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六章 自己的水軍

秦逍當然知道遼東水師的慘敗是太湖王令狐玄一手設計。

控制榆關之後,顧白衣就提醒過秦逍,北境十八坊一定會利用海上商道繼續採購貨物,事實也確實如此,遼東商賈一度以爲可以從海上運輸貨物,但終究是被太湖王的人截擊。

此前秦逍就已經從顧白衣的口中知道,要徹底斬斷遼東軍在海上的商道,最大的障礙就是遼東水軍,所以必須先要解決這支海上利刃。

他雖然知道太湖王那邊已經做了謀劃,卻想不到做的如此乾脆利落。

不過這事兒他當然不好直接和手下這幾人說,畢竟太湖軍雖然實力極強,但終究只是民間的漁民,而遼東水師是正兒八經的大唐水軍,民間漁民襲擊大唐水軍,在遼東軍還沒有被朝廷冠上叛軍的帽子之前,那麼太湖軍反倒是襲擊官兵的叛軍了。

自己是龍銳軍主將,卻私下與襲擊官軍的海寇有交集,那是能做不能說的。

在場幾人中,宇文承朝心裡其實已經猜到幾分,但自然也不會說破,立刻道:“將軍,這倒是個好法子。黑山匪也曾嘯聚一方,與官軍交戰多年,但最終卻還是受朝廷招安,如今有了朝廷的編制,成爲了正兒八經的帝國官兵。有了前面的經驗,咱們當然可以尋求招安這股海寇。”

“招安?”宋士廉眉頭舒展開,笑道:“這倒是一石二鳥的好辦法。”頓了一下,道:“不過該如何與他們取得聯絡?將軍,如果當真能與他們取得聯繫,下官主動請纓,願意前往遊說他們歸順朝廷。”

三人都是看向他,倒是有些意外。

不過秦逍三人都是精明之輩,立時就明白宋士廉的心意。

宋士廉出身本就是官紳子弟,在京都爲官多年,不但熟悉官場的人情世故,對於朝野局勢也肯定比一般人敏感得多。

秦逍這次去往京都之前,大理寺以少卿關衝爲首的衆多官員從京都逃亡到東北,如此大事,當然是非同小可,畢竟如果不是京都出現天大的事情,也不可能有衆多官員捨棄前程狼狽逃難。

關衝等人抵達東北之後,秦逍自然是妥善安置,而宋士廉和雲祿等被派到東北辦差的官員,當然也會向關衝等人仔細詢問京都的情況。

京都風雲變幻,血流成河,朝中官員風聲鶴唳,這些狀況宋士廉等人當然已經瞭解清楚。

大理寺遭受大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秦逍曾在大理寺待過,領着大理寺與刑部針鋒相對。

京都掀起大案,刑部盧俊忠公報私仇,欲圖對大理寺大開殺戒,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宋士廉很清楚,在京官員,但凡與秦逍有關係,定然會被刑部盯住,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秦逍在京都其實真正交往的官員不算太多,而宋士廉便是其中之一。

因爲衛璧一案,秦逍不但救了衛夫人宋慧的性命,而且親手斬殺了元兇衛璧,宋士廉感念於秦逍的恩德,自然與秦逍有了來往,雖然兩人在京都的交往談不上有多深,但在刑部的眼裡,宋士廉肯定是與秦逍有交情的眼中釘。

宋士廉也幸好在京都掀起大案之時來到東北辦差,躲過一劫,如果當時身在京都,幾乎可以斷定必會大難臨頭。

如今衆多官員跑到東北避難,宋士廉和雲祿等人也遲遲沒有返回京都的打算,意思自然很清楚,這時候肯定是不想回京都自投羅網。

不過宋士廉雖然與秦逍有交情,但算不上是秦逍的嫡系,如果沒有理由硬留在東北,多少還是有些尷尬。

此刻主動提出願意親自去勸說海寇歸順,自然是想以此來向秦逍表達忠心,也是想爲秦逍立下功勞,如果這事兒真的辦成,宋士廉立有大功,留在東北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秦逍明白宋士廉的心意,心知宋士廉這樣的官場故員,最擅長的就是明哲保身,能夠比一般人更容易看準情勢,做出最好的選擇。

不過話說回來,宋士廉主動請纓,還真是正中秦逍的下懷。

自從知道遼東水軍的存在之後,秦逍便意識到,東北四郡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如果無法擁有一支控制海域的水上力量,對龍銳軍來說始終是存有致命的弱點。

遼東軍當初控有四郡,實力雄厚,即使如此,卻也保留着東海水師這支力量,由此亦可見,擁有一支水上力量是必不可少。

當初江南之亂,太湖王的水軍幫助秦逍扭轉了局勢,擊潰王母叛軍,保障了江南的穩定,如今又主動幫助龍銳軍控制了海上力量,秦逍知道這一切與顧白衣肯定是有關係,而太湖軍在實際上也成爲了龍銳軍最可靠的盟友。

不過太湖王終究只是民間力量,沒有任何官銜在身,所以這兩次在海上的動作,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打出旗號來。

秦逍知道,如果龍銳軍要自己籌建一支水軍,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不但需要花費大筆的銀子打造戰船,而且還需要招募大批水軍,如此耗費的軍資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以龍銳軍當前的實力,能養活現有的官兵已經很不容易,絕沒有多餘的軍資去打造水師。

騎兵和水軍是最耗費銀子的兩大兵種。

秦逍積極打造了黑山貿易場,道理其實很簡單,他知道就算能夠在地方上收取賦稅,龐大的騎兵花銷根本不只是收取的賦稅所能夠支撐,只有通過貿易場進行持續的貿易,從巨大的貿易利潤中收取相對合適的商稅,纔有可能維持騎兵的存在。

他領兵出關的初衷,並非是爲了謀略東北四郡,不過是希望在這片土地上能夠打造出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待得帝國收復西陵之時,這支騎兵軍團便可派上大用場。

只不過現實卻不似他想的那般簡單。

無論龍銳軍的目的是什麼,在遼東軍看來,一支騎兵軍團在東北的土地上迅速強大起來,直接威脅到遼東軍的存在,所以從一開始,遼東軍就百般刁難。

練兵之初就遭受巨大的阻力,秦逍和手下衆將士自然一下子徹底明白,除非將遼東軍這股力量從東北清除,否則龍銳軍要在東北訓練騎兵的目的只能是癡人說夢。

此前秦逍只是想着能在東北花上數年時間練出一支騎兵軍團,並沒有考慮過水軍,但如今他對東北的局勢更加清晰,心中知曉,要保障龍銳軍能夠順利在東北練兵,擁有一支水軍力量必不可少。

按照常理,以龍銳軍的實力,同時訓練騎兵以及打造水兵,簡直是癡心妄想,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但太湖水軍的存在,卻是讓秦逍意識到擁有一支水軍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打造水軍最大的耗費,一是打造戰船,二是訓練水兵,如果一切從頭開始,這樣的耗費自然是無底洞,龍銳軍根本無法拿出銀子填進去。

但太湖水軍卻完美地解決這兩大問題。

太湖水軍雖然沒有遼東水軍那般強大的戰船,但勝在船隻衆多而靈活,而且令狐玄手下的能工巧匠衆多,真要打造大型戰船,對令狐玄來說其實也並非難事。

此外太湖漁民數萬之衆,幾乎都是熟悉水性,從中挑選擅長水性的青壯編入水軍,自然就能夠輕易解決水兵兵源的問題,而且這些水兵現編現用,根本用不着花大量時間去訓練。

現在存有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太湖王令狐玄是否答應出船出力來協助龍銳軍組建水師。

秦逍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請顧白衣出手。

他相信一旦顧白衣出手,這件事情就有了六七成的把握。

待得令狐玄答應過後,那麼下一步就是招安了。

到時候當然不能是直接去招安太湖軍,甚至還要裝作不知道那股海寇與太湖軍有關係,而是以招安海寇的名義去招安海上那股力量,如此一來,自然需要派出一名合適的官員前往。

而眼下宋士廉主動請纓,可說是再合適不過。

宋士廉被朝廷派到東北,肩負的職責便是招安黑山匪,他是吏部的官員,奉旨招安,既然能對黑山匪進行招安,當然也有資格去招安海寇,所缺的不過是一道旨意而已。

對此秦逍倒是有了準備。

他在幽州扭轉乾坤,阻止了幽州長史黃奎和太監孫皓的陰謀,甚至在孫皓手中獲取了一份空白的聖旨,那道詔書上只蓋有玉璽,卻並無任何旨意,而拿刀空白的詔書,秦逍卻是帶回了東北,藏在自己手中。

秦逍心裡很清楚,這份空白的詔書,看似沒有任何旨意,似乎毫無用處,但實際上卻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

蓋有玉璽的詔書,自然是童叟無欺的真正詔書,只要在上面填寫合情合理的旨意,立馬就能成爲真正的詔書。

朝堂已經落入澹臺懸夜之手,頒下的詔書其實都不是聖人的意思,而是僞詔,既然如此,秦逍在這邊拿着蓋有玉璽的空白詔書僞造一份聖旨,自然不會有任何心理壓力。

只不過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輕易丟出那道殺手鐗。

但是如果令狐玄真的同意協助組建水師,到時候那份詔書自然就能夠起到大作用。

第一六一八章 雪上飛紅葉第二四零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七六二章 故友相逢第四七八章 人若嬌花心若蠍第五五八章 改頭換面第一零八零章 遺書第一四零三章 單于第一零二三章 調兵遣將第一零八六章 毒計第二一三章 骨氣第二七九章 新苗第一三八六章 欲得美人心第五十九章 二品第一五一章 借宿第一零三一章 勇士第九九八章 約定第一三八六章 欲得美人心第八一一章 魔塚第一三六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一五章 先鋒第一五一九章 龍壩溝第八九二章 恐嚇第九四一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一九章 天火絕刀第一五八一章 選汗第七五二章 目無法紀第一一八章 深入虎穴第九三五章 面和心異第七十九章 寶甲第七五八章 卷宗第一七六三章 驚天對決第一二三零章 心頭刺第九五一章 陷阱第四六八章 脫骨第一八五四章 執劍人第五二一章 獎罰分明第一四一四章 茶棚第一一三零章 乙支第一一零零章 再起大案第八零四章 暢明園第四三零章 太白入月第四三四章 真正的棋手第一八三五章 天降神兵第七零七章 自相殘殺第五七七章 一隻繡花鞋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一一七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六四二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五章 小師姑第九一三章 種子第一七四一章 贈藥第一六七八章 人爲財死第五五五章 會做生意的馬伕第二六七章 傷離別第二三三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五四四章 涅槃第一二八章 把柄第四零九章 南疆往事第八四一章 禁宮夜行第四零一章 無字牌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一四三五章 三清峰第二一八章 繳械第八二三章 恨離別第八四九章 閻王難纏第一七六七章 碧空浮雲第一六五一章 將軍到第一五零二章 厚禮第一五八二章 病源第四一七章 偵辦第一三六七章 斥罵第一零五零章 爭鋒相對第一三一三章 報喪第七六三章 致命漏洞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六六五章 颯沓如流星第一八四三章 故人第五三零章 水火不容第九二四章 羞愧成恨第六肆五章 送人頭第六肆七章 諸島之王第一二二八章 接應第三十五章 利慾薰心第一一三九章 貞黛第一八五五章 君臨天下第八章 有恩必報第九四三章 駑馬第三四一章 步步爲營第六一九章 連環第六一一章 靜觀其變第七零五章 兵權第一八零五章 刀與鞭第三七零章 深入虎穴第四二九章 迷霧中的書院第一七六四章 你死我活第二三二章 兵器之源第一八一四章 我見猶憐第一零八四章 謀控遼西第七九八章 禍水西引第二三一章 盜墓
第一六一八章 雪上飛紅葉第二四零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七六二章 故友相逢第四七八章 人若嬌花心若蠍第五五八章 改頭換面第一零八零章 遺書第一四零三章 單于第一零二三章 調兵遣將第一零八六章 毒計第二一三章 骨氣第二七九章 新苗第一三八六章 欲得美人心第五十九章 二品第一五一章 借宿第一零三一章 勇士第九九八章 約定第一三八六章 欲得美人心第八一一章 魔塚第一三六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一五章 先鋒第一五一九章 龍壩溝第八九二章 恐嚇第九四一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一九章 天火絕刀第一五八一章 選汗第七五二章 目無法紀第一一八章 深入虎穴第九三五章 面和心異第七十九章 寶甲第七五八章 卷宗第一七六三章 驚天對決第一二三零章 心頭刺第九五一章 陷阱第四六八章 脫骨第一八五四章 執劍人第五二一章 獎罰分明第一四一四章 茶棚第一一三零章 乙支第一一零零章 再起大案第八零四章 暢明園第四三零章 太白入月第四三四章 真正的棋手第一八三五章 天降神兵第七零七章 自相殘殺第五七七章 一隻繡花鞋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一一七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六四二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五章 小師姑第九一三章 種子第一七四一章 贈藥第一六七八章 人爲財死第五五五章 會做生意的馬伕第二六七章 傷離別第二三三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五四四章 涅槃第一二八章 把柄第四零九章 南疆往事第八四一章 禁宮夜行第四零一章 無字牌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一四三五章 三清峰第二一八章 繳械第八二三章 恨離別第八四九章 閻王難纏第一七六七章 碧空浮雲第一六五一章 將軍到第一五零二章 厚禮第一五八二章 病源第四一七章 偵辦第一三六七章 斥罵第一零五零章 爭鋒相對第一三一三章 報喪第七六三章 致命漏洞第一五九五章 出兵第六六五章 颯沓如流星第一八四三章 故人第五三零章 水火不容第九二四章 羞愧成恨第六肆五章 送人頭第六肆七章 諸島之王第一二二八章 接應第三十五章 利慾薰心第一一三九章 貞黛第一八五五章 君臨天下第八章 有恩必報第九四三章 駑馬第三四一章 步步爲營第六一九章 連環第六一一章 靜觀其變第七零五章 兵權第一八零五章 刀與鞭第三七零章 深入虎穴第四二九章 迷霧中的書院第一七六四章 你死我活第二三二章 兵器之源第一八一四章 我見猶憐第一零八四章 謀控遼西第七九八章 禍水西引第二三一章 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