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鐵勒寇邊

ps:感謝書友也想寫,藍之宇11的月票支持,感謝書友槍首的打賞鼓勵。△,

魏徵嘆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之色:“主公,雖然說這是爲了奪取天下,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可是河北畢竟是我的老家,看着那裡的父老鄉親受這苦,我這心裡,這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王世充的面色陰沉,嘆了口氣:“天下將亂,哪裡都是一樣,非獨是你的河北老家了,楊廣的第一個打擊目標不是高句麗,而是西邊的吐谷渾,天下的殘敗破落,會從隴右關中開始,然後纔到河北和中原。”

魏徵用袖子拭乾淨了自己剛纔擠出的幾滴眼淚,問道:“什麼?要跟吐谷渾開戰了嗎?”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是必然的事情,上次自從榆林入塞之後,裴世矩就自告奮勇地去了西域,在西域各國遊說,極力誇大中土的強大與富饒,讓西域幾十個國家的君主都心中羨慕不已,紛紛派使者入朝進貢,從隴西到關中的各郡縣,每天要接待這些各國使都,迎來送往,安排住宿,所消耗的錢款,半年多已經達到了幾個億,各郡縣的稅賦都幾乎全貼在這招待費上了。”

魏徵睜大了眼睛:“有這麼誇張嗎?幾十個使節就能把關西的幾十個郡縣給吃窮用光?”

王世充微微一笑:“這些人都不會是一個人前來,全是聽了裴世矩的吹牛,以爲中原遍地是黃金,所以各國都組了商團。少者幾十上百人。多者千餘。打着官方使節團給大隋進貢的名義,一路而來,他們進獻的都是些最普通的土特產,葡萄乾,駱駝,香料這些,算不得有多值錢,但這些人的一路吃喝住宿。全都是由官方免費接待,到了東都以後,楊廣還會大方地以他們最希望得到的絲綢和茶葉進行賞賜,唉,老實說,我看着這幫人能這麼大賺特賺,作爲一個商人,都有些眼紅了呢。”

魏徵冷笑道:“無謀暴君,貪婪無度,又好大喜功。徒耗國力,只不過自取滅亡而已。不過主公。有一件事我始終不明白,裴世矩現在已經位極人臣,他又何苦跟着我們一起,爲了推翻楊廣而這麼費力呢?按說建立新朝,他也不可能有任何可能比現在更加富貴呀。”

王世充搖了搖頭:“玄成,你弄錯這個因果關係了,裴弘大如果不是提這樣的建議,那楊廣根本不會重用他,以裴弘大的資歷,以及他這個世家庶流的出身,在這個論資排輩的朝堂裡,根本不可能爬到現在吏部侍郎兼黃門侍郎,掌握機要的位置,若是論詩詞歌賦,華麗文采,這點他還不如虞弘基呢,楊廣用他,就是因爲他能給這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提出各種征伐四方的好點子,對上楊廣想成爲秦皇漢武的宏願罷了。”

魏徵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所以只有慫恿着楊廣四處開戰,才能保裴世矩的富貴,對嗎?”

王世充笑道:“正是如此,裴世矩也是個不甘沉淪的人,如果楊廣的江山穩固,他自然可以享他的榮華富貴,可萬一天下震動,楊廣的江山崩潰,他也可以適時地轉向明主,仍然可以退保家族。”

魏徵皺了皺眉頭:“那麼他以後一定會投向主公嗎?”

王世充嘆了口氣:“這個還不好說,現在我和裴弘大,乃是盟友,而非上下級的臣屬,他跟竇建德,徐蓋,薛舉和蕭銑這四個想在亂世中殺出一片天地的盟友還不一樣,他是既可在楊廣的暴政中位極人臣,又能在亂世中如魚得水,如果讓他能選擇的話,只怕也更希望現在的日子能維持下去。只不過裴世矩也是個聰明人,他應該知道照楊廣這樣的搞法,大隋遲早要完蛋,所以我知道玄成你擔心裴弘大會爲了富貴而出賣我,但我一點也不擔心這個,不是對裴世矩的人品有多放心,而是對他來說,必須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的。”

魏徵微微一笑:“這麼說來,以後如果有亂世的話,他一定會來和主公共謀大業了?”

王世充笑道:“既然是亂世,那就是各方的豪傑割據一方了,如果是由我親自消滅楊廣,他當然會投向我,但要是楊廣被他人所消滅,他可能就會轉時投向別人,這沒有什麼關係,亂世之中,擇主而侍,也是很正常的事。”

魏徵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從此之後,關於裴世矩的事情,魏某不會再向主公多說什麼,以免影響主公的判斷。”

王世充笑着站起身,看着魏徵,拉住了他的手:“玄成,其實對於你,我挺愧疚的,跟了我這麼多年了,也一直不能給你謀個一官半職,讓你還是這樣屈就當我王世充的管家,實在是有愧於你啊,要不我跟裴世矩說說,讓他幫你謀個六七品的堂下官,如何?”

魏徵笑着搖了搖頭:“當初既然下了決心跟着主公闖一番事業,就沒再指望在楊廣的朝中謀什麼官職了,他的這個天下長久不了,這是魏某的判斷,再說了,如果魏某出外爲官,跟主公這樣的商議也就少了,也不太方便爲主公奔走做事,還是多謝主公的美意啦。”

王世充心中感嘆,拍了拍魏徵的肩膀:“能得到玄成的傾力相助,是我王世充今世之幸也。對了,剛纔說的那些西域國家的商隊入關,其中有些商隊在關隴一帶走南線的時候,仍然會被吐谷渾時不時地打劫,所以這回裴世矩又馬不停蹄地遠赴西域,準備找鐵勒人攻擊吐谷渾呢。”

魏徵疑道:“鐵勒人?爲什麼不用大隋自己的軍力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吐谷渾現在的不少勢力,已經擴展到了西域附近,西域各國的軍隊戰鬥力都不行。而且小國兵不過數千。大國也才萬餘。完全無法和擁騎兵數萬,來去無蹤的吐谷渾人對抗,只有同樣出身馬背之上的鐵勒人,纔是對付他們的最好幫手。”

魏徵點了點頭:“我聽說去年主公的老朋友馮孝慈將軍,率兩萬軍士出巡玉門關外,遭到了鐵勒各部的突擊,損失慘重,戰死五千。傷八千人,敗入關內,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王世充正色道:“此事乃是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對我們大隋的一次試探,那個處羅當了幾年的可汗之後,也覺得翅膀硬了,知道了楊廣這麼瞎搞之後,以爲中原的天子軟弱可欺,所以想要試着敲打一下,他不敢直接出動突厥本部的兵力,卻暗自命令當年那些被達頭可汗俘獲和奴役的鐵勒部落。偷襲馮孝慈。”

“馮孝慈所部雖然是關隴一帶臨時徵發的府兵,戰鬥力與番上部隊不可相提並論。又是被突襲,但仍然殺傷對方高達兩萬以上,處羅可汗也因此知道了大隋軍力方強,不敢造次,後來派了使者,以鐵勒人的名義入朝謝罪,楊廣心情一好,就免了他們的罪過,還派裴世矩過去撫慰鐵勒人,我料裴世矩這回準備說服鐵勒人,去攻擊吐谷渾了。”

魏徵長出一口氣:“原來如此,鐵勒人驍勇善戰,又是馬背上長大的民族,正面跟我中原的漢軍打,沒什麼優勢,但對付吐谷渾人,想必問題不大。只是這樣一來,楊廣就不用出動軍隊去征伐吐谷渾了吧。”

王世充笑着擺了擺手:“玄成,你只怕小看了吐谷渾,他們是一定會挺到作爲楊廣正式親征誓師的第一個對象的那一天。”

魏徵的臉色一變:“哦,主公,我對吐谷渾的情況不是太瞭解,只是知道他們是在河湟地區的一個羌狄混合的民族,怎麼,比突厥還要難對付嗎?”

王世充點了點頭:“那我就跟玄成來說說這個吐谷渾的事情吧,吐谷渾其實本姓慕容,乃是以前雄霸遼東的慕容氏鮮卑的同族,慕容部落的創始人慕容涉歸,他有一堆兒子,其中的嫡長子是後來五胡亂華入主中原,雄霸關東,建立了前燕帝國的慕容俊之父,慕容鮮卑的創始人慕容廆,而此人的大哥,也就是他的庶長兄,則叫慕容吐谷渾。”

“慕容吐谷渾的才能不比他那個弟弟低,本來按照胡人的風俗,是不認這個嫡長之分,部落首長也應該輪到他纔對,可是慕容氏向來受中原的影響極深,所以選擇了嫡長子繼承,這個慕容吐谷渾也只能屈居其弟之下,並按胡人的風俗分了千餘帳落獨立出來,是爲吐谷渾部落。”

“結果這吐谷渾部落的牧民,跟慕容部落的牧民在放馬時起了衝突,結果這慕容吐谷渾一怒之下,帶着部落遠遷,還對他弟弟留話說,離你萬里,終不相攻,於是這個部落就從遼東不遠萬里地遷陡,在西晉時期遷到了現在隴右的枹罕一帶,定居了下來。”

“這些出自北方遊牧蠻族的吐谷渾人,戰鬥力比起當地的羌人,要強了許多,很快就以這千餘帳落的實力,征服了當地的數萬帳落羌人,建立起了一個遊牧國家,到了慕容吐谷渾孫子的時候,正式以其祖父的名字爲國號,就叫吐谷渾,經過了六到八代的發展,這吐谷渾已經是據甘、青間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地方數千裡,人口幾十萬,有騎兵數萬,曾經俘虜過赫連勃勃所建立的匈奴政權--胡夏的末代君主赫連定,戰鬥力還可以,跟突厥不好比,也多半打不過有十餘萬剽悍騎兵的鐵勒人,但是在隴西的絲綢之路上打劫商隊,偷襲駐軍,不停地噁心你,還是做得到的。”

魏徵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麼說來,吐谷渾人應該是以少數北來的鮮卑人,統治多數羌人的外來政權了,對嗎?”

王世充點了點頭:“正是如此,但鮮卑人,也就是吐谷渾本部多年來一直和羌人的上層貴人通婚,所以他們的統治基礎還是挺強的,融合得也不錯。”

魏徵微微一笑:“主公,羌人是定居民族,多數農耕,而且築城而居,而鮮卑人是典型的遊牧的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這個融合過程,只怕很難吧。”

王世充笑道:“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羌人也只是半耕半牧,河湟之地多是高原,空氣稀薄,水草和農田都不易生產,所以只能半耕半牧,鮮卑人的牧馬水平極高,而羌人也能教會鮮卑人種田耕作之事,所以幾百年下來,吐谷渾也是遊走不定,雖然建了一些城池,但是跟楊廣的那些行宮一樣,並非常住,只有到了無法遊牧,霜雪大降的時候,纔會暫住在這些城市裡,等到來年春暖雪消,又會繼續去遊牧了。”

魏徵的眉毛動了動:“我有些明白主公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說這鐵勒人雖然可以擊敗吐谷渾,但是因爲吐谷渾太大,又遊走不定,居無定所,所以無法將之消滅?”

王世充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鐵勒人打仗,本就是爲了利益,吐谷渾又不象我大隋,有着發達的商業和豐厚的金銀稅賦,他們所有的,也就是牛羊而已,鐵勒人從西域天山那裡被趕到青海高原跟吐谷渾作戰,就算獲勝,搶個幾萬頭牛羊也就心滿意足了,絕對不會跟蹤追殺吐谷渾的。到時候吐谷渾在西邊吃了虧,一定又會用出這些蠻夷對付中原王朝的慣用伎倆,假意請求內附,其實就是希望楊廣多給他們錢糧牛羊,以彌補損失罷了。”

魏徵正色道:“然後趁着這些吐谷渾人給趕到東邊的機會,楊廣就會御駕親征,調集大軍圍捕吐谷渾,充分地過一把遠征蠻夷,單于夜遁的癮,對嗎?”

王世充滿意地撫着自己的鬍鬚:“這是必然的,上次巡幸塞外算是一場演練,威服突厥是一個目的,見識一下幾十萬大軍是什麼樣也是一個目的。這回找上不算太強的吐谷渾練練手,也算是爲了今後的征伐高句麗熱熱身。”

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 封倫的委屈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投奔李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楊玄感的演講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再敘舊情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神光天降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擒斬元盧第九百六十一章 萬里赴戎機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渾斡來降(羣號219263410)第二百八十章 趙郡李氏(一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脣槍舌劍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百三十二章 土豪會議(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密的要挾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戰蕭摩訶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臨時夫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王朝更替的奧秘第四百七十三章 戰時軍議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不良的預示第九百七十章 馳援麥鐵杖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世積的末日(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箭折強敵第六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七章 慕容往事(三)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惡虎(二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八百二十六章 隨軍大使第五百五十五章 與魏徵的初遇第九百八十三章 逼反竇建德(二)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額滴神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二千五百八十八章 放歌戲馬臺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楊廣末路(五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擒庫真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封倫的**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城頭死鬥(68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刺史的奧義(二)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戰時專權第六十八章 陳國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劉元進的盤算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風暴之前(73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費青奴的追擊第六百零四章 楊諒慫了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叛軍火併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以攻促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肉-叉-燒-包(三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六郎出陣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吃人魔王第七百零二章 蕭樑內訌(一)第一百九十章 孤身入敵營(四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何人爲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向上天再借五千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大使封倫第九百三十七章 陰影中的蕭美娘第七百六十九章 能工巧匠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陰雄過河 (68更)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劉長恭的逆襲(48更)第七十六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路漫漫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討隋檄文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貿然出擊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弓箭對飈第九百五十四章 痛殲悍匪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守城戰法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八百一十五章 伏兵盡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流(二)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攻城前夜第七百六十五章 最後的指點(二)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偷渡淮河(64更)第九百二十八章 三巨頭的分裂第六百零六章 強渡!蒲州渡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玄感迎親(二)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李密撤兵第二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童山(五更)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雙面間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夜渡大江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楊千壽的末日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近戰騎兵第一百五十章 星星峽的交易(一)第八百章 決定天下的聯姻第二百九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北連突厥第四百零一章 軍令如山寫在第一次歷史類戰力榜後的感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驍果軍在江都的性福生活第二千六百零六章 攻守之道第二千五百六十五章 影武者戰法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伏兵與飛石車
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 封倫的委屈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投奔李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楊玄感的演講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再敘舊情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神光天降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擒斬元盧第九百六十一章 萬里赴戎機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渾斡來降(羣號219263410)第二百八十章 趙郡李氏(一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脣槍舌劍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百三十二章 土豪會議(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密的要挾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戰蕭摩訶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臨時夫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王朝更替的奧秘第四百七十三章 戰時軍議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不良的預示第九百七十章 馳援麥鐵杖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世積的末日(三)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箭折強敵第六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七章 慕容往事(三)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惡虎(二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八百二十六章 隨軍大使第五百五十五章 與魏徵的初遇第九百八十三章 逼反竇建德(二)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額滴神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二千五百八十八章 放歌戲馬臺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楊廣末路(五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擒庫真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封倫的**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城頭死鬥(68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刺史的奧義(二)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戰時專權第六十八章 陳國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劉元進的盤算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風暴之前(73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費青奴的追擊第六百零四章 楊諒慫了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叛軍火併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以攻促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肉-叉-燒-包(三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六郎出陣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吃人魔王第七百零二章 蕭樑內訌(一)第一百九十章 孤身入敵營(四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何人爲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向上天再借五千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大使封倫第九百三十七章 陰影中的蕭美娘第七百六十九章 能工巧匠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陰雄過河 (68更)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劉長恭的逆襲(48更)第七十六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路漫漫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討隋檄文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貿然出擊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弓箭對飈第九百五十四章 痛殲悍匪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守城戰法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八百一十五章 伏兵盡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流(二)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攻城前夜第七百六十五章 最後的指點(二)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偷渡淮河(64更)第九百二十八章 三巨頭的分裂第六百零六章 強渡!蒲州渡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玄感迎親(二)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李密撤兵第二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童山(五更)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雙面間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夜渡大江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楊千壽的末日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近戰騎兵第一百五十章 星星峽的交易(一)第八百章 決定天下的聯姻第二百九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北連突厥第四百零一章 軍令如山寫在第一次歷史類戰力榜後的感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驍果軍在江都的性福生活第二千六百零六章 攻守之道第二千五百六十五章 影武者戰法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伏兵與飛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