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大三元(中)

午後的文德殿靜悄悄的毫無聲息,檀香片在香爐中靜靜的燃着,兩名宮女在趙禎身後緩緩的打着扇子,殿外高樹上知了聲聲鳴叫,但卻絲毫沒有打攪趙禎。

案牘上試紙如山堆積,趙禎親自一張張的看,順手寫下評語,交予下首陪侍的晏殊、杜衍、章得象、陳執中、夏竦、富弼等人。

連看數十篇策論,趙禎微微挺起身子,伸手輕輕敲擊後背,又揉揉眼睛。

“皇上,歇息一會再閱,莫勞累了身子。”夏竦緩緩道。

“無妨,累倒是不怕,只是這些策論寫的流於浮表,朕不太滿意;今年的舉子似乎不及往科,朕略有失望。”

趙禎微微嘆了口氣伸手拿起下一張試紙,這是一手漂亮端正的館閣體字體,掃目一看,居然無修改塗畫的痕跡,看上去整潔乾淨。

“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何哉?綱紀浸隳。制度日削,恩賞不節,賦斂無度,人情慘怨,天禍暴起。惟堯舜能通其變,使民不倦。”

趙禎讀了開篇這一段,頓時精神一振,開言便開門見山鏗鏘有力,絕不拖泥帶水,遮遮掩掩,且文字老辣簡練和前面的文章截然不同。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窮塞,則思變通之道。既能變通,則成長久之業。我國家革五代之亂,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綱紀制度,日削月侵,官壅於下,民困於外,夷狄驕盛,寇盜橫熾,不可不更張以救之。然則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不才敢約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釆其可行者條奏。願陛下順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幾法制有立,綱紀再振,則宗社靈長,天下蒙福。”

“轉的好!”趙禎拍案大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用在這裡最爲恰當,但看後面的實際建議是否能一陣針見血,千萬別流於浮誇纔好。”

衆臣伸着脖子往上瞧,不知道皇上是看了誰的文章這麼高興,看來這篇文章比前面所看的數十篇都寫的好。

“在下所思,當今天下有十弊,一曰:黜陟不明。臣觀《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然則堯舜之朝,建官至少,尚乃九載一遷,必求成績,而天下大化,百世之後,仰爲帝範。我祖宗朝,文武百官皆無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無所稱者,至老不遷。故人人自勵,以求績效。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不限內外,不問勞逸,賢不肖並進,此豈堯舜黜陟幽明之意耶!”

“有道理!”趙禎微微點頭,大宋官員的升遷都是遵循文官三年一遷,武官五年一遷,在位時間太短,所以都是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結果對當地貢獻不大,更有的貪污舞弊撈一筆就走,反正也不在此地久待,不但不能起到治理地方之用,反而成爲禍害;這一點卻是令人深思。

趙禎吁了口氣繼續往下看:“假如庶僚中有一賢於衆者,理一郡縣,領一務局,思興利去害而有爲也,衆皆指爲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隨而擠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祿,安然而莫有爲也。雖愚闇鄙猥,人莫齒之。……而三年一遷,坐至卿監丞郎者,歷歷皆是,誰肯爲陛下興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紀綱之壞哉!利而不興則國虛,病而不救則.民怨。”

“弊而不去則小人得志,壞而不葺則王者失。賢不肖混淆,請託僥倖,遷易不已,中外苛且,百事廢墮,生民久苦,盜跖漸起。勞陛下肝膽之憂者,豈非官失其正而致其危耶!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權勢子弟長爲佔據,有虛食稟祿,待闕一二年者。暨臨事局,挾以勢力。豈肯恪恭其職?使祖宗根本之地,綱紀日墮。故在京官司,有一員闕,則爭奪者數人。其外任京朝官,則有私居待闕,動逾歲時,往往到職之初,便該磨勘,一無勤效,例蒙遷改。此則人人因循,不復奮勵之由也。”

“不才以爲,今後兩地臣僚,有大功大善,則特加爵命;無大功大善,更不非時進秩。具體情形,巾短語長,今日無暇備述,但請朝廷深悉明黜陟之舉,此其一也。”

趙禎屏着氣一路看下去,文章有理有據共列出當今時弊十條,並一一予以提出解決之道。

一則明黜陟,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

二則抑僥倖,即限制僥倖作官和升官的途徑。

三則精貢舉,即嚴密貢舉制度。

四則擇長官。針對分佈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建議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檢查地方政績,獎勵能員,罷免不才;選派地方官要通過認真地推薦和審查,以防止冗濫。

五則均公田。公田即職田,是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建議朝廷均衡一下地方官員的職田收入;無職田者,按等級發給他們,讓其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然後,便可以督責他們廉節爲政;對那些違法的人,也可予以懲辦或撤職了。實際上便是變相的高薪.養廉之舉。

六則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產事業。建議朝廷降下詔令,要求各地官府百姓,講窮農田利害,興修水利,大興農利,並制定一套獎勵百姓、考覈官員的制度長期實行。

七則修武備,即整治軍備。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鬥,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給養之費。京師的這種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執行。

八則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衙門主管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另外,還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便處處都沒有阻隔皇恩的現象了。

九則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法度是要示信於民,如今卻頒行不久便隨即更改,爲此朝廷必須討論哪些可以長久推行的條令,刪去繁雜冗贅的條款,裁定爲皇帝制命和國家法令,頒佈下去。這樣,朝廷的命令便不至於經常變更了。

十則減徭役。如今戶口已然減少,而民間對官府的供給,卻更加繁重。應將戶口少的縣裁減爲鎮,將各州軍的使院和州院塥署,併爲一院;職官廳差人乾的雜役,可派級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擔,將那些本不該承擔公役的人,全部放回農村。這樣,民間便不再爲繁重的困擾而憂愁了。

這十條看的趙禎耳暈目眩,均是自己心中所想,但卻又找不到好的辦法來解決的事情,如今竟被這舉子的文章全部囊括,怎不叫趙禎萬分震驚。

“了不起呀,了不起呀,學子中竟有如此見識之人,朕要看看這是誰?”

歐陽修等人面面相覷,趙禎如此失態倒是很少見,但不知這上面寫得是什麼內容,刺激的皇上如此興奮。

趙禎掀開試卷糊名的紙條,署名處‘廬州蘇錦’四字躍入眼簾,趙禎撫掌大笑道:“好小子,果然是他,諸位愛卿,隨我一同聽聽今科蘇會元的高論,了不起,真的是了不起。”

衆臣愕然而驚,皇上一般情形下都是息怒不形於色,今日竟然連說四個了不起,不知蘇錦的文章中又有了什麼驚世之語。

趙禎伸手召來內侍道:“黃培勝,你來將這篇文章讀給諸位臣工聽聽,朕和諸位大人奇文共賞,聽聽在蘇錦心中,我大宋都有哪些弊端,又有哪些需要變革之處。”

黃培勝躬身應諾,取過試紙捧在手中,高聲誦讀起來;趙禎微微嘆了口氣,往椅背上一靠,微閉雙眼,悄悄的打量着衆臣的反應。

第725章 亂城(一)第469章 投桃報李(下)第965章 輾轉騰挪(六)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213章 交鋒(五)第230章 蛇第6章 古代白富美第930章 驅狼吞虎(十八)第133章 真相第767章 簡單粗暴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417章 揚州之夜第769章 擔憂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16章 颶風之夜第116章 人在旅途第625章 砸場子第900章 奪位(五)第894章 太子府第872章 貶官第925章 驅狼吞虎(十三)第169章 選擇第211章 交鋒(三)第862章 替罪羔羊第692章 智計第697章 驟雨第822章 不平等條約第656章 公然發難第723章 暴君(下)第951章 烽火(五)第714章 卑鄙還是高尚第35章 不歡而散第493章 年終大派送第140章 反轉第509章 誠意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89章 隱情(下)第561章 大慶殿風雲(七)第755章 戰備(二)第28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68章 鞦韆架第307章 開倉放糧第597章 輸了別跳第413章 揚州之夜(續)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777章 跋涉第228章 太廟遺訓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771章 釋兵權第371章 迷霧第990章 攤牌(下)第708章 一代名將第480章 刀下留人第557章 大慶殿風雲(三)第288章 冷風夜第811章 大功之臣(二)第556章 大慶殿風雲(二)第21章 煥然一新第62章 風波(中)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59章 汴梁叔侄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827章 超級大單第860章 黃雀在後第522章 各有算計第996章 最後的瘋狂(六)第893章 鋌而走險第479章 問斬第819章 議和(中)第903章 奪位(八)第64章 餘波第778章 運糧隊第445章 官道人心第157章 剪不斷 理還亂第631章 規律第870章 不幫也要幫第129章 舍友你好第710章 請君入甕第875章 長亭送別第152章 彩頭第225章 交鋒(七)第634章 死局第688章 成親(下)第359章 罪與罰(下)第859章 螳螂捕蟬第475章 夜訪鬼宅第520章 驚弓之鳥第945章 戰雲籠罩第378章 盲三爺第623章 冤大頭第563章 大慶殿風雲(九)第926章 驅狼吞虎(十四)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920章 驅狼吞虎(八)第883章 我有一個夢想(上)第703章 紛亂三一八章 心如寒冰第831章 變革之殤(一)第582章 爲君癡狂
第725章 亂城(一)第469章 投桃報李(下)第965章 輾轉騰挪(六)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213章 交鋒(五)第230章 蛇第6章 古代白富美第930章 驅狼吞虎(十八)第133章 真相第767章 簡單粗暴第404章 收網之前第417章 揚州之夜第769章 擔憂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16章 颶風之夜第116章 人在旅途第625章 砸場子第900章 奪位(五)第894章 太子府第872章 貶官第925章 驅狼吞虎(十三)第169章 選擇第211章 交鋒(三)第862章 替罪羔羊第692章 智計第697章 驟雨第822章 不平等條約第656章 公然發難第723章 暴君(下)第951章 烽火(五)第714章 卑鄙還是高尚第35章 不歡而散第493章 年終大派送第140章 反轉第509章 誠意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89章 隱情(下)第561章 大慶殿風雲(七)第755章 戰備(二)第28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68章 鞦韆架第307章 開倉放糧第597章 輸了別跳第413章 揚州之夜(續)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777章 跋涉第228章 太廟遺訓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771章 釋兵權第371章 迷霧第990章 攤牌(下)第708章 一代名將第480章 刀下留人第557章 大慶殿風雲(三)第288章 冷風夜第811章 大功之臣(二)第556章 大慶殿風雲(二)第21章 煥然一新第62章 風波(中)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59章 汴梁叔侄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827章 超級大單第860章 黃雀在後第522章 各有算計第996章 最後的瘋狂(六)第893章 鋌而走險第479章 問斬第819章 議和(中)第903章 奪位(八)第64章 餘波第778章 運糧隊第445章 官道人心第157章 剪不斷 理還亂第631章 規律第870章 不幫也要幫第129章 舍友你好第710章 請君入甕第875章 長亭送別第152章 彩頭第225章 交鋒(七)第634章 死局第688章 成親(下)第359章 罪與罰(下)第859章 螳螂捕蟬第475章 夜訪鬼宅第520章 驚弓之鳥第945章 戰雲籠罩第378章 盲三爺第623章 冤大頭第563章 大慶殿風雲(九)第926章 驅狼吞虎(十四)第566章 破罐子破摔第920章 驅狼吞虎(八)第883章 我有一個夢想(上)第703章 紛亂三一八章 心如寒冰第831章 變革之殤(一)第582章 爲君癡狂