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客棧雜談

那壯漢搔了搔腦袋,從懷裡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封,看了信封良久,無奈的嘆了口氣。

從他掏出信封的那一刻起,玄世璟大概就猜到了,可能這漢子是想讓自己幫幫捎信吧,只不過自己與他從未相識,他如何做到信任自己的呢?

正在玄世璟疑慮之間,那壯漢開口說道:“我有一胞弟,在長安讀書,我兄弟二人自幼父母雙亡,爲了讓弟弟能夠出人頭地,我便來了這西域跟跟着行商到處跑,賺些錢財託故人帶給他,今年春天的時候,那位故人也已經離了世,我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與他聯繫了,商隊整日裡到處跑,也騰不出工夫去長安探望他,兄弟既然是長安人,在下想請兄弟幫我將這封信,送到小弟手上。”說道這裡,那大漢才恍然大悟,一拍腦袋:“看我這糊塗勁,在下顧峰,還未請教兄臺高姓大名。”那壯漢朝手裡拿着信封,對着玄世璟抱拳行禮。

玄世璟回禮,說道:“小弟免貴姓玄。”

“玄?兄弟這姓氏,在大唐可不多見啊。”顧峰說道,隨後一笑置之,隨後復開口道:“不知玄兄弟可否幫在下這個忙。”

“你就如此信我?”玄世璟笑着問道。

“哈哈哈哈。”顧峰朗聲一笑:“這有何不信,觀玄兄弟品性樣貌,恐怕在長安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我顧峰自認孑然一身,沒有什麼值得人惦記的地方。”

玄世璟扯了扯嘴角,也是,一封寫個他弟弟的信而已,得,誰讓自己碰上了呢,四海之內皆兄弟,況且也不是什麼大事兒,長安城的書院就這麼幾家,回去之後差人打聽一番便是了。

思及此處,玄世璟點了點頭:“好,顧大哥這個忙,小弟就幫了,不知顧大哥的弟弟叫什麼名字,什麼年歲,如今在長安城的哪所書院。”

“哦,我弟弟大名顧遠城,今年十七了,現在正在長安城的國子監讀書。”顧峰答道:“明年就是大考了,他準備去參加科舉,試一試,若是能博得個好名次,那他在長安,也就能長久的安頓下來了。”

國子監?學霸啊,玄世璟感嘆,顧峰說他們兄弟兩個自幼父母雙亡,這顧遠城能憑着自身才華考入國子監,那真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了。

還有就是顧峰說的大考的事情,年底自己就會回到長安,豈不是能見識到這唐朝科舉時的盛景?說實話,玄世璟對於古代的科舉考試還是挺有興趣的,正因爲科舉制度,李二陛下才說出天下英才盡入吾彀這樣的話。

“知道名字和書院,找人就方便多了,待我回到長安,親自去國子監一趟就是了。”玄世璟說道。

其實送信這點小事是用不着玄世璟親自去跑的,奈何玄世璟的好奇心發作,想看看這大唐最高學府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雖然說小時候去過弘文館,但弘文館只能說是個皇傢俬塾,雖然從師資力量上來說弘文館是拔尖兒的,但是規模和正規性上還是比不得國子監的。

倒是一直呆在侯府的玄臨道的兒子李世清,聽說是入了國子監。

說到這裡,玄世璟前些年從鍾子朔的來信中提起過,玄世清現在已經改名叫玄清了,就因爲這名字,在國子監入學的時候,被御史一本摺子遞到了李二陛下那裡,倒是把玄臨道嚇了一跳,趕緊把這名字改了,還咒罵給李清起名字的李家的長輩,當然,那時候玄世清取這名字的時候,李二陛下還沒坐上龍椅不是,這名字一直也就這麼回事兒了,玄臨道夫婦也沒注意,畢竟皇帝對他們來說,遙遠的很。

顧峰聽得玄世璟要親自爲自己送信的事兒跑一趟之後,面露感激,說道:“如此,便麻煩玄兄弟了,今兒個玄兄弟這頓飯,就有在下來做東了。”

玄世璟笑着擺擺手:“沒什麼,舉手之勞而已。”

接過顧峰手中的信件,玄世璟將信件交給了瓏兒保管,四人圍坐在一起吃了頓飯,便散了,樓上的房間,小二哥已經收拾好了,都是在西域行走的商人才住這麼大的客棧,自然是不差錢,能空出三間上房也實算玄世璟三人運氣好了。

高峻將東西放回自己的房間之後便出去了,他要去準備馬車,三人從石城到陽關,僅是騎了馬過來的,馬車什麼的都留在了石城,所以馬車要重新置辦,留在石城的馬車上也沒什麼重要的東西,所以要不要也沒什麼關係了。

瓏兒跟着玄世璟進了房間,雖然說是上房,但是好些東西還是需要自己收拾一番的,這些事情自然就要交給瓏兒來辦。

玄世璟坐在桌子旁邊,看着瓏兒前前後後的忙活。

瓏兒忙完了,對着坐在一邊的玄世璟說道:“現在天也不早些了,小侯爺還是趕緊休息吧,奔波兩天,您這身子估計也受不住了。”

“嗯。”玄世璟點點頭,起身將身上的軟甲褪去,只穿了一身中衣,便臥倒在牀上蓋上被子躺了下來,隨後瓏兒又從櫃子裡拿出一牀稍微厚一點的被子給玄世璟蓋了上去,晚上更深露重的,玄世璟又是個怕冷的,不加牀被子,晚上是睡不舒坦的。

玄世璟倒是安然睡下了,此時的丁嚮明正在軍中派出斥候按照玄世璟所說的話去城中告知各家商戶,拒絕賣糧食給吐蕃人,並且讓人將這話帶給周邊幾個鎮上的商人。

隴西不適合種糧食,平常百姓家餘糧也不多,只要商人不將糧食賣給吐蕃人,吐蕃人在隴西是買不到糧食的,都說商人重利,若是再加上一個通敵叛國的罪名,恐怕糧商們也得掂量掂量這個分量,是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

石城的程處默與吐蕃大軍已經僵持了一天,雙方各有損傷,雖說看上去是吐蕃軍隊傷亡的人數多,但是吐蕃軍隊數量還是擺在那裡的。

入了夜,吐蕃的軍隊這才退了回去,石城的將士們這纔得到一絲喘氣的機會,紛紛抱着武器靠在城牆後面開始休息,而下面沒有上城牆的人則是架好大鍋開始生火做飯,熬製熱湯,給城牆上的將士們送過去,這一天對他們來說,過的是及其漫長而又艱辛的。

漢州,唐軍營內,李靖微合着雙眼,神態淡然的對身邊的副將說道:“隴西道的兩萬吐蕃人......既然下來了,就別回去了,隴西是個好地方,用來埋骨,再合適不過了。”

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上)第五百三十八章:佰長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宮述職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迫切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百五十四章:出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殺人滅口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收權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勢成第三百二十七章:房遺愛出使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一章:冷第六百四十二章:看貨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皆大歡喜第八十章:宰胡商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六百九十七章:家中客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什麼辦法第一百六十章: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第五百三十三章:奇兵第六百零二章:反客爲主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五百零一章:選擇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四十四章:資料損毀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八百五十六章:勞碌命第一百八十一章:商州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九十三章:說破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四十七章:悶聲發財第五十六章:秦嶺事現第九百一十九章:兩小無猜哪兒那麼容易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九十七章:李淳風看星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種樹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態度不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二百二十四章:忽悠2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羨外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四十章:賑災策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九百九十六章:陰謀,陽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沒有身段第七章:藥王孫思邈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六百二十四章:一線之間第一百零五章:疑竇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
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上)第五百三十八章:佰長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宮述職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迫切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百五十四章:出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殺人滅口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收權第三十四章:歪理邪說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勢成第三百二十七章:房遺愛出使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一章:冷第六百四十二章:看貨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皆大歡喜第八十章:宰胡商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六百九十七章:家中客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什麼辦法第一百六十章: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第五百三十三章:奇兵第六百零二章:反客爲主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臨安到王家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五百零一章:選擇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四十四章:資料損毀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八百五十六章:勞碌命第一百八十一章:商州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九十三章:說破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終回長安第四十七章:悶聲發財第五十六章:秦嶺事現第九百一十九章:兩小無猜哪兒那麼容易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九十七章:李淳風看星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種樹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孫必須死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態度不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二百二十四章:忽悠2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羨外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四十章:賑災策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九百九十六章:陰謀,陽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沒有身段第七章:藥王孫思邈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六百二十四章:一線之間第一百零五章:疑竇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