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洞悉事態

第781章 洞悉事態

“殿下,找到橡膠樹種子了。”從文件中獲得關於橡膠樹的種子,趙煦便令士兵在馬爾卡城庫房尋找。

不多時,潘長便一臉興奮地回來了。

“除此之外,末將還釋放了被佛郎機人關押的大頌百姓,找到了四院的眼線。”潘長又補充了一句。

趙煦點點頭。

這次回去他得表揚一下徐克,如果沒有徐克的四院這次他就危險了。

同時,這也從側面說明,這些年他對四院的巨大投入,是值得的。

整個夷州被拿下,趙煦準備留下六千士兵在此駐紮。

又令人前往燕州,讓劉福派遣官員南下,建立府衙對夷州進行管轄。

千百年來,從大頌來到夷州的百姓數量不少,從北往南這一路,他見到了不少村子。

據他所知,整個夷州至少有百萬人口。

將這百萬人口納入治下,夷州將成爲大頌海貿航線上的重要節點,以及海上堡壘。

西土艦隊想要北上,就得先過夷州這一關。

而且,拿下夷州之後,他等於將東瀛,琉球,夷州連成了一條防禦線。

這條防禦線將能夠有效阻止山姆國的艦隊從東而來。

當然,他的目的可不僅僅於此。

他還會繼續以這條線爲跳板,繼續向深海拓展,全面奪取山姆國在大洋中佔領的島嶼。

直到將大頌的海軍基地建在山姆國家門口,讓他們嚐嚐被別人揣家門的滋味。

幾百年來,這些西土國家的戰艦於海上航向,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在東土想欺負誰就欺負誰。

這個時代要結束了。

“此番戰事,馬爾卡城基基本沒有受到破壞,就在這裡和鹿角城各駐紮三千士兵。”商議了一會兒駐軍事宜,趙煦對周毅道。

聞言,周毅苦着一張臉,“殿下,這麼駐紮下去,陸戰隊可用之兵也越來越少了,能不能讓陸軍在這裡駐紮。”

當下,他們在東瀛北方駐紮了四千人,琉球兩千人,這夷州再留下六千人,海軍陸戰隊就只剩下一半的人可用了。

即便如此,這大部分兵力還在五峰島與東瀛繼續耗着。

再遇到什麼戰事,能抽出的兵可就真不多了。

“想擴軍就直說,少繞彎子,這些士兵是駐紮在東瀛,琉球,夷州這些地方了,但需要的時候臨時調走,打完仗再調回不就行了?”趙煦瞪了眼周毅。

周毅聞言,嘿嘿笑了兩聲,“末將倒是沒想到這層,不過終究有些麻煩,還是擴軍來的利索。”

搖了搖頭,趙煦想了想。

江南的戰事只怕要打一段時間。

以樑家爲首,謝家,韓家和王家爲輔的吳國是一個。

退往益州的竇家也是一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安坐雲州的範家。

以及控制了交趾的法蘭克。

所以,即便江南的戰事結束了,陸軍的事務也很重。

需要王府親軍鎮戍南方,防備法蘭克以及控制了吐蕃的阿舒爾部。

而且江南事了,就得解決北方的威脅。

這段時間,不列顛動作頻頻的同時,羅斯國的動靜也不小,向北狄輸出了不少火器。

北狄軍隊也出現了羅斯國的軍事教官。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往往亡於北方。

他絕對不會允許在大頌北方盤踞一個龐大的勢力的。

而這,也是一場硬仗要打。

如此,接下來一段日子,他還得依靠海軍維護海外利益。

“既然如此,就再給你們三萬兵額,將陸戰隊拓展至六萬。”趙煦道。

對於軍隊的數量,他只求夠用。

如果形勢惡化,再大舉擴兵。

養兵是需要錢的,也需要青壯,這會影響發展。

而由於軍制的改革,以及火槍的運用,只需三個月便能練出一隻軍隊來,就更沒必要維持一隻龐大的常備軍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直到戰爭爆發,各國的軍隊才大舉拓展。

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把它的常備軍從七十九萬增加到五百萬,奧匈帝國從四十五萬到三百三十五萬。

法國從七十九萬增到四百萬,俄國從一百二十萬增到六百萬。

到了二戰時期,擴軍規模更是恐怖,二戰結束,蘇聯和美國俱都常備千萬級別。

當然,這是現代的例子,眼前還有一個例子。

就是東瀛和勢族們了。

根據情報,當下他向東瀛發起進攻後,渡邊案大舉擴兵,在他的打擊下,南方四藩的兵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了六十萬。

按俘虜說的,僅僅吳國的兵力也從四十萬增加到了百萬。

這還僅僅是吳國的,沒有把謝家等計算在內。

“謝殿下。”周毅聞言大喜。

身爲海軍大將軍,他自然樂意見到麾下的士兵越來越多。

定下此事,趙煦沒有急着回去。

此番,夷州被他拿下,他想知道吳國會有何反應,於是等待在臨城的四院眼線將情報送到這裡。

三天後,四院眼線將一份情報送到了他手中。

“吳國正在遷都,準備前往江州昌城,同時又令沿海城池的裹挾百姓向內遷徙,堅壁清野。”趙煦將送來的信讀了一遍,順手交給了周毅。

這江州就是當代的江西,昌城便是南昌的位置。

在當代,滕王閣便是在這個地方。

唐宋元明時期,南昌經濟十分繁榮發達,一度是南方最大的造船業基地。

在大頌,昌城雖然不如樑家的臨城富庶,但因扼守重要水道,貨物能通過水路抵達臨城,所以也能被稱爲大頌重要的城池之一。

且江州又多山,便於藏兵。

樑開選擇這個地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當然,在他看來,這昌城也只是個臨時都城。

如果戰事不利,他們定會繼續遷都。

不過,這次樑開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主動放棄富庶的沿海地區,向內陸遷徙,這可需要不少的勇氣和決斷。

“勢族們自知無路可退,現在是狗急跳牆了。”周毅微微有些不爽。

他正準備統領海軍如同對付東瀛一樣對方江南勢族。

沒想到勢族給他來了釜底抽薪,直接跑了。

(本章完)

第417章 瘋狂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427章 海上遭遇第380章 朝堂狂瀾第1142章 歸來第398章 陳虎的教訓第645章 戰爭號角第1138章 決定第881章 騎兵槍第855章 破解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356章 新玩意第84章 滑輪弩第541章 炮兵的較量第1102章 四公里第375章 國恥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490章 海上陰雲第836章 決議第494章 離間第582章 深談第23章 坑第905章 東南波瀾第843章 到位第1069章 光亮第760章 以牙還牙!第113章 曠野之戰第246章 驚聞第393章 反制第596章 訛詐策略第485章 意外之物第1050章 深化第826章 起事第1120章 手搖電話第477章 媾和第201章 對決第1061章 兩軍!第105章 攻伐第484章 綢繆第902章 宗主第449章 妥協第535章 虛實第1029章 絕望的韋斯利第97章 歷史洪流第1153章 求援第442章 驚現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82章 封賞第210章 反轉第40章 天香佳人第381章 一致第484章 綢繆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696章 戰壕第512章 馬車第51章 盔甲第319章 兵來第359章 新機構第363章 海軍學堂第581章 交鋒第571章 展望第295章 趁敵不備第817章 艾斯麗第480章 脆弱平衡第569章 熱烈第27章 產業第828章 殲滅第129章 汗庭第1080章 下一步第264章 暴富第812章 開戰!第905章 東南波瀾第968章 火力不足第314章 騎兵的戰役第1098章 海上第122章 罪狀第996章 支棱縣第1022章 暹羅歸附第833章 迫在眉睫第879章 祭壇第679章 對峙第318章 火藥桶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1121章 兩個計劃第179章 殺機第568章 沸騰第385章 樑家雄心第809章 下餃子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303章 伏殺第65章 酒動京師第34章 第三十四 大局第1109章 狂瀾第49章 常威負傷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560章 兩軍合擊第683章 獲悉第1012章 身死國滅第809章 下餃子第1077章 終結
第417章 瘋狂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427章 海上遭遇第380章 朝堂狂瀾第1142章 歸來第398章 陳虎的教訓第645章 戰爭號角第1138章 決定第881章 騎兵槍第855章 破解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356章 新玩意第84章 滑輪弩第541章 炮兵的較量第1102章 四公里第375章 國恥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490章 海上陰雲第836章 決議第494章 離間第582章 深談第23章 坑第905章 東南波瀾第843章 到位第1069章 光亮第760章 以牙還牙!第113章 曠野之戰第246章 驚聞第393章 反制第596章 訛詐策略第485章 意外之物第1050章 深化第826章 起事第1120章 手搖電話第477章 媾和第201章 對決第1061章 兩軍!第105章 攻伐第484章 綢繆第902章 宗主第449章 妥協第535章 虛實第1029章 絕望的韋斯利第97章 歷史洪流第1153章 求援第442章 驚現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82章 封賞第210章 反轉第40章 天香佳人第381章 一致第484章 綢繆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696章 戰壕第512章 馬車第51章 盔甲第319章 兵來第359章 新機構第363章 海軍學堂第581章 交鋒第571章 展望第295章 趁敵不備第817章 艾斯麗第480章 脆弱平衡第569章 熱烈第27章 產業第828章 殲滅第129章 汗庭第1080章 下一步第264章 暴富第812章 開戰!第905章 東南波瀾第968章 火力不足第314章 騎兵的戰役第1098章 海上第122章 罪狀第996章 支棱縣第1022章 暹羅歸附第833章 迫在眉睫第879章 祭壇第679章 對峙第318章 火藥桶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1121章 兩個計劃第179章 殺機第568章 沸騰第385章 樑家雄心第809章 下餃子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303章 伏殺第65章 酒動京師第34章 第三十四 大局第1109章 狂瀾第49章 常威負傷第715章 農業的希望第560章 兩軍合擊第683章 獲悉第1012章 身死國滅第809章 下餃子第1077章 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