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呵!人情在國公面前不值一提!

第153章 呵!人情在國公面前不值一提!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問話,哼了一聲,道:“幹什麼了?老十在他的藩地開始清丈土地,公開說要推行攤丁入畝!”

朱標聞言頓時一驚!

有些難以置信道:“這麼急?”

對於攤丁入畝的實施難度,朱標十分清楚。

所有的道理,朱檀都曾親自講給老朱和他聽。

既要實行貨幣改制,又要改革稅收制度,還要面對朝野上下權貴的反對。

其中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可想而知。

老朱和朱標聽到後來,甚至都快實施攤丁入畝的念頭了。

總之如今的天下也很安定,國家日漸繁榮,爲什麼一定要折騰呢?

朱元璋發愁道:“古來愛折騰的主政者,王莽也好,王安石也罷,哪個不是弄的天下大亂,民間沸反盈天?

沒想到,老十也跟這些人學,剛剛回到藩地就開始折騰了!

先是改軍制,現在又是稅制!再改,是不是還要改官制?

乾脆把皇帝也改沒好了!”

朱標聽罷,不禁駭然失笑。

他知道。

父皇這又是生氣,在發牢騷呢。

果然,接下來。

朱元璋繼續皺眉道:“這個小子!真是一刻也閒不住!這稅制、錢制,豈是那麼容易改的?

哼!咱還指望他將兗州、青州像長蘆鹽場那般,經營的好一些!

現在看來,他不搞得民怨沸騰、天下大亂,便是好的了!”

朱標笑笑。

只得跟着朱元璋的話風,道:“改革之事,千頭萬緒,如今的大明連他所說的第一步,幣制都沒有穩定,這又如何好開啓改制呢?十弟確實有些操切了。”

朱元璋聽到幣制兩個字。

表情有些狼狽。

洪武朝的幣制確立,是他親自主持開展的。

洪武元年,他命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

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爲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

洪武通寶錢幣鑄造精美,使用方便,極受民間歡迎。

但很快,老朱就發現了問題。

那就是大明的銅太少,隨着大明經濟的恢復,對銅錢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洪武通寶快不夠用了!

更可恨的是因爲大明銅錢含銅量較高,甚至在海外,這種銅錢裡面的銅的價值,比錢幣本身的價值還要高,這就導致不法商人會偷偷收走這些銅錢,轉而運到海外販賣!

如此一來,市面上的銅錢就更少了。

到了洪武八年,朱元璋終於下定決心,改革幣制,學習元朝,換銅錢爲寶鈔!

當大明寶鈔真正開始發行之後,他才知道元朝皇帝有多爽!

不值錢的紙,隨便印一下就變成了能花的錢,這種感覺跟白撿的差不多!

對外打仗要用錢?

印!

賑濟災民要用錢?

印!

修建宮殿要用錢?

印!

所謂印錢一時爽,一直印錢一直爽,無限量化寬鬆的後果就是大明朝的寶鈔貶值速度遠超元朝!

從洪武八年到洪武十八年,短短十年功夫,寶鈔價值只有它表面幣值的四分之一了。

原本朱元璋想着爲了儘快推行大明寶鈔,所以嚴禁民間使用金銀交易,同時還停止了洪武通寶的鑄造。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寶鈔大貶值,導致民間交易混亂,缺乏貨幣。

無奈之下,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又再度重新鑄造了一批洪武通寶。

之後洪武通寶就在鑄鑄停停中,糾結擰巴着和大明寶鈔一起勉強維持着整個大明朝的經濟運轉。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種貨幣早晚是要變成廢紙一張的。

可是,現在讓老朱放棄大明寶鈔,他又遲遲下不了決心。

畢竟,無上限的財政開支,實在是太爽了!

更何況,隨着朱檀給了朝廷上千萬兩白銀,導致朝廷開支又有了白銀作爲依仗,信用也就提升了不少,相對應的,就穩定了大明寶鈔的幣值。

此時大明寶鈔貶值速度變慢,也讓朱元璋十分滿意,更加不願意改革幣制了。

但無論如何,當朱標提起來的時候,老朱還是相當尷尬。

朱元璋擺擺手,嘆口氣道:“咱只是擔心,洪武元年至今,百姓纔剛過了幾天好日子?老十這一折騰,只怕又要亂上一陣子了!幸好咱只給了他兩州之地!若是再大些,只怕這天下都要亂了!”

朱標忍不住偷偷瞥了朱元璋一眼。

十弟的性子,父皇你應該早有所知吧。

他什麼時候做事情能循規蹈矩,老老實實了?

若是他願意那麼做,又何至於非要跟你討要兩州之地單獨治理?

爲何直到出了事情才埋怨!

當初若是不給他這麼大的權力不就好了.

朱元璋似乎猜到了朱標心中所想。

嘆口氣道:“老十畢竟是有才的,咱只是盼着他治理一下兗州和青州,知道當政者之不易,也知道治理天下之艱難!

如此方能成大器!

誰想到,這小子如此不知輕重,剛剛接管政務就要翻天了!”

朱標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現在這個情況就跟朱檀改革衛所制度一樣。

若是攔下他不妥。

但若是繼續放任卻又有失控的風險!

朱元璋似乎也陷入了糾結。

良久,方纔搖搖頭。

“罷了,老十雖然胡鬧,但跟老二那個混賬比起來,起碼還是安了好心的。

若是這一次真的鬧出什麼亂子來,能給他個教訓也是好的。

只盼着大明能因此多一個賢王!

這個代價,咱認了!

哪怕出了叛亂,咱也派兵給他平了,若是最終造成了損失,咱讓戶部給他填上!

總之他已經給了朝廷那麼多銀子,揮霍揮霍咱也忍了!

就當是給他交學費了!”

朱標聽到這話。

整個人都有些發愣。

父皇夠下本的啊!

竟然由着兩州之地讓十弟折騰,只爲了讓他能長個教訓!

等待朱標告辭離開。

朱元璋卻是滿臉狼狽地咬牙切齒!

“老十啊老十!咱若不是不願意在你一個毛孩子面前落下出爾反爾的名聲,說什麼也不會忍着!

你最好能管好這兩個州!”

應天。

紫禁城。

奉天殿。

早朝。

朱元璋端坐龍椅之上。

處理了幾樁政務之後。

發現臣子都是一片寂靜。

頷首道:“無事的話,便退朝吧!”

話音落下。

忽然文官隊伍中站出一人。

“啓奏陛下,臣有本奏!”

此言一出,幾乎就要下班的諸位臣子都是臉色一苦,只得繼續站在原地。

大明朝的早朝可不是一件輕鬆事。

老朱的規矩極嚴。

每天早朝開始前,官員們就要在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百官就要排好隊伍,到卯時初,也就是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後,宮門開啓,百官才能入宮。

然後,便是提心吊膽靠到早朝結束!

第二天,繼續!

更要命的是,洪武朝每年只有三天假!

朱元璋的生日一天假,冬至和過年各一天。

大明朝的官員若是家離紫禁城近一些的,倒還好。

若是家境貧寒,離得遠了。

每天早上光是走路就要一兩個小時。

還要在凌晨四點前趕到午門外排隊等候上朝。

也就是凌晨兩點就要起牀!

日復一日。

這些大明朝的頂級公務員們不得不咬牙堅持。

當然,朱元璋也知道上朝辛苦。

更是曾經體恤徐達,免了他每日來上早朝的苦,准許他不上朝。

而其他官員,此時已經站的腰痠腿麻肚子空空,早就盼着散朝了。

卻沒想到,還有人如此不通情理,還要上奏本!

朱元璋看向那人,發現是戶部尚書茹太素,點點頭道:“接來!”

陳老太監從茹太素手中接過奏本,呈給朱元璋。

茹太素緩緩道:“陛下,戶部山東清吏司傳來消息,魯王藩地,青州和兗州正組織人手重新清丈土地!此事,臣身爲戶部尚書,不得不過問!

清丈土地不是小事,臣以爲,還是要慎重!

何況,魯王殿下清丈土地的政令中,頗有不妥之處,更是有待商榷!”

朱元璋皺了皺眉。

這件事他已經打定主意由着朱檀做了!

大不了,便是兩個州亂一亂嘛

朱檀這小子才華是夠的,只是欠了一些歷練,若是能在這件事上遭一些挫折,變得更加沉穩,日後當了大明的輔政親王,豈不是更加得心應手!

朱元璋淡淡道:“咱不是有個旨意嗎?魯王藩地,青州和兗州二州之事,無論政務、軍務,悉數皆由魯王府自行決定,朝廷不再過問!戶部現在自然也不需再管兗州,青州的事情。”

茹太素嘆口氣,道:“啓奏陛下,洪武三年,洪武十四年,朝廷都組織全國進行過土地清丈工作!

此事瑣碎繁雜,動用人力物力巨大,並且,清丈過程中還極易引起民怨!

當年便攪得地方苦不堪言。

若無必要,實在不該頻繁丈量!”

朱元璋翻着奏本,輕哼一聲道:“如今青州兗州的事情咱都已經交由魯王自行做主了,是否有必要重新清丈不是朝廷說了算,更不是你戶部茹尚書說了算!

而是魯王府說了算!

這件事還要咱反覆跟你強調嗎?”

茹太素苦笑一聲,道:“若只是清丈土地便也還算了!

可是,臣聽說這一次魯王殿下清丈土地,還要將兗州、青州兩府的土地重新登記造冊!

之前的田契全部作廢,一概以這一次土地清丈所得來的田契爲準!

若是如此,我戶部之前所存的底子也就跟着作廢了!

臣以爲此事如此魯莽實在不妥,還請陛下及早阻止!”

朱元璋皺眉道:“咱看也沒什麼問題!土地清丈,順便重新登記造冊,自然也是爲了防止那些大戶藉着土地清丈的時候,將自己的田產掛靠到其他人的名下,以此來躲避朝廷稅賦!”

茹太素嘆口氣,道:“啓奏陛下,可若是如此做了,豈不是清丈的官員說這塊地是誰的,便是誰的?

這其中的糾紛,只怕擾民甚多!屆時流氓無賴,城狐社鼠作亂,兩州百姓何其無辜,要遭此大劫?

何況,田契是何物?

我大明便是連前朝田契都承認!

而如今,魯王府一句話,這些田契便作廢了!

這.這不是要鬧亂子嗎?”

朱元璋聽罷,眉頭緊皺。

不過,還是搖頭道:“茹尚書!咱說過了!朝廷已將兗州、青州兩處的全部政務都交給魯王府了!戶部沒有必要再過問!你退下吧。”

茹太素看着朱元璋卻是絲毫不懼。

年輕時,他便在戶部身居高位,做到了侍郎之職。

若是他循規蹈矩,只怕早十年就做到尚書了!

然而,年輕時候的他尚且敢頂撞朱元璋,甚至朱元璋不喜歡長的奏章,他偏偏每一次還是要長篇大論,最終捱了板子,還被黜落到了地方做小官。

後來成了閒散官員,依然不改其本色,還是個又臭又硬的角色!

現在當了戶部尚書,茹太素又豈會輕易退縮?

此時,朱元璋雖然讓他退下,但茹太素站在原地紋絲不動,反而看向朱元璋反問道:“陛下,若如此說來,不知這青州兗州兩府還是不是大明的土地?

魯王藩地,是否就真的如此自成一國了?”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全都驚懼不已!

所有人都望着茹太素,滿臉震撼!

雖然老朱鼓勵官員勇於言事。

但那也僅僅是鼓勵官員們按照他的心意去彈劾朝中的重臣勳貴。

可從來沒有想過是鼓勵他們跟皇帝作對!

君爲臣綱!

你們這些當臣子的,還想反了天不成?

多年以來,老朱也是真的敢殺敢砍,那麼多文官都是一言不合就處死,導致如今,不要說敢於當面頂撞老朱的了,便是敢怠慢老朱旨意的官員,都沒見過!

然而今天,茹太素卻大膽地站出來了!

朱元璋看着茹太素,一時間滿臉怒容卻發作不得。

老實說,他對茹太素本人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

郭桓案爆發之後,戶部換了一個尚書,一個侍郎,以下的員外郎、郎中,乃至於各司主事全都被處死不少。

整個戶部幾乎陷於癱瘓。

這茹太素,做事能力極強,雷厲風行,很快就填補上了相應官員空缺。

同時將戶部諸多事宜打理的井井有條,很快就讓戶部從癱瘓狀態恢復了正軌。

單論這一點來說,朱元璋都覺得自己慧眼識珠,任命了一個賢臣、能臣!

但眼下,茹太素如此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頂撞自己,也確實讓老朱下不來臺。

最關鍵的是,茹太素說的還十分有道理!

這魯王的藩地就算給他再大的自治權,歸根結底也是大明朝的!

總不能說給了他自治權,朝廷就再也管不着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魯王到了年底,是要向朝廷繳納300萬兩白銀的!如此,朝廷便是失了兩州之地的收入,也還是大賺特賺,茹尚書,伱又何必如此執着呢?”

茹太素強硬道:“回陛下!臣爲大明謀一世,而非一時!

300萬兩銀子是不少,但大明朝萬世基業與之相比又如何?”

這話說出口,朱元璋也沉默起來,良久,他無奈道:“此事,容咱再想想!”

武將勳貴隊伍裡。

藍玉暗中翹着大拇指道:“這老茹牛嗶啊!”

湯河聽到藍玉的話,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

這“牛嗶”二字雖然不知道是何意思,但總覺得粗鄙不堪。

真不知道藍玉又是從哪裡跟哪個粗野之人學來的!

藍玉似乎也察覺到湯河眼角的餘光在偷看自己。

於是微微一笑,得意道:“信國公,你可知道我說的牛嗶是什麼意思?”

湯和目視前方,微微搖頭小聲道:“我不知道!這話聽起來便感覺粗鄙不堪!”

一邊滿臉冷漠,一邊心中冷哼。

能教出這種話來的,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藍玉滿臉好奇,道:“奇怪呀!這牛嗶二字是我跟我兒藍彬學的,他說,這話在恆中書院很是流行!

是山長.也就是魯王殿下教他們的!

難道魯王殿下沒跟你說過這話?”

湯和聽到這話,眼角一抽。

乾咳一聲,道:“這二字,初聽有些粗鄙!但現在細細品味,倒也別有一番感覺!”

隨後狼狽地小聲道:“許是這話不怎麼常用,所以魯王沒有跟我說過吧”

藍玉奇怪道:“不應該啊,這話很常用的!

我現在就一天要說十幾次,一天不說就渾身難受!

總覺得喊出這兩個字來,就有一股精氣神在!

這牛嗶二字啊,就是夸人好的意思!他們恆中書院每次有人考了第一,就會被所有人誇牛嗶!”

湯和點點頭。

心中暗暗記下了。

下次見到女兒,自己也要誇她牛嗶!

她跟朱檀日夜在一起,想必也熟知這個詞的意思吧

若是聽到自己如此誇她,一定很開心的

呵呵!

忽然。

龍椅上。

朱元璋看向武將隊伍裡,湯和藍玉正在交頭接耳。

頓時皺眉道:“信國公,永昌侯!你們二人在聊什麼呢?這麼開心?說出來也讓咱聽聽!”

事實上,大明朝早朝規矩森嚴。

根本不允許大臣交頭接耳。

但朱元璋對這件事也有些頭疼。

因爲上朝的人可不只是文官。

武將勳貴也在其列!

這些人縱然被自己收拾了一遍又一遍。

可粗鄙的武夫就是粗鄙的武夫。 指望他們改過自新,變得跟文官一樣講規矩,那是休想。

湯和算是老成持重的人物了,但在早朝之上也是鬆鬆垮垮的,甚至還遲到過。

老朱能做的,也只能是罰罰他們的俸祿。

總不能因爲這點事情,就真的摘了他們的官帽吧?

至於藍玉此人,更是驕兵悍將的代表!

平日裡都難以管束,老朱又一門心思想將他留給太子朱標用,所以對藍玉也沒少縱容。

至於其他武將勳貴,或多或少,也都存在湯和跟藍玉的情況。

在老朱眼裡。

只要這些人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他平日裡也懶得因爲這些小事跟他們計較。

免得被人說成是小過大懲,刻薄寡恩!

所以很多時候,朝堂上的規矩都是給文官立的,武將勳貴那邊混亂一些,說說小話,老朱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懶得理睬。

然而,今天老朱卻有些不爽。

原本他已經跟太子朱標說過了。

打算縱容朱檀一次,由得他在藩地改革規制。

成了更好,可以爲大明朝闖出一條新路。

若是敗了也無妨,朱檀吸取這些教訓之後,說不準就能快速成長起來,爲他分憂。

沒想到,這茹太素還是在朝上將魯王朱檀的事情抖了出來,態度鮮明地反對重新清丈土地!

偏偏他說的還算在理,更何況又是新任戶部尚書,多多少少老朱也要給他幾分面子。

這讓老朱憋悶的十分難受!

湯和與藍玉聽到老朱的話,頓時面面相覷,不敢再說話。

朱元璋哼了一聲。

“身爲國家大臣,一點規矩體面都沒有!每人罰俸一年!”

老朱對於文官的處罰,一般寧可降職、打板子,也不會罰俸。

因爲那些文官是真的窮!

若是罰俸了,就得餓死他們一家老小,跟殺了他們差不多。

但對於這些勳貴武將就不一樣了。

這些傢伙南征北戰,繳獲無數,早就賺的盆滿鉢滿,罰俸十年也跟撓癢癢差不多。

朱元璋出完了氣,原以爲茹太素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卻沒想到茹太素竟然不依不饒!

他忽然又道:“陛下,這重新清丈土地之事,不但關乎朝廷稅源,更關乎百姓財產!

臣身爲戶部尚書,不得不盡早阻止魯王藩的害民之舉!

否則他日,百姓田產損失慘重,危害的可不只是魯王殿下的威信,更是朝廷的威信!

甚至兗州,青州兩府都有可能不穩!

還請陛下明鑑!”

朱元璋皺眉不已。

他看得出來,茹太素是一定要制止這件事了。

事實上,朱元璋也覺得,像朱檀這樣重新清丈土地,頗爲有些不妥!

畢竟,朱檀這樣做,是真正打擊了地主豪強!

而這些人,一方面是朱元璋要限制發展的,但另一方面朱元璋也不想徹底與他們爲敵,畢竟朱元璋的統治根基也是依賴於這些人。

限制跟做死敵是兩碼事。

限制他們的發展,大家只是共生共存,最終還是利益共同體,無非是誰多吃一口,誰少吃一口的問題。

但若像朱檀這麼做,一下子將人家打個半死,甚至整個打死!

到時候出現什麼失控的事情,連老朱都不敢確定。

就在朱元璋糾結的時候。

忽然,人羣中有一名小官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臣有話說!”

朱元璋看向來人,發現竟是新任戶科給事中,陸明亭。

他還有一個身份便是吉安侯陸仲亨的次子,同時還是恆中書院的學生。

這一次,通過科舉考試中了進士,被選拔進了戶科,做給事中。

所謂戶科,就是朝廷六部之外,相對應設立的言官系統。

每科都有科長、給事中等職位,最高品級不過六品,但這些人權力卻極大,有過問部務、封駁六部政令甚至於皇帝旨意和彈劾官員、風聞言事等權力。

雖然官小,但卻權大。

可以直接對老朱負責,向老朱呈報奏本。

朱元璋設計這個職位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限制如今過大的六部權力。

之前,六部之上還有中書省爲領導,由丞相統一指導六部工作。

那時候,六部的很多事情都要由中書省來做決定。

而朱元璋取消了丞相職位之後,雖然丞相的大部分權力都落入了他的手裡。

但具體的辦事權和決策權也有相當一部分落入了六部手裡。

爲了限制六部的權利,所以才設立了六科,以爲制衡。

因爲六科給事中的官職相對較低。

他們如果想發揮作用,因爲自身人微言輕,就少不得皇帝的保護。

由此,便可形成以小制大的格局。

而皇帝也不必擔心他們權力的過大,反過來對自己造成威脅。

反而他們能不能發揮作用,甚至身家性命,都是由皇帝控制的,這就進而進一步加強了皇帝的權力。

在明清時期,封建皇權專制達到了頂峰,這其中,老朱作爲總設計師,“功”不可沒。

朱元璋看着陸明亭,微微一笑。

此人出身恆中書院,算是老十的弟子,如今又是戶科給事中,專門跟戶部作對的。

現在站出來,肯定是要跟茹太素唱對臺戲的。

朱元璋道:“你有何話要說?只管講!”

陸明亭看了一眼茹太素,後者輕哼一聲,顯然也知道此人跟自己不是一心。

陸明亭朗聲道:“啓奏陛下,臣以爲,魯王殿下在兗州和青州清丈土地,便是爲了讓這些年那些豪門大戶隱匿和掛靠的土地曝光出來,以確保朝廷收取田稅的公平!如此善政,怎麼能變成擾民呢?

難道非要讓那些豪門大戶肆無忌憚的隱匿土地,偷逃國家稅賦,個個吃的腦滿腸肥,逼迫的百姓平白無故承擔多餘的稅賦,就是不擾民了?

下官雖然人微言輕,但也奇怪爲何茹尚書會如此反對這一次清丈土地!難道茹尚書也是這些豪強地主中的一員嗎?”

話音落下,茹太素的表情明顯狼狽了許多。

朱元璋倒是聽的心中暗爽!

畢竟方纔茹太素方便將自己懟的夠嗆。

不等朱元璋說話。

茹太素朗聲道:“善政也要分是什麼人去做,能做到什麼地步!

這清丈土地便要重新發放田契,作廢之前的,此例一開,那些城狐社鼠肯定要鑽這個空子,將那些良民的土地據爲己有!這不是擾民嗎?”

說着茹太素又淡淡道:“當年北宋王安石變法的青苗法如何?朝廷已低於民間的利息,向百姓發放錢糧借貸,減輕百姓負擔。

這是善政吧?

結果呢?

地方官員爲了完成上級交辦的借貸指標,逼迫着百姓向朝廷借貸!

民間因此破產的何止千萬,百萬?

最終朝廷是富了!

百姓可是要造反了。

一件事是好是壞,不在於他的目的,而在於他的結果!

若是結果爲壞,那你便是再口口聲聲說自己行的是善政,也依然是在害民!”

這一番話說出來便是朱元璋聽得也是頻頻點頭。

畢竟這些話確確實實句句在理。

這也是朱元璋對朱檀所提出的幾條建議,遲遲沒有動手實施改革的主要原因。

改革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腦中想着好,便是真的能做好的。

茹太素說完後,見老朱也點了點頭,心中不由暗喜。

挑釁似的看向陸明亭,淡淡道:“年輕人就要耐得住寂寞,多學,多看,多經歷!不要自以爲是!”

陸明亭聞言知道,茹太素這是在說自己呢!

他不禁有些感嘆。

當年茹太素也是位敢於仗義直言,不畏權威,上書直指朝廷弊端的年輕人!

如今這才過了多久?

十幾年而已!

茹太素也終於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人。

開始輕蔑對待年輕人,開始倚老賣老。

陸明亭寒聲道:“茹尚書又何以見得?魯王藩地就做不好這一次清丈土地的事情,一定會將這件好事辦砸呢?”

茹太素淡淡道:“根據經驗!洪武十四年,兗州青州二地便是有戶部官員下去指導他們清丈土地,最終也鬧出了亂子!甚至府衙一級出動官兵才平息了百姓動亂!

這一次清賬土地乾脆連之前的田契都不認了!

到時候不惹出更大的亂子纔是咄咄怪事!”

陸明亭哼道:“茹尚書這是倚老賣老吧?當年出亂子是因爲戶部的人能力不行,下官若沒有記錯,洪武十四年,茹尚書便是戶部郎中!

也難怪會惹出亂子來!”

茹太素臉色一變!

陸明亭這話,分明是在嘲諷他能力不行。

若是正常情況下,陸明亭區區一個七品小官,如何敢跟他這樣的二品大員作對?

但現在,茹太素卻只能強忍憤怒。

一個是因爲,陸明亭身爲六科給事中,本就是老朱欽定的“噴子”,他不好反駁什麼。

另一個,陸明亭的老爹陸仲亨,是開國侯爵,權勢不小,自己的勢力再大,又如何抵得過人家超品侯爵?

朱元璋聽着陸明亭嘲諷茹太素,更是心中舒暢了!

自己當初設立這個“噴子”.哦,不!設立這些個言官職位,真是英明啊!

不然的話這幫子六部的愣頭青在這裡跟自己作對,都沒個人來幫腔!

現在倒好,痛快!

茹太素臉色難堪道:“總之,魯王藩地這一次土地清仗就是不妥!一定會出亂子!並且還影響了戶部職權,本官堅決反對!”

陸明亭冷笑道:“茹尚書反對又有何用?

這天下政務皆出自陛下之手!陛下說了纔算數!你反對也只是參考意見,同不同意是陛下的事!茹尚書憑什麼在這裡糾纏此事?”

聽到這裡,朱元璋已經心情暢快至極!

他點點頭,道:“咱看這件事的爭論可以到此爲止了!茹尚書!魯王府清丈土地的事情,不妨看看成效!若是真的害民擾民,損害朝廷利益,到時候咱下令恢復原狀便是!

但若是利民的善政,咱也沒有理由不支持!說不準到時候全天下的土地都要重新依此清丈!”

茹太素聽到這話也無可奈何了。

原本一開始他藉着朝廷大義的名義向老朱發難,老朱也有些招架不住,甚至都快同意自己停止魯王藩地清丈土地的建議了。

但現在被陸明亭一攪和,事情就又生出了轉機!

皇帝變成了高高在上的裁決者,如此一來,自己的反對就毫無意義了!

茹太素雖然無奈,卻還是掙扎道:“陛下,臣還是堅決反對.這分明就是害民!若是等此次清丈土地結束,只怕亂子會鬧得更大!到時候悔之晚矣!

臣願意同陸明亭打這個賭!

若是臣說的不對,臣便辭去這戶部尚書之位,退位讓賢!

若是陸明亭敗了,便取消他的官身!

之前都說恆中書院的人是走捷徑考中了進士,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茹太素的話音落下。

在場便有十幾名官員臉色難看起來。

他們都出身恆中書院。

這一次茹太素是將他們所有人都罵了!

而茹太素打的賭,表面看起來是他吃虧。

畢竟他以堂堂戶部尚書的官位來跟陸明亭的官身打賭。

但其實,茹太素就算辭去了戶部尚書的位置,也依然是大明朝的官,無非是換個地方做而已。

但陸明亭失去了官身,可就又變成了白丁。

最關鍵的是,茹太素後面一句話更是有深意。

恆中書院的人是走捷徑,考中的科舉進士!

如果取消了陸明亭的官身,那也就進而證明這恆中書院的其他人也不配得到這個官身。

到時候進而在朝中發動輿論,瘋狂攻擊這些恆中書院學子,說不定,就能將恆中書院的所有人都掃出朝堂!

起碼也要掃出文官陣營。

朱元璋聽到茹太素的話,皺眉不已。

此時底下所有的武將勳貴也不淡定了!

畢竟這一次恆中書院考中的五十名進士,全部都是這些武將勳貴的孩子!

現在茹太素攻擊恆中書院的學生,在他們眼裡就是在攻擊他們的孩子。

此話一出,文官中忽然又站出了一人。

卻是兵部尚書溫詳卿!

他朗聲道:“陛下!臣也有本奏!臣以爲,魯王殿下在魯王藩地實行的衛所兵制改革,也是百害而無一利!

明年春天朝廷就要對漠北用兵,到時候兗州和青州都是要跟隨出兵的!

可是若那個時候此二州府沒有足夠可用的士兵,影響了朝廷大局,就不妥了!”

朱元璋聞言,又是一陣頭疼!

這件事也是他糾結的事情,好不容易下定了決心,讓朱檀放手一搏!

現在,又被提出來了!

朱元璋皺眉道:“如今這些事情大局已定,咱都不想管!改革,改革!不改舊革新,還叫什麼改革!

若是這也有問題,那也有問題,那就改革還做不做了!”

溫祥卿無奈道:“那臣也願打賭!臣聽聞魯王殿下在藩地當中將衛所制改爲了募兵制!

招來的兵每日裡不是練習迭被子,就是練隊列!

甚至還練什麼軍歌!

正經的戰術操演、兵種配合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長此以往,這些士兵的戰鬥力又如何得到保證!

到時候朝廷便是徵發了青州和兗州的軍士,臣也不敢將他們編進去漠北的隊伍裡!”

朱元璋聽到這裡,冷笑一聲。

“好啊!咱倒沒有想到,咱的臣子當中這麼多賭徒呢?

說吧,溫尚書!

你想賭什麼?”

溫祥卿朗聲道:“臣願以臣的官位作爲賭注!若是魯王殿下練出的兵真的是天下強兵,那臣便退位讓賢,這個兵部尚書還請陛下令擇高明!

若是魯王殿下練出的兵不堪一用,還請陛下將青州、兗州衛所的軍權收回兵部!

兵者,國之大事,兒戲不得!”

朱元璋聽到溫祥卿的話,也是濃眉緊鎖。

他淡淡道:“魯王練出的兵是不是天下強兵?又該如何評判?”

溫祥卿笑道:“陛下,臣以爲,永昌侯藍玉的親兵纔是天下強兵!若是魯王殿下的兵能戰勝永昌侯的親軍,那臣便認輸!”

藍玉聞言倒是大笑一聲。

“你讓我的兵去跟魯王殿下那些衛所兵打,那不是欺負人嗎?他們的兵連三流兵都算不上!”

朱元璋也是眉頭緊皺。

藍玉雖然人狂了些,但實力可是一等一的。

尤其是他手下的親兵,人數不多,只有500,但其中足足有數十人都是藍玉的義子!

這500親兵都是跟隨藍玉多年,九死一生的精兵悍將,說他們是天下強軍,老朱是肯定認可的。

可是朱檀那衛所兵.

怎麼可能跟藍玉的兵打!

真是豈有此理!

到時候老十必敗無疑!

忽然。

朱元璋心裡微微一笑。

對啊!

自己正發愁怎麼打擊朱檀,免得他太過驕狂,做事情無所顧忌呢!

這機會不是來了嗎?

戶部那邊,茹太素若是說的對,則恆中書院聲名狼藉,老十會對他的學生們滿是愧疚!

兵部這邊,藍玉更是幾乎穩贏!

到時候打垮了老十的衛所兵,老十不就又受打擊了?

朱元璋心中暗暗感慨。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老十啊.

你可別怪咱心狠!

說着。

朱元璋忽然彷彿開竅一般道:“既然衆位愛卿都有如此雅興!那咱便准奏!這些賭約咱全接了!現在你們只管用心做好自己的份內事,然後看着魯王藩地的變化便是!”

茹太素和溫祥卿都是臉色一喜。

藍玉對湯和小聲道:“信國公莫慌!我纔不會真的對魯王殿下下手!他幫我兒考中了榜眼,這個人情,咱讓屬下人放水輸給魯王殿下,也就算還了!呵呵.”

湯和微微一笑,小聲道:“如此,便多謝永昌侯了!”

忽然。

老朱對藍玉道:“藍玉,雖然你的屬下厲害,但咱也必須告誡你,回去後,用心練兵,這一次清掃漠北,咱對你還有大用!

不過,若是明年開春,你連魯王的衛所兵都打不過,呵呵”

這話一出。

藍玉臉色狂變!

陛下的話是什麼意思再明顯不過!

自己這輩子最大的追求就是想要封國公!

陛下方纔說要大用自己,說不定就是要將自己封作主帥!

可若是自己敗了,到時候只怕主帥之位就沒了!

藍玉立刻大聲道:“陛下!臣一定訓好屬下!到時候,那500親衛一定兇狠得跟狼崽子一樣!”

他身邊。

湯和的臉色難堪無比。

所謂人情,在國公面前,真是不值一提!

(本章完)

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38章 趙老道,本王饒不了你!第122章 老朱震驚!幾百萬石的贓案!晉商幕202.第202章 我陰你?分明是你主動找打臉!第96章 上中下三策!作死的選擇!138.第138章 天下英才!黃子澄 解縉!第34章 老朱震撼!這麼多銀子?第47章 陛下,臣知罪!第125章 魯王瘋了!頂撞老朱!第86章 神藥!震驚,魯商鹽行開了!第142章 皇帝震驚!魯王真天下大才!173.第173章 這太子當的沒滋沒味的第125章 魯王瘋了!頂撞老朱!第149章 東瀛和朝鮮!魯王的溫柔一刀!第104章 老朱震驚!感情,鹽還能這麼玩!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第70章 晉商168.第168章 北元,撲朔離迷137.第137章 老十太實誠,他的話,你一定要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219.第219章 區區一次受降罷了,老朱你激動228.第228章 封魯王朱檀,輔政親王!193.第193章 方向之爭!來自魯王的情報第46章 老朱的因果律武器227.第227章 老朱廢秦王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22章 齊王朱榑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129章 魯王進殿!王對皇!算賬來了!第53章 痛罵齊王224.第224章 東廠要提前問世?第61章 魯王瘋了嗎?229.第229章 震撼朱棣的冶鐵工坊!188.第188章 倒黴的秦王,老朱與魯王開誠布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2章 爲了不崩人設,我太難了214.第214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105章 老朱:什麼罪過?咱皇兒只有功勞!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第91章 鹽行大場面!老朱震撼到極點!201.第201章 痛罵秦王朱樉!166.第166章 這賀禮,老十懂咱!第1章 我是荒唐王爺?第3章 王爺鬼迷心竅了!第70章 晉商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29章 湯和震驚!這消息假的吧?158.第158章 廷杖沒什麼好怕的!第154章 要量地,先鬥孔!第21章 大獲全勝!楊昌悔到姥姥家!233.第233章 來自烏斯藏的神人!195.第195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第132章 震撼!五大建議!老朱驚呼天下奇才第37章 本王身邊怎麼全是好人!第32章 每逢大事要靜氣第30章 什麼魯王,這是愛婿!第108章 點名爆殺!老朱給朱檀的交代! Ok222.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紡織機!226.第226章 太子朱標如何經略草原186.第186章 魯王衛的真正實力204.第204章 罐頭風波第45章 他自污個屁!就是貪財!第159章 南孔北孔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第105章 老朱:什麼罪過?咱皇兒只有功勞!第16章 本王是魯荒王啊!224.第224章 東廠要提前問世?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第71章 萬惡的封建地主打壓民族企業家了!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216.第216章 勝,狂勝!明軍威武!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第51章 敢攔車駕?殺無赦!229.第229章 震撼朱棣的冶鐵工坊!第47章 陛下,臣知罪!第2章 爲了不崩人設,我太難了第88章 老朱當街教子,蔣瓛人麻了!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167.第167章 魯王:沒有人比本王更懂老朱!第53章 痛罵齊王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119章 老朱:咱爲什麼不學大宋?第57章 檀兒真孝順啊第65章 鹽運使第52章 兄友弟恭172.第172章 朱棣你想死別拉上我啊第52章 兄友弟恭203.第203章 納哈出心態崩了!這還怎麼守!第83章 本王很佩服你的眼光啊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190.第190章 老朱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38章 趙老道,本王饒不了你!第110章 史無前例大爆炸!老朱懵了!第1章 我是荒唐王爺?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第155章 就是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坑你!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
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38章 趙老道,本王饒不了你!第122章 老朱震驚!幾百萬石的贓案!晉商幕202.第202章 我陰你?分明是你主動找打臉!第96章 上中下三策!作死的選擇!138.第138章 天下英才!黃子澄 解縉!第34章 老朱震撼!這麼多銀子?第47章 陛下,臣知罪!第125章 魯王瘋了!頂撞老朱!第86章 神藥!震驚,魯商鹽行開了!第142章 皇帝震驚!魯王真天下大才!173.第173章 這太子當的沒滋沒味的第125章 魯王瘋了!頂撞老朱!第149章 東瀛和朝鮮!魯王的溫柔一刀!第104章 老朱震驚!感情,鹽還能這麼玩!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第70章 晉商168.第168章 北元,撲朔離迷137.第137章 老十太實誠,他的話,你一定要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219.第219章 區區一次受降罷了,老朱你激動228.第228章 封魯王朱檀,輔政親王!193.第193章 方向之爭!來自魯王的情報第46章 老朱的因果律武器227.第227章 老朱廢秦王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22章 齊王朱榑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129章 魯王進殿!王對皇!算賬來了!第53章 痛罵齊王224.第224章 東廠要提前問世?第61章 魯王瘋了嗎?229.第229章 震撼朱棣的冶鐵工坊!188.第188章 倒黴的秦王,老朱與魯王開誠布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2章 爲了不崩人設,我太難了214.第214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105章 老朱:什麼罪過?咱皇兒只有功勞!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第91章 鹽行大場面!老朱震撼到極點!201.第201章 痛罵秦王朱樉!166.第166章 這賀禮,老十懂咱!第1章 我是荒唐王爺?第3章 王爺鬼迷心竅了!第70章 晉商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29章 湯和震驚!這消息假的吧?158.第158章 廷杖沒什麼好怕的!第154章 要量地,先鬥孔!第21章 大獲全勝!楊昌悔到姥姥家!233.第233章 來自烏斯藏的神人!195.第195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第132章 震撼!五大建議!老朱驚呼天下奇才第37章 本王身邊怎麼全是好人!第32章 每逢大事要靜氣第30章 什麼魯王,這是愛婿!第108章 點名爆殺!老朱給朱檀的交代! Ok222.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紡織機!226.第226章 太子朱標如何經略草原186.第186章 魯王衛的真正實力204.第204章 罐頭風波第45章 他自污個屁!就是貪財!第159章 南孔北孔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第105章 老朱:什麼罪過?咱皇兒只有功勞!第16章 本王是魯荒王啊!224.第224章 東廠要提前問世?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第71章 萬惡的封建地主打壓民族企業家了!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216.第216章 勝,狂勝!明軍威武!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59章 倭寇的密辛,御膳的秘密第51章 敢攔車駕?殺無赦!229.第229章 震撼朱棣的冶鐵工坊!第47章 陛下,臣知罪!第2章 爲了不崩人設,我太難了第88章 老朱當街教子,蔣瓛人麻了!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167.第167章 魯王:沒有人比本王更懂老朱!第53章 痛罵齊王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119章 老朱:咱爲什麼不學大宋?第57章 檀兒真孝順啊第65章 鹽運使第52章 兄友弟恭172.第172章 朱棣你想死別拉上我啊第52章 兄友弟恭203.第203章 納哈出心態崩了!這還怎麼守!第83章 本王很佩服你的眼光啊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190.第190章 老朱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217.第217章 傳國玉璽!第38章 趙老道,本王饒不了你!第110章 史無前例大爆炸!老朱懵了!第1章 我是荒唐王爺?第128章 吳清臣落網!錦衣衛兵馬司大亂鬥!第155章 就是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坑你!179.第179章 老朱:老十,你可不要投機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