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維民所止

直到中午,方運都沒有下筆。

此次詩詞的題材要求很普通,除了幾乎必考的“邊塞類”,還有“鄉景”“勤學”和“送別”共四類,同時規定了六韻。

吃過午飯,方運纔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寫畫畫,最後終於決定寫一首鄉景類,並以包刀爲韻,寫下《憶鄉》。

“河邊伴青草……”

寫完《憶鄉》,方運把詩詞放好,在厚厚的試卷中一張一張翻,五頁之後,拿出經義題目。

方運仔細一看“維民所止”四字,臉上浮現一抹笑意,然後心中思索。

這“維民所止”若是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出自《詩經?玄鳥》,整句爲“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是說商朝國土遼闊,人民安居樂業。

這四個字讓方運想起華夏古國的典故。

滿清之時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爲維護皇權,大興文字獄,凡是稍加影射滿清,就抄家問斬,共有近兩百起大案,僅乾隆年間就發生了一百三十起。這些文字獄中,真有反心之人不足一成,九成乃是冤案。

雍正年間,舉人汪景祺曾撰文稱年號帶“正”的皇帝都不得善終,詛咒雍正和康熙,又與年羹堯勾結,結果被處死。

汪景祺若因反清而恨康熙雍正,乃是堂堂正正的義士,但汪景祺純粹是泄私憤,哪怕在開明的後世也屬於誹謗。但之後的“維民所止案”則是冤案。

汪景祺死後數年,江西學政查嗣庭出的經義試題中含“正”與“止”,犯了雍正的忌諱被嚴查,後被抄家問斬。

後人爲譏諷雍正,便借《詩經》的“維民所止”爲經義題,因爲“雍正”二字去掉頭,就是“維”和“止”。

方運想起清朝殘酷的文字獄。又想到今日的聖元大陸,兩個時代簡直是兩個極端。聖元大陸原本言論開放,但現在很多話已經不是言,而是罵,說話之人以傷人爲目的,更有人暗中串聯污衊。

方運早就知道,慶國武國人一直在散佈有關自己的謠言,但一直不理解那些人爲什麼造謠,直到聽李文鷹說過一句話才明白。

“草觀秀木,不見根深蒂固。恨其奪日月之光。蟲鼠望象,不見四季奔忙,以爲其爭吞污物而巨。”

方運突然一笑,想起慶國有一個“烏雲文會”,意在“污方運”,若不是親耳聽到宗午德說,甚至見過他們寫的污衊之辭,根本不相信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卑劣之人。

方運輕輕搖頭,把所有雜念拋在腦後。專心解題。

“維民所止表面之意是人族居住之所,內在之意是人民安居樂業,但《詩經》原文前後兩句卻涉及商朝疆域。這篇經義若要得上等,必然要明白出題半聖真正的用意。僅僅這一步,就足以把秀才分出高下。”

“維民所止其意,若取下,則是人民安居;若取中。則是人族疆域永固,不爲妖蠻侵略;若取上,則是人之所及皆爲我人族疆域!先解其意。後破其題!”

破題之法有六,明破、暗破、順破、逆破、正破和反破。也分爲破意、破句或破字。

方運想了想,決定暗破其意,緩緩在草稿上寫下破題之言。

“天命在人,然天無盡也!”

此句中以人代民,以天代止,是典型的暗破,而其中的“無盡”把“維民所止”前後兩句的疆域都包容進去,但又沒有跑題,因爲破題的中心是“天命在人”。

天命在人是說人乃天地間最優秀的生靈,那麼人民自然應該安居樂業,而天地無盡,所以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安居。

大儒能感應禍福,至誠之心可以前知,而寫完此句,方運只覺心中大定,彷彿冥冥中契合了一種聖道,心神、文膽、文宮等高度的統一,全身的力量在這一刻全被調動,才氣快速燃燒,文膽的力量不斷在文宮內震盪。

方運看到,自己的文宮中竟然有無數金色大字飛舞,瞬間組成一篇衆聖經典又瞬間消失,然後又組成新的聖文,不過眨眼間,所有衆聖經典都在文宮中閃過。

那些所讀過的書籍化爲無形的力量,讓方運的神念在這一刻變得無比強大。

破題之後就是接題。

方運繼續書寫接題,進一步解釋自己的破題。

“夫天命者,以智論序,人爲其上……”

方運先解釋人爲什麼得天命,然後再深入討論怎樣才能算安居樂業。

方運先以自身爲例,與楊玉環相依爲命,貧寒心安,但有柳子誠出現,居所不安。然而等自己走出濟縣,到大源府直面柳子誠,居所反而安定。

接着,方運又以孔子下四海上妖界爲例,並進一步闡述自己經義的核心論點,認爲既然人族天命在身,那就應該開疆擴土,以“無盡之天”保護“有盡之住所”,利用最徹底的方式讓人族安居樂業。

然後又引用孔子的名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來把“安居樂業”和“無盡之天”統一起來。

這是經義,關注的是宏觀大局,到此爲止即可。若是寫策論,方運就必須要細細寫明人族如何在保護聖元大陸的同時,派遣優秀人才去征服古地等等。

暢快地寫完草稿,方運才發現一身是汗,衣服都溼透了,所有的汗水正緩緩地被龍珠的力量排開,但龍珠排水的速度極慢,那汗水如水銀般沉重。

方運低頭看了看衣衫,心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心之所盡,汗水成汞,每一滴汗水都蘊含着讀書所得,那是精神和智慧的力量。

方運用筆蘸了蘸墨汁,正要改稿,卻發現身體虛弱無力,心中訝異,神入文宮,才發現自己的才氣和文膽的力量幾乎耗盡。

方運大喜,文章若能消耗自身的才氣和文膽,那就是典型的“近聖道”,普通的文章絕對不能讓人消耗半分力量。

“幸好我得五次才氣灌頂,又有文膽代替才氣,若是普通秀才寫完這樣的經義,至少大病三天,但三天之後則才氣滿溢,身體更壯。若是童生寫出這種文章,最少會躺半年。在孔子之前的讀書人體弱多病,被笑稱手無縛雞之力,就是因爲全身的力量用在讀書和寫書上,沒有才氣彌補。”

方運不再看草稿,而是大量喝水,吃了一些乾糧後上牀便睡。

在科舉中寫文和平時練習完全不同,因爲科舉和聖道息息相關。

平時練習只是學習聖道,科舉則是觸摸聖道!

科舉的試卷,都是思想與聖道交匯的產物。

請聖言或詩詞還好,而經義和策論的每一個字都要耗費更多的精力,這次又耗費了才氣和文膽,方運一直睡到第二天早八點才清醒,足足睡了六個時辰。

一覺醒來,方運吃完飯重新看自己的經義文章,發現竟然改無可改,這篇草稿完全可以當正式的文章。方運心中疑惑,於是仔細回憶,愕然發現一個問題。

《憶鄉》詩成於午後,用便宜的軍中時間算,是下午三點左右,自己又思索了兩刻鐘,這《維民所止》不過千餘字,按理說最多寫到下午五點半就可寫完。可在記憶中,寫完經義的時候天色已經黑透,至少是晚七點半。

“中間那一個時辰去哪兒了?”

方運仔細回憶,恍然大悟,自己寫完破題後,文宮中浮現所讀的所有衆聖經典,自己感覺不過一瞬間的事,但實際過了整整一個時辰。

“真是奇妙。孔子曾經發奮讀書,不知不覺發現自己老了,以前覺得只是一種比喻,可現在才明白,當年孔聖恐怕沉浸在聖道之中,甚至連時光都可能發生變化。”

方運又搖搖頭,總覺得孔子在封聖前做不到那種程度。

方運沒有大意,反覆默讀自己的《維民所止》經義卷,逐字逐句推敲,發現真的改無可改,臉上浮現淡淡的微笑,隱約明白了那瞬間過去的一個時辰是什麼道理。

“這篇經義若論層次,和秀才試的那篇《非禮之禮》應該相仿。不過《非禮之禮》中蘊含了這個時代不應該有的道理,所以引發異象。而這篇《維民所止》中的道理,衆聖經典中已經出現,所以價值不如《非禮之禮》,故而沒有引發異象。”

方運心中欣慰,寫完此文,自己的經義水平更進一步,說明這些天的努力沒有白費。尤其是聖墟的磨礪,若是沒有與十國舉子交流,若是沒有聖墟和妖族門庭的經歷,不可能有如此深的感悟。

方運心情舒暢,並沒有直接去看後面的策論試題,而是去修改自己的詩。

正改着,就見幾個差役匆匆路過,不多時,差役擡着一個昏迷的秀才向外跑。

考場處處有嘆息。

方運卻是見怪不怪,秀才試的時候差不多是十多人出現狀況,這舉人試才過一天,就差不多有七八人出事。

而之後的進士試堪稱水深火熱,因爲進士試不僅考言,還考行,十分複雜,不是答完試卷就結束。

科舉乃是思想與聖道的碰撞交鳴,稍有不慎就可能心神受擾。

還有兩天的時間,方運決定用一上午來修改詩詞,最後的一天半用來寫策論。

上午很快過去,方運見到二十餘年輕的秀才主動離開。

第2876章 至高體第337章 策論雙問第913章 欠一個道歉第504章 詩狂第2408章 總督府的宴請第2746章 再入學海?第3077章 聖道文戰第1678章 當誅第1051章 剎那文心第1098章 蓮成八瓣第2933章 聖道文玉第1398章 文會傳統第1289章 寧安商會第115章 上書山!第819章 熟悉與陌生第845章 聖前甲等?第884章 拜考霸第2272章 大營鎮古屍第2522章 鎮封景國!第417章 定魁首第3155章 遠古遺留第346章 不與人賭第1475章 抵達珠城第264章 大雪壓青松第2291章 山谷碑林第2505章 吏員考試第2316章 近戰大儒第216章 毒爪第3187章 虛空鯨第1223章 別鬧……第2338章 巨獸現世第373章 恍如一夢第1700章 五成勝算第859章 倔老頭第1247章 王者妖體,兵家聖地!第1855章 大笑話第3259章 誤導第1551章 神兵天降第2639章 訪聖地第1593章 愚人笑智者第1615章 朝堂爭執第章1166章 大殿佈局第1184章 鎮海紫竹第2637章 四寶齊聚第552章 噩耗傳來第870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1035章 官居二品第1790章 保密條例第1841章 冰宮山第1160章 五個瓷瓶第339章 借貝第1335章 雷家論龍門第946章 大對撞!第256章 第六長廊之約第3005章 爲何因君泣?第2777章 血口噴人第2383章 白衣來訪第1935章 三海龍皇第3184章 拜祖???第1320章 作死碑文第1171 章 不談情誼!第1363章 第八龍門第676章 雷音傳義第六十九章 大儒污文第2228章 半聖故居第1980章 破嶽復原第1075章 文心魚交易第五十二章 母子送房第519章 霧開第3212章 暗界第1212章 得金第2261章 古屍橫行第623章 文榜墨客 第2689章 巨鯨衝車第1741章 天下師第229章 筆老第2107章 不斷尋覓第681章 陪葬品第1474章 方運反擊第五十六章 請聖選第1780章 十寒之亂第3264章 十方沉淪,衆生寂滅第818章 暴躁的龍馬第514章 龍息石刻第2037章 文曲隨身第2047章 《一贈柳山慈烏啼》第2237章 誅皇第1766章 文會落幕第2487章 懼內第2152章 神秘大妖王第364章 口含天言第1558章 血芒軍抵達第2054章 柳山丁憂第七十六章 詩魂第861章 三地相爭!第3216章 火燒聖祖化身第954章 人情律法第5178章 《學而》新解第1840章 爭入冰宮第1623章 虛聖臨江
第2876章 至高體第337章 策論雙問第913章 欠一個道歉第504章 詩狂第2408章 總督府的宴請第2746章 再入學海?第3077章 聖道文戰第1678章 當誅第1051章 剎那文心第1098章 蓮成八瓣第2933章 聖道文玉第1398章 文會傳統第1289章 寧安商會第115章 上書山!第819章 熟悉與陌生第845章 聖前甲等?第884章 拜考霸第2272章 大營鎮古屍第2522章 鎮封景國!第417章 定魁首第3155章 遠古遺留第346章 不與人賭第1475章 抵達珠城第264章 大雪壓青松第2291章 山谷碑林第2505章 吏員考試第2316章 近戰大儒第216章 毒爪第3187章 虛空鯨第1223章 別鬧……第2338章 巨獸現世第373章 恍如一夢第1700章 五成勝算第859章 倔老頭第1247章 王者妖體,兵家聖地!第1855章 大笑話第3259章 誤導第1551章 神兵天降第2639章 訪聖地第1593章 愚人笑智者第1615章 朝堂爭執第章1166章 大殿佈局第1184章 鎮海紫竹第2637章 四寶齊聚第552章 噩耗傳來第870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1035章 官居二品第1790章 保密條例第1841章 冰宮山第1160章 五個瓷瓶第339章 借貝第1335章 雷家論龍門第946章 大對撞!第256章 第六長廊之約第3005章 爲何因君泣?第2777章 血口噴人第2383章 白衣來訪第1935章 三海龍皇第3184章 拜祖???第1320章 作死碑文第1171 章 不談情誼!第1363章 第八龍門第676章 雷音傳義第六十九章 大儒污文第2228章 半聖故居第1980章 破嶽復原第1075章 文心魚交易第五十二章 母子送房第519章 霧開第3212章 暗界第1212章 得金第2261章 古屍橫行第623章 文榜墨客 第2689章 巨鯨衝車第1741章 天下師第229章 筆老第2107章 不斷尋覓第681章 陪葬品第1474章 方運反擊第五十六章 請聖選第1780章 十寒之亂第3264章 十方沉淪,衆生寂滅第818章 暴躁的龍馬第514章 龍息石刻第2037章 文曲隨身第2047章 《一贈柳山慈烏啼》第2237章 誅皇第1766章 文會落幕第2487章 懼內第2152章 神秘大妖王第364章 口含天言第1558章 血芒軍抵達第2054章 柳山丁憂第七十六章 詩魂第861章 三地相爭!第3216章 火燒聖祖化身第954章 人情律法第5178章 《學而》新解第1840章 爭入冰宮第1623章 虛聖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