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紙嘉獎

玄世璟搖搖頭,說道:“數量超乎你的想象,而且,書院早晚要走這一步,就是沒想到這麼快。”

書院容納不了這麼多學生,通過秋後的考試來選拔學生,肯定會有被刷下去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學,入學通知上寫的清清楚楚,所以才說有人歡喜有人愁。

“若是沒能被選入學院,那些孩子應該會很傷心吧。”秦冰月嘆息道。

“是啊,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玄世璟說道:“即便莊子上建了書院,但是書院規模有限,收個兩三百的學生,已經是到頭了,這十里八鄉人這麼多,咱們是有心無力啊。”

“夫君說的也是啊,畢竟書院就這麼一個,周圍附近莊子上的孩子這麼多,總不能方方面面全都顧忌到了,總有力所不及的時候,莊戶們都想讓自家孩子上學,可是書院能力有限,考試選拔,也是正常。”秦冰月嘆息道。

自從秦冰月坐了母親之後,心地就越發的柔軟了起來,尤其是關於孩子這一方面,以前這些事情秦冰月從來不會開口問,更不會因爲這些事而感嘆。

到底是做了孃的人,性情都變了一番模樣,不似以前,對待不相干的人,是死是活,都絲毫不關心。

不管如何,書院秋後的考試該考還是要考,能不能入學,就看那些孩子自己了,離着考試還有半個月呢,這半個月,能夠決定很多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二陛下的嘉獎令下來了,招生當天李二陛下在莊子上的書院轉悠了許久,也與來報名的人在外頭聊了聊天,看了官府給他們開具的戶籍證明。

當時李二陛下心裡就對東山縣周圍的這些官吏十分滿意,也提醒德義,回宮之後記得提醒他這回事,爲的就是要嘉獎、表彰這些官員。

加之在書院裡與玄世璟聊了幾句關於大唐吏治的事情,李二陛下更是覺得,這樣的官吏彌足珍貴,一定要好好嘉獎表彰。

後來李二陛下回到皇宮裡後,德義也提醒了李二陛下有這麼一回事,於是李二陛下就詔三省擬定嘉獎令,讓內務府準備些東西,將內務府準備的賞賜派人送到了那些官吏所在的衙門之中。

這些東西在那些官員眼中或許還不如李二陛下的那一張嘉獎令來的值錢,那不僅僅是一張紙,而是天子對他們的肯定,這一張紙擺在家裡也好,傳出去也好,那都是莫大的榮譽,莫大的名聲。

明德書院的一次招生,造就了一批聲名顯赫但是位子卻不高低層官吏,在他們的仕途之中有了這樣一筆光輝,往後的仕途肯定是更加平坦了。

皇帝都喜歡能臣,喜歡良臣,能爲百姓辦事兒解憂,能爲朝廷辦事兒,能爲君王辦事兒的,那就是能臣,就是良臣。

而這一次的嘉獎令一下,整個長安周圍都被李二陛下這次的嘉獎令給刺激到了,當官的除卻要錢之外最想要的是什麼,還有名聲啊,還有什麼能比陛下親自頒發嘉獎令這等事情更能賺足名聲的了,而且這名聲可是賺大了,東西是宮裡的人給送過來的,但是送過來的還以一句話,那就是讓這些官員三日之後收拾好,去長安城,進皇宮領嘉獎令,皇帝陛下親自爲他們頒發嘉獎令。

這一待遇,讓多少人眼紅。

李二陛下這樣做,也有他的深意,很顯然,李二陛下的目的也達到了,刺激了大唐的官員,只要踏實肯幹,名聲肯定是有的,朝廷的嘉獎也肯定是有的。

李二陛下並不是開了一個皇帝親自嘉獎官府書吏的先河,早在以前就有過這種例子,只是這種例子,無疑都發生在對朝廷對百姓有大功勞的官吏身上。

東山縣周圍的這些官府書吏,只是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爲百姓做了一回實事而已,這就讓人很心動了。

因此,李二陛下嘉獎令一下,整個長安周圍的吏治風氣,瞬間就不一樣了........

玄世璟在家裡閒散了半個月,書院那邊放假了,龍首原上沒出什麼毛病又用不着他,只需要偶爾去趟長安,去一趟東宮到太子那裡報道一回就好,順便跟李承乾說說書院的事兒。

這回讓李承乾可是白白撿了這麼個便宜,李承乾知道書院的事兒也很是高興,好歹是太子,書院的重要性若是看不出來,他這個太子也就太不合格了。

一眨眼半個月就過去了,原先明德書院的那些孩子,留在書院繼續深造的,依舊到書院上課,而已經分到工學院的學生,也是收拾好了行囊,離家前往長安去了,往後他們就要在長安城工學院住宿了,在那裡踏踏實實的學一門手藝,將來從工學院出來之後,也好養家餬口。

李孝恭已經住在了兵學院之中,一開學,兵學院的十幾個學生到學院裡報道,裴行儉也來了,作爲李孝恭的助教,他的任務要比李孝恭艱鉅的多,書院學生的課程安排,作息安排,訓練安排都要由裴行儉來擬定。

裴行儉畢竟是跟着蘇定方學過兵法的,也在蘇定方身邊兒待了不少時候了,熟悉兵法軍陣,也上過戰場,由他來做助教幫助李孝恭管理學生再好不過。

至於醫學院那邊,孫思邈帶這幾個學生可比他從頭帶徒弟要省事多了,至少這些學生都是受過教育的,都讀過書,認得字,既然認得字,再讀醫術就簡單多了。

跟着孫思邈學醫,背誦中衣方子是一回事,認識藥材和知道藥材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講究的是知行合一,因此,孫思邈想要帶出一幫合格的醫者,任重而道遠。

或許在學院之中,要砸錢最多的,就是醫學院了,孫思邈不是沒錢,只是他的錢都已經散出去了,給窮人看病,付不起錢的他還送藥,把自己曾經賺到的診金和李二陛下之前的賞賜都花費出去了,若說窮,那是真窮的身上掉不下幾個銅板來。

第二百八十七章:甘露殿內(上)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平安歸來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二百八十四章:程咬金的機智第十四章:風波起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五百零二章:神仙打架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四百六十四章:探聽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三百一十八章:盧家第十二章:一箭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五十五章:探案?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九百八十七章:做黃雀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義府的推舉第八十七章:薛仁貴問計玄世璟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三百七十三章:一封信,兩件事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三章:身份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人命官司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第五十一章:大理寺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機會第一千五百章:死定了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蘇氏的心思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四十三章:勞力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兒安安第三百三十九章:薛仁貴到達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九百一十章:糾結第七十一章:李愔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六百四十六章:親眼所見的財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平安回來第五百五十九章:急行軍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地主的利益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五百五十六章:大集合!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三百七十二章:水計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大手筆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一百三十八章:賣柺、賣車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五十章:大唐地產商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二十一章:宗祀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一百八十八章:捲土重來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一百二十九章:易主的燕來樓第八百四十六章:人越大,膽越小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一千三百零五章:手握資本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
第二百八十七章:甘露殿內(上)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平安歸來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二百八十四章:程咬金的機智第十四章:風波起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五百零二章:神仙打架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四百六十四章:探聽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三百一十八章:盧家第十二章:一箭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五十五章:探案?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九百八十七章:做黃雀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義府的推舉第八十七章:薛仁貴問計玄世璟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三百七十三章:一封信,兩件事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三章:身份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人命官司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第五十一章:大理寺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機會第一千五百章:死定了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蘇氏的心思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四十三章:勞力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六百四十八章:女兒安安第三百三十九章:薛仁貴到達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九百一十章:糾結第七十一章:李愔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六百四十六章:親眼所見的財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平安回來第五百五十九章:急行軍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地主的利益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五百五十六章:大集合!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三百七十二章:水計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大手筆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一百三十八章:賣柺、賣車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五十章:大唐地產商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二十一章:宗祀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一百八十八章:捲土重來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一百二十九章:易主的燕來樓第八百四十六章:人越大,膽越小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一千三百零五章:手握資本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