十六章 送禮朱雀街(二合一)第七十四章 長安的小宅子第九十八章 黃家小姐第二百二十二章 敢不敢吃第十一章 出齊魯,入洛川第三十二章 牙門將第三十一章 翡翠與白玉第三十一章 詭運(7)第五十九章 皇上賜名第二十六章 孫二孃黑店?第十三章 洛南縣(求收藏,求評論)第十三章 洛南縣(求收藏,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