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陰雄得官

王世充微微一笑:“草民剛纔想到陛下和先皇對草民的深恩,一時感動,說話誇張了一點,還請陛下見諒。複製網址訪問※%,只是草民剛纔最後一句話不是吹大牛,這回草民與突厥貿易的所有利潤,都願意拿出來獻給陛下,讓陛下發給三軍將士,以結軍心,草民這趟若無陛下的支持,早被歹人害得血本無歸了,獻上這些所得,也是理所當然的。”

楊廣笑着搖了搖頭:“話說回來,王行首,你這回跟突厥人做一趟生意,到底能賺多少錢啊,要你這麼費心費力的又是深夜出城,又是把四處通知突厥各部要他們擡價,還有,你跟突厥關係怎麼這麼熟,能讓這麼多突厥貴人隨叫隨到?”

王世充馬上嗅到了一絲不經意的殺氣,楊廣看起來神色輕鬆,但實際上是對自己跟突厥的關係起了猜忌,想要利用自己以爲已經沒什麼危險的這種鬆懈心理,套出自己的話,一旦回答得不好,馬上便會性命不保。

王世充想到這裡,微微一笑:“草民多年來一直承蒙聖恩的庇護,得以在突厥和中原之間來往,做些小本生意,多虧陛下神威蓋世,大破突厥,使之臣服,才讓草民有做生意的可能,這幾年下來,也在漠南結識了不少突厥人,不過僅僅是限於生意往來,並無其他,這回聖駕巡遊塞外,突厥各部首領全部前來,草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可以把貨物賣到更遠方的漠北和白山黑水那裡,所以才轉託因頭特勒。幫我約一些遠方部落的首領。也爲以後的生意做些準備。”

楊廣“哦”了一聲:“這麼說王行首還準備把這生意越做越大了?”

王世充恭順地回道:“草民做這些突厥人的生意。也不止是爲了自己賺錢,更多的是想着把大隋的強盛和天子的威德遠遠傳播,讓這些不服王化的蠻夷也能見識到我中原的富足與強大,不敢生出不臣之心。”

楊廣哈哈一笑:“王行首,你做得很好,朕不可能年年如此出巡,更不太可能巡遊到那漠北或者是白山黑水,那些朕去不了的地方。宣揚王化,使蠻夷歸服,就要多靠你啦!”

王世充誕着臉笑道:“這回託了陛下的洪福,草民也算是有幸跟這些遠方的部落打了第一回的交道,可是草民現在的交易只限於漠南,過了這次後,草民想要把商隊走遠,只怕也是困難,今天陛下既然問起草民此事,草民也想斗膽請陛下開恩。能降旨讓草民的商隊走得遠些,穿越大漠到漠北。從營州向北到白山黑水之間,直接與那些部落貿易,而不再是象以前那樣通過漠南的莫何部落或者是阿史那本部再轉運。”

楊廣的臉色微微一變:“直接運到這些地方?朕記得以前答應過啓民可汗,所有出關的貨物,都要在他的大利城轉賣才行,你這樣的做法,會不會讓啓民可汗心生怨望?”

王世充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草民倒是以爲,只有這樣纔不至於讓突厥能迅速地重新強大起來。陛下聖明,應該知道突厥這樣的草原部落,其阿史那本部也就十萬人左右,算上幾個剛分出去的部落,核心部落不會超過三十萬人,之所以能控制整個大漠南北的幾百萬蠻夷,就是靠的拿着陛下賣給他的那些生活用品分給各僕從部落,加上其軍力強大,箭頭都是鐵製,比起那些用骨制箭頭的蠻夷部落要強大了許多。”

“所以草民愚見,陛下應該想辦法讓天恩直接傳到那些僕從部落,讓他們知道,給了他們這樣生活的,不是啓民可汗,而是大隋的皇帝,這樣纔會讓他們不至於被阿史那本部所驅使和控制,在草原上分裂各部,使之相互攻殺,我們大隋才能得到長久的安寧。願陛下明鑑!”

楊廣的眉頭皺了皺:“可是長孫晟將軍說過,啓民可汗對我朝恭順有加,這次朕出巡塞外,啓民可汗也是親自召集了各部的首領頭人來迎駕,沒有任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現在你要是這樣扔下啓民可汗直接去別處交易,只怕啓民可汗會心生不滿的。”

王世充搖了搖頭:“當年啓民可汗兵敗入關,是長孫將軍和草民親自去迎接的,所以草民自以爲對其還算是瞭解,陛下說得不錯,啓民可汗確實是有感於我們大隋的天恩,這一輩子會忠心順服於我們大隋,可他的那幾個兒子也會如此嗎?據草民所知,啓民可汗的三個兒子,可都是野心勃勃的草原狼,對我大隋也並非有多忠心,當年啓民可汗入關,可他的兩個兒子卻逃到了漠北,藉着鐵勒人的勢力與都藍可汗周旋,等這些人接替了啓民可汗後,草民幾乎可以斷定,他們會想方設法地謀求重新自立的!”

楊廣倒吸一口冷氣:“竟然有這樣的事?爲什麼長孫晟從來不向朕上報?”

王世充嘆了口氣:“長孫將軍當年分化瓦解了突厥,有大功於國家,但是另一方面,他所有的功勞也都來自於突厥,尤其是引發突厥內亂,扶立啓民可汗這一條,更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大功,草民斗膽揣測,他很清楚這些情況,但更不願意一手毀掉自己一生最大的功績,在他有生之年,應該可以和啓民可汗一起休慼與共,通過控制啓民可汗來穩定突厥,至於啓民可汗身後的事情,他未必認爲自己還能管得到了。”

楊廣冷笑道:“這麼說來,長孫晟是想留個爛攤子給後人了?”

王世充正色道:“草民不敢妄議國事,只是說說自己的判斷,還望陛下明察,只是草民以爲,草原上的蠻夷,是永遠無法馴服的,即使出現象啓民可汗這樣一心歸順我大隋之人,也不可能長久。陛下宜早作謀劃。不可讓阿史那部落的勢力漲得太兇。等到他們真正能控制草原上所有的僕從之後,就會重新成爲我們大隋的巨大威脅了!”

楊廣點了點頭:“王行首說得很有道理,你的請求,朕準了,以後每年讓你多出關二次,一次去漠北,一次去白山黑水那裡,詔命啓民可汗派軍護衛。這樣出了事他癩不掉,不過你要給啓民可汗出點護衛費就是。”

王世充喜色上臉:“多謝陛下厚恩!”

楊廣點了點頭,繼續道:“今天封倫看起來是想害你的,你跟封倫有何仇怨,讓他去求宇文述派兵抓你的交易?朕已經查過了,那裴仁基是得了宇文述的將令後跟着封倫一起過去的,只不過朕剛纔沒有戳穿罷了。”

王世充的臉上閃過一絲痛心疾首的神色:“陛下,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些年託了陛下的洪福。草民做生意賺了一點小錢,這就讓有些人給盯上了。陛下知道草民當年是給楊素舉薦的,這個封倫身爲楊素的侄女婿,以爲楊素偏心向着我這個外人,他不敢跟楊素作對,於是便處處針對草民,跟他的仇,已經前後有十年以上了,此人幾次害我,都未能得手,草民本想反擊,但看在楊素的面子上卻還是作罷了。”

“沒想到這回楊素剛死,他以爲我失了靠山,又想要改換門庭,去投靠宇文將軍,所以就獻上了這條毒計,想要栽贓陷害草民跟突厥做生鐵走私的交易,所幸陛下聖明,沒有讓他們的奸計得逞,不然若是陛下無法查獲那宇文化及和突厥人的交易,提前破獲,讓突厥人把這些生鐵帶到了草民的交易現場,草民就是一萬張嘴也說不清楚了。”

楊廣微微一笑:“這回是陛下的侍衛李敏得到了消息,向朕稟報了此事,王行首,你給朕說實話,李敏的消息,是不是你通報的?”

王世充裝得一臉茫然:“李敏?就是成國公李渾的侄子,尚了樂平公主的長女宇文娥英的那位?”

楊廣笑道:“怎麼,看起來王行首並不認識李敏啊。”

王世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陛下明鑑,草民出身低微,一向擠不進關隴軍功貴族的圈子,成國公家族可是高貴的隴西李氏,草民這種人哪可能高攀得上。想必李將軍是從別處得到了消息,向陛下彙報的吧,草民對此事,是一無所知啊,若是知道,也不可能再把商隊派出去了,草民現在的心裡還撲通撲通直跳呢!”

楊廣點了點頭:“那你對這件事現在怎麼看的?宇文述和封倫這回害你不成,你想要如何處罰他們?”

王世充連忙跪倒在地,恭聲道:“宇文大將軍乃是國之柱石,即使一時被封倫所矇蔽,也是情有可緣,陛下切不可因草民而動搖國之大將啊!”

楊廣咬了咬牙:“他仗着朕對他的信任,居然和突厥人有往來,朕恨的不是那五十萬斤生鐵,而是他作爲國家大將,竟然私通突厥,萬一以後起了異心,朕不就是危險了!”

王世充依然保持着恭順的跪姿,說道:“草民覺得宇文大將軍對陛下還是非常忠心的,他在關隴軍功集團中並非顯貴,完全是靠了陛下的提拔才據此要職,一門富貴,再沒有任何人能象陛下那樣給他的更多了。所以要說他一時糊塗,受人挑撥,貪圖了草民的錢財家產,那沒什麼問題,可要是說他有意結交突厥人,圖謀不軌,也就有點過了。”

楊廣的眉頭還是緊緊地鎖着:“那他們又是怎麼能和突厥人扯上關係的?你說你是多年和突厥人來往做生意,認識突厥的一些商人乃至部落首領,這還可以解釋,可他宇文述身爲朝廷大將軍,也跟突厥人做生意?”

王世充擡起頭,微微一笑:“陛下,據草民所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可是一直跟突厥人做生意的,幾年前他們還來找過草民,想要草民和他們合夥,可草民對他們開的條件不太滿意,所以婉言相拒,不過草民在突厥這幾年做生意以來,也見過宇文智及兩次,他沒有官身,帶過幾次商隊出關貿易,我想有這層關係。認識幾個突厥人也不奇怪。”

楊廣點了點頭。眉頭舒展了一些:“那依你看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是真的個人想賺錢的舉動,而非宇文述的指使了?”

王世充裝着沉吟了一下,說道:“宇文述是朝廷大將,應該知道權勢地位才能帶來更多的錢財,爲了黑我而讓兒子冒這麼大的風險,和突厥人直接交易生鐵,我想他是不會這麼傻的。搞不好這就是全家滅族的結果,不至於!”

“所以以草民的愚見,這應該是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兩兄弟,受了封倫的挑撥,想要趁這次大賺一筆,而封倫則是想通過和突厥人的貿易,順便把我給黑掉,這樣他可以跟宇文化及分我的財產。”

楊廣微微一笑,晃了晃手中的證詞:“王行首,你實在是太聰明瞭。這事情的真相,跟你所說的還真是一般無二。若真是那宇文述下的令,那朕也不會這麼容易放過他了。好了,此事朕已有計較。你先起來吧。”

王世充心中鬆了一口氣,老實說,他也不知道那供詞裡面寫的什麼,只是本能地覺得剛纔楊廣沒有當場下令斬殺宇文述,事情總是有變數,不能一下子就落井下石地妄議宇文述的生死,而且,從他的內心深處,寧可讓宇文述呆在左翊衛大將軍的位置上,也不願意明顯更加精明強幹的於仲文在這裡。

王世充站起了身,笑道:“陛下,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那草民就先告退了,陛下如果信得過的話,可以派出內侍跟草民下回的商隊一起行動,所有的賬目,都會向陛下出示,草民會依剛纔所說的,把下回的所有利潤全部獻給陛下。”

楊廣笑着擺了擺手:“我大隋國富民強,還不至於靠了你一個商人來發賞錢,你只要好好依法經商,按朝廷的定製納稅即可。朕還有事要問你,先別急着退下。”

王世充連忙說道:“願聞陛下玉音!”

楊廣的目光炯炯,直刺王世充的雙眼:“朕記得你初入仕途,是從軍平定南陳的時候,當時你是在賀若弼的軍中效力吧。”

王世充的心中“格登”一下,知道楊廣一定是要對那天私下裡議論國政的賀若弼,高熲和宇文弼下手了,幸虧那天自己聽到了這些人談話的內容,不然要是答錯了,今天可就要碰上大麻煩了,在這個昏君手下做事,還真是步步殺機,一刻也大意不得。

於是王世充點了點頭:“陛下還記得草民當年從軍的事啊。當年草民依了父命,兄弟三人一起從軍,先是在賀若弼將軍的帳下,後又給調歸了王世積將軍,然後又跟着韓擒虎將軍行動,蔣山一戰,又陰差陽錯地回到了賀若弼將軍那裡,最後平定南陳論功的時候,是當時身爲徵南元帥府長史,尚書左僕射的高熲向上報的功,給草民封了一個九品校書郎的官職。”

楊廣哈哈一笑:“朕聽說過王行首在徵南時立下的功勞,按說給個四五品的開府或者上儀同都不爲過,只給了個九品校書郎,是有點過分了。”

王世充正色道:“當年南征滅陳,有大功的人太多了,不止草民一個,僧多粥少,許多關隴出身的部將需要這一仗立功得爵,而草民當時只想求個官身,當時雖然有些不平之意,不過現在也算想通了。”

楊廣的眼中閃過一絲耐人尋味的神色:“那你是不是會怪賀若弼和高熲埋沒了你的功勞,沒有讓你得到應有的官職?”

王世充馬上說道:“當時是有點無法接受,但高熲後來找過草民,說是跟草民同族的王世積大將軍,一再地宣稱草民的父親乃是西域胡人隨母改嫁易姓進的王家,不宜重用,所以纔給了草民一個九品文職,當時高熲也許諾,這次不會爲草民一個人得罪王世積,以後再有徵戰,會安排草民從軍建功,草民雖然心中不服,但哪敢得罪當時一手遮天的高熲呢?也只能認了。”

楊廣微微一笑:“哦,這麼說來,你也沒有那麼對高熲死心踏地嘍?”

王世充臉上閃過一副無奈的神色:“草民當時只不過是象只小螞蟻一樣的存在,無權無勢,還要成天提防着王世積上門來奪我家產,不瞞陛下,就是在南征之前,這王世積就曾上門強搶過我們家的家產,藉口先祖母已死,先父和草民兄弟三人不配再在王家呆着,非要趕我們出王家,連草民的後腦勺都捱了他手下一棍,險些送命,若非如此,我們幾個商人之子,又怎麼可能從軍南征呢?就是想混個軍功,得個官職,找上一兩個貴人以自保啊,當時能得到象高熲這樣的重臣庇護,那可真的是覺得天上掉了大禮啊!”

楊廣點了點頭:“朕能體會到王行首當時的心情,只是按理說,後來高熲也待你不滿,安排你屢次從軍建功,一路提拔你到了五品的兵部員外郎,可以說對你有知遇之恩了,你又爲何在前途一片大好的時候,轉投了楚國公呢?這是朕多年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王世充馬上回道:“那是因爲草民跟着高熲的時間長了,發現這個人並非草民原先所想的那樣忠於國家。他爲了保那個不成器的姻親房陵王,幾次三番地與先皇和陛下作對,明知房陵王是爛泥糊不上牆,仍然不肯改變初衷,還發動朝中那些被他提拔過的文官武將一起造勢,站在房陵王這邊,哼,草民當時就想得明白,他不就是看房陵王沒有才能,又醉於聲色,方便給他所擺佈和控制嗎?所以此人雖然有忠直之民,但用心卻未必純正,這也是草民離開他,轉投楚國公的根本原因。”

楊廣哈哈一笑:“想不到王行首不僅是個良將,能吏,更是個精明的商人,眼光也有獨到之處,能看得清楚時局,不簡單,不簡單哪。”

王世充恭順地說道:“不敢當,效忠朝廷,忠於皇帝是草民應盡的本份,草民之所以能做生意,全是託了國家強大,主上英明的洪福,自然應該堅定地和至尊站在一邊,先皇當時不滿房陵王,屬意陛下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只有高熲爲了自己的利益還在頑抗,企圖磨到先皇駕崩,他好能進一步大權獨攬,作爲高熲一手提拔的下屬,草民當時也曾幾次勸過高熲不要一意孤行,可他卻一點也聽不進去,草民苦諫不成,也只有離開高熲,站到陛下和楚國公這一邊了。”

楊廣微微一笑:“回憶起當年奪位的事情,也可真是驚心動魄啊,不過話說回來,王行首你的手段可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對老上級也一點不留情面啊。”

王世充正色道:“既然效忠了陛下,那就再無退路,任何心慈手軟都不會有好的下場,草民只要走錯一步,不僅自己粉身碎骨,也會連累到陛下,禍及大隋的江山社稷,所以如果讓草民再選擇一次的話,草民還是會作同樣的選擇。”

楊廣很滿意地點了點頭:“王行首,自從高熲和賀若弼他們倒臺之後,跟你還有什麼往來,有什麼聯繫嗎?”

王世充搖了搖頭:“他們視草民爲叛徒,又怎麼可能會和草民有什麼聯繫?賀若弼幾次來草民在大興城外的跑馬射獵場,都是借題發揮,在場中大鬧,很多人都可以作證,草民念在他曾是國家大將,也不敢當面頂撞,只能委曲求全,他鬧了幾次後大概也覺得無趣,便不再上門了。”

楊廣的嘴角勾了勾,看似不經意地問道:“那朕自登基以來,這兩人可曾找過你?有沒有跟你生意上有合作的事?”

第五十五章 初戰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李淵斷後(十七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叛軍合流第八百零六章 魏徵的口活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破一城(59更)第二千四百九十一章 玄應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假仗(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的聯姻第八百一十二章 宿敵的相會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敵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神秘吐蕃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尉遲奪馬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全線突擊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席上拉弓第二百五十二章 火攻,三千破四萬(一)(二更)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唐軍威武第二千五百二十九章 王者生死跳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中血戰(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二百七十七章 諍友真言(二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強敵來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曹操?第三百二十七章 荒唐皇子(二)第二千三百七十章 裴劉反目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路漫漫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大亮被俘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調兵遣將(二)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爭功終章 老大哥注視着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封倫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魏徵來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李淵的拒絕第九百九十四章 按兵不動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神箭絕技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慟哭三軍俱縞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洛水崩(二)第二千五百章 生擒尉遲恭感謝各位的支持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 世子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來六郎的謀略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七十四章 挫骨揚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領糧出征推薦兩本作品,一本自己的,一本好友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動搖軍心第七十一章 經濟支持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灌鋼寶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可汗一怒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再度攜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雙英出陣第八百五十一章 虛言恫嚇第一百八十七章 胰子的來歷(一更)第二千六百五十章 洪荒之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攻城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殺官造反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單騎召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楊廣登城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洗腦來整(一)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李密潰逃第三百七十八章 夜訪李靖(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手刃仇敵(二)第二千五百六十六章 世民本尊第二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太尉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煎茶論道(二)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厥王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八弓弩箭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生存,還是死亡?第六百六十九章 玄感出京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北方密使第三百零八章 宣嬪的一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李密歸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楊玄感的賭局(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的盤算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冰冷寒夜第二千五百三十一章 怒問真相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衝車攻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斛斯政的背叛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煽動軍心(十二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幽雲鐵騎,南下中原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論軍功(一)(四更)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兵臨汜水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楊義臣出擊(10更)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二千五百二十四章 王者不死,神之信仰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翟讓來訪第五百三十八章 與徐蓋的交易(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互摸底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薛舉起兵第三章 送錢從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陰雄見駕
第五十五章 初戰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李淵斷後(十七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叛軍合流第八百零六章 魏徵的口活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破一城(59更)第二千四百九十一章 玄應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假仗(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的聯姻第八百一十二章 宿敵的相會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敵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神秘吐蕃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尉遲奪馬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全線突擊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席上拉弓第二百五十二章 火攻,三千破四萬(一)(二更)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唐軍威武第二千五百二十九章 王者生死跳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中血戰(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倫的盤算第二百七十七章 諍友真言(二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強敵來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曹操?第三百二十七章 荒唐皇子(二)第二千三百七十章 裴劉反目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路漫漫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大亮被俘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調兵遣將(二)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爭功終章 老大哥注視着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封倫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魏徵來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李淵的拒絕第九百九十四章 按兵不動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神箭絕技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慟哭三軍俱縞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洛水崩(二)第二千五百章 生擒尉遲恭感謝各位的支持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 世子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來六郎的謀略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七十四章 挫骨揚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領糧出征推薦兩本作品,一本自己的,一本好友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動搖軍心第七十一章 經濟支持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灌鋼寶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可汗一怒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再度攜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雙英出陣第八百五十一章 虛言恫嚇第一百八十七章 胰子的來歷(一更)第二千六百五十章 洪荒之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攻城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殺官造反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單騎召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楊廣登城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洗腦來整(一)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李密潰逃第三百七十八章 夜訪李靖(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手刃仇敵(二)第二千五百六十六章 世民本尊第二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太尉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煎茶論道(二)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厥王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八弓弩箭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生存,還是死亡?第六百六十九章 玄感出京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北方密使第三百零八章 宣嬪的一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李密歸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楊玄感的賭局(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的盤算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冰冷寒夜第二千五百三十一章 怒問真相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衝車攻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斛斯政的背叛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煽動軍心(十二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幽雲鐵騎,南下中原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論軍功(一)(四更)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兵臨汜水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楊義臣出擊(10更)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二千五百二十四章 王者不死,神之信仰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翟讓來訪第五百三十八章 與徐蓋的交易(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互摸底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薛舉起兵第三章 送錢從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陰雄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