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商議開礦

雖然這裡有座城池,但是唐軍也只是將大部分的隊伍駐紮在這裡,分撥出五千人,還是要回原本的營地,唐軍的戰船都停泊在了這裡,還要在此處修建一處港口方便後續中原與這島上的來往。

唐軍有事情可做了,這島上的人也不能閒着。

這天,玄世璟將五處勢力的首領都聚集到了城池之中,這已經是拿下這島上最後一處勢力過後五天的功夫了,至於原本唐軍水師營地旁邊的寨子,來的並不是寨子裡的長老,而是手握兵權的大壯。

大壯來的話,還能讓玄世璟省些心思,畢竟那寨子的長老,確實不是什麼能夠與之共謀的人,將來那寨子的掌權人,還得是大壯。

麻雀雖小,但也是五臟俱全,那個寨子也是如此,雖然底氣薄了點,但是好歹也是一方勢力,有五千多兵馬。

諸人彙集一堂之後,玄世璟可開門見山的說起了接下來要做的事,那就是在唐軍的帶領下,開礦。

當然,不是讓這島上的人白乾活,拿着他們當黑礦工使用,幫着唐軍開礦,也是有好處的,比如水師的戰船會先行回泉州,大肆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帶領工匠過來,幫着島上的人建造城鎮,改善他們的生活,朝廷還會派遣官員過來,在琉球設置官府,治理琉球島,而這島上的人過上好日子的條件就是,幫着唐軍開礦。

唐軍從這島上得到的,遠遠要大出唐軍所付出的,這也是一筆生意,是一筆能讓大唐賺錢的生意。

琉球島的位置是絕好的,將來設置了郡縣之後,除卻泉州水師基地,大唐還能在這邊也設立水師基地,未來的時日內,並非步兵騎兵就能橫行天下的,更重要的是之前玄世璟與李二陛下說的水上絲綢之路,還有未來的大航海時代。

大唐的水師若是仍舊原地踏步的話,可就跟不上朝廷決策的步伐了,也跟不上大唐的步伐。

因此,大唐在急速的發展,無論民間百姓還是朝廷軍隊也好,都要穩步走在發展的路上,緊緊的跟隨在身後,不然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大唐之所以發展迅速,長安之所以每日有百萬人口活躍,就是因爲大唐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屹立於東方,現如今的大唐,不僅僅要開放包容,還要以主動的姿態,主動出擊,增添更多的光輝色彩。

“諸位,今日將諸位召集到這裡來,也是爲了商議一下接下來的行動。”玄世璟說道。

說是商議,其實就是聽從玄世璟的吩咐,只不過話說的好聽一些罷了,在場的人心裡都明白。

“我等一切聽從玄公的吩咐。”楊福很是聰明的率先表態。

“正是。”

楊福一表態,剩下的四個人也應聲附和。

朱老三的大哥和二哥都已經死了,兩人的死也把朱老三給嚇住了,唐軍可是會殺人的,還是老老實實的聽唐軍的話爲好。

玄世璟目光掃視過衆人,點點頭:“好,那我也就直言不諱了,先前我軍在山上發現一處金礦,現如今島上形式已定,是時候要開採那金礦了,我會派遣五千將士守住那處金礦,至於開礦的任務,諸位可有什麼想法?”

坐在堂下的五個人面面相覷。

玄世璟這般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金礦就要他們來挖,至於挖出來的金子,跟他們卻沒有什麼關係,都是唐軍的。

大唐想要這座島,爲的就是島上的金礦嗎?

“怎麼?諸位都沒有什麼意見嗎?”劉仁願見廳中無人說話,出言詢問道。

“這.......”楊福看了看劉仁願,又看了看玄世璟:“這挖礦的活計.......一時半會兒,在下倒是可說服軍中的將士幫忙,但缺不是長久之計。”

楊福給了一個折中的答案,挖礦可以,但是想要這島上的人一輩子爲大唐挖礦,怕是不能夠了。

玄世璟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諸位想不想聽聽本公是如何想的?”

“還請玄公示下。”王西威拱手抱拳說道。

“這座島將來一定會有大唐的官員到這邊來治理,城外的港口也有唐軍在建設,將來直接面對的,就是泉州那邊的海港,兩地船隻往來,互通有無,會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通過海上的船隻送到這邊來,會有中原的工匠到這島上來幫着建造城池、城鎮。”玄世璟說道:“反觀這島上,有什麼東西能夠用來與之交換?開採金礦,軍中會有工錢發放給島上的人,能者多勞,能者多得,到時候有中原的商人來這邊的時候,這島上的人也不至於一個子兒都拿不出來不是?”

玄世璟也不怕他們私自開採金礦,唐軍還駐紮在這島上呢,一時半會兒也不會離開,誰敢在唐軍眼皮子底下造次?惹怒了唐軍,真的留島不留人,倒黴的還是他們。

“想要得到,就需要先付出,本公說的,夠明白嗎?”玄世璟笑問道。

衆人點了點頭。

“如此的話,諸位回去好好想想該如何做,明日咱們再聚,想清楚之前,就先在城中住下吧。”玄世璟笑道。

想不清楚的,或許也就沒必要回去了。

唐軍以雷霆之勢拿下了朱鎮的營地,擒殺了朱鎮,領整個島上的人爲之震驚,也讓他們看清楚了唐軍的戰鬥力,唐軍這邊根本就沒有損失多少人,而朱鎮守城的五千人,卻是死了七七八八,唐軍也已經樹立起了威名。

早先玄世璟也說過,軍隊這種東西,不是用來讓人敬畏的,而是用來讓人害怕的,很顯然,現在這島上的人害怕唐軍。

只有知道害怕,他們纔會老實,想要施恩,以後有的是機會,等到這邊的形式真真正正的安定下來再談恩惠也不遲些。

衆人散去了之後,劉仁願看向玄世璟。

“玄公,你覺得他們會這麼老實的聽話嗎?”

第八百零七章:發狠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章:百騎司內應第五百八十八章:出發前夕第三十七章:造紙第九百二十一章:幺蛾子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等消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八十六章:竇靜第三百一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七十一章:李愔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四章:隋末舊事第四百五十八章:戴胄來訪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四百八十六章:蘇定方來訪第三百一十一章:應對第四百三十七章:線索第五百零五章:心懷戰場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三百七十章:起爭執第十五章:臘八節第二百四十章:地道入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朝堂事端第九章:計定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三十三章:逼近真相第四百零一章:春闈場第七百零七章:聰明這種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真污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信任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玄世璟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四百一十四章:熱鬧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八百九十四章:世家,鄭半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語中的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八百八十二章:找場子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七百八十一章:重視水師第五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李醫去世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十三章:養傷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五百九十八章: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消息傳開
第八百零七章:發狠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章:百騎司內應第五百八十八章:出發前夕第三十七章:造紙第九百二十一章:幺蛾子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等消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一團麻煩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八十六章:竇靜第三百一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七十一章:李愔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四章:隋末舊事第四百五十八章:戴胄來訪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四百八十六章:蘇定方來訪第三百一十一章:應對第四百三十七章:線索第五百零五章:心懷戰場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三百七十章:起爭執第十五章:臘八節第二百四十章:地道入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朝堂事端第九章:計定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三十三章:逼近真相第四百零一章:春闈場第七百零七章:聰明這種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真污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信任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玄世璟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四百一十四章:熱鬧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八百九十四章:世家,鄭半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三百七十九章:書生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語中的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八百八十二章:找場子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七百八十一章:重視水師第五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李醫去世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十三章:養傷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五百九十八章: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消息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