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三知三行

若在聖元大陸,方運不會隱瞞,但這裡是葬聖谷,危機四伏,若是說出自己主攻《論語》,在使用聖言大術的時候,那些妖蠻必然會格外防備。

小心駛得萬年船。

但是,衣知世卻微笑道:“方鎮國氣息若隱若現,時凝時散,立於皇者靈骸之上卻如身在絕頂,當是聖人之道,治《論語》有成。”

“哦?”一衆大儒更加吃驚。

隱成仁,現成義,若隱若現便有中庸之意;凝是修己,散是安人,時凝時散便可以修己安人,都是大儒目前所能做到的極致。

《論語》乃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書籍,即便都說《易經》是衆經之首,可在許多人眼中,《論語》纔是儒家的衆經之首,因爲其中實實在在記載瞭如何成就聖道的途徑,遠比其餘各經更加寶貴。

但衆人驚訝的是,沒想到方運竟然直接治《論語》,這在人族非常少見。

一般來說,先主攻一部半聖經典,再主攻一部亞聖經書,最後纔會上溯到與孔子有關的經書,因爲用時極久,基本上只有高齡大儒纔會主治《論語》。

《論語》源自孔聖,而且這本書的真本有莫大的威能,年輕的讀書人直接專攻非常危險。

即便是號稱經學大家的衣知世,也是按照半聖之作、亞聖之作最後孔聖之作的順序治經。

現在,方運不僅治《論語》,而且明顯頗有成果,被衣知世肯定,這讓衆位大儒頗爲驚異。

宗文雄看着方運,仔細感應方運的氣息與力量,心裡越發不是滋味,方運詩詞好也就罷了,還展現出絕強的戰鬥實力,現在倒好,連經學的境界都如此高,幾乎找不出弱點。

席巒大喜,道:“方虛聖隱瞞得好深!之前方虛聖的文采與武功是有目共睹,唯一的短板便是經學,所有人都以爲方虛聖治經有成是二三十年後的事了,沒想到現在便有所成就,實乃可喜可賀!”

一旁的李正罡微笑道:“其實發覺方虛聖進入三境時,我就擔心,現在方虛聖既然治《論語》有成,自然不怕境界不穩。即便出現瑕疵,也可口誦《論語》壓制。”

衣知世深深地看了方運一眼,緩緩道:“何止是治經有成,方虛聖怕是已經開始爲一家之注作疏,甚至可能直接爲《論語》作注,而且頗有成就。”

“什麼?”

所有人驚駭不已,即便是星妖蠻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解釋衆聖經典原本,爲注。

如左丘明爲《春秋》作注,成書是《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解釋一家之注的書,便是疏。

比如解釋《左傳》的書便稱爲疏,如《春秋左傳正義》等。

衆人本以爲方運只是研究《論語》及其相關的註疏有成,根本沒想到方運已經開始動筆,就算動筆,也覺得方運最多是作疏,可聽衣知世的意思,方運有可能直接給《論語》作注。

爲《論語》作注的本質,就是解釋孔聖的言行,是自成一家之言!是踐行儒家聖道!

不要說那些普通大儒,就算是歷代經學大師,就算是衆聖,也不敢在二十出頭的時候這麼做!

不是能力的問題,不是天賦問題,而是積累不足。

無論是學問積累,人生經驗積累,還是眼界的積累,都是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來,即便是周文王或孔聖,那也是到晚年獲得足夠的積累後,才能一鳴驚人,從而封聖。

方運憑什麼?

宗文雄神色僵硬,緩緩道:“《中庸》中,子思子有三知三行之說。首知爲‘生而知之’,次知爲‘學而知之’,末知爲‘困而知之’。三行便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和‘勉強而行之’。孔聖自己說過自己達不到生而知之的境界,也不過是學而知之罷了。看來,方虛聖怕是生而知之了。”

一衆大儒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駁。

三知三行便是儒家評價人的體系之一。

生而知之乃是理想狀態,是先天之聖,生下來什麼都知道。但是,這種人從來不曾出現,孔子之所以說這是最高的層次,是爲了激勵學生,避免學生自滿。

學而知之,便是孔聖對自己的評價,通過主動不懈的努力而學有所成,成就智慧,主動是學而知之的核心。

最後便是“困而知之”,遇到切身的困難,或者發現自己不足,不得不去學習,最後才知道,這便是較差的。

三行之中,安而行之,是爲心安去做,引申之意便是順從本心,不假於外物,自己主動去做,去踐行。

利而行之,便是因爲外在的誘惑諸如名利而去做,比安而行之稍差,但仍有主動的意圖。

勉強而行之,是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纔去做,幾乎是被迫的,主動意志極少。

但是,《中庸》做出論斷,無論是生而知之、學而知之還是困而知之,只要達到了“知”的境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無論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還是勉強而行之,只要做到了,本質上也都是一樣的。

《中庸》中,三知三行原本僅僅是指去學習收穫和踐行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等“五道”,與智、仁和勇等“三德”,但可以引申爲學習一切踐行一切,通曉一切完成一切。

三知源自孔子,孔子原本是說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學之”,困而學之是遇到困難再去學習,在孔子看來,即便學不會,只要學習了,都可以接受,只比他稍差而已。

子思子提完三知三行便結束,而孔子在“困而學之”後,還說過,若是“困而不學”,那便是最下等的人,這是孔聖少有的貶低之言。

孔聖對君子和小人、對大人和小人、對士和民等分高下,那是他嚴格根據“禮”來區分,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但在說困而不學之人,他的語氣明顯充滿了個人感情色彩,批判這種行爲。

衆位大儒之所以沉默,是因爲在宗文雄說方運是生而知之後,都感覺自己像是困而不學之人,差距實在太大了。

片刻後,宗文雄忍不住問:“方虛聖,您的註疏到底到了哪一步?何時成書?”

其餘大儒都不想方運暴露實力,可都期盼着方運說出來。

“差一步就到神賜山海了。”方運微笑着轉移話題。

第541章 難題第1412章 進入無窮戰殿第1396章 萇弘院第3017章 王宅第2293章 對立第1883章 極寒之氣第2882章 貪墨真血第1311章 二次表決第1365章 最終龍門第2909章 恩怨了結第3246章 十甲祖屍第1379章 奪席文會第182章 秋音殺蟬第1415章 沙石滅妖第1854 扼殺希望第2710章 百皇出擊!第八十一章 強橫妖龜第796章 寒風不度玉門關第1180章 噬龍藤第2749章 再釣文心第3088章 真書山第3230章 打擊者,方運第2334章 再回血墓陵園第1875章 鎮罪文臺第1991章 誅逆!第1722章 中秋拜月第2470章 一府白地,萬家請願第1912章 相互妥協第2514章 蠢事第2149章 石胎血卵第218章 獨留病牀第2787章 《始皇頌》第2759章 都城重重第2744章 賭寶結束第2091章 方運的茫然第190章 千里血虹第2288章 酒中詩第2302章 萬兇山,百棺島第1450章 五射第2548章 聖道法冠!第1379章 奪席文會第1764章 兩殿來人第2981章 帝子們第1587章 楚王必須死!第1116章 地圖爭端第2799章 一坨廢品第2642章 鍛天理!第490章 回京第2502章 禮相閣第784章 墨家之守第2603章 活該第1678章 當誅第269章 奇異寒意第2066章 杏壇之主第1804章 擠兌人第780章 《大將西征行》第1422章 畢參之戰第207章 兇君第1735章 因爲……第2672章 尾角城第2245章 井立霄第3255章 第三輪第821章 萬碑共鳴第1020章 聖,方運第2145章 文鷹回返第1061章 進入颱風眼!第1523章 妖蠻巨石第2987章 教化水族第1305章 打一頓就好了第2035章 《江城子*三送蠻皇》第955章 連連質問第11星73章 文星龍爵敕令第1278章 盡取東方!第1906章 雷誅鎮海第490章 回京第1273章 汝,舉世無敵第3027章 半城第2717章 先聲奪人第1067章 不留遺憾第三十一章 一報還一報第1360章 高人第1343章 兩步第1010章 下一個!第四十五章 六駕龍馬第2569章 再度議和第734章 暗中籌備第1938章 龍降化鰻第2783章 禍起蕭牆第十章 甲等!第1919章 刮地三尺第842章 勁敵第454章 花君老人第560章 虛聖園第1318章 磨礪劍壁第1547章 巨石如雨第2903章 屠人令!第487章 虛龍紋第3222章 全部坑光第1853章 無功而返第725章 方愛卿甚好
第541章 難題第1412章 進入無窮戰殿第1396章 萇弘院第3017章 王宅第2293章 對立第1883章 極寒之氣第2882章 貪墨真血第1311章 二次表決第1365章 最終龍門第2909章 恩怨了結第3246章 十甲祖屍第1379章 奪席文會第182章 秋音殺蟬第1415章 沙石滅妖第1854 扼殺希望第2710章 百皇出擊!第八十一章 強橫妖龜第796章 寒風不度玉門關第1180章 噬龍藤第2749章 再釣文心第3088章 真書山第3230章 打擊者,方運第2334章 再回血墓陵園第1875章 鎮罪文臺第1991章 誅逆!第1722章 中秋拜月第2470章 一府白地,萬家請願第1912章 相互妥協第2514章 蠢事第2149章 石胎血卵第218章 獨留病牀第2787章 《始皇頌》第2759章 都城重重第2744章 賭寶結束第2091章 方運的茫然第190章 千里血虹第2288章 酒中詩第2302章 萬兇山,百棺島第1450章 五射第2548章 聖道法冠!第1379章 奪席文會第1764章 兩殿來人第2981章 帝子們第1587章 楚王必須死!第1116章 地圖爭端第2799章 一坨廢品第2642章 鍛天理!第490章 回京第2502章 禮相閣第784章 墨家之守第2603章 活該第1678章 當誅第269章 奇異寒意第2066章 杏壇之主第1804章 擠兌人第780章 《大將西征行》第1422章 畢參之戰第207章 兇君第1735章 因爲……第2672章 尾角城第2245章 井立霄第3255章 第三輪第821章 萬碑共鳴第1020章 聖,方運第2145章 文鷹回返第1061章 進入颱風眼!第1523章 妖蠻巨石第2987章 教化水族第1305章 打一頓就好了第2035章 《江城子*三送蠻皇》第955章 連連質問第11星73章 文星龍爵敕令第1278章 盡取東方!第1906章 雷誅鎮海第490章 回京第1273章 汝,舉世無敵第3027章 半城第2717章 先聲奪人第1067章 不留遺憾第三十一章 一報還一報第1360章 高人第1343章 兩步第1010章 下一個!第四十五章 六駕龍馬第2569章 再度議和第734章 暗中籌備第1938章 龍降化鰻第2783章 禍起蕭牆第十章 甲等!第1919章 刮地三尺第842章 勁敵第454章 花君老人第560章 虛聖園第1318章 磨礪劍壁第1547章 巨石如雨第2903章 屠人令!第487章 虛龍紋第3222章 全部坑光第1853章 無功而返第725章 方愛卿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