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主動出擊

“忿濤衆只倉促成軍、倉促拉卜戰場的雜牌軍能不能二,二戲鬥力,就要看他這個號施令的人的手段了。所以曾思濤在緊張的思考佈置。既然姚日明看樣子已經是要破釜沉舟,要和他幹一場,他也不會讓姚日明舒舒服服的想辦法來對付他,姚日明利用在他沒有到隨周之前主持市委工作的機會,把市委的人拉進了他那一邊,而且也趁此機會,把手伸到了市政府那邊,對市政府的大事小事都要插上一堆,所以柳鋼模是很不滿,既然姚日明如此,曾思濤當然也不會閒着,他也要利用姚日明和柳鋼模之間的矛盾做點事情,他也要給他製造些麻煩。所以在隨周下半年經濟工作安排部署的會議上曾思濤明確的提出:

“隨周要進一步推進體制改革,推動黨政分開,政企分開,這是推進隨周各項工作的一項重要的舉措。黨委包攬政府事務,就把自己變成了政府;包攬企業事務,就把自己變成了企業。黨是政治領導者,應當做政治領導的工作。分錢,分物,定項目,批條子,這些都應該是政府部門的日常事務,黨委直接出面干預,不僅不能揮政府的作用,而且也使自己放棄了自己應起的作用。作爲黨委的幹部,一定要很冷靜,高瞻遠矚,深思熟慮,不能陷到事務堆裡。成天陷在瑣細的事務之中,不可能真正成爲好的領導。當然這裡有個放心不放心的問題。有人認爲把工作交給政府不放心,怕抓不好,這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許多同志今天當市長,明天當書記,不是照樣抓了工作?如果黨的一把手不管具體事務,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時間多一點,倒是有更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屁股坐在具體事務堆上看問題就有侷限性。

第二,黨政不分使黨顧不上抓黨的建設,黨政分開才能真正做到“黨要管黨”要把我們的黨建設好??黨委就應該把自身的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就必須善於擺脫各種繁雜事務的干擾。別的方面的工作,有政府??有人大,有各種社會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在做,應當把他們的作用充分揮出來。但是,黨的工作、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黨委責無旁貸,其他各種組織無法替代。在執政的條件下,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如何使我們黨委擔負起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任務,如何使我們黨經得起執政的考驗和改革開放的考驗,如何使黨在羣衆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這是一個嶄新的重大課題。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黨的羣衆工作,必須由各級黨委親自抓,而且必須認真抓好??千萬不能“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第三,黨政不分使黨委處於行政工作第一線,甚至成爲矛盾的一個,方面,黨政分開,可以使黨處在脫的、駕駐矛盾和總攬全局的地位,從而揮“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不是“鐵板一塊”各種社會成員當然具有共同的利益,但決不能無視它們的特殊利益。有矛盾就要協調。政府固然要協調各種利益、各種矛盾;黨委更要善於做協調工作。作爲黨委,組織條例裡就有一條叫做“協調本地區各種組織的活動”黨委自己包辦了政府的工作??又包辦了各種經濟文化組織的工作,什麼都是黨委自己決定、自己執行就使黨委變成了當事人的一方,毫無迴旋餘地,實際上使自己喪失了本來應該具有的協調矛盾的資格。

第四,黨政不分使黨委自己成了執行者,黨政分開才能使黨委真正具有監督的職能。爲了提高效率,必須強化行政系統,但也唯其如此,必須加強監督。自己不能監督自己。你自己包攬了行政工作,就失掉了監督行政的資格。在我們各級領導機關的工作中,克服官僚主義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黨委包辦行政工作,自己就會成爲滋長官僚主義的溫牀;相反,黨政分開以後,黨委不管日常行政工作,就能使自己真正成爲同官僚主義作鬥爭的力量,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推進黨政分開,更好的把隨周的各項工作搞上去。”

曾思濤很清楚黨政分開的本意是黨管路線,政府負責執行,黨負責監督。

但是就是黨政分開,卻是遭到了極大的阻力,說什麼是削弱黨的領導,其實黨政分開真削弱了黨的領導了嗎?那個地方不是書記是真正的一把手?存在這樣大的阻力,實際上說白了,就是黨政分開會觸及很多人手裡現實的權力,這些人不願意自己手裡的權力,這就是黨政分開提出了很多年實際在執行過程中困難重重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黨委裡的一幫人的權力會受到削弱,當然政府的一班子人權力會得到加強,而黨委的人一向在政治生活中佔據主動地位,他們不願意放出手中的權力,這事情推動起來難度就非常大。

曾思濤提出進一步推進黨政分開,也走出於目前的處境考慮的,曾思濤很清楚,在市委裡他和姚日明相比走出於絕對的劣勢,甚至在市政府那邊也得不到足夠的支持,這局面他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央提出要黨政分開,現在的隨周的情況是黨委的一班人把政府一攤子事情管得過多過細,根本沒給市政府的副市長們多少權力,甚至連柳鋼模這個市長也沒有多大的權力。這個時候他要拉攏柳鋼模,至少要穩住柳鋼模才行。

當然曾思濤敢在這個時候講這個話,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曾思濤放權給市政府,而柳鋼模是乖寶寶,唯劉子奇馬是瞻,劉子奇不會對這樣的講話有多少不滿的看法。市委中把持住經濟方面的事務的主要就是姚日明,這只是分姚日明的權。於照以長遠來講如果他能順利過渡到書記的位置上,實克三二走了他手裡的一些權力,他這也走向柳鋼模非常充分的表達出合作的善意,至於他今後會不會干涉政府事務??那就要看柳鋼模的市政府幹得如何,他畢竟是準市委書記,過渡到市委書記??只要總攬全局就行,在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就應該要學會抓大放有些事情沒必要事必躬親管得過細即使是柳鋼模真的幹得不錯,但是在重大的經濟決策方面也是他纔有最後拍板的權力。而且只要把人事組織權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柳鋼模即使想翻起什麼浪來也渺茫;要是柳鋼模幹得不行,他插手政府事務的機會也會很多。黨政分離是不是真的能分開這件事說到底,主動權也是在他手裡。不管如何,只要把姚日明這個嚴重威脅到他能否坐上市委書記的最大威脅化解掉,在隨周,所有的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曾思濤這番講話在隨周等於是丟下了一顆不大不小的炸彈,其實很多人原來都認爲曾思濤除了搞經濟之外,理論水平肯定是有限的,曾思濤在經濟工作會議上講出這番話來,實在走出乎他們的意料,看來曾思濤這是逐漸在進入角色了。這番講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隨周目前的實際狀況

市政府完全已經淪爲一個尷尬的角色,柳鋼模這個市長實際能揮的作用有限。

曾思濤的這個講話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柳鋼模也沒有想到曾思濤會講這番話,常務副市長吳文斌就更是吃驚了,作爲市裡主要分管經濟展的兩個人,柳鋼模都如此憋屈,常務副市長就更好不到那裡去了

所以吳文斌也斜眼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柳鋼模,現柳鋼模的眼角往上輕微的揚了一揚,吳文斌雖然和柳鋼模作爲政府的一二把手關係也比較微妙??但是共事這麼些年,對柳鋼模的習慣性動作??柳鋼模對曾思濤的這個提法還是很感興趣的。吳文斌又瞟了一眼與會的副市長們

市政府的副市長們一個個都有些掩飾不住有些興奮的樣子。

吳文斌清楚,曾思濤來這一手也許是迫不得已姚日明給曾思濤的壓力很大,吳文斌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曾思濤這是在向柳鋼模和他伸出橄欖枝,不管怎麼說,這個曾思濤還是真的很有一手的,在該做出退讓的時候懂得退讓,反正曾思濤有“犯上”的習慣,但是對下面的人卻是不錯,一般都會給很大的施展和揮自己能力的空間,比起姚日明來,吳文斌覺得和曾思濤相處,估計會更融洽一些。

曾思濤也清楚,他放出的這個試探氣球肯定會收到一些積極的反應,至於效果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講到經濟問題的時候,曾思濤也講到:“要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促進多種所有制的展,促進公有制的形勢多樣化,在公有制經濟中可以實行股份制等形式,在國家控股的前提下,可以允許一些社會資金進入一些國有企業。該破產的企業要進行破產,不景氣的企業該進行重組的要進行重組,推進隨周的經濟社會的全面展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全市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希望各級各部門同心協力,共同把隨周下半年的各項工作做好,爲中央新一屆大會召開,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曾思濤對隨周的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只是泛泛而談,對於經濟體制的深入推動,曾思濤只是一帶而過,其實作爲各地方,經濟體制的改革目前的形勢是極爲緊迫的,特別是國有企業較多的地方,形勢就更加嚴峻,的年代中後期正是國家無外需又無內需的經濟蕭條期,整個產業鏈條的停滯讓這個鏈條上的所有企業都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而各個國家企業破產,工人下崗也集中於這個時期,沒有倒閉的國家企業,這些企業沒有依靠裁員實現利潤增長,是依靠需求拉動才度過困難期,而那些員工利用率高的私人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是困難重重,也不得不裁員。而就業形勢的好轉要等到凹年後,國家依靠外需拉動經濟之後。

但是曾思濤在這裡幾乎對這就是一帶而過,不是他沒有看到事情的嚴峻性,而是實際上今年還有一件大事,曾思濤知道新一屆黨的大會九月將在京城舉行,曾思濤本來就還有些印象,加上在會議之前釋放出來的一些信號讓曾思濤基本上對於大會的結果又聊比較深入的瞭解,在這次會議上體制方面的很多東西都有突破,對公有制含義的擴大及公有制主體地位的新解澤是:要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展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報告對非公有制經濟做出一個新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論斷:“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論斷比過去一般提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等提法更積極、更準確。爲了實現現代化這一初級階段的基本任務和雄偉目標,就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大力展生產力;就要把非公有制經濟看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一般的配角;就要認識到爲了實現現代化這一雄偉目標,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大力展生產力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非公有制經濟都可以和應當利用來爲實現現代化服務。因此,應當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私營、外資經濟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展,並依法監督、管理,以便動員更多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安排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生廠,響產品。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要花代化進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凹年增長率接近兩位數的高度??其中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不而且呈增大趨勢。實踐證明,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展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基本經濟制度。對國有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是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全國人民十分關注,爲世界所矚目。在九三年的時候中央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接着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這次大會報告會從理論上總結這幾年的實踐經驗,提出一些突破性的指導意見。第一把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歸結爲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即建立現代公司使企業成爲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第二,明確提出要培育和展多元化投資主體。規範的現代公司都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培育和展多元化投資主體這樣才真正利於推動政企分開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第三,展大企業集團,躋身世界大企業行列。提出要以資本爲紐帶,通過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有大中型企業在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中增資減債,開闢了廣闊的前景。要採取多種方式,包括直接融資,充實企業資本金。還可以出讓部分股權,擴大投資主體。曾思濤清楚這些新的提法有重大戰略意義。作爲擁有口億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要展經濟,搞現代化,就一定要走向國際市場,在國際經濟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這就要靠展有強大實力和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這一點曾思濤是極爲認同的,到目前爲止,國家至今沒有一個製造業企業能進入世界五百強,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更重要的一席之地,就要要急起直追,迎頭趕上,使自己也擁有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航空母艦。”要做到這一點,不能用行政辦法,而要像報告說的那樣,“以資本爲紐帶,通過市場形成。”這是市場經濟中唯一可行的辦法。政府的扶持、引導、幫助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搞強迫命令,搞拉郎配,而是更多的做扶持、協調、引導等工作,例如在強強聯合中做到“雙贏。”順利實現聯合。雖然在這次會議後,出現了一些重組的大型企業進入了世界五百強,只是作爲壟斷國家資源的國企進入世界五百強,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沒有改變,雖然如此,但是原來被人們忽視的一個積極的結果,卻是因爲這次會議顯現。國家在之後不久的年代就成爲全世界的“製造工廠”在國內生產的東西席捲全球,而這次會議無疑是爲今後國家成爲“世界工廠”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

第四??實行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形成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這是近年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後的重要指導方針。在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時要鼓勵兼併,或者是多兼併,少破產因爲破產帶來的社會問題比較多。企業破產必須規範,不能搞假破產,真逃債,使國家蒙受損失。冗員太多、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要下崗分流減員增效。企業職工下崗,要啓動再就業工程,幫助下崗職工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所以,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是不可分割的成套政策措施,它們共同形成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在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起着調節作用,市場競爭必然使企業優勝劣汰,人員流動和職工下崗是難以避免的。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對待。一方面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包括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關心和安排好下崗職工的生活,搞好職業培,拓寬就業門路,推進再就業工程。另一方面,廣大職工要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努力適應改革和展的新要求。第五,對國有企業改革要堅定信心??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是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相結合、公有制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關鍵環節。我們要堅定信心,把這一世界性難題解決好??成爲成功的範例。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工作的艱鉅和複雜。因此要勇於實踐。大膽探索,不斷總結實踐中的豐富經驗,並做出理論概括,然後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深入。報告正是通過總結前一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提出了一系列有創新意義的指導方針,目的在於加快改革進程。

五、充分揮市場機制作用,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十五大報告在理論上明確提出這一觀點,並對如何充分揮市場機制作用,做出了一系列原則性的規定。報告提出:“要加快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這個概括性的提法,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意義。“市場化”概念長期被列爲理論禁區,使用這個概念的經濟學家常常招來許多麻煩。十五大報告鮮明地提出要加快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使人覺得耳目一新,進入了新的理論境界。加快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既是針對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而言的,意味着要加快實現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把應當放開的生產和流通放給市場;同時也是針對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二元經濟結構而言的,也就是要加快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佔很大比重轉變爲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進程,口羔在廣大農村比較突出。所以。提高國民經濟的市場,既要靠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也要靠推進現代化建設。十五大報告的“市場”部分是圍繞着“進一步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展開的。這就使理論邏輯更加清晰、明確。圍繞這一中心,報告提出了原則要求。第一,繼續改革流通體制,展各類市場,着重展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在展各種生產要素市場中,展資本市場,以便爲衆多的企業擴寬融資渠道,又能充分利用社會閒散資金於投資,優化居民的金融資產結構。第二,清除市場障礙,打破地區封鎖、部門壟斷,儘快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目前市場障礙突出地表現爲地區封鎖、部門壘斷、過度競爭,這些問題不解決,市場就不是有序的,就會麻痹市場機制的作用,市場競爭促進經濟繁榮的功能也難以很好揮出來。打破地區封鎖、部門壟斷,以及防止和反對過度競爭,就要真正轉變政府的職能,使政府部門不能隨意過多的干預經濟活動,實現政企職責分開。第三健全市場規則,加強市場管理。目前市場的無序狀態同市場規則不健全很有關係。報告強調要依法治國,所以要維護市場秩序就要建立和健全有關市場法規,政府依法加強市場管理。市場規則最重要的是保護公開、公平的競爭。這就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和條件,包括:要有獨立自主的市場主體作爲競爭者;競爭者不受壟斷力量的干預;每個競爭者都有同等的地位??既要負盈又要負虧包括承擔風險;政府對價格的控制要適當,微觀價格儘量放開;政府不要隨便干預市場,以便於打破地區封鎖;等等。

理論上的突破就會有一些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會出臺,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特別是對企業實行“抓大放小”的措施,也就預示着再地市一級一級縣一級的國有企業大部分將重組、改組、破產,變賣,很多中型國企將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中,雖然曾思濤也清楚,這裡面也會造成一定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角色,無利可圖他來參與國企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企業改制不走這一步是肯定不行的了,不改更是死路一條??只有在改制的時候更加規範,要多徵求職工職代會的意見,不讓一些蛀蟲在其中大肆搞名堂,儘量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

在今年到明年,由於體制上的突破,民營經濟將會進一步加快展,對於?吧年中央提出國企抓大放小也有了更前面更詳實的解釋??更多不景氣的國有、集體企業將被變賣、破產、改組等等,更多的職工會下崗,明年到後年將是下崗最多最集中的年份??也是下崗造成的社會問題的矛盾最突出最尖銳的的時候,企業職工大規模集中的下崗職工們肯定都有意見肯定都非常不滿,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就會鬧出很大的亂子,改革,特別是企業改革的真正陣痛將會到來,那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曾思濤十分清楚這一點。

曾思濤在這件事情上這樣一帶而過也是給在座的從事經濟工作的領導先提醒一下,讓他們心裡也有一個準備,隨周在企業改制方面已經落後很多,很多企業都是好死不如賴活着,問題很多,他現在自己都立足未穩,肯定不會先去推動這件最繁瑣、最麻煩、最棘手的事情。至於真正要實施,還是得等黨的大會召開之後,他正式走馬上任之後再進統

曾思濤在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姚日明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時間他也在積極爭取柳鋼模和吳文斌,特別是吳文斌。

姚日明也清楚他和柳鋼模之間的矛盾比較深沉,柳鋼模對他的戒備肯定是很深的,輕易是不能說服柳鋼模,但是吳文斌不一樣,吳文斌是政府的二把手,和柳鋼模之間的關係也是很微妙的,姚日明是深諳其中的訣竅之處,吳文斌也還是多少有點意動,但是卻是死活都不願意表達一個明確一點的信息。

雖然吳文斌沒有一點明確的意思,但是總是有一點趨向的,只是曾思濤在會上這一番話,打消了姚日明的如意算盤,他就是再支持吳文斌,也不可能向曾思濤這麼“慷慨大方”畢竟他所處在的位置不一樣。曾思濤這一手不但拉攏了柳鋼模,也順手把吳文斌也拉攏了。

其實姚日明是不相信曾思濤真的有那麼“慷慨大方”的,但是曾思濤這一手即使是策略性的大讓步,效果卻是顯而易見,不但是拉攏了柳鋼模和市政府一幫人,而且很明確的講,曾思濤要抓黨的工作了,組織工作、黨建工作這可是姚日明現在手頭的命根子,也是他能和曾思濤角力的最根本依仗,姚日明也清楚,曾思濤站在制高點上,要抓這樣的工作是理所當然,一把手,那怕曾思濤現在只是名義上的一把手,但是屁股決定腦袋,曾思濤是充分揮了他的屁股下的位置優勢。

姚日明清楚曾思濤這就是要奪取這原本就屬於曾思濤的權力了,如果真是被錄奪了,他也清楚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在官場,有奶便是孃的人不勝枚舉,你沒有那個權力了,人家自然就會改換門庭了。

姚日明根本就沒有想到曾思濤膽子這麼大竟然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敢於這麼果斷的主動的搶在他之前出招。曾思濤這一手堂堂正正的陽謀,姚日明也不得不承認曾思濤這一手有些高明,曾思濤這一亂了他原來的計劃,他不得不重新盤算自己的計劃。,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州?口?,

第38章 省委書記的小姨子第18章 喜訊第14章 調任新職第5章 選調生第96章 悠閒的日子到頭了第58章 原來是個野蠻人第23章 好事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8章 黔南驢子裝馬叫第18章 緋聞亂飛第68章 出手(二)第5章 秘書風波第7章 搞定酒廠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1章 ”太極拳“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10章 章 終出手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87章 讓柏拉見鬼去吧第48章 衆人的失落第4章 事起第20章 策略奏效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107章 省委書記的但是第五卷鎮一方第四十六章第81章 黑是紅的天敵第33章 收穫第1章 當靶子第91章 順勢而爲第55章 說項第34章 放大炮第86章 出事了第8章 出手第102章 雙雪第93章 調查第103章 副廳級機構第79章 應對挑戰第79章 聽衆變演員第17章 整頓作風第51章 吳嘉班子調整第101章 都是醉酒的錯第32章 這就是政治第5章 衝突第48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34章 那就徹底的征服吧第95章 漫天要價第39章 見面會第10章 分管工作第88章 聲色犬馬第12章 你打我悶拳第90章 資金翻番第9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93章 莫讓鋼槍鏽成鐵第68章 出手(二)第117章 “ 假貨”第57章 第一次會議第24章 揮淚斬馬謖第103章 雨中漫步第90章 剝繭抽絲第31章 劉子奇的恐懼感第56章 初交心第13章 和他拼了!第41章 “拜碼頭”第19章 喜訊(二)第96章 強行通過第110章 謀劃對謀劃第84章 命懸一線第95章 效應初現第5章 選調生第80章 或許是曖昧(二)第115章 意外喜訊第72章 給書記檢討第69章 突破口第96章 分槽養馬第63章 出刀第1章 走馬上任第21章 堡壘從內部更容易攻破第74章 主持工作第35章 三聲槍響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8章 喜事連連第4章 起手第29章 兩難第23章 進逼第7章 廠家代理第四十二章第91章 不合格的媒人第88章 被嗝個半死第22章 策反第41章 大小也是飛機場第7章 結交(二)第42章 合力第57章 賠罪第31 要鬥那就鬥吧第26章 權力遊戲入場券第24章 履新第74章 市政府的大門向羣衆敞開的第14章 雲波橋事件(三)
第38章 省委書記的小姨子第18章 喜訊第14章 調任新職第5章 選調生第96章 悠閒的日子到頭了第58章 原來是個野蠻人第23章 好事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8章 黔南驢子裝馬叫第18章 緋聞亂飛第68章 出手(二)第5章 秘書風波第7章 搞定酒廠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1章 ”太極拳“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10章 章 終出手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87章 讓柏拉見鬼去吧第48章 衆人的失落第4章 事起第20章 策略奏效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107章 省委書記的但是第五卷鎮一方第四十六章第81章 黑是紅的天敵第33章 收穫第1章 當靶子第91章 順勢而爲第55章 說項第34章 放大炮第86章 出事了第8章 出手第102章 雙雪第93章 調查第103章 副廳級機構第79章 應對挑戰第79章 聽衆變演員第17章 整頓作風第51章 吳嘉班子調整第101章 都是醉酒的錯第32章 這就是政治第5章 衝突第48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34章 那就徹底的征服吧第95章 漫天要價第39章 見面會第10章 分管工作第88章 聲色犬馬第12章 你打我悶拳第90章 資金翻番第9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93章 莫讓鋼槍鏽成鐵第68章 出手(二)第117章 “ 假貨”第57章 第一次會議第24章 揮淚斬馬謖第103章 雨中漫步第90章 剝繭抽絲第31章 劉子奇的恐懼感第56章 初交心第13章 和他拼了!第41章 “拜碼頭”第19章 喜訊(二)第96章 強行通過第110章 謀劃對謀劃第84章 命懸一線第95章 效應初現第5章 選調生第80章 或許是曖昧(二)第115章 意外喜訊第72章 給書記檢討第69章 突破口第96章 分槽養馬第63章 出刀第1章 走馬上任第21章 堡壘從內部更容易攻破第74章 主持工作第35章 三聲槍響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8章 喜事連連第4章 起手第29章 兩難第23章 進逼第7章 廠家代理第四十二章第91章 不合格的媒人第88章 被嗝個半死第22章 策反第41章 大小也是飛機場第7章 結交(二)第42章 合力第57章 賠罪第31 要鬥那就鬥吧第26章 權力遊戲入場券第24章 履新第74章 市政府的大門向羣衆敞開的第14章 雲波橋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