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一盤大棋(下)

內侍帶着蘇錦急匆匆來到御書房外高聲稟報,趙禎正負手踱步,聽聞稟報忙命蘇錦覲見。

行禮之後,趙禎指了指擺好的坐席示意蘇錦坐下說話,黃培勝捧來茶盤替蘇錦倒了一杯茶水,隨後帶着衆宮女內侍出了房門,輕輕關上。

趙禎笑盈盈的看着蘇錦道:“蘇愛卿,朕在大殿之上不便表達感激之情,這一次你的功勞不小,挫敗遼人的陰謀不說,還藉機讓兩虎相爭,削弱了他們的實力,大漲我大宋士氣,朕心中着實高興。”

蘇錦忙道:“託皇上鴻福,若無朝廷大力支持,又怎有如此的效果。”

趙禎嘆道:“說實話,朕接到你請求赴夏國指揮夏軍與遼軍作戰的時候,着實爲你捏了一把汗,朕的批覆是不同意你前往,可是傳旨的官員說到了宥州前線大營,你已經動身了,教朕好一陣子擔心;現在看來,你是信心滿滿,朕白替你擔心了。”

蘇錦暗贊趙禎籠絡人的手段,趙禎的意思是擔心自己的安危這纔不讓他去,而實際的情形是趙禎對自己沒信心,生怕自己將事情搞砸了。

蘇錦也不點破,笑道:“多謝皇上關心,臣萬分感動,不過以優勢兵力對戰遼軍,若是戰敗的話,豈非說不過去麼?”

趙禎哈哈大笑道:“就是,朕後來也想通了,渭州之戰四萬對十二萬都沒輸,這回怎麼能輸,於是朕日盼夜盼,終於盼來夏軍大勝的消息,朕高興的一夜沒睡,跟晏相杜樞密他們談了一夜的話,朕告訴他們,大宋宰執後繼有人,假以時日,蘇愛卿必能獨擋大任,成爲朕最爲得力的宰執之臣,這一次之所以讓你擔當政事堂、樞密院、三司衙門三處副職,朕是有私心的。”

蘇錦笑道:“臣猜一猜如何?皇上是想讓我多多歷練,各衙門的事務都要懂,惡補一下以前的不學無術是麼?”

趙禎哈哈大笑道:“什麼不學無術,你把自己看的也忒低了些,只不過政務軍務財物都要學習,而且不僅是公務上,上下協調,人際處事,禮儀規制都需要你學,你自己的毛病你知道,但一旦身爲宰輔之臣,便需要爲百官表率,一言一行都牽動人心;你瞧瞧呂相晏相,哪一個不是老成持重,言談舉止皆練達沉穩,那便是你學習的榜樣了。”

蘇錦一笑道:“臣明白了,多謝皇上提點,我身上的毛病確實不少。”

趙禎道:“人無完人,就算是朕,也是有缺點的。”

蘇錦不能在這話題上接口,端茶綴飲。

“但朕身負社稷之重,不能如你那般暢所欲言決斷分明,朕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千萬大宋百姓的喜怒,所以朕不得不慎重,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朕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朕的苦衷有誰能知。”趙禎吁了口氣,神色有些黯淡。

蘇錦道:“瞭解,皇上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以前臣有些急躁,沒有領悟到皇上的苦衷,言語中也有很多激憤之詞,皇上都容忍了過去,這讓臣極爲感激。”

趙禎笑道:“你能這麼說朕很欣慰,這說明你已經漸趨老成,看來成人之後就是不同,頜上有須,辦事仔細,古諺誠不我欺。”

蘇錦呵呵而笑,刻意修好和趙禎的關係也許是自己邁向性格成熟的標緻吧,以前自己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特別是在和趙禎發生數次爭執,嫌隙越來越大的情形下,自己更不可能主動示好了;當然趙禎的話也只能信三成,但蘇錦寧願相信趙禎是真心實意的,難得糊塗也許正是成熟的表現。

“上元之夜,你帶全家老少進宮賞燈吧,太后和皇后都想見見你的妻妾兒女,朕也很久沒跟人一起在上元夜賞燈了,因爲一直沒那個心情。今年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些,自然想放鬆放鬆,不過今日在殿上你的一席話又讓朕頗爲焦慮,朕在想,今年或許又沒有心情賞燈了。”

“皇上,您是說對遼用兵拉攏夏人之事?”

“是啊,告訴我,對遼用兵的勝算有幾成?”

蘇錦想了想道:“不足一半,可能會輸。”

“那你還建議對遼人用兵?”趙禎睜大眼睛道。

蘇錦道:“當然,宋遼早晚有一戰,晚打不如早打,當然若想勝算加大,須得在軍力國力上完全的碾壓,以少勝多的事只能偶遇不能強求,一般而言,強者獲勝乃是天經地義。”

趙禎皺眉道:“完全的碾壓如何能做到,大宋國力有所恢復,但遼人經營日久,不像我大宋經歷過數年的對夏戰爭,天災也時有發生,消耗的太厲害,若非這次讓他們損失了二十多萬人馬,誰強誰弱還真是難以判定呢。”

蘇錦微笑道:“皇上說的對,故而要想打贏和遼人之戰,咱們首先需要的是加快增強實力,這麼慢慢騰騰的發展下去,咱們在發展,遼人也在恢復,超過三五年時間,遼人便更加的難以對付了。”

趙禎嘆道:“談何容易,談何容易。”

蘇錦道:“皇上休怪我舊事重提,本來新政是一次契機,但很可惜操之過急以失敗告終,若能徐徐圖之,現在必然形勢大不相同。”

趙禎臉色微變,看着蘇錦道:“朕不能爲了新政而放棄更爲重要的東西,這一點你無需再辯。”

蘇錦道:“臣不是爲此事辯解,臣的意思是,若想快速發展,還是需要非常之舉。”

“你是說重開新政?”趙禎詫異了。

蘇錦搖頭道:“好馬不吃回頭草,新政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又何必再次提及。”

“那你可有什麼好辦法麼?”

蘇錦想了想道:“皇上該抽空去西北四路巡遊一次,看看臣在西北的成果如何,與臣隨行的是西北四路總倉司李重大人,他哪裡有一些具體的數字,皇上若可召見他聽他面呈,便會知道西北四路如今的大致情形了。”

趙禎道:“朕知道西北四路的情形,三司做過統計,西北四路與慶曆二年相較,百姓從十二萬戶增加到十九萬戶,增加了人口五十萬;耕地從二十萬頃增加到五十萬頃,確實是飛速發展,這才過了五年時間呢,朕時常說蘇愛卿是多面手,無論軍政財都是一把好手。”

蘇錦笑道:“皇上謬讚,但皇上還沒說出最令我自豪的地方,那便是西北四路的商業,十九萬戶百姓,近四萬戶已經脫離土地經商,這樣便能讓其他百姓有大量的土地可種,戶均三十畝,且大多爲水田;秦州左近的田地開鑿渠溝引隴水灌溉,已成塞北江南之像,放在以前,說西北出產大量稻米,誰能相信?從商者獲利更豐,明珠城秦州延州等地已經成爲巨大的商貨集散之地,放在以前,說西北爲商家必爭之地,誰能信?西北四路的稅收早已自給自足有餘,這一回援夏抗遼,部分軍需都是臣從西北四路的財稅中支出,到了明年,西北四路將向朝廷供應更多的稅款,這便是變革帶來的成效啊。”

趙禎興奮的道:“竟有如此奇效?你用了什麼辦法?”

蘇錦道:“臣摸索了一套方法,在西北的試行也很成功,臣打算求的皇上恩准,讓臣將之在全國推廣,臣敢說,兩年之內,大宋必有新貌,到那時可與遼人一戰。”

趙禎道:“你跟朕詳細說說。”

蘇錦於是一五一十將自己在西北經營的思路和步驟說與趙禎聽,嘴裡的新名詞不斷的蹦出來,什麼‘經濟特區’什麼‘以點輻射’‘無商不富’‘要想富先修路’‘墾田自留地’云云,趙禎聽得既雲裡霧裡,有覺得十分的新奇,最爲重要的是,蘇錦提出的這些東西無一涉及政務,對固有的政策基本未做觸碰,這一點讓趙禎大爲放心,趙禎最怕的是蘇錦的辦法會觸動官員利益,招致衆人反對,現在看來蘇錦小心翼翼的繞過了這一點。

蘇錦說了近一個時辰,趙禎聽得津津有味,最後決定召見李重長談此事,因爲具體實施是李重的事,蘇錦只是搬了後世的一些發展模式告訴李重,李重纔是真正的實踐者,某種意義上來說,李重是內行,蘇錦只是個理論的販賣者。

告辭出宮之後,蘇錦長舒了一口氣,這一切都是他的精心設計,從大殿上的時局分析到語出驚人的提出與遼人作戰,就是爲了下這一步棋,西北的成功堅定了蘇錦心中的那個夢,他不會像范仲淹等人那樣從上而下的進行變革,那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舉措,從一個不觸碰利益羣體的角度入手,在經濟文化上進行變革,反倒是一條穩妥有效的辦法,或許這樣的變革不徹底,但蘇錦的目標只是想讓大宋百姓們的生活更好一些,民智稍微的開啓一些,不至於螻蟻般的渾噩一生,這便足夠了。

第144章 滕王第750章 大興土木(下)第505章 廟會第785章 夜探第481章 還鄉第190章 覬覦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80章 審案(上)第249章 風雲起第558章 大慶殿風雲(四)第243章 猜測第375章 聯手第551章 敲打第383章 左右逢源第851章 反擊(十一)第483章 情無真假第874章 西北王第80章 審案(上)第13章 t臺秀(上)第266章 笑風塵(上)第721章 邊城第802章 與子同車第927章 驅狼吞虎(十五)第901章 奪位(六)第975章 戰臨潢(九)第448章 俯首爲牛第74章 鋃鐺入獄第503章 贈金第32章 毒計第960章 輾轉騰挪(一)第64章 餘波第1001章 大結局第877章 新城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311章 專使VS倉司(下)第889章 走私第956章 縱橫來去第322章 威懾力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575章 親家聚首第689章 決裂第802章 與子同車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535章 於事無補第787章 調戲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35章 不歡而散第973章 戰臨潢(七)第867章 落井下石第857章 機關算盡(上)第563章 大慶殿風雲(九)第250章 措施第812章 大功之臣(三)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728章 亂城(四)第558章 大慶殿風雲(四)第985章 試探第922章 驅狼吞虎(十)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904章 奪位(九)第942章 狼來了第666章 開張大吉第124章 你也在這裡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699章 驟雨第30章 寶藏(下)第707章 不退反進第948章 烽火(一)第293章 夜行第266章 笑風塵(上)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615章 泄密第501章 故人相見第743章 殺人宴(三)第225章 交鋒(七)第971章 戰臨潢(五)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968章 戰臨潢(二)第588章 春風二度第623章 冤大頭第614章 愚蠢的算計第六六十四章 解元公第303章 不擇手段第612章 硬漢第371章 迷霧第852章 印章之謎第486章 假如你有五百萬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616章 疑惑第559章 大慶殿風雲(五)第848章 反擊(八)第287章 偷的滋味第258章 驛站疑雲(下)第826章 遠方來客第234章 朝議(下)第485章 婆媳之間第539章 惡戰第881章 一份禮物第542章 追捕第441章 若要人不知
第144章 滕王第750章 大興土木(下)第505章 廟會第785章 夜探第481章 還鄉第190章 覬覦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80章 審案(上)第249章 風雲起第558章 大慶殿風雲(四)第243章 猜測第375章 聯手第551章 敲打第383章 左右逢源第851章 反擊(十一)第483章 情無真假第874章 西北王第80章 審案(上)第13章 t臺秀(上)第266章 笑風塵(上)第721章 邊城第802章 與子同車第927章 驅狼吞虎(十五)第901章 奪位(六)第975章 戰臨潢(九)第448章 俯首爲牛第74章 鋃鐺入獄第503章 贈金第32章 毒計第960章 輾轉騰挪(一)第64章 餘波第1001章 大結局第877章 新城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311章 專使VS倉司(下)第889章 走私第956章 縱橫來去第322章 威懾力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575章 親家聚首第689章 決裂第802章 與子同車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535章 於事無補第787章 調戲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35章 不歡而散第973章 戰臨潢(七)第867章 落井下石第857章 機關算盡(上)第563章 大慶殿風雲(九)第250章 措施第812章 大功之臣(三)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728章 亂城(四)第558章 大慶殿風雲(四)第985章 試探第922章 驅狼吞虎(十)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904章 奪位(九)第942章 狼來了第666章 開張大吉第124章 你也在這裡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699章 驟雨第30章 寶藏(下)第707章 不退反進第948章 烽火(一)第293章 夜行第266章 笑風塵(上)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615章 泄密第501章 故人相見第743章 殺人宴(三)第225章 交鋒(七)第971章 戰臨潢(五)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968章 戰臨潢(二)第588章 春風二度第623章 冤大頭第614章 愚蠢的算計第六六十四章 解元公第303章 不擇手段第612章 硬漢第371章 迷霧第852章 印章之謎第486章 假如你有五百萬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616章 疑惑第559章 大慶殿風雲(五)第848章 反擊(八)第287章 偷的滋味第258章 驛站疑雲(下)第826章 遠方來客第234章 朝議(下)第485章 婆媳之間第539章 惡戰第881章 一份禮物第542章 追捕第441章 若要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