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宣戰!

和阿銘喜歡喝酒瞎子喜歡剝橘子一樣,樑程喜歡的,是練兵。

只不過其他魔王都很注重勞逸結合,該忙的時候忙,但該玩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含糊,更不會委屈自己,就是一直忙着管賬的四娘,不也抽空生了個孩子?

但樑程則一直被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且偏偏這個位置上,離了他就不行。

其他魔王,並不擅長帶兵,並非意味着他們學不會,事實上沒人會懷疑他們的學習能力,主要是,他們自身的性格,實在是無法勝任一軍統帥這個職位。

一念至此,

鄭凡心裡有些愧疚,

因爲家裡這些個人……要說真沒一個可以替代阿程的,還真不能這麼絕對,其實還是有一個的,那就是自己。

自己早些時候跟着樑程學,再跟着李富勝學,再跟着田無鏡學,期間又很注重實操;

毫不誇張地說,自己現在的水平,肯定沒那些當世名將那般誇張,“軍神”也是名不副實,但也能穩坐軍神後頭二線前排的位置了。

但自己就是懶,

他得享受生活,這些年更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甩手掌櫃當得委實過於愜意。

也正是因爲樑程的無私付出,才得以讓自己能過上這些年的安逸日子;

一定程度上,

阿程是爲自己擋刀了,

擋住了這把,

來自生活或者叫生存的刀。

“轟!轟!轟!”

這時,已經完全提速起來的重甲鐵騎正在自己面前經過,大地也隨之在震顫。

他們的速度哪怕是到了現在,其實也不算特別快,但作爲精通騎兵作戰……不,確切地說,自出道以來都是在用騎兵打仗的將領,鄭凡清楚地知道,這一支三千騎的重甲騎兵在戰場上能夠造成怎樣的破壞。

不僅僅是撞擊時產生的實打實傷害,

任何一支軍隊,面對這樣一支鐵騎衝鋒時,最可怕的,其實是來自心裡的壓迫,它能讓己方,頃刻間崩潰。

楚人號稱自己的步卒諸夏第一等,

那在這三千重甲面前,

鄭凡可以篤定,他們將不堪一擊!

因爲這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重甲”,這三千人,是整個晉東軍中的精華,入品好手極多,甲冑還是薛三親自設計組織鍛造出來的,坐騎方面更是以自己的名義從京城大燕御獸監裡要來了很多頭貔獸。

它不是簡簡單單另一個時空裡的“鐵浮屠”,

它是真正的戰爭巨獸。

這是一把殺手鐗,可以在關鍵時刻,直接敲碎對方的陣線,擊垮對方的鬥志,讓勝負,在剎那間扭轉;

再放眼望去,

高臺下方,一望無際的兵甲之陣;

這些年來,

是樑程每年組織進行標戶兵的集合軍演,是樑程組織了各支兵馬的換防,是樑程琢磨了燕國最欠缺的步兵戰術;

這其實和瞎子一直心心念唸的造反,四娘計算着發展支出與收益一樣,

爲了一個目標,

去努力,去前行,

整整齊齊地排列出石頭,

就爲了一切就緒後,

輕輕推倒最前面的一顆,收穫那時的純粹快樂。

而自己,

將帶着這支大軍,以及後續即將開來的其他燕軍,去完成自己一統諸夏的諾言。

鄭凡閉上了眼,

耳畔邊,

傳來了滾滾雷蹄之音。

下方,

正引領着重甲鐵騎行進的樑程,

忽然間愣了一下,

其體內的煞氣,在此時猛地竄起;

嗯,晉級了?

沒完,

剛竄起,餘盡未消時,這股氣息又再度向上一迸!

嗯,又晉級了?

接連兩股晉級的衝勢以及其所宣泄而出的煞氣,就算是樑程,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將其給控制住。

所以,煞氣難免開始外露;

四周士卒們當即看見他們的大將軍身上似乎染上了一層黑色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燒;

下方樑程騎着的貔獸,似乎早就習慣了這種煞氣,若是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其鬃毛已經有部分在呈現出偏紫的色彩,這是返祖的表現;

也就是說,這頭貔獸在和樑程相處的時間裡,逐步學會了如何吸納煞氣以刺激自身血脈,所以,這會兒的它,非但不難受,還覺得很舒服。

樑程身形則自胯下貔獸身上騰越而起,

靴子在高臺欄杆上不斷地蹬踢,藉着力道,順勢而上,在落下臺面時,順手抓住了前方的黑龍旗旗杆。

頃刻間,

其身上的煞氣瀰漫到了黑龍旗上,這場景,顯得極爲耀眼。

四方軍士並不知道這是發生了突發情況,只會想當然地認爲這是自家大將軍早就安排好的閱兵式的一環。

最重要的是,這個場面,實在是過於震撼人心。

當樑程揮舞黑龍旗時,

下方甲士本能地舉起自己手中的兵刃高呼:

“大將軍威武!”

“大將軍威武!”

這會兒,

樑程終於將二連晉級帶來的煞氣給控制住了,他將旗杆插入檯面,向着鄭凡單膝跪伏下來:

“多謝主上!”

四周士卒見狀,亢奮之情繼續被推上了新的臺階:

“王爺萬歲!”

“王爺萬歲!”

“王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家,免禮平身。”

姬成玦坐在龍椅上,看着下方跪伏着的朝臣。

有兩個人,還站着;

一個是乾國使臣,一個,是楚國使臣。

晉國被滅後,昔日的諸夏四大國變成了三大國;

眼下,在大燕的朝堂上,其他小國家的使臣早就跪伏了下來,也就只有乾國使臣和楚國使臣,還能以拜禮來維繫住國家的體面。

只不過,衆人皆跪我獨立,以皇帝的角度來看,就顯得有些過於刺眼了。

但姬成玦並不會因爲這個而生氣,皇帝嘛,海納百川的氣量還是有的。

衆臣起身;

今日朝會,是大朝會,參與的臣子很多,其中一個主題就是諸多國使要在明日啓程歸國,算是做一個告別。

國與國之間,一般都會設有外交人員,鴻臚寺就是專門安排這個的,但真正有級別的使臣也就是代表各自君主的欽差,不會常駐,絕大部分時候每年會來一次,停留一到兩個月,有其他大事發生的話,纔會加派欽差人數和延長時間。

小國使臣們開始上前一個個的說話,大意差不多就是感謝燕國和大燕皇帝陛下的款待,願我國與大燕友誼長存云云。

等小國使臣們講完後,

乾國使臣先行向前一步;

在乾國,無論什麼時候出使燕國,都是一筆不菲的政治資歷,畢竟出使的是虎狼之燕嘛,回去後,再請人吹捧吹捧,演繹演繹,使團裡再安排幾個好事人編個故事,什麼臨危不亂,往大殿上一站,浩然正氣直接把燕皇震懾住等等;

類似的故事,很多。

畢竟,百年來,乾國在戰場上,沒怎麼贏過,但在故事裡,卻從未輸過。

乾國仁宗皇帝時期最著名的“衆正盈朝”,其中大部分相公都曾出使過燕國,靠此狠狠地刷了聲望。

“大燕皇帝陛下,本使有一件事不明,請大燕皇帝陛下賜教。”

皇帝沒回應。

乾國使臣繼續道:

“本使聽聞,燕國境內這兩個月,似乎有較爲密集的兵馬糧草調動,敢問大燕皇帝陛下,燕國,意欲何爲?

如今,

我大乾與燕國、楚國,已經止戈熄火五年,各國百姓,好不容易得有喘息之機;

燕國,

是又想要再行舊事,撕毀盟約了麼?”

乾國使臣的問話,可謂無理至極。

他也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大殿上蹦出幾個燕國大臣來呵斥自己“大膽”“狂妄”,

然後自己再借坡下驢告個罪,

這樣,又能把“質問”講出來,又能保證自己安全。

然而,

讓這位乾國使臣有些詫異的是,

大殿上,極爲安靜。

兩列所站的燕國文武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呵斥自己;

現如今,燕國正常的朝會流程因內閣制度的出現,有了巨大的變化,爲了增加效率,內閣會事先收集議題;

再由內閣來圈定朝會上需要討論的議題,再呈送給皇帝,由皇帝來做刪加。

而“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則是最後再問一遍,誰還有沒有提案的議題臨時想要啓奏。

也因此,

在先前入朝時,所有有資格站在這裡的文武,都拿到了今日的議題;

有震驚,

有驚愕,

有疑惑,

有不解,

但內閣大佬們以及各部的老大們,其實早就對此事有了默契,更是早早地就已經參與其中了,他們很鎮定,下面的官員們就能跟着鎮定,從而,接受了這件事。

一直被晾在那裡的乾國使臣顯得有些難受,

只得硬着頭皮繼續道:

“難不成大燕皇帝陛下,真的要打算再起兵戈,讓生靈……”

“是。”

乾國使臣愣住了;

邊上的楚國使臣,以及其他各國使臣,也都愣住了。

坐在上方龍椅上的皇帝看向了站在那裡的楚國使臣,

而這時,乾國使臣從震驚之中醒悟過來,當即喊道;

“燕國皇帝陛下,這是要背信棄義,置萬民於水火之中而不顧,置蒼生於劫難中而不………”

“你再聒噪,朕就先伐乾。”

“………”乾國使臣。

乾國使臣聽到這句帶有……不,已經是很直白的威脅之話,臉上當即泛起一陣紅色,這是氣的,也是怕的,更是被羞辱出來的;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蠻子,蠻子,燕蠻子!

但不管怎樣,

這一瞬間,

他嘴脣緊咬。

其實,用腦子想想,對誰先開戰的事兒,怎可能說改就改?就是皇帝,他也做不到這般隨心所欲的。

但這裡是燕國的朝堂,

這位是燕國的皇帝,

再算上燕人的混不吝傳統,

乾國使臣,還真是被“噤聲”了。

“楚國使者景學義,請問大燕皇帝陛下先前之語,到底是何意思?”

……

“楚國使者景仁禮,請問攝政王殿下先前所語,到底是何意思?”

鎮南關下,中軍帥帳之中,面對着兩側林立的武將,面對着坐在那裡一身蟒袍的大燕攝政王;

景仁禮,鼓足了勇氣,以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強行開口發問。

其實,景仁禮這位景氏旁系子弟,他的出頭,還和鄭凡有一些淵源;

這些年來,每年景仁禮都會以楚使的身份,出使晉東王府,看望熊麗箐以及大妞,代表楚國皇帝,送上大舅的一份心意。

這纔有大妞覺得楚國大舅好的觀感,這其中,辛苦牽線搭橋的,就是景仁禮。

其人在楚國國內,任大夫,不算位高權重,但也是楚皇身邊得以喜用的臣子之一。

這時,

站在攝政王身邊,身着一身大紅袍體態早就發福了的黃公公在此時向前一步,掐着蘭花指,對着下方站着的景仁禮道:

“王爺的話說得這般清楚,怎麼,貴使是患有耳疾麼?”

是的,

黃公公又來了。

這幾年,黃公公早就在宮內退居二線了;

按理說,宮內大太監最受不得的就是退下來,不僅僅是人走茶涼的悲,可能還有以前得罪人失勢後被報復的苦。

但黃公公不同,他是主動請求退下來的,平日裡住在京城內自己的一座宅子裡,但時不時的,還能進宮陪陛下說說話。

大燕宮廷宦官之中,他是上過戰場的,而且是上了好多次,且作爲監軍太監,還保持着全勝的記錄。

這就是超然的資歷,鐵打的立身之本。

現如今,他既可以住在宮外宅子裡,自己被奴僕們伺候着,還能繼續保持着和宮裡和陛下的關係,老祖宗的排面兒,還是沒有倒;

這日子,別提多舒坦了,簡直就是所有大太監退休後的終極夢想。

黃公公清楚,這一切都是拜誰所賜。

他也很慶幸,慶幸陛下和攝政王之間的關係,依舊是“如膠似漆”,那麼自己就能繼續在心裡念着王爺的好,且沒任何負擔了。

前陣子,是皇帝下旨詢問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力氣再跑一趟晉東。

黃公公當即腰不酸腿不疼了,手腳麻利地入宮面聖,拍着胸脯保證:

“陛下,奴才願爲大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然後,

火急火燎地就帶着聖旨以及一衆親隨奔赴晉東,硬生生地比預期時間,還早了個十天,足見黃公公對攝政王爺的思念之深。

景仁禮嚴肅道:“攝政王讓我大楚再割讓三郡之地?請王爺息怒,本使根本就不用回去詢問我家陛下,在這裡,本使就能直接給王爺您一個明確的答覆,我大楚,不可能答應。”

帥帳內,一衆將領臉上都露出了不以爲意的笑容。

我們管你答應不答應?

什麼時候需要打仗?什麼時候需要丘八?

當我想要而你卻不答應時!

其實,景仁禮之所以這會兒來到鎮南關,也是因爲晉東大規模的兵馬糧草調動,根本無法做到掩飾,而晉東似乎也沒想要掩飾的打算。

因此,於情於理,景仁禮都得來走一遭。

“王爺,燕楚已和睦相處五年,在這五年時間裡,雙方邊境雖然偶有摩擦,但兩國邊民,倒也算是安居樂業。

我大楚皇帝陛下更是視王爺爲知己,王爺您更是我大楚駙馬;

所以,王爺爲何要在此時,重啓兵戈呢?”

……

“爲何?因爲朕昨晚做了一個夢。”

龍椅上,皇帝微微側着身子,手指指了指上方;

其實,皇帝的這個坐姿,很不雅,但皇帝習慣了,臣子們,也習慣了。

坐得比比直直的,可能是提線木偶,換言之,能以很尋常的姿態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很大可能是他在朝中,已經完成了對朝堂的一言九鼎。

甚至連禮法、禮儀,都已經無法約束他了。

“在這個夢裡,朕夢見了大夏天子,大夏天子親口告訴朕,要朕秉天之意,承夏之志,以燕代諸夏,再造一統。”

諸國使臣們一下子愕然了,這……這麼直接的麼?

當年,鄭凡曾和瞎子一起調侃,先帝爺時,打仗,不僅靡費錢糧國力,還費兒子。

師出有名,師出有名,有時候,確實需要一個仇恨的目標,來鼓舞全國,消除阻力,支撐戰事。

但……

時代變了。

如今的大燕,雄踞北方,消化吸收了三晉之地,新政推行已經八年。

府庫充盈,積攢豐厚,一改先帝爺末期時近乎民不聊生之局面,且那晉東王府,更是厲兵秣馬,片刻未曾懈怠。

如今的大燕,

已經不用再藏着掖着了,也用不着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了。

是時候,

堂堂正正的,

將那老燕人八百年的怨氣和怒火,往上數多少代先皇的志向,正大光明地……說出來了。

燕京城皇宮內的朝堂上,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緩緩地站起身,

目光,

掃過大殿之上所有的臣子。

鎮南關下帥帳內,

攝政王輕拍白虎皮座椅扶手,

立起身形,

帥帳內,所有將領神情爲之一肅。

“給朕聽好了……”

“都給孤,聽清楚了……”

“傳朕旨意,通曉天下,自今日起……”

“傳孤王令,通傳各軍,自即刻起……”

“我大燕百官,我大燕宗室,我大燕子民,當以一志向而聚,當以恆心而凝,常掛先祖奮勇之餘烈,勿忘山河血染之壯懷,助朕再塑乾坤於一統,再造社稷以無疆,終有一日……”

“我大燕銳士,當承黑龍之相,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燕萬世之基,孤將帶領你們,一路征伐;

直至,再無敢立足之敵,直至,再無不臣之國,

直至……”

“我大燕,即爲諸夏!”

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六百六十四章 立誓!第五百五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帝的手術!第十三章 劍聖第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刺客第十章 擡棺而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帝都陷落!(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好妹妹第四十五章 有點問題第五百四十九章 請平西侯爺上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百七十九章 殺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六十九章 看風景第四十四章 挑撥第七百零一章 教子第五十六章 薛三與狗第七十九章 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三十章 馬蹄北去人南望說說一些心裡話和以後的劇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三十章 血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認命第六十四章 看不透的……父親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甦醒第一百二十三章 靖南侯出征第五十五章 憨憨升級第三章 主上,您醒了?第十一章 王詔第六百二十九章 造反第八十三章 主上,魔王第十二章 你渴望,力量麼?第三十章 職業經理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爺發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反骨第一百五十章 碾碎他們!第三十一章 進階!第一百九十章 出兵!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二十二章 屬於吸血鬼的雨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吃我一劍!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讚美先祖第六百一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六章 國戰(一)第八十八章 不咬人的狗第三百五十五章 姓第五百零九章 小六子入皇城,鄭侯爺坐龍椅第六百零八章 謝第十九章 爭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激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真正的棋子第二十二章 問問第四十三章 政變第一百七十章 上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北王落幕第六十三章 江水第三百一十章 打秋風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它,百年國運!《魔臨》簽了出版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陽,出來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也要臉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活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入二品!(13K大章)第五十四章 西方的鋼琴與東方的二胡第六百四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十二章 是個高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講武德!第五百一十七章 落幕分贓,新君肚量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煙直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二百三十九章 門檻第二十二章 屬於吸血鬼的雨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四百六十九章 死人,會說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楚風第九十二章 大燕國運!第五百七十四章 禁咒第五百章 笑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賤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碾碎他們!第二十六章 來親戚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王齊聚,馬踏王庭!第二章 天高任鳥飛第八十一章 靖難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七百零六章 世子殿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風華入京第九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該當何罪第四章 七魔王!
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六百六十四章 立誓!第五百五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帝的手術!第十三章 劍聖第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刺客第十章 擡棺而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帝都陷落!(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好妹妹第四十五章 有點問題第五百四十九章 請平西侯爺上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百七十九章 殺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六十九章 看風景第四十四章 挑撥第七百零一章 教子第五十六章 薛三與狗第七十九章 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三十章 馬蹄北去人南望說說一些心裡話和以後的劇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三十章 血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認命第六十四章 看不透的……父親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甦醒第一百二十三章 靖南侯出征第五十五章 憨憨升級第三章 主上,您醒了?第十一章 王詔第六百二十九章 造反第八十三章 主上,魔王第十二章 你渴望,力量麼?第三十章 職業經理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爺發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反骨第一百五十章 碾碎他們!第三十一章 進階!第一百九十章 出兵!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二十二章 屬於吸血鬼的雨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吃我一劍!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讚美先祖第六百一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六章 國戰(一)第八十八章 不咬人的狗第三百五十五章 姓第五百零九章 小六子入皇城,鄭侯爺坐龍椅第六百零八章 謝第十九章 爭功第三百三十六章 激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真正的棋子第二十二章 問問第四十三章 政變第一百七十章 上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北王落幕第六十三章 江水第三百一十章 打秋風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它,百年國運!《魔臨》簽了出版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陽,出來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也要臉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活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入二品!(13K大章)第五十四章 西方的鋼琴與東方的二胡第六百四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十二章 是個高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講武德!第五百一十七章 落幕分贓,新君肚量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煙直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二百三十九章 門檻第二十二章 屬於吸血鬼的雨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四百六十九章 死人,會說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楚風第九十二章 大燕國運!第五百七十四章 禁咒第五百章 笑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賤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碾碎他們!第二十六章 來親戚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王齊聚,馬踏王庭!第二章 天高任鳥飛第八十一章 靖難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七百零六章 世子殿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風華入京第九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該當何罪第四章 七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