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五章 禁門之變

硃紅色的皇城城門緩緩打開,羣臣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

很快,便見到裡面火光沖天,亮如白晝,隨着城門完全敞開,衆人卻是看到,宮門之後,卻是密密麻麻的身影,整齊有序地列成隊形,清一色都是宮中的太監。

每一排至少也有二十多名太監,列隊整齊,少說也有上百人之衆,其中一部分太監手舉火把,將丹鳳門內外照的亮如白晝,更多的太監卻都是手持一根木杖,那正是經常用來杖刑的木杖。

宮門後突然出現一羣手持木杖的太監,羣臣都是駭然,不少人已經知道大事不妙。

卻見得宮牆之上的田騰高聲道:“深受皇恩,不思爲國盡忠,聚衆於皇城,居心叵測。”隨即聲音厲然,喝道:“將他們驅趕離去。”2

一衆太監得到田騰的吩咐,立時都是呼叫起來,上百名太監已經抓緊手中的木杖,如同一羣瘋狗一般,從宮門之內潮水般衝出來。

宮門外六七十名官員都是目瞪口呆。

自大唐立國至今,雖然京都風起雲涌,各種變故叢生,聖人登基之後,刑部盧俊忠甚至一度將京都變成血流成河的人間煉獄,可是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大批太監對朝廷重臣發起攻擊的事例。

大唐的宮廷宦官雖然也曾不乏出現過對皇帝頗有影響力的人物,但歷代皇帝對宮中太監那是既用之也防之,就是擔心宦官權勢太盛,爲禍朝綱,是以直到當今聖人登基之前,大唐的宦官勢力一直都無法與朝臣勢力相抗。

雖然當今聖人重用宦官,宦官如今的勢力是整個大唐立國後最強盛時期,但即使如此,宦官也都是盡力避免與朝臣們發生衝突。

如今一大羣宮中太監揮舞着執刑的刑杖衝向數十名朝臣,這當然是匪夷所思之事,不但其他官員,便是老國相夏侯元稹也是一臉駭然,顯然沒有想到事態竟然會發展到如此地步。

“保護國相!”兵部尚書竇蚡就在夏侯元稹身後幾步之遙,他好歹也是行伍出身,比之其他大部分文官還是反應快了許多,一個箭步衝上前去,護在了夏侯元稹身前,隨即又有兩名官員也是奮勇衝上前去,幾人將老國相團團護在中間。

只是衝過來的太監們卻並不對夏侯元稹下手,直接從他兩邊衝過去,揮舞手中的木杖,劈頭蓋臉直往衆官員打了過去,下手毫不留情,就似乎這些朝廷大臣只不過是任人欺辱的街邊乞丐一般。

木杖狠狠砸下,有的官員被砸中腦袋,立時頭破血流,有人被打在肩頭,承受不住,肩骨立時被打的脫臼,一時間場面混亂一片,呼喝聲、斥責聲和慘叫聲混在一起,亂作一團。

有少數官員見情勢不妙,轉身便跑,可是沒跑出幾步,就被太監追上,從背後掄起木杖就是一通打。

宮牆之上的田騰揹負雙手,脣角帶着冷笑,守衛在上面的龍鱗禁衛卻宛若雕像一般,視若無睹。

宮中太監素來就被飽讀詩書的官員們瞧不起,視爲無根之奴,即使面子上對宮中一些太監顯露笑臉,但太監們心裡都知道,這些官員根本不可能將自己視作常人。

他們骨子裡對這些朝臣也都是心存嫉恨,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痛打這羣自視甚高的官員,自然不會錯過機會,出手根本不分輕重,只要看到穿着官袍,也不管是哪個衙門是何身份,揮起木杖便打,甚至根本不在意官員的死活。

唯獨夏侯元稹安然無恙,那三名護着他的官員也因此而免去被杖打。

“住手!”夏侯元稹震驚不已,但看到幾十名官員就像囚犯一樣被杖打,一個個鬼哭狼嚎狼狽不堪,立時大聲吼道:“你們是要造反,都住手,這都是朝堂重臣,你們怎敢如此?”

只是這羣太監根本不理會這位朝堂首輔之臣的叫喊。

夏侯元稹喊得聲嘶力竭,場面非但沒有絲毫的收斂,不少大臣甚至被打的口吐鮮血,有幾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也不知道是昏死過去還是真的被打死,地上散落着官員的冠帽,被踩踏的破爛不堪。

“瘋了,他們.....他們瘋了!”兵部尚書竇蚡也是上過戰場的人,成千上萬兵馬衝殺血拼,他見得多了,比起疆場的慘烈廝殺,其實眼前這一幕遠遠比不得戰場上血腥。

可是對竇蚡來說,這是他一生從不曾想過的場面,眼前的場景,遠比戰場上屍橫遍野要驚心動魄得多。

他一臉慘白,口中嘟囔着,身體竟是微微發抖。

如果發生非常之事,老國相代表的中書省下達命令,竇蚡身爲兵部尚書,完全可以調動京都的兵馬平亂。

三千龍鱗禁衛軍歸屬於澹臺懸夜統領,衛戍皇城,直接聽命於聖人,即使是兵部也無法調動。

但京都有九門衛署,九門衛署掌管京都武-衛營五千兵馬,而九門衛署隸屬於南院,雖說南院在以樑國公太史弘爲首的軍方控制中,可若是中書省有公函,再加上兵部的調令,卻也完全可以讓南院調派武-衛營平亂。

除此之外,中書省也可以調動京都府、刑部、大理寺等衙門的兵馬,三法司衙門的衙差集結起來,那也有上千之衆。

但現在肯定是來不及。

國相和兵部尚書都被困在這裡,根本不可能調動兵馬前來保護羣臣,沒有中書省和兵部的調令,除了龍鱗禁衛軍,沒有任何一支兵馬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敢靠近宮門,即使他們獲悉這裡發生的一切,也不敢輕舉妄動。

龍鱗禁衛軍冷眼旁觀,肯定是與這羣太監是一夥。

其實竇蚡心中也清楚,即使此刻自己不在這裡,是否有膽量真的敢調兵前來宮門外?

皇城是由龍鱗禁衛軍衛戍,其他各路兵馬一旦調兵靠近過來,立時就會被扣上兵變謀反之罪,那是誅家滅族之罪,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有膽量領兵前來。

即使真的有膽大包天的將領敢帶兵過來,又能以什麼罪名?

平叛?

誰是叛軍?宮裡的這羣太監?

沒有聖人的旨意,誰能將宮中太監定爲叛軍?

竇蚡明白這個道理,老謀深算的國相自然更加明白,知道絕不可能有兵馬前來增援保護,看這些太監的架勢,根本沒有停手的打算,曉得如果繼續留在這裡,只怕真的會出人命,只能衝着宮牆之上的田騰厲聲道:“田騰,你讓他們住手,老夫會讓大家離開這裡。真要是鬧出人命,你擔待得起嗎?”

田騰卻似乎沒有聽見一般。

畢竟場面一片混亂,呵斥和慘叫聲響成一片,夏侯元稹雖然竭力喊叫,上面也未必聽得見。

“走,都走!”夏侯元稹這一生從沒有感覺到現在這樣的無力,向官員們揮手道:“大家都走,先離開這裡。”

今日是他這位首輔老臣領着官員們前來宮門外,本是想給予宮內壓力,即使見不到皇帝本人,也要弄清楚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官員幾乎都是朝堂重臣,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視若無睹,面對這麼多臣子的請見無動於衷。

但這結局卻是夏侯元稹萬萬沒有想到。

如果真的有人被杖斃在宮門外,這羣太監固然人人痛罵,但官員聚衆是因自己而起,到時候自己肯定也要承擔不小的責任,至少這些官員的家屬都會覺得國相脫不了干係。

許多官員早已經經受不住,紛紛往南退,其他人見狀,知道若是不退,今日只怕真的要將性命丟在這裡,幾十名官員一邊被太監們杖打,一邊後退,不敢再停留在宮門外。

太監們卻是不依不饒,硬是追打了兩三裡地,將官員們遠遠驅離出丹鳳門外,這才作罷。

夜風呼呼,寒氣刺骨。

丹鳳門外的地面上,幾十頂冠帽隨風滾動,許多被撕扯下來的官袍衣襟散落一地,地面上斑斑血跡更是觸目驚心,三名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官員硬是被太監們拖拽着拉出幾裡外。

待得追趕的太監們回來,夏侯元稹和護着他的三名官員依然在宮門外,不過這些太監自然沒有對國相動手,一個個亢奮不已地從夏侯元稹身邊走過,大部分太監根本不看這位老國相,有幾人瞥向夏侯元稹,眼眸之中竟然顯出嘲弄之色。

有人吩咐幾名太監收拾一下地面,幾名太監將散落在地上的冠帽和衣襟碎片都拾了起來,至於地面上的斑斑血跡,一時間卻還是根本無法收拾。

待得所有太監都進了丹鳳門,宮門才緩緩閉上。

夏侯元稹此時卻反倒冷靜下來,擡頭望着田騰,緩緩道:“宮門外杖打羣臣,大唐立國至今,從無有過之事,即使翻遍史書,也是聞所未聞。田騰,今日之事,罄竹難書,這絕非聖人的旨意。”

“老國相,天很晚了,別受涼。”田騰平靜道:“回去早些歇着吧。”轉身便要走,卻聽得夏侯元稹聲音傳來:“田騰,你和身後那些人,多多保重,好自爲之!”1

第一八一九章 泰山府君祭第一零二零章 人質第一五五五章 繼承人第一二零四章 百口莫辯第九五九章 營救第八四八章 朝會第九十七章 鎮虎石第一五三零章 公子無雙第一一八六章 樹根第五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一五四零章 孤城第五六二章 驚天大案第四五九章 青衣設宴第一五九四章 厚禮第一七二零章 歸心第一一三六章 海上追兇第一二零零章 誰爲魚肉第五一一章 銀書第三零六章 死敵第一二五一章 幕後陰影第六十六章 馬車裡的聲音第二四零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三二八章 迷霧後的真相第九五八章 威脅第一二七五章 襲殺第四三二章 功臣之後第二八零章 乘風得勢第八五二章 刁難第一一四七章 傳劍第九三零章 恩怨分明第七四九章 囚車第六八六章 鬩牆第七九七章 口訣第六零八章 大先生的懲罰第九七四章 知書達理第八四四章 母女第九六八章 狼奔豕突第一三五零章 對弈落子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規矩第八三三章 風情月意第一八七章 醉話第一七七二章 主動第九二九章 絕境第三八二章 逢敵亮劍第九五四章 狼騎第五零三章 大理寺的刀第一四八七章 媒人第九二五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馬車裡的聲音第一七二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五三一章 扭轉乾坤第三零四章 寒夜陰客第一五二二章 攻城第八六肆章 心急如焚第一二一五章 效忠第五三九章 洞若觀火第一一零五章 開堂第四九零章 水井第一一一八章 狐蘇第三三六章 壽宴第一七三四章 疑點第一七七五章 有恩必報第六一六章 火雷第三七二章 去而不返第一四四一章 三派之主第一零一八章 尤物第四一八章 神速破案第二一二章 禮儀第五九二章 戲謔第一七七七章 內宮驚魂第七二四章 趁火打劫第一六三二章 飛刀第一七一七章 喜訊第五六八章 舍官姐姐的玉佩第六二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零八章 歸途第一三九七章 償命第六一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六肆四章 無間公子第一二五三章 傾國傾城第一二二四章 籌謀第一三五五章 排兵佈陣第三九零章 記仇第五四六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六肆三章 井木犴第八七零章 人心有秤第一六三四章 痕跡第八六六章 突變第一一七零章 金劍令牌第九五九章 營救第七九五章 同生共死第三四零章 謀反第二一二章 禮儀第三一零章 高到天上的高人第二六二章 賭局第三七九章 兇險第七五零章 國有國法第一一六章 除哨第五六八章 舍官姐姐的玉佩
第一八一九章 泰山府君祭第一零二零章 人質第一五五五章 繼承人第一二零四章 百口莫辯第九五九章 營救第八四八章 朝會第九十七章 鎮虎石第一五三零章 公子無雙第一一八六章 樹根第五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一五四零章 孤城第五六二章 驚天大案第四五九章 青衣設宴第一五九四章 厚禮第一七二零章 歸心第一一三六章 海上追兇第一二零零章 誰爲魚肉第五一一章 銀書第三零六章 死敵第一二五一章 幕後陰影第六十六章 馬車裡的聲音第二四零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三二八章 迷霧後的真相第九五八章 威脅第一二七五章 襲殺第四三二章 功臣之後第二八零章 乘風得勢第八五二章 刁難第一一四七章 傳劍第九三零章 恩怨分明第七四九章 囚車第六八六章 鬩牆第七九七章 口訣第六零八章 大先生的懲罰第九七四章 知書達理第八四四章 母女第九六八章 狼奔豕突第一三五零章 對弈落子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規矩第八三三章 風情月意第一八七章 醉話第一七七二章 主動第九二九章 絕境第三八二章 逢敵亮劍第九五四章 狼騎第五零三章 大理寺的刀第一四八七章 媒人第九二五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馬車裡的聲音第一七二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五三一章 扭轉乾坤第三零四章 寒夜陰客第一五二二章 攻城第八六肆章 心急如焚第一二一五章 效忠第五三九章 洞若觀火第一一零五章 開堂第四九零章 水井第一一一八章 狐蘇第三三六章 壽宴第一七三四章 疑點第一七七五章 有恩必報第六一六章 火雷第三七二章 去而不返第一四四一章 三派之主第一零一八章 尤物第四一八章 神速破案第二一二章 禮儀第五九二章 戲謔第一七七七章 內宮驚魂第七二四章 趁火打劫第一六三二章 飛刀第一七一七章 喜訊第五六八章 舍官姐姐的玉佩第六二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零八章 歸途第一三九七章 償命第六一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六肆四章 無間公子第一二五三章 傾國傾城第一二二四章 籌謀第一三五五章 排兵佈陣第三九零章 記仇第五四六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六肆三章 井木犴第八七零章 人心有秤第一六三四章 痕跡第八六六章 突變第一一七零章 金劍令牌第九五九章 營救第七九五章 同生共死第三四零章 謀反第二一二章 禮儀第三一零章 高到天上的高人第二六二章 賭局第三七九章 兇險第七五零章 國有國法第一一六章 除哨第五六八章 舍官姐姐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