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貨幣戰爭

ps:感謝書友巴小炫的月票支持,感謝書友千里馬0208的打賞鼓勵。{頂+點}小說www.23wx.com

王世充正色道:“所以你不僅恨先皇這個殺你祖父的仇人,恨大隋的皇室家族,也恨你的堂叔蕭琮,因爲是他把這禍事推到了你祖父身上,對不對?”

蕭銑咬牙切齒,字字鏗鏘地道:“不錯,正是如此,他是大梁的皇帝,也明知楊堅老賊已經存了吞併我大梁之心,結果卻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繼續去大興享受着他的榮華富貴,把這家國重任的千鈞重擔扔在了我祖父身上。王兄,換了你是我的話,會不恨他嗎?”

王世充不想陪着他做這種無意義的情緒發泄,他淡淡地道:“這是你蕭家的家事,我無意捲入。不過既然如此,你蕭先生想要自立的話,又爲何又要仰仗你的姑母?她可是你最恨的那個蕭琮的親妹妹,而且當年你祖父帶着百姓離開江陵時,蕭皇后姐弟可是留在了江陵,沒跟你們一起走。”

蕭銑恨恨地道:“這個事情我也是一輩子也不會原諒他們的,姑母也是因爲在此事上心懷愧疚,覺得有愧於我祖父這一支,所以纔會對我暗中加以關照。”

魏徵冷冷地道:“既然已經和你姑母合作了這麼多年了,以後一直繼續合作下去不是也很好?我們畢竟是外人,你難道寧可和我們這些外人合作,也不想依靠自己的族人嗎?”

蕭銑冷冷地“哼”了一聲:“實話跟二位說了吧,無論是蕭琮,還是我那姑母。都以爲他們那一支纔是蕭氏正統。是真正的皇族。而我們這一支沒有人當過皇帝,只能算是宗室而已,所以只要我繼續接受姑母的幫助,就得永遠聽命於她,做她的奴才。”

王世充笑道:“你剛纔也說如果我們的大事成功後,會尊奉我們王家爲主,難道這和你聽命於你姑母有什麼區別?”

蕭銑的額頭上的青筋直暴,連脖子也變得通紅。他大聲道:“當然不一樣,至少我到時候會是樑國的君王,而不會是被姑母呼來喝去的一個小輩。王兄,你雖然可以當我的宗主,但也不能象使喚僕役一樣使喚我,這點蕭某必須和你說明!”

王世充笑着拍了拍蕭銑的肩膀,道:“開個玩笑而已,蕭兄不必如此激動嘛!”

蕭銑氣鼓鼓地道:“王兄,蕭某的底已經全交給你了,請不要總是這樣出言譏諷。如果你看不起蕭某的話,大不了咱們一拍兩散。以後王兄走你的陽關道,我姓蕭的走自己的獨木橋,就當今天我們沒有見過面。”

王世充知道此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不能再出言刺激,於是他點了點頭,道:“蕭先生,我只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能如實回答,那沒說的,我們就此合作,按你說的條件辦,如何?”

蕭銑心中一陣興奮,但臉上仍然裝着餘怒未息,沒好氣地說道:“王兄但問無妨,蕭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王世充平靜地問道:“蕭兄,你說你手上有那樑國數十年積累的國庫財富,想來至少有個幾千萬,甚至上億,如此大規模的鉅款,難道不夠你自立門戶嗎?還非要藉助我王家的那五六百萬錢?”

蕭銑嘴邊的肌肉跳了跳,道:“王兄當真不知?還要蕭某把話說明白?”

王世充微微一笑:“王某愚鈍,希望蕭先生能自己說出來。”

蕭銑咬了咬牙,道:“好吧,王兄既然如此說了,蕭某也就沒什麼好隱瞞的,二位請靜聽蕭某道來。”

蕭銑的臉色變得異常的嚴肅,雙眼中放出熱切的光芒:“不瞞王兄,那批大梁國的寶藏確實有個幾千萬錢,但是現在根本不能使用,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來,那錢是大梁國當年自行鑄造的,還有一些是金銀財寶,隋朝自從開皇五年統一幣制後,就禁止原北齊、北周和南陳的錢在隋境內流通,後來隋朝一統四海,更是把這個禁令貫徹到底,我們大梁的那錢只能在江南這一帶的黑市上流通,不能進行大規模的交易。”

“二來,那筆錢不能用於平時的招募密探,建立情報站,而是要用於將來起兵時的招兵買馬。到時候無論是招募軍隊還是打造兵器,都用這大梁的貨幣。而且要在這荊湘一帶禁用隋朝的錢幣,這樣一來,隋朝想要收買分化我們的將士也就不可能了。”

“戰亂時能者爲王,隋朝在這裡失去了統治力量後,自然是從經濟到軍事都要恢復到大梁時期,這樣一來,我大梁在這裡的統治根基才穩固。”

王世充哈哈一笑:“蕭先生真的是奇思妙想啊,在這荊湘地界不允許隋朝的貨幣流通,而只能用你這筆前樑朝的錢,請問這裡的幾百萬人,你都能顧得過來嗎?你有那麼多的錢幣發給民衆嗎?”

蕭銑微微一笑,道:“這個自然只是初步的,真正天下大亂的時候,錢是什麼也買不到,只有糧食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到時候我們控制了這塊地盤,可以開倉放糧,先招攬大批的軍士,然後再先在這些將士中發放這種錢幣,以作軍餉。”

“同時開設鑄幣廠,大規模地把市面上的隋朝五銖錢收來融化,鑄成大梁的貨幣,這樣就能在幾年內逼得民衆都用上我們的這種大梁錢幣,再也不可能投向隋朝了。”

王世充以前在穿越前知道些國共內戰的舊事,聽說過那種國民黨最後因爲**和軍事失利,最後發行的金圓券也全部崩潰的往事。沒想到這蕭銑這麼一個古代人,居然也想到了這種貨幣戰爭,不由得聽得入神,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魏徵聽到這裡。長嘆一聲。道:“想當年漢末的王莽施行新政。收民間的錢,禁止舊錢的流通,然後再發行自己的貨幣,如此往復四次,都是以質量較次的新幣去兌換質量較高的舊幣,每次換錢的過程都藉機盤剝了一次百姓,最後弄得天怒人怨,作繭自縛。蕭兄。你就不怕重蹈王莽的覆轍嗎?”

蕭銑笑了笑,道:“這個並不用擔心,王莽的失敗是因爲他在和平年代弄這件事,而且是以份量明顯不足的新幣去代替成色十足的舊幣。”

“加上他當年其他的改革方面得罪了當時的大貴族和大地主,這些人在最關鍵的時候站在了他的對立面,甚至明裡暗裡地支持民衆起事。這纔是王莽最後改革失敗,自己也身死的原因。”

“可是我蕭銑是在戰亂中搞這些,目的是爲了保境安民,讓荊湘這裡只流通樑國的錢,只要能保證糧食的供應。這裡的百姓就能支持我。而且這樣也會大大增加其他勢力的軍隊進入這裡的難度,他們就是打下一兩座城池。也不可能養活那裡的民衆,所以遲早都無法在這裡立足。”

王世充聽到這裡,突然道:“蕭先生,你這樣發行基於充足米糧供應上的樑國錢幣,禁止隋朝的五銖錢流通,指望着靠這種辦法就能阻止被別人攻打,是不是太天真了點?其他人攻這荊湘,就不會也發放米糧嗎?”

蕭銑笑道:“王兄過慮了,蕭某考慮過這個問題,並不用擔心的。因爲羣雄並起的時候,多數都是要打下自己的一塊地盤,我們大梁蕭氏在這裡經營數十年,門客舊部遍佈,這荊湘之地捨我其誰?不出意外的話,不消三年,我蕭銑就可以在這裡站穩腳根,恢復樑國。”

“到了那時候,大梁的錢幣在這一帶徹底流通,以前的富人通過錢幣兌換,還會是富人,而窮人則多數要去當兵吃糧,也要靠這大梁錢幣作爲軍餉,養活一家老小。若是有外部勢力進入,宣佈這大梁的錢幣作廢,那麼無論是富人還是軍人,都會和這樣的人拼命,我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

王世充笑了笑,道:“可是蕭先生,若是你的糧食供應出了問題,比如哪年產量不足,你沒辦法養活這荊湘的幾百萬百姓了,到時候你又如何自處?要知道殺敵三千,自損八百,你固然能讓這塊地方經濟上獨立了,但也失去了和外地做貿易的可能,不是嗎?”

蕭銑微微一笑:“王兄只要上任就會知道了,託那老賊楊堅的福,這二十多年來這荊州,郢州和湘州區域都是風調雨順,年年大豐收。官倉裡的糧食足夠吃上二十年,庫房裡的錢堆得如山一樣高。就算是年年顆粒無收,只靠存糧也足夠我們維持這裡的統治了,所以王兄不必對此擔心。”

王世充嘆了口氣,道:“蕭先生心思縝密,算計深遠,竟然能考慮到這麼多事,實在讓人歎服。好吧,王世充說話算話,就和你蕭先生合作了。”

蕭銑大喜過望,一下子站起了身,向着王世充鄭重其事地行了個禮:“多謝王兄看得起蕭某,你我聯手,何愁大事不成?”

王世充擺了擺手,道:“好了,那現在麻煩蕭先生告訴我一聲,那個陳棱的底細,他既然是你姑母打入到這郢州州府的一枚棋子,此人是不是可以爲我們所用,你又準備如何對付他?”

蕭銑笑了笑,道:“這個陳棱嘛,說起來可話長了,他可是我們蕭氏在南朝埋伏了多年的一顆棋子,祖孫三代都爲我所用,一直到了這陳棱身上,中間也有反覆,一直到陳棱這輩,才真正開始發揮他的作用。”

王世充和魏徵那次長談後,已經對這種世代忠僕不再覺得奇怪,只是不知道這陳棱又有何過人之處,於是一下子又有了興趣,不再說話,聽那蕭銑說下去。

蕭銑喝了一口水,說道:“這陳棱祖籍廬江,他的祖父就是我們蕭氏手下的一個密探,平時一直以漁夫的身份作掩護,爲我們打探陳朝的情報。在我朝與陳朝的多年征戰中,立下過不少功勞。”

“到了陳棱的父親陳峴這輩時,又被我們大梁派向了陳朝大將章大寶手下擔任親兵護衛,順便刺探陳朝的情報。可沒想到陳峴其人對年復一年地擔任我們蕭氏的密探心懷不滿。不想再繼續這樣的生活。”

“那章大寶後來與我們大梁接觸。想要投降我們大梁。而中間的聯繫人就是那陳峴,可是這陳峴卻出賣了章大寶,把他要歸順我軍的情報傳遞給了陳朝,導致章大寶事敗被殺,陳峴這個叛徒也因功被陳朝封爲譙州刺史。”

王世充笑道:“那這陳峴是個背叛了你們樑國的叛徒啊,你們怎麼還會繼續用他的兒子?”

蕭銑微微一笑:“王兄稍安勿躁,請聽我道來。那陳峴投降了陳朝後,好景不長。沒過兩年,陳朝就被楊堅所滅,而陳峴也被除名回了廬江老家。當時我們大梁也被楊堅強行滅國,因此也就沒有去追殺這個叛徒。”

“可是隋朝滅陳後不久,就發生了高智慧之亂,這個王兄應該非常清楚,此次動亂幾乎席捲了整個江南,最後還是王兄親自出馬,奮戰了兩年,纔好不容易鎮壓了下去。”

王世充點了點頭。道:“不錯,這確實是王某平生一大功績。不過當年我主要是在江南和嶺南作戰,沒聽說過什麼陳峴。難道陳峴也參與了此次叛亂?”

蕭銑嘆了口氣,道:“當時陳峴在廬江一帶算是比較有名氣的了,除了周羅睺以外,就數他陳峴的勢力最大,而周羅睺則早早地降了隋朝,舉家北遷,所以陳峴被當地的那些豪強土匪們共推爲首領,起兵反隋。”

“當時陳峴開始還不想出這個頭,而還是個少年的陳棱則勸他父親說,現在這幫反賊羣情洶洶,如果要強行拒絕,只怕他們會把你先當成隋朝的同黨一起殺了。不如先假裝接受他們的推舉,當他們的的首領,以後再看情況隨機應變。要是反賊們得了勢,就順水推舟帶着他們做番事業,反之則在關鍵時刻倒向朝廷。”

王世充笑了笑,道:“我好象記得最後這陳峴又想倒向朝廷,結果事泄被殺了。因爲當時率軍平叛的是柱國李徹,此人當年是高僕射的至交好友,高熲也對此人的軍事纔能有過稱道,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李徹當時和那陳峴暗自通信,讓那陳峴把手下的那批叛匪出賣給他,可惜後來搞砸了,是吧。”

蕭銑道:“不錯,正是如此,當時陳峴派去與李徹聯繫的就是陳棱,這陳棱與李徹約定了時間和地點,答應讓他父親率領叛匪們到那個指定的地點供李徹剿滅。而李徹則大喜,當着陳棱的面給楊堅寫奏摺,保舉那陳峴當大將軍、宣州刺史、食邑一千戶的譙郡公。”

“可是當陳峴父子興沖沖地把叛軍們帶到指定地點時,李徹軍卻是無影無蹤,於是這個密謀泄露,這些叛黨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了陳峴,陳棱則拼死逃得了一條命。而事後楊堅老賊只給了陳棱一個奉車都尉六品官,還是個虛銜,沒有正式的編制,只是給了他一筆錢,讓陳棱回鄉去帶領鄉勇。”

王世充笑道:“那這陳棱一定恨死了先皇,也恨死了那個李徹,這就給了你們蕭氏趁虛而入的機會?”

蕭銑道:“不錯,當時先祖父也是剛剛死在老賊楊堅之手,而先父則懷着血海深仇,隱名埋姓,四處逃命。後來他聽說了那陳棱的事,索性心一橫,直接去找了陳棱,結果陳棱對着落難的家父痛哭流涕,深悔他父親以前的背叛之舉,還發誓以後一定會效忠我們蕭氏,推翻隋朝。”

王世充“哦”了一聲,道:“這麼說,還是那陳棱救了你父親一命?”

蕭銑點了點頭,道:“不錯,高智慧之亂後,隋朝一直在江南一帶追捕參與叛亂的頭目,還有我們家這些蕭氏後人。如果不是當年陳棱的庇護,只怕先父帶着我這個當時只有八歲的少年,恐怕也逃不過隋朝的天羅地網。”

魏徵冷冷地道:“這麼說來陳棱應該是你蕭先生的救命恩人,你應該對他報恩纔是。”

蕭銑重重地“哼”了一聲:“話不能這樣說,若不是他父親背叛我們蕭氏在先,他又怎麼會落到這般田地?後來所做的那些。也不過是爲了他那叛徒父親贖罪而已。我無恩可謝。”

王世充不屑地笑了笑:“這麼說來。只要有人得罪了你,背叛了你,那麼你蕭先生一直到子孫後代都要記着他的仇,哪怕他的子孫後代救過你們,也償還不來這份情,是這樣的嗎?”

蕭銑一下子給刺得說不出話來,半天,纔開口道:“可是。可是這姓陳的只是我們蕭氏的家奴啊。”

魏徵笑着搖了搖頭,道:“蕭先生,魏徵不覺得人應該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你這輩子生在了高貴的蕭氏皇族世家,下輩子若是不小心投胎成了別人的家奴,還會這麼理直氣壯地說這些話嗎?”

蕭銑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汗珠又開始在額頭上顯現,他擺了擺手,道:“這個問題就不用多爭了,我們蕭家有自己的觀點。也請二位不要干涉的好。”

王世充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這陳棱後來跟你們又有何關係了?”

蕭銑道:“後來到了開皇末年。老賊楊堅覺得江南基本上平定了,也放鬆了對我們蕭樑皇室的追捕,這時候先父才能堂而皇之地從陳棱家裡走出來,並設法跟在大興的蕭琮和姑母等人取得了聯繫。”

蕭銑說到這裡,恨得咬牙切齒,臉上的肌肉扭曲得變了形,頭上的襆子無風自飄:“結果蕭琮這廝是死不悔改,不僅沒有一點恢復故國的雄心,還勸先父,說什麼天下太平,四海是心,老賊楊堅是天命所歸,不可與之對抗。”

“他讓先父死了這條心,從此安份守法做個隋朝的臣民。哼,他也真說得出口啊,反正死的不是他爹!”

“結果先父當場和他翻了臉,痛罵了他一番,然後憤然而去,可是出乎先父意料的是,蕭皇后,不,她當時還是蕭王妃,那天正好也在蕭琮的府上,這一切都被她在暗室中看在眼裡。於是她後來設法聯繫到了先父,願意和他共同復興樑國。”

王世充“哦”了一聲,嘆道:“想不到蕭皇后一介女流,倒還是有幾分氣節,比她的哥哥要有骨氣得多。”

蕭銑道:“這本就是每個大梁蕭氏子孫都應該做到的,不過姑母以未來的皇后之尊,肯做到這點,確實也不容易。其實她已經一個人奮鬥了許多年,挑起王家諸皇子之爭,挑唆那崔弘度之妹毒殺秦王楊浩,煽動楊廣奪楊勇的太子之位,都是姑母的手筆。”

王世充心中一驚,道:“那崔弘度之妹大崔氏毒殺秦王楊浩,也是蕭皇后所爲?”

蕭銑的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不錯,這崔家也是我們蕭氏的仇人,當年就是此人率兵來接收江陵,算是親手滅掉我們大梁的直接兇手,而姑母當年和幾個幼弟一起留在了江陵,也沒有少受這個惡賊的欺侮,被他待之如囚犯,毫無一點皇族的尊嚴與體面。”

“所以當時還年幼的姑母恨死了崔弘度這個惡賊,以後即使成了晉王妃,也不忘當年之仇。只是老賊楊堅一向對姓崔的青眼有加,委以重任,讓他一享受了一門二妃的殊榮。就連楊廣也需要多巴結此賊,以引爲奪位的外援。”

“天可憐見,姑母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那秦王楊俊的大崔妃乃是崔弘度之妹,而那楊廣的長子楊昭之妃小崔氏則是崔弘度的侄女。楊俊好色,而大崔氏又善妒,於是楊俊一直是瞞着大崔氏在外拈花惹草,還騙那大崔氏是因爲公務繁忙,經常夜不歸宿,實際就是在外面風流快活呢。”

“姑母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就不經意地在小崔氏面前提及了此事,而小崔氏在回孃家時又把此事告知了大崔氏。於是大崔氏果然心懷怨恨,居然在那楊俊吃的瓜果裡下毒,讓那楊俊一命嗚呼,而大崔氏因此被楊堅下令賜死,小崔氏也被打發回了孃家,那崔弘度也就此閉門謝客,再也不敢囂張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沈光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設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陣前鬥箭第九百七十七章 引敵出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週一到週四的更新公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全線反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寶馬贈秦瓊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右軍對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征嶺南(二更)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五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9更)第二百零三章 俘虜政策(一更)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連環套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補充兵源第二千五百六十六章 世民本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越獄計劃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勇敢者的測試(一)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 雙雄楓谷會(八更)第二千三百二十章 陰雄凱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孟讓分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假敗真作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悍匪高開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血戰東衡州 (一)(三更)第一千八百章 行賄楊廣(13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與高熲的約定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劉元進的謝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義公主(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只有死的李密,纔是好李密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中軍壓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入蘇州(一更)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雁門內鬼第三百八十二章 帝王之怒(三)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臨終的遺言(19更)第三十五章 江岸遇敵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軍相遇(40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部曲騎兵的逆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四)(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舊情未了第二十六章 審問第一百零六章 可汗折腰第三百四十一章 安撫五將一千四百章 骨灰拌飯血酒入喉(25更)第二千二百七十四章 轉攻冀州第二千三百五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忠臣烈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一十六章 善惡有報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百七十八章 衝動的結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傳令撤兵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賢者第五百一十章 滅口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現身說法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北風之神第七百六十六章 化敵爲友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何人爲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千二百一十八章 常達被擒(十更)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楊廣十宗罪第一百零六章 可汗折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千里奔襲(36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楊廣的惡夢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裸-裸的恐嚇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45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二千六百一十六章 竇夏出兵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長孫大使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大敗虧輸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一百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前夜(二)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勸降宋正本(28更)第二百零六章 逃亡(四更)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兵臨扶風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投降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盤點與展望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陰雄的嗅覺第二千五百一十八章 絕望的嘗試(4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槊陣如林第三百七十四章 私會高熲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陰雄覆盤第九十章 華強得官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進退兩難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互摸底牌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沈光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設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陣前鬥箭第九百七十七章 引敵出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週一到週四的更新公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全線反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寶馬贈秦瓊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右軍對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征嶺南(二更)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五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9更)第二百零三章 俘虜政策(一更)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連環套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補充兵源第二千五百六十六章 世民本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越獄計劃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勇敢者的測試(一)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 雙雄楓谷會(八更)第二千三百二十章 陰雄凱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孟讓分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假敗真作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悍匪高開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血戰東衡州 (一)(三更)第一千八百章 行賄楊廣(13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與高熲的約定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劉元進的謝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義公主(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只有死的李密,纔是好李密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中軍壓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入蘇州(一更)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雁門內鬼第三百八十二章 帝王之怒(三)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臨終的遺言(19更)第三十五章 江岸遇敵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軍相遇(40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部曲騎兵的逆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四)(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舊情未了第二十六章 審問第一百零六章 可汗折腰第三百四十一章 安撫五將一千四百章 骨灰拌飯血酒入喉(25更)第二千二百七十四章 轉攻冀州第二千三百五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忠臣烈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一十六章 善惡有報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百七十八章 衝動的結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傳令撤兵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賢者第五百一十章 滅口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現身說法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北風之神第七百六十六章 化敵爲友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何人爲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千二百一十八章 常達被擒(十更)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楊廣十宗罪第一百零六章 可汗折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千里奔襲(36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楊廣的惡夢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裸-裸的恐嚇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45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二千六百一十六章 竇夏出兵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長孫大使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大敗虧輸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一百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前夜(二)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勸降宋正本(28更)第二百零六章 逃亡(四更)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兵臨扶風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投降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盤點與展望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陰雄的嗅覺第二千五百一十八章 絕望的嘗試(4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槊陣如林第三百七十四章 私會高熲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陰雄覆盤第九十章 華強得官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進退兩難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互摸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