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靈州出塞

靈州,關外,風沙滿天,一支看不見盡頭的大軍正在緩緩前行。

楊玄感全身披掛,上身獸面連環甲,內裡還穿了一層明光鎧,頭戴鳳翅亮銀盔,腰間虎皮銀帶,足下摩雲金翅靴,背後是一件天鵝絨的大紅披風。手持那把兩丈多長的純鋼長槊,只是槊頭重新打成了蛇矛的樣式,而槊尾也做成了尖刺,可以反手攻擊從背後偷襲的敵人。

楊玄感離家前,由大興城中的兵器大師烏爾善將長槊進行了改造,槊身有兩個機關,上面一個按下後,長槊會縮到兩米左右,利於陷陣肉搏,下面一個按下後,能從槊尖機關裡怒射出六枚透骨鋼釘。

楊玄感背上還挎了一把六百斤的鐵胎弓,箭袋裡五十支長杆狼牙箭,馬鞍上還掛了一把重達一百斤的短柄釘頭鏈子錘,用於與馬上敵人的近身格鬥。

漫天的風沙中,不少士卒被吹得東搖西晃,楊玄感戴着他的純金面具,摸了摸身下的黑雲。

這次出征,連黑雲也是全身披掛,甲騎具裝: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黑雲除了四條腿以外,全身都給裹得嚴嚴實實,如同一部活動的鐵罐頭。

楊玄感看了一眼自己身處的這隊騎兵,也個個都是甲騎具裝的鐵甲重騎,只是他們的坐騎遠不如黑雲來得神駿,馬上的騎士們雖然也和自己一樣全副武裝,戰馬卻未披甲,都在前軍的運輸大車上放着。

楊玄感離家已經一個多月了,從那晚跟父親聊完,他就和兩個弟弟一起踏上了征途,這二十萬大軍,除了從大興裡帶出的五千驍果鐵騎外,都是由關中和隴西各府的郡兵直接集結到靈州的。

其中步軍有十七八萬,騎兵不過三萬左右,戰車有一萬輛。平時用作運兵器甲仗與糧草的大車。這支大軍前後拉開了足有三十多里長。而楊玄感則帶領着那五千驍果一起走在整個隊伍的最前方。

他這次出征才意識到自己還有個上儀同的官位,可以指揮五千到一萬人,雄闊海則做了他的副將,協助他排兵佈陣,行軍作戰。

一個背上插了小旗的傳令兵從後面騎馬奔了過來,一邊飛馳一邊在喊:“大帥有令,原地待命!每隊留出哨戒。不得有誤。”楊玄感遠遠地看到後面走得歪歪扭扭的步兵們聽到這話後如逢大赦,一個個原地圍成圈坐了下來。

傳令兵奔到楊玄感的面前。一拱手:“楊將軍,大帥請你到中軍帳議事。”

楊玄感對着身邊的雄闊海說了聲:“拜託將軍了。”一撥馬頭,黑雲四蹄如電,載着楊玄感奔向中軍。

中軍在整個隊伍的中間靠前的位置,楊玄感一路上只見步軍們東一堆西一圈,還有人奔向附近的水源找水喝。他奔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中軍帥帳,只見這裡已經臨時搭起了一個帳蓬,一面高大的帥旗在獵獵的風中飄揚,帳外數百名裝備精良。頂盔貫甲的士兵在全神戒備。

楊玄感走進了帳中,發現楊素穿戴整齊,頭戴大元帥金盔,身着虎頭吞雲鎧,外罩大紅將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楊素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盒令箭。左側身後掛着一張行軍地圖,而右側站着一位手持令旗,神色冷峻的執法官。衆將已經分列左右了,而站在左首前兩個的,卻正是長孫晟和王世充,二人都換了一身突厥人的打扮。皮帽羊皮襖,在一衆頂盔貫甲的隋軍將領中,顯得不倫不類。

楊玄感微微一愣,卻聽到楊素厲聲道:“驍果軍上儀同楊玄感,爲何來遲!”

楊玄感一個激靈,連忙說道:“孩兒一接到傳令馬上就來了,沒有片刻耽誤呀。”

“楊玄感。本帥最後一次警告你,軍中無父子,你要再敢亂攀關係,軍法伺候!”楊素冷冷的聲音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楊玄感嚇得一下跪倒在地:“末將知錯。還請大帥恕罪。”

楊素冷冷地“哼”了一聲:“念你擔任全軍先鋒,路途稍遠,這回暫且饒你一次,若有再犯,二罪並罰!”

楊玄感擦了擦頭上冒出的汗水,應了聲是,退到了一邊。

楊素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對着帳中諸將微微一笑:“諸位也都看到了,長孫將軍和王將軍不遠千里,從乞伏泊那裡趕來,就是要向大家宣佈一個好消息,長孫將軍,請吧。”

長孫晟向楊素行了個禮,站出列,臉上掛着一絲得意的神情:“十五天前,我東路大軍在高僕射,史元帥的指揮下,轉戰千里,於陰山腳下的乞伏泊大破東-突厥都藍可汗所部,都藍可汗本人已經聞風喪膽,大敗而逃,整個東部草原的突厥僕從各部,以漠南突厥大頭人阿里不哥爲首,紛紛來大軍中遣使送質請降。東部突厥一戰,可謂一戰定乾坤!”

此話一出,衆將都相顧失色,突厥戰力之強,衆人都多少交過手,深有體會,雖然知道高熲乃當世帥才,史萬歲也是難得的良將,全力一擊,應能取勝,但一戰就能幾乎收伏整個東部突厥部落,還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楊素的臉上沒有任何神情的變化,微微一笑:“長孫將軍和王將軍這回跟着高僕射立下大功,可喜可賀,請代我和諸位將軍向高僕射致意,我們西路大軍也一定會打敗達頭,建立功勳的。”

長孫晟點了點頭,拱手道:“高僕射在派我二人來時,曾特意吩咐過,在楊元帥與突厥交戰的期間,我二人暫且留在軍中,楊元帥如果有什麼吩咐的事情,自當照辦。”

楊素點了點頭:“很好,長孫將軍,也虧了你前一段的情報,現在達頭可汗的一舉一動,都已經在我的掌握之中,按他們現在的行程來算,可能這一兩天就會與我軍遭遇,二位將軍對於這場戰事,有何高見?”

王世充本欲開口。忽然又想到這是在楊素的軍中,他不可能象高熲,史萬歲那樣充分聽取自己的意見,這時候自己新來乍到就貿然建言,可能會適得其反,於是收住了到嘴邊的話,默然不語。

楊素看向了右首邊第一個的周羅睺。這次周羅睺作爲整個大軍的副將從軍,楊素開口道:“周將軍。你是南陳名將,依你看,應該如何對付突厥人?”

周羅睺的眉毛微微一動,開口道:“楊元帥,末將一向身居江南,與突厥接觸極少,不敢妄言,還是先聽聽其他將軍的意見吧。”

楊素點了點頭,目光投向了站在右首第二位。一個紅面長鬚,方面大耳的大將,說道:“屈將軍,你有何高見?”

王世充一眼看過去,倒是有幾分眼熟,突然想起來此人就是身爲上儀同將軍的屈突通,自己上次處理皇甫孝諧官司的時候。曾和任長安令的他弟弟屈突蓋打過交道,這兄弟二人長得有七八分相似,難怪自己似曾相識。

屈突蓋想了想,說道:“我大軍以步兵爲主,騎兵不是太多,突厥兵勝在弓強馬快。來去如風,但若論列堂堂之陣,與我正面對抗,並非所長,所以末將以爲,還是以傳統的戰法,戰車護住兩翼。陣前遍佈拒馬鹿呰,以強弓硬弩射之。待其幾次衝鋒不成,再以騎兵反擊,可獲大勝。”

楊素又問了幾個將軍,也多是這個意見,他的臉上仍然看不出任何表情來,一言不發。

這次以車騎將軍身份跟隨大軍出征的劉全眉頭微微一皺,上前兩步道:“大帥,其實末將一直不太明白,爲何我軍要遠出塞外,在突厥的地界與之決戰?按說我大軍乃是步騎混編部隊,夾雜着戰車與輜重,依託邊關的堅城打防守反擊方是上策。”

楊素沉聲道:“劉將軍,本帥沒有記錯的話,你應該開皇二年就從軍了,想必參加過開皇三年那次突厥入寇之戰吧。”

劉全低下了頭,面有愧色:“回大帥,慚愧得緊,那次末將在蘭州總管叱列大人麾下,在臨洮遇敵,未能取勝。”

“因何而敗?”

“敵衆我寡,以三萬步軍對陣十餘萬鐵騎,並非我輩不夠勇敢。”劉全說着,突然解下了甲冑,露出上身,王世充看去,滿滿當當都是蚯蚓樣一條條的刀疤與一個個小洞樣的箭孔,讓人不忍直視。

劉全指着身前幾條最長的刀疤,道:“末將當時給砍了幾刀,醒來後才從死人堆裡爬了出來。三萬兄弟啊,聽說生還的還不到五千。”

楊素對着劉全問道:“你當年是小兵,可以不考慮爲何會輸,今天你是將軍,能說說敵衆我寡的原因嗎?今天的情況和當年有何不同?”

劉全從沒考慮過這問題,一下子瞠目結舌:“這……,大帥,末將只知服從指揮聽命行事,未曾獨當一面過,您所說的,末將實不知。”

楊素搖了搖頭:“劉全,你從軍也有近二十年了,只知上陣廝殺,衝鋒陷陣,這兵法戰策之事還是毫無長進啊。當年從西邊入寇的突厥大軍也就是你當面遇上的那十餘萬人,而我朝自大興以西,各路兵將加起來不下三十萬。

戰敗的也不止你臨洮一處,二十日內,乙弗泊,臨洮,武威,安定,天水,各處守軍均戰敗,旬月之內,喪師十餘萬,後來虧得高人用計,方纔不戰退敵。敗因就在於各地守軍被分割成孤立的據點,各自爲戰,方致以少敵多。”

劉全的表情變得很沉痛,似是不願意回憶那段痛苦的往事,聲音裡充滿了蒼涼:“大帥所言甚是,當年叱列大人正是聽到突厥入寇安定,率軍去救時纔在野外遭遇敵軍主力。”

楊素點了點頭:“正是,我大隋是步騎混合,步軍爲主,機動力上遠遠比不上突厥大軍,他們十幾萬鐵騎,來去如風,專門撿我幾千裡防線上薄弱之處打擊,所謂萬里長城萬里空,就是這意思。”

楊素的聲音在大帳中迴盪着,王世充和衆將一樣,豎着耳朵仔細地聽:“若我軍其他據點的守軍聞訊支援,一旦離開堅固設防的城池,就會遭遇劉全當年的結果,被敵大批主力騎兵圍攻。

缺乏戰車與騎兵的步軍在野外被胡騎來回衝殺,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了。這就是當年我朝損失慘重的根本原因。”

楊素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劉全身上:“劉全,你還想堅持當年的守城打法,把歷史再重演一次嗎?”

劉全早已經滿臉是汗,低聲道:“末將慚愧。”一拱手,他退回了原來的位置。

楊素環顧了帳內,沉聲道:“破突厥之策,當效法漢破匈奴之法。剛纔劉全所說的據城力戰是下策,還有上中二策可選。”

衆將不約而同地拱手行了個軍禮。連甲片晃動的聲音都出奇地一致:“願聞大帥高見。”王世充的心裡也是這樣想的,這次在東線還是靠了傳統的戰車結陣戰法,誘敵來攻,但看起來楊素要選的是主動出擊的打法,他一下子想聽聽這位當世名將的選擇。

楊素虎目圓睜,眸子裡神光大盛,從衆將的臉上一一掃過:“中策乃效法漢車騎大將軍衛青,以步騎混編部隊正面迎敵,弓弩手在前。長槍手居中,戰車列於陣前防止敵騎兵突擊,騎兵爲輔,列於陣中,用作決戰時反衝擊以及追擊逃敵。”

衆將面露喜色,顯然這種打法非常合大家的胃口。王世充有些失望,這和剛纔屈突通的選擇是完全一樣的。了無新意。

楊素繼續說道:“至於這上策,則是學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精選驃騎,一人雙馬,輕裝迂迴,直搗敵軍巢穴。毀其營地,殺其老弱,斷其給養,並在其必經之路的水源中下毒,待其主力回師來救時,以逸待勞,可獲全勝。”

衆將聞之皆面有難色。一共就三萬多戰馬,還要一人雙騎,這一萬多騎兵要是路上沒有嚮導,碰上了突厥的主力,只怕是有去無回。

但既然楊素說到這是上策,無人敢直接出言否定。

楊素的目光最後落在了王世充的臉上,定住不動,寒光一閃而沒。

王世充沒有一點開口的意思,還是低下了頭。楊素的眼神中掠過了一絲失望,開口問道:“諸公可有高見?都可暢所欲言。今天乃是軍議,想到什麼都可以說。”

楊玄感咬了咬牙,他明白剛纔的意思,但自己實在沒有指揮全騎兵部隊萬里奔襲的經歷,古代兵書上那些名將們輝煌的背後是無數失敗者的白骨。

但他又想到了霍去病,出征前楊素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話一直在他耳邊迴盪,他一下子熱血沸騰起來,於是挺身出列,朗聲道:“末將願選上策,親率精騎突襲敵巢。”

衆將一看是他,讚賞,不屑,惋惜的表情俱有之。

楊素一點也不意外,沉聲問道:“你知道達頭可汗的巢穴在哪裡嗎?”

楊玄感一下愣住了,想了想,道:“這需要偵騎斥候的打探,那達頭可汗雖是出自西突厥,不遠萬里而來,但總會有屯糧之所吧。”

楊素嘆了口氣,搖搖頭,對着楊玄感輕輕擺了擺手:“你且退下!年輕人有血氣之勇是好事,但兵兇戰危,這不是你一個人生死的事。

沒有可靠的情報,不作周密的計劃,甚至沒有行軍的嚮導與路線,一旦有個閃失,不但這萬餘健兒片甲不還,失去了騎兵掩護的十幾萬大軍也只能被動挨打,豈可兒戲?”

楊玄感心中慚愧萬分,自己只憑一時熱血上衝便出來請纓,確實沒有起碼的情報和計劃,楊素這番話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也讓他清醒了許多,於是拱手而退。

楊素繼續問道:“諸公還有何高見?儘可明言。”

衆將有了楊玄感的先例,皆閉口不言。

楊素嘆了口氣,道:“那今日議事先到此爲止,大家回去後這一兩天想想破敵良策,還請各位要隨時作好與敵遭遇的準備,到時候需仰仗諸公的努力。”

王世充跟着衆將一起拱手道:“諾!”

走出大帳之後,王世充和長孫晟走到了一處無人的高地,長孫晟長嘆一聲:“行滿,看起來越國公沒把我們當自已人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你我一直跟隨着高僕射,越國公現在和高僕射又是這關係,不對我們心生防範才叫奇怪,長孫將軍,你是不是不看好此戰的前景?”

長孫晟搖了搖頭:“不,以越國公的能力,正面打敗達頭可汗,不成問題,但我覺得不太可能象高僕射那樣,一戰而定西突厥,如果不能在此戰中擊斃或者俘虜達頭可汗,他只要跑了,還會再回來的,西域富庶,只要達頭可汗跑回去,很快就會拉起一支大軍的。”

這時遠處似有奔雷之聲。長孫晟與王世充停止了交談,看着前方,透過漫天的沙塵,隱隱能見一條黑氣從天邊緩緩地向這裡移來。長孫晟臉色一變,跳下馬來,伏耳於地。

王世充等其起身後,急切地問道:“怎樣?”

第六百五十六章 皮鞭,蠟燭與虐-待狂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山谷廢營(39更)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頡利即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二千二百一十八章 常達被擒(十更)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請赴宴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戰意高下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孟讓的嘲諷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陰雄變諫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箭折強敵第九百零四章 封倫的引誘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六十三章 重歸商途第一千零四章 戰場搶功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激將大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儲之爭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河北雙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九百九十章 戰前廟算(二)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封郎的性福人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控制部曲的奧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揭不開鍋了第三百九十章 造龍船的巧匠第二千四百零三章 河北軍馬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蟻附攻城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勾引與誘惑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斛斯政夜奔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知易行難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宗教的本質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宋兵大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可汗折腰(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酸梅湯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素立威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封郎大戰蕭美娘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蕭皇后的定心丸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霸王衝陣(45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授權第二千三百二十七章 結親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萬歲將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義公主(二)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激將之法(3更)第二千五百九十八章 城頭論兵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宮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戰前巫祝(74更)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奶烤乳豬第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蕭銑的如意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 斬將立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武九姓第二千零四十章 李密的判斷第七百零一章 經營之道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平行追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二千四百七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七百五十章 突厥三匹狼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寧有種乎?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九百八十七章 強渡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玄感結親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強渡薩水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收服猛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平壤大逃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古剎釋俘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慟哭三軍俱縞素第六百四十章 周家的試探(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圍三缺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遼河京觀(43更)第四百零八章 逼問東宮(一)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海賊登陸第八百三十三章 張定和的逆襲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突厥智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四百三十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四十五章 搶佔始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曹操?第九百九十一章 前敵指揮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廟算天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貓鬼疑雲(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蘇孝慈的拜託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恐嚇信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草根與世家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反守爲攻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放歸內鬼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勸降秦叔寶(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書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兩害相衡取其輕第二千二百三十章 大宴全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接應(38章)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衆意難違第二千二百七十六章 崔氏子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
第六百五十六章 皮鞭,蠟燭與虐-待狂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山谷廢營(39更)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頡利即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二千二百一十八章 常達被擒(十更)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請赴宴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戰意高下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孟讓的嘲諷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陰雄變諫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箭折強敵第九百零四章 封倫的引誘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六十三章 重歸商途第一千零四章 戰場搶功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激將大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儲之爭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河北雙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九百九十章 戰前廟算(二)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封郎的性福人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控制部曲的奧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揭不開鍋了第三百九十章 造龍船的巧匠第二千四百零三章 河北軍馬第八百三十章 魏徵入城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蟻附攻城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勾引與誘惑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斛斯政夜奔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知易行難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宗教的本質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宋兵大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可汗折腰(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酸梅湯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素立威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封郎大戰蕭美娘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蕭皇后的定心丸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霸王衝陣(45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授權第二千三百二十七章 結親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萬歲將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義公主(二)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激將之法(3更)第二千五百九十八章 城頭論兵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宮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戰前巫祝(74更)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奶烤乳豬第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蕭銑的如意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 斬將立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武九姓第二千零四十章 李密的判斷第七百零一章 經營之道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平行追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二千四百七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七百五十章 突厥三匹狼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寧有種乎?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九百八十七章 強渡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玄感結親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強渡薩水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收服猛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紅拂夜奔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平壤大逃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古剎釋俘第二千三百五十五章 慟哭三軍俱縞素第六百四十章 周家的試探(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圍三缺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遼河京觀(43更)第四百零八章 逼問東宮(一)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海賊登陸第八百三十三章 張定和的逆襲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突厥智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四百三十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四十五章 搶佔始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曹操?第九百九十一章 前敵指揮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廟算天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貓鬼疑雲(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蘇孝慈的拜託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恐嚇信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草根與世家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反守爲攻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放歸內鬼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勸降秦叔寶(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書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兩害相衡取其輕第二千二百三十章 大宴全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接應(38章)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衆意難違第二千二百七十六章 崔氏子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