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雲來樓宴會

要麼怎麼說,都喜歡在酒桌飯局上談事情呢。

“魏王殿下,若說洛陽的特產,當屬牡丹爲首,可惜現正是寒冬臘月,否者,這牡丹花開,爭奇鬥豔,絕不失爲洛陽城的一大盛景啊。”那名姓張的商人說道。

“哦?張老闆這麼一說,本王還真是好奇的緊呢,來年待到牡丹花開的時候,小王一定來洛陽一觀這牡丹花開的盛景。”李泰笑着迴應道。

“魏王殿下,小人昨日聽聞,遼東現在遭了雪災,朝廷整準備救災,可有此事?”一商人說道。

聽聞那商人這麼一說,在場的諸多商人,心中一愣,遼東遭了雪災?難不成,這就是魏王殿下請自己等人在雲來樓聚首的目的?

遼東遭了雪災,朝廷自然要想辦法賑災,而魏王殿下不好好的在長安待着卻跑到了洛陽,約莫就是爲了遼東籌錢來了吧。

在場的商人們因爲這一句話,心中也是明瞭了八九分,且看魏王李泰,如何說法了。

這商人自然不是無端提起此事,這人乃是杜楚客在洛陽城找到的一小商人,花了點錢財,利用了些手段威逼利誘,在今天這場飯局之中做個出頭鳥,領頭羊的,若沒有挑起這話題,李泰又怎能順着着杆兒,將話題進行下去呢。

李泰嘆了口氣,無奈笑道:“正是,想必在座的諸位也是好奇本王今日爲何宴請諸位吧,倒還真是爲了遼東的這點兒事兒。”

“遼東遭了雪災,我等可能幫上什麼忙?朝廷定然是會從國庫撥出賑災的銀錢吧,若是魏王殿下有用得着我等的地方,在下願意略盡綿薄之力。”姓李的那名商人拱手說道。

既然魏王殿下的來意已經挑明,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倒不如痛痛快快的將話說出,還能在魏王殿下面前博一個好印象,畢竟魏王李泰是親王,還是頗受當今陛下寵愛的親王,洛陽長安相距說遠也不遠些,日後若是能搭上魏王府,倒也是個巨大的收穫。

說是略盡綿薄之力,其實也是將話說死了,意思便是小忙可以幫,但是若是超了我們的承受能力,那便無能爲力了。

杜楚客買通的那名商人接着說道:“李兄所言甚是,遼東遭了雪災,我等商人,也幫不上別的,在下手裡還有一批麻布,約莫有五百匹,全部以市價的五成,出售給魏王殿下如何?”

衆商人一聽,愣了,還以爲這人要白白捐獻五百匹麻布呢,沒成想竟然提出這種建議。

市價的五成,也就是說,這人出手這五百匹麻布,根本就是不賠不賺的......

峰迴路轉,竟還有此等好事?雖說不賠不賺,總比一分錢都撈不着要好得多。

聞言,李泰臉上露出一絲爲難之色,隨後尷尬一笑:“這位仁兄大義,只是,唉~~”李泰嘆了口氣,說道:“實在慚愧,其實此次前來洛陽,本王也打算在洛陽城裡搭建起募捐的棚子,爲遼東的百姓和戍邊的將士們募集一些物資的,奈何時間緊迫,也只能找諸位想辦法了,此次遼東大災,長安城的諸多百姓在長安街上,自發的捐錢捐糧捐物,讓父皇龍心大悅,直說我大唐子民心地善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可嘉,太子兄長還當街賞賜了十戶人家‘擁軍楷模’的名號,見此,本王纔到洛陽爲太子兄長鋪路來的,只是太子兄長不日便到洛陽,若光是靠洛陽百姓的捐贈......”李泰欲言又止。

衆人聽說當今陛下大肆誇讚了長安城的百姓,心中本就有些意動,又聽聞太子殿下當街賞賜“擁軍楷模”稱號,心中更是打起了小算盤。

“魏王殿下,太子殿下不日便到洛陽?”那名姓李的商人問道。

“正是,本王走在太子兄長前,就是爲了幫太子兄長籌集物資,待他一到洛陽,接收了物資,便向遼東出發,洛陽富庶不輸於長安,若是本王在此......”

“魏王殿下不必擔心,雖說還有些時間可供殿下在洛陽向百姓募捐,百姓富庶,但能力始終有限,殿下,小人家中經營的乃是糧食生意,對於遼東的災民和戍守邊疆的軍士們,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小人便捐獻出糧食五百石,若是殿下覺得不夠,餘下的,便以市場價格七成出售給殿下,如何?”那姓李的商人說道。

“善,有李老闆這句話,小王便替遼東的百姓和將士們多謝李老闆慷慨解囊了。”李泰笑道。

五百石糧食,也不少了,更何況洛陽僅僅是個中轉站而已,若是物資過多,對於運送來說,也是個問題,像是糧食這等物資,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等到了山東等地再採購最爲穩妥,山東距離遼東還算近些,在運輸商,也能省些力氣。

在做的衆人聽這姓李的商人如此提議,也紛紛提出五百的數量,七成的價格,李泰照收不誤。

一頓宴席,賓客盡歡。

李泰和杜楚客回到在洛陽城內的別院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中午的一頓宴席,一直吃到傍晚,這時間,也是夠長的,談完了讓衆多商人援助遼東的事情,剩下的時間,便是衆多商人在巴結李泰了,畢竟一個親王靠山,不是洛陽城的這些官員能夠趕得上的。

這些人打的主意,倒是跟十多年前的玄世璟一樣。

官家有人好辦事,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

席間李泰倒是喝了不少酒,一回到別院,杜楚客便吩咐下人煮些醒酒湯來,冬日裡氣候乾冷,喝了酒,若是晚上稍有不慎,次日便會頭痛欲裂,這種滋味兒,可不好受些。

“老杜啊,洛陽城的商人們都敲定了,本王這一趟洛陽之行,也算是成功了大半,至少不會在大哥來洛陽的時候,本王兩手空空的跟他交代。”李泰笑着說道。

“是啊,加上長安城那邊玄侯籌備的物資,此次太子殿下的遼東之行,定會圓滿。”杜楚客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又將火盆之中的炭火撥弄的更旺一些。

“還不算完呢,老杜,一會兒派人去與洛陽當地的官員接觸一一番,明日在洛陽城張貼告示,搭建募捐的棚子,怎麼說今日與那些商人們說過的話,也該讓他們看見咱們的行動,不然他們還以爲本王在與他們空手套白狼呢。”李泰吩咐道。

“是,王爺,”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五百零九張:府兵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聖旨?假的!第十五章:後續第二十一章:宗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五百九十九章:島上的勢力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八章:對策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八百八十五章:爲人父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元景的處境第八百九十二章:放線釣魚第三章:秦英第九十八章:李元景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夜談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轟動長安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應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五章:添把火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目標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侍疾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八百一十四章:鬧騰第一百三十三章:孫耀庭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七百一十七章:重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一百五十九章:打賭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百六十四章:離間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二百三十六章:湊錢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人命官司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三百三十二章:是敵是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四百一十二章:大婚之日(下)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百三十二章:岷州刺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夫妻同心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八百一十章:開噴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現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八十七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回馬槍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五百零四章:該殺的殺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誘劫獄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八百七十三章:態度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四十七章:藥價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五百零九張:府兵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聖旨?假的!第十五章:後續第二十一章:宗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五百九十九章:島上的勢力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八章:對策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八百八十五章:爲人父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元景的處境第八百九十二章:放線釣魚第三章:秦英第九十八章:李元景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夜談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轟動長安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應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五章:添把火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目標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侍疾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八百一十四章:鬧騰第一百三十三章:孫耀庭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七百一十七章:重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一百五十九章:打賭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百六十四章:離間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二百三十六章:湊錢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人命官司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三百三十二章:是敵是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四百一十二章:大婚之日(下)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百三十二章:岷州刺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夫妻同心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八百一十章:開噴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弊端初現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四百二十三章:十六王宅的外來客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八十七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回馬槍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五百零四章:該殺的殺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誘劫獄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八百七十三章:態度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四十七章:藥價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