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突如其來

口思濤回到辦妃室網坐下不久,秘書王玉林就把電話接斥丁不,瑰是市委秘書長姜新海的電話,要和曾思濤通報一些事情,姜新海和市委書記鄭家銘在京城開會,纔剛回來。

曾思濤有些納悶,鄭家銘既然已經回到市裡,有什麼事情不能和他在電話裡說,非要通過秘書長姜新海?曾思濤在納悶中拿起了電話,姜新海在電話裡向他轉達鄭家銘對竊聽的一些指示精神,但是似乎還有什麼話想說而說不出口,末了有些猶猶豫豫的說,鄭家銘生病了。

曾思濤微微愣了一下,腦子裡快速的想着是真病,還是假病?

官場中人生病是很講究的,真有病一般都是想盡辦法隱瞞着。因爲真有病,說不定就會“因爲健康原因”靠邊站了,而大張旗鼓的病,要麼是小病消災,要麼就是心病。

“家銘書記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正在醫院進行急救。我不知道這事該不該向省裡彙報

昏迷、急救?

那病情是非常嚴重了,曾思濤沉吟了一下問道:“你在那裡要求醫院一定盡全力進行搶救,至於像省裡彙報的事情,還是要穩妥一些的好,等我過來看看情況再說。”

曾思濤到醫院的時候,姜新海已經在高幹薦房的外面等着他了。

“?。

“醫院的專家正在檢杳。還沒有結果出來

“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

曾思濤一邊走進電梯,一邊問道。

“家銘書記可能在京城受了點風寒,囂,有些不舒服,但是一直都不願意進醫院,回到市裡,家銘書記要我去他那裡整理文件,我看家銘書記的臉色不對,要他去醫院,他不同意,我和弗大姐看情況不對,沒有再徵求家銘書記的意見,不容分說,硬是把他帶到了市人民醫院。在來醫院的路上,家銘書記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也不說話,已經進入昏迷狀態了。”

兩個人一邊說着一邊走進病房外的會客室。鄭家銘的愛人弗大姐顯然也有些不知所措。曾思濤安慰了她一番之後,讓人陪着去隔壁休息。

曾思濤和醫院的領導簡單的溝通了一番之後,瞭解到鄭家銘的病情不尋常,是一種罕見的感冒引起的併發症,至於引起的什麼併發症,專家們也還沒有完全弄清楚。 爲普通的感冒一般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動能降溫,但是鄭家銘卻是兩樣都不奏效。溫度一直降不下來,專家們也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正在緊急商量對策。

曾思濤想了一下,然後回頭對姜新海說道:”還是通知在家的其他常委和四大家的領導吧

姜新海點點頭,他也知道作爲一把手的病情到了這樣的地步,是需要通知這些人了。

不一會,人們醫院高幹門診靜謐的院落裡,停滿了小牌號車輛。整個院落都被封鎖了起來。門衛處以及樓梯口、走廊等重要位置”得知鄭家銘書記病情危重的消息,其他的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等領導都匆匆趕來。現場的氛圍既緊張,又有些沉重。

病房內,專家們仍在研究着搶救方案,醫護人員也在緊張地執行着專家們的醫囑,採取各種措施控制鄭家銘書記病情的繼續發展。

病房外,寬大的會客廳內,各位領導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曾思濤表現出的是一種標準式的冷靜,此刻的他,正陷入沉思之中。 曾思濤此刻心裡矛盾是正常的。鄭家銘書記突遭意外,其實是把機會和挑戰同時推到了曾思濤的面前。依一般人的判斷,鄭家銘突患重病,如果久治不愈,很有可能就此黯然退出楚漢政界。原因自然是健康狀況不佳,難以勝任市委書記崗位的繁重工作。這樣一來,由曾思濤接任市委書記職務,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了。估計中央不好再派人來擔任市委書記了,那樣做於情於理,這不能不說是天賜良機。

但是,對楚漢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曾思濤是心知肚明的。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經濟發展困難重重而產生的矛盾很多,有的矛盾一時間還很難解決。

在這一危難之際,鄭家銘如果退出,哪怕是因病暫時退出陣地,曾思濤都別無選擇地被推上了一線,不可避免地處於風口浪尖的個置。如果真把市委書記的擔子壓在他的肩上,他自然要在其個謀其政。老實說,這種臨危授命,需要有敢於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氣。

根據慣例,鄭家銘養病期間,曾思濤極有可能以主持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身份,來駕駐全局,開展工作。這一角色無需上級宣佈和強調,是自然形成的,多少帶有點無可奈何的意味。

但是曾思濤清楚這樣的的色其實是如臨絕地。

因爲,在官場,有的時候,臨危受命主持工作的角色是很難當的。顧名思義,主持工作是臨時性質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就楚漢目前情況而言,市委書記鄭家銘畢竟還沒有卸下職務,因此,不管他病情多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由他來拍板定奪的。這是工作程序,也是組織原則。所以,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他的手中。而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卻是主持工作的曾思濤。一句話,出師無名,進退兩難。這一角色,多少有點替人打工的味道。也就是說,幹好了,成績依舊是市委書記鄭家銘的;出了問題,責任要由曾思濤來承擔。這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工作如何開展,幹部隊伍如何帶,一些函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處置?困難太多太多。

其實,在靜候者中,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可能平靜。可以說,是各懷心事,因爲,一市主帥安危,事關全局,影響及帳中諸將領的興衰。

楚漢這艘危重巨輪,正漂泊行駛在驚濤駭浪之中。曾思濤還沒有做好當船長的準備,所以他是想方設法的想把鄭家銘留在楚漢,等他羽翼豐滿之後,再徐徐圖之。

當然,這一突然發故。使得市裡領導不可避克的面臨新的決擇一,一

在緊張的等待了近兩個小時之後,病房的門終於開了,幾個常委進了病房,看着現在的鄭家銘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皮膚沒有一絲光澤,就連嘴脣也是乾癟癟的,明顯衰老了許多。曾思濤以前覺得鄭家銘雖然偏瘦,但是從沒覺得他有這麼瘦過,那時雖說瘦,卻很有精神。現在不僅瘦,而且還很冰冷,就像外面的天氣一樣。病來如山倒,這話一點都不假。

鄭家銘雖然已經清醒,但是由於致病的原因沒有找到,情況不容樂觀,專家們一邊在緊張搶救,一邊還在在研究治療方案。

但是醫生們沒找到病因,就無法對症下藥,鄭家銘書記究竟有沒有生命危險很難說。

曾思濤建議召開市委緊急常委會,研究市委書記鄭家銘的治療問題,這其實也沒有好商量,既然市人面醫院的找不到原因只有向省裡彙報,請求省裡的支援了,實在不行,只有去京城了,常委們這一次難得一致的通過了這個動議,會上曾思濤還強調了,這件事暫時還是要保密等等注意事項……

鄭家銘的病情得到基本的控制之後,曾思濤就在醫院裡睡了個母圇覺,第二天上午纔回到辦公室。

“市長,你看看這個。

嚴新寧把一份京城知名的雜誌遞給曾思濤,題目就叫《韓德功:八年酣戰金文縣》,文章介紹韓德功任縣長之前,文縣的國內生產總值爲五億,上任後很短時間發生巨大變化,第三年一下子凹猛然從十億竄到十六億元,比上年增加了近六個億!此後,更是連年翻筋斗,其後一年凹達到了近四十億元,財政收入兩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巫2名、沁4名,金文縣也宣佈全面脫貧,此後金文縣的統計數字繼續年年上升在曾思濤入主楚漢之前,金文的年報凹八十億,正在往一百億奮鬥。金文縣獲林江省“十強”縣市稱號。

“市長,這事情沒辦法着了,今年的年報還沒有出來,但是上報市和省裡的應該是過一百億了,但是實際情況是金文縣財政根本就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了。不要說投入公共事業建設,連保證財政吃飯都很困難。”

這股浮誇風的始作俑者是羅之中,這是典型的數字政績,羅之中任書記的時候,金文的發展和差不多的陽江縣差不多,都是楚漢比較貧困和發展相對滯後的縣,但是在羅之中主政的後期,金文就全面“超越”陽江了。金文縣屬於市裡欠發達的地方,相對來說,也容易出成績,這對羅之中來說,這也許正是一種機遇。後來的事實證明羅之中果然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機遇。從“數字政績”中獲益最大的羅之中,成功的從縣委書記任上升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德功恐怕也是想走羅之中的老路。或者說是迫不得已,因爲羅之中已經把標杆樹立在那裡了,他也只有繼續吹牛,只是他的這個牛吹得大了一些,把牛皮都吹破了。

曾思濤不是不知道下面虛報,虛報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評比,下面也就沒有必要弄虛作假。這顯然不是個別幹部的看法。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弄虛作假的各地都有,自己不造假那不是傻嗎?

何況上面的領導對此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這下面有了成績,上面的成績也纔會更好看。

這樣的事情,一般來說也不會有人去戳穿,因爲這將大大的影響一大批人,如果戳穿一個縣,這一個縣的幹部甚至政府的工作人員的獎金全都會泡湯,那可以說是得罪絕大多數的人。除非是到了金文這樣山窮水盡的時候,沒有辦法。

“兩年啊,我記得我網到楚漢的時候,金文剛剛獲得全省十強縣,並且還排名比較靠前,這兩年後,金文照你所說恐怕就要與貧困縣爲伍了,十二年一個輪迴,金文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這是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要不是難以爲繼,恐怕你這個縣委書記也還只有硬着頭皮頂着。” “浮誇風害死人啊。我記得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次坐火車回家,在火車上有一搭無一搭地聽鄰座閒談一個是政府退休的幹部,一個是在家務農的老者,幹部在老農生活的地方當副縣長,老農到區上參加農業技術改新小組。

幹部說:“那時上級要求放衛星,報紙上報道有地方種的稻子成熟時小孩可以坐在上面,畝產一萬多斤。我們先是密密地種,不通風,根本要不得,後來就把幾塊田的稻子移在一塊田裡報畝產。”

老農說:“只好按畝產交糧,後來春荒,餓死了好多人。最厲害的是縣,有的全家死光,開門關門的都沒有,慘的很!”

幹部說:“後來那介。縣長被槍斃。”話題很沉重,但老人們臉上看不出情緒有什麼異常,只是臉上有些鬆弛的肌肉隨着火車有節奏的行進而抖動。

政績,字面上當然就是執政的業績,既然是業績,當然就是一個“好”字,但現實是,政績是好、或壞卻不好判斷。歷來,人們都是把“政治清明安居樂業經濟繁榮國家強大穩定”作爲執政者的政績。如果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也叫做政績,那一定是瘋狂了。但是在眼下,就有這樣的“政績”部分官僚政績慾望異常強烈,這並不表明他們特別熱衷於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在他們眼中,“政績”就是滿足上級的要求,是升官的保證,而不是其它。大躍進時期之所以發生災難,浮誇風”大爆發的結果。有部分人爲了個人升官發財,是可以不顧一切的、沒有底線的。說“政績”猛於虎、“政績”吃人,一點也不過。改開以來,官僚特權的升級,至政績欲空前強化。政績出頭,人才能升官,才能享受更多特權。

第23章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第66章 吳大華的失落第60章 隱忍難 得志不張狂更難第53章 契機(三)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96章 絲絲入扣第84章 這事只有瘋子纔會幹第7章 啓動和小插曲第16章 立足第10章 提留款(二)第7章 放一炮第13章 深意第53章 兩連勝第70章 吳大華慌了第33章 收穫第四十一章第107章 出國考察(二)第65章 有便宜不佔非君子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49章 烏海梅的激情第84章 東窗事發第33章 “獨當一面”第四卷吳嘉風雲第一百一十六處長的章 安處長的吳嘉之行第34章 大魚太多也是一件煩惱事第17章 偶遇第85章 退一步就是懸崖第74章 企業考察第32章 這算出軌?第90章 資金翻番第14章 調任新職第43章 暗流涌動第47章 御下之道第76章 舉薦第45章 風滿樓(二)第87章 讓柏拉見鬼去吧第30章 瘋狂的第8章 高校結盟第110章 周欣敏的包子饅頭和稀飯第46章 風滿樓(三)第120章 組織部考察第70章 出手(四)第6章 玉成好事第95章 權力大局感第106章 出國考察第92章 搞散一對算一對?!第121章 組織談話第1章 走馬上任第98章 浦江調研第37章 麻辣英雄第1章 履新第19章 喜訊(二)第67章 曾市長,我們動手?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43章 欲爲漁翁第83章 即將離去第22章 識時務者爲20786第65章 謀篇佈局第59章 利益交換第83章 即將離去第8章 偶然發現第28章 “ 超越股神”第68章 面面相覷第5章 秘書風波第72章 出來了第五章第106章 出國考察第36章 爲難事第40章 突破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96章 分槽養馬第2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2章 竊聽門事件第9章 新年伊始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5章 裂痕第45章 京城事多第91章 要挾廳長第80章 或許是曖昧(二)第28章 妥協立足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48章 這纔是政治第44章 風滿樓第38章 我要和你談心第73章 竊聽門事件(二)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深意第13章 深意第62章 權色交易第5章 秘書風波第20章 策略奏效第48章 變化第31 要鬥那就鬥吧第64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68章 面面相覷第59章 波瀾起第16章 立足第6章 優撫金第39章 曙光第65章 有便宜不佔非君子第19章 陽謀對陰謀
第23章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第66章 吳大華的失落第60章 隱忍難 得志不張狂更難第53章 契機(三)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96章 絲絲入扣第84章 這事只有瘋子纔會幹第7章 啓動和小插曲第16章 立足第10章 提留款(二)第7章 放一炮第13章 深意第53章 兩連勝第70章 吳大華慌了第33章 收穫第四十一章第107章 出國考察(二)第65章 有便宜不佔非君子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49章 烏海梅的激情第84章 東窗事發第33章 “獨當一面”第四卷吳嘉風雲第一百一十六處長的章 安處長的吳嘉之行第34章 大魚太多也是一件煩惱事第17章 偶遇第85章 退一步就是懸崖第74章 企業考察第32章 這算出軌?第90章 資金翻番第14章 調任新職第43章 暗流涌動第47章 御下之道第76章 舉薦第45章 風滿樓(二)第87章 讓柏拉見鬼去吧第30章 瘋狂的第8章 高校結盟第110章 周欣敏的包子饅頭和稀飯第46章 風滿樓(三)第120章 組織部考察第70章 出手(四)第6章 玉成好事第95章 權力大局感第106章 出國考察第92章 搞散一對算一對?!第121章 組織談話第1章 走馬上任第98章 浦江調研第37章 麻辣英雄第1章 履新第19章 喜訊(二)第67章 曾市長,我們動手?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43章 欲爲漁翁第83章 即將離去第22章 識時務者爲20786第65章 謀篇佈局第59章 利益交換第83章 即將離去第8章 偶然發現第28章 “ 超越股神”第68章 面面相覷第5章 秘書風波第72章 出來了第五章第106章 出國考察第36章 爲難事第40章 突破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96章 分槽養馬第2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2章 竊聽門事件第9章 新年伊始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5章 裂痕第45章 京城事多第91章 要挾廳長第80章 或許是曖昧(二)第28章 妥協立足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48章 這纔是政治第44章 風滿樓第38章 我要和你談心第73章 竊聽門事件(二)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深意第13章 深意第62章 權色交易第5章 秘書風波第20章 策略奏效第48章 變化第31 要鬥那就鬥吧第64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68章 面面相覷第59章 波瀾起第16章 立足第6章 優撫金第39章 曙光第65章 有便宜不佔非君子第19章 陽謀對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