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人人喊打

禮部正堂,耳聽得衙『門』外一片喧譁,舉子們羣情『激』憤地咆哮吶喊着,幾位堂官急得團團『亂』轉。片刻功夫,禮部尚書呂震帶着左右『侍』郎急急趕來,幾位堂官趕緊迎上去,七嘴八舌把事情一說。

左『侍』郎大怒道:“這些舉子,自家藝業不『精』,不曾高中,便要尋釁滋事麼?大人,着人去應天府、五城兵馬司喚差役來,把他們轟散了吧!”

“不可!”

呂震捻着鬍鬚,微微想了一想,說道:“我禮部是管理學務和科舉考試事的衙『門』不假,但是這主考官卻是皇上欽點的,本科主考是內閣首輔解大人,解閣老品『性』高潔,若說他循『私』枉法,取士不公,本官是不信的。”

左右『侍』郎連連點頭,呂震又道:“舉子們十年寒窗,這科舉是他們一生的希望所在,若是出於誤解,或是受人蠱『惑』,『激』於意氣,做出些出格的事來,也是人之常情。你我都是讀書人,都曾經過這科考煎熬,應當體諒他們。”

左右『侍』郎及一衆堂官主事們覺得尚書大人言辭懇切,句句在理,不由頻頻點頭。

呂晨又道:“再說,如果我們不問青紅皁白,只管將他們打將出去,不但傷了這舉子們的心,令他們對朝廷誤解更甚,而且,對解閣老也不是好事。舉子們會認爲我禮部官官相互,也坐實瞭解閣老循『私』枉法的罪狀,我們豈不是『弄』巧成拙麼?”

左『侍』郎心悅誠服地道:“大人所言甚是,那我們應該怎麼辦纔好?”

呂震道:“真金不怕火煉!我們且安撫了舉子們,將此事奏明皇上,朝廷查個水落石出,將真相公佈於天下學子,此事自然平息,學子怨恚可解、朝廷威望可持,解閣老身上的污水也能得以洗脫!”

衆人連連稱妙,呂震便正容吩咐右『侍』郎出去安撫舉子,叫他們稍安勿躁,好生回去等着,禮部自會將此事稟報朝廷,還大家一個說法。又叫左『侍』郎立即進宮面聖,向皇上說明情況,爲防事態進一步惡化,釀成不可控之『混』『亂』局面,請皇上立即下旨徹查。

而他本人,則因擔心舉子們羣情洶洶,演變成一場動『亂』,因此親自坐鎮禮部,同時聯繫應天府和五城兵馬司調人來,以防事態進一步擴大。左右『侍』郎、堂官主事們得了呂震吩咐,立即匆匆奔去,各自忙碌。一時間大堂上就只剩下呂震一人。

呂震高坐在公案之後,手按着一摞卷宗,拇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捻着卷宗內頁,想起解縉當面向他擲駁公函、呵斥如訓小吏的那番羞辱,不禁夷然一笑!

舉子們在禮部受了安撫,衆舉子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議論一番,覺得禮部既已表明態度,倒不便不依不饒,總不能真個衝擊禮部吧,那豈不是要『弄』巧成拙?衆人正議論間,人羣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請國子監爲衆學生主持公道!”

衆舉子頓時有了方向,紛紛又向『雞』籠山下國子監進發。

國子監。

國子祭酒與博士、助教、直講、監丞、主簿等大小官員聚在一起,就堵了國子監大『門』,申訴冤屈的舉子們的要求進行計議。

國子監既是大明全國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官學的最高管理衙『門』,監、學合一,負有行政職能,而且負責主辦新進士的釋褐禮等等,所以對舉子們的事務也有一定的問詢之責。

對於舉子們的投告和申訴,大家的意見很不一致,有人覺得國子監不必『插』手其事,由禮部解決就是,也有人認爲這關乎全國學子,國子監不該等閒視之,還有人一臉的無所謂,管也可、不管也可,在那兒打太極拳。

現任的國子祭酒叫陳安之,陳安之盤膝上坐,靜靜地聽着衆人的意見。衆博士、助教、監丞們相持不下,最後都把目光向他投來,陳安之雙眼似闔非闔,似乎在打瞌睡,可衆人議論聲一停,他的雙眼就霍地張開了來。

陳安之振聲道:“國子監是爲朝廷培養人才的地方,我們培養了人才,還要科考錄用,才能爲國效力,朝廷取士若有不公,安能對我國子監沒有影響?這件事,要管!方監丞,你去,請舉子們寫下陳情狀,老夫代他們呈送聖上!”

衆博士、助教、直講、監丞、主簿等大小官員一見祭酒大人做了決定,不復再言。片刻功夫,候在外面的國子監的學生們先得了祭酒大人的決定,登時振臂歡呼,大聲響應讚美起來。

國子祭酒陳安之,是原都察院右都御使袁泰的『門』生。

袁泰是洪武四年的進士,曾任酃縣縣丞,後改羅山縣。累任右都御史。爲官謙直嚴謹,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是個清如水明如鏡的官兒,甚得百姓愛戴。但是並非好官就全無『毛』病,這袁泰也有『毛』病,他的『毛』病就是投朱元璋之所好,喜歡打小報告。

其實都察院本來就是替皇帝監察百官的,打百官的小報告本來就是他的職責,只不過袁公什麼小報告都打,連別人的隱『私』之事,比如夫妻口角、兒子不肖一類的事兒,只要被他聽到,也會報與皇帝知道。

解縉當時正做朱元璋的『私』人秘書,時常能夠聽到,所以對袁泰極爲鄙視,對這種打小報告的行爲很是不屑。

後來解縉彈劾兵部僚屬玩忽職守,得罪了當時的兵部尚書沈潛,被沈潛反告一狀,結果被洪武皇帝貶爲江西道監察御使,成了都察院的人。而都察院當時派系鬥爭十分『激』烈,解縉既瞧不上袁泰,就成了袁泰對頭王國用一派,代王國用上疏彈劾過袁泰,結果袁泰因此受罰。

但是不久,因爲解縉狷狂不羈,到處得罪人,朱元璋覺得他恃才傲物,不加自修,應該磨磨他的銳氣,就給他辦了個“停職留薪”,叫他拿着工資回家繼續鑽研學問去了。當時洪武皇帝曾說十年之後再予任用。

結果洪武逝世,建文當朝,解縉做官心切,迫不及待地跑回了京師。建文當朝後,袁泰重獲重用,聞訊立即彈劾解縉未等到太祖規定的時間就回京,且其母喪未葬,父親年邁,舍而遠行、不忠不孝。建文是最講究禮和孝的,就把解縉貶到蘭州一帶當連部文書去了。

等朱棣靖難成功,解縉投靠朱棣,一步登天,袁泰自然又受他的打壓,只好辭官歸去,如今已然病逝。因爲兩人這樁恩怨,袁泰的『門』生陳安之對他自然頗有敵意,眼下既有機會,如何會不加利用?

稍頃,舉子們寫下一張聲聲血、字字淚的陳情狀,由國子監學生轉了進來,陳安之立即拿了狀子,直奔皇宮,爲民請命。舉子和太學生們簇擁左右,鼓譟助威,一路張揚而去。

瀚林院,是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備皇帝顧問的地方,翰林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修撰、編修、檢討等官,另有作爲翰林官預備資格的庶吉士們,俱都是天下才子,可謂文曲匯聚之地。

京城裡的這場大風『波』,很快就傳遍了各個衙『門』,瀚林院自然也不例外。

聽說舉子們控告解縉,瀚林們大多幸災樂禍,原因無他,蓋因解縉這人嘴臭,自恃才學,目中無人。瀚林們既被視爲文才最高的一羣人,偏偏他又看不上,所以平時一有機會,就會受他奚落。平時『吟』詩作賦、做個對子,被解縉羞辱奚落過的瀚林已不是一個兩個。

這文人與武人不同,武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文人落了下風,卻是當面客氣,背裡懷恨。解縉自幼神童,穎敏絕倫,詩文俱佳、書法大成,奈何目高於頂,恃才傲物,得罪了一大票人而不自知。

他得意的時候,這些人只做心悅誠服狀,眼下他倒了黴,這些人不但看他笑話,還巴不得丟塊磚頭,把他在井底裡壓實成了才甘心。

瀚林院裡只是看熱鬧,都察院裡一班筆桿子在陳瑛授意之下,已然揮毫潑墨,寫起了彈劾奏章。彈劾的內容不僅限於取士不公這一件事,甚麼陳芝麻爛穀子都被他們撿了起來。文人殺人不用刀,一枝禿筆,殺人不見血,那一篇篇奏章寫的端地厲害。

文化口、紀檢口,幾乎是聞風而動,不約而同地發起了“倒解運動”,黃真一看這苗頭不對,託辭找個機會離開都察院,便飛也似的去向夏潯報訊兒了。

錦衣衛連市井間菜價幾何、糧米充足與否的事情都要查,何況這文教大事呢。

數萬舉子滿城喧譁到處告狀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紀綱耳中。因爲科考已經結束,紀綱正與葉鐸格葉太監坐在一塊兒商量在應天府選秀『女』的事兒,剛剛順位遞補成爲八大金剛老幺的金川金千戶急匆匆走進來,附耳對他低語一番。

紀綱聽了放聲大笑,解縉曾用“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句尖酸刻薄的話嘲諷他,紀綱在宮裡耳目衆多,安能不知?只是解縉不但是當朝首輔,更是太子派的中堅人物,紀綱自忖沒有扳倒他的力量,所以一直隱忍在心。

而今解縉成了過街老鼠,紀綱好不快意,他低低對金川囑咐道:“去!盯着他的一舉一動,所言所行,皆不可放過!”金川會意,立即領命而去。

葉公公年紀大了,眼『花』,耳朵也不太好使,忙問道:“紀大人因何發笑啊?”

紀綱笑容可掬地道:“哦,方纔小金報來從應天府尹那兒拿到的戶籍人數,應天府如今適齡『女』子逾十萬人,要從中選出八百秀『女』,易如反掌。如此,必可選出令皇上滿意的秀『女』,本官心中歡喜,故而發笑!呵呵呵……”

推薦:《揀擇》書號:2248406??簡介:一個孤魂野鬼成妖成魔的故事~~,太霸道了,敬請欣賞!

……

第166章 奉旨泡妞第384章 晨曦第874章 騙子相會第620章 一邊挖坑一邊埋第928章 父子君臣第436章 討厭的……第106章 偷天換日第814章 巨炮第608章 久旱逢暴雨第432章 一個心肝,一個寶貝第536章 一個願捱第448章 難測天機第26章 悲傷的庚員外第436章 討厭的……第317章 臨行之際第733章 戰神?第198章 翻手爲雲第1036章 將欲行第763章 陽關逢故人第286章 舌戰第990章 皮影戲第119章 對面不識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145章 滷水點豆腐第197章 舌薄猶如蓮花葉第67章 哥,你是少爺?第506章 明爭暗鬥第214章 男人難做第571章 潤物無聲第993章 亂紛紜第414章 南北鎮撫第22章 很不舒服的彭大姑娘第861章 瓦剌風第852章 青蘿戲第823章 完美刺殺第263章 不刺之刺客第420章 今非昔比第739章 我做先鋒第743章 胳膊肘兒往裡拐第457章 投石問路第48章 苦中作樂的難兄難弟第736章 雪上加霜第12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333章 生計第948章 終於住不下啦第312章 明見暗見第661章 挖筍第187章 情與法第388章 夜探第994章 發飆第751章 懷春第197章 舌薄猶如蓮花葉第412章 三大詔第65章 問心後記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992章 好歸去第669章 行匆匆第559章 出塞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730章 狂下去吧!第663章 救水如救火第845章 暗打算第58章 一把梳子引起的戰爭第720章 你開心我開心?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939章 伏兵盡出第893章 十八歲第713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3章 預謀殺人第220章 背信棄義第411章 狹路相逢第476章 毀人不倦第638章 春光第900章 偷衣裳第690章 一網下去第5章 山寨楊旭第100章 難纏的小鬼第832章 騙子遇見兵第280章 金雞報曉第886章 風月無邊第151章 道義之爭第433章 一家人第737章 英雄少些好第292章 陣前換帥第362章 亂象第432章 一個心肝,一個寶貝第170章 道貌岸然第796章 造化弄人第744章 竊第46章 西門大官人第566章 就你會數數第943章 就是不點頭第322章 唐賽兒第265章 緊鑼密鼓第741章 選鋒、拉練第904章 牧天下第504章 難唸的經第792章 不送、不賣、不換!
第166章 奉旨泡妞第384章 晨曦第874章 騙子相會第620章 一邊挖坑一邊埋第928章 父子君臣第436章 討厭的……第106章 偷天換日第814章 巨炮第608章 久旱逢暴雨第432章 一個心肝,一個寶貝第536章 一個願捱第448章 難測天機第26章 悲傷的庚員外第436章 討厭的……第317章 臨行之際第733章 戰神?第198章 翻手爲雲第1036章 將欲行第763章 陽關逢故人第286章 舌戰第990章 皮影戲第119章 對面不識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145章 滷水點豆腐第197章 舌薄猶如蓮花葉第67章 哥,你是少爺?第506章 明爭暗鬥第214章 男人難做第571章 潤物無聲第993章 亂紛紜第414章 南北鎮撫第22章 很不舒服的彭大姑娘第861章 瓦剌風第852章 青蘿戲第823章 完美刺殺第263章 不刺之刺客第420章 今非昔比第739章 我做先鋒第743章 胳膊肘兒往裡拐第457章 投石問路第48章 苦中作樂的難兄難弟第736章 雪上加霜第12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333章 生計第948章 終於住不下啦第312章 明見暗見第661章 挖筍第187章 情與法第388章 夜探第994章 發飆第751章 懷春第197章 舌薄猶如蓮花葉第412章 三大詔第65章 問心後記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992章 好歸去第669章 行匆匆第559章 出塞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730章 狂下去吧!第663章 救水如救火第845章 暗打算第58章 一把梳子引起的戰爭第720章 你開心我開心?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939章 伏兵盡出第893章 十八歲第713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3章 預謀殺人第220章 背信棄義第411章 狹路相逢第476章 毀人不倦第638章 春光第900章 偷衣裳第690章 一網下去第5章 山寨楊旭第100章 難纏的小鬼第832章 騙子遇見兵第280章 金雞報曉第886章 風月無邊第151章 道義之爭第433章 一家人第737章 英雄少些好第292章 陣前換帥第362章 亂象第432章 一個心肝,一個寶貝第170章 道貌岸然第796章 造化弄人第744章 竊第46章 西門大官人第566章 就你會數數第943章 就是不點頭第322章 唐賽兒第265章 緊鑼密鼓第741章 選鋒、拉練第904章 牧天下第504章 難唸的經第792章 不送、不賣、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